快點來登入喔~!!
《民國之文豪崛起》532.第532章 531【松花江上】
  北平,火車站。

  長城戰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日軍已經佔領承德,山海關的大門緊緊關閉。

  一波又一波的流亡群眾,朝著北平湧來。這些人當中,許多來自熱河,也有許多來自遼寧,甚至是更遠的吉林、黑龍江。他們不願在日寇的鐵蹄下求活,步步西逃,最終都匯聚在北平城外。

  “咚咚咚咚!”

  鑼鼓聲突然響起,一個中年男人舉著鐵皮喇叭大喊:“東北的同胞們,父老鄉親們,我們是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的。有什麽困難,可以找我們尋求幫助,我代表全國四萬萬同胞,保證你們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

  中年男人的身後,堆放著數不清的舊衣服,還有幾口正在煮粥的大鍋。這些衣服屬於捐獻品,原主人來自於全國各地,都是“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募捐來的。

  “大家排好隊,先來喝一碗熱粥。至於找住處,找工作,我們會盡量幫忙。都排好隊……”救國會的志願者大聲高喊著維持秩序。

  這些用於救濟東北流亡群眾的錢糧物資,那是非常充足的。張學良下野的時候,就順手捐了10萬大洋,於鳳至個人也捐了三萬。還有來自民間的捐款,抗日救國會每天都能收到無數捐獻物資。

  這些錢物,有些悄悄運到東北,去支援那邊的民間抗日武裝。剩下的大部分,都用來安置東北流亡群眾,甚至還建立起多所東北流亡學堂。

  21歲的端木蕻良,跟同學們一起拿著傳單,見到年輕的流亡群眾就發放:“我們是‘東北流亡學生抗日救國會’的,歡迎廣大青年加入。中國人要團結起來,一致抗日,把小日本鬼子趕回老家!”

  如今滯留在北平的東北籍學生,以及逃難過來的流亡東北學生,加起來超過萬人之多,並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這些學生必須妥善安置,而且各方面都在搶人。

  東北大學、馮庸大學先後在北平複校,東北交通大學集體並入東北大學,隨後張學良又開辦了東北學院和東北難民子弟中學。這是奉系方面的工作。

  國黨則在北平設立了行知中學、念一中學和國立中山中學,大量吸收流亡學生。

  至於共黨的工作則更加深入,積極與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展開合作,並公開組建東北流亡學生抗日救國會,試圖取得東北流亡學生群體的領導權。

  端木蕻良雖然才21歲,去年剛考入清華大學,但他已經是北方左聯的正式成員了。這半年來,他利用課余時間到處宣傳黨的思想,已經吸引了十多個東北學生向左聯靠攏。

  “同學,聽你口音是遼寧的?”一個流亡學生問道。

  端木蕻良說:“我昌圖的,你呢?”

  那學生說:“我遼陽的,叫高天琦。聽說東北大學複校了,地址在哪兒?”

  端木蕻良覺得自己有了新業務,連忙說:“跟我來吧,我帶你過去!”

  “那太好了,謝謝你啊。”高天琦頓時高興起來。

  端木蕻良的同伴也召集了幾個學生,大家匯攏在一起,提包扛箱地走進北平城內。

  “遼寧的情況如何?”端木蕻良幫高天琦背著一個包袱,順口打聽道。

  高天琦一臉懊喪:“說起來就氣人。小日本鬼子到處討伐義勇軍,偽軍狗仗人勢的魚肉鄉裡。聽說黑龍江那邊的老鄉更慘,許多同胞被小日本抓去修建工事,每天不知要累死多少人。‘九一八’以後,我就加入了抗日義勇軍,前後加入了三支隊伍,結果都被日本鬼子打散夥了。這不沒辦法嗎?隻好入關來北平繼續讀書。”

  “是啊,如今這世道,有志青年都是一腔熱血,卻又報國無門。”端木蕻良以前在南開中學讀書,由於積極宣傳抗日,結果被學校開除了。他氣憤之下就跑去參軍,結果發現軍隊裡同樣烏煙瘴氣,於是退伍考進了清華大學。

  端木蕻良不斷地套近乎拉家常,準備把高天琦拉來靠攏黨組織。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聽到路邊的廣播傳來歌聲: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麽時候,

  才能歡聚一堂?”

  十多個東北籍的學生,突然全部停下腳步,愣愣地望著那個發聲的路邊廣播。

  端木蕻良的胸膛仿佛被利劍斬開,抑聚多時的滿腔悲憤,都被那哀怨的歌聲給引出來。

  端木蕻良只是個筆名,他本姓曹,出生在遼寧一個富農家庭。曾祖父在科爾沁草原購置了100多畝土地,父親崇尚教育,毅然賣掉80畝土地,把端木蕻良和二哥送到天津讀書。

  如今,二哥已經成為大學老師,端木蕻良自己也就讀於清華。但他們在遼寧的老家,卻早已家道中落,端木蕻良已經三年多沒見到父母了。

  爹娘啊,爹娘啊,什麽時候,才能歡聚一堂?

  端木蕻良突然間淚流滿面,因為那首歌唱出了他的心聲,觸動了靈魂深處最柔弱的地方。

  他身邊的東北學生們,一個個眼睛都變紅了,太多的悲慘遭遇,此刻都與那歌聲產生共鳴,聽得人心如刀絞。

  過往的許多路人,亦紛紛駐足聆聽,感受著歌聲裡的肝腸寸斷。

  “嗚嗚嗚嗚!娘啊,你死得好慘啊!嗚嗚嗚……”

  街道上,一個東北漢子嚎啕大哭,就像個無助的孩童。哭罷,他突然站起來嘶吼道:“老子要參軍,老子要跟小日本拚了!”

  端木蕻良看了看那東北漢子,偷偷抹掉眼淚,拍拍身邊高天琦的肩膀說:“兄弟,咱們遲早有報仇的那天!”

  高天琦眼睛發酸,哽咽道:“是啊,要報仇,要殺回東北去。”

  《松花江上》的歌聲,在天津和北平的天空反覆飄蕩,無數東北流亡群眾哀聲痛哭。那歌聲帶著劇烈的傷痛,很快傳向大江南北,喚醒著無數國人的民族之魂。

  端木蕻良經過多方打聽,終於知道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是周赫煊。他帶著崇敬之情,以及自己第一部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的部分手稿,乘著火車前往天津向周先生請教。

  端木蕻良覺得,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跟小日本拚命,而是要喚醒國人的反抗精神。就像那首《松花江上》,就像他如今正在創作的小說,歌曲和文學,有時候更勝過刀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