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鳳鳴宮闕》594.第594章 好處
  對於宜妃的問題,陶君蘭只是微微沉吟了一下便是笑著回答道:“宜妃娘娘覺得呢?”

  宜妃的態度頓時緊張起來,近乎局促的看了一眼又一眼陶君蘭,半晌才似乎下定了決心道:“既然陶側妃您都知道,那麽我想問問您,您對阿武怎麽看——”

  陶君蘭微微挑眉,有點兒不太明白宜妃的意思,於是自然也就沒開口。

  “阿武有這樣的身世,自然也是不光彩。尤其是他又是慧德太子的兒子——”宜妃含含糊糊的說道,意思卻是表達得十分明顯。

  陶君蘭有點兒明白了宜妃的意思:宜妃是想問問她,怎麽看阿武以後的路。至於為什麽要問她,原因倒是也不奇怪:無非就是因為她知道阿武的身世。所以只要她想,隨時都可以讓阿武墜入地獄,再無翻身可能罷了。

  同樣是做母親的,陶君蘭自然也理解宜妃的緊張心態。當下她斟酌了一番之後言道:“阿武是阿武,大人是大人。大人犯的錯,自然是和阿武沒關系的。況且慧德太子就留下這麽一個兒子,不管是誰,也會好好待他的。只要他自己是個老實簡單,沒有別樣心思的,誰又能將他如何呢?”

  這話是在回答宜妃的問題,也是在提醒宜妃:阿武的教養問題很重要。因為阿武的生父是太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武還真是有資格和他的叔叔們競爭的。就怕阿武將來大了明白事情之後,心裡憤憤不平。

  宜妃幾乎是立刻就搖頭了;“不,阿武不會有那樣的心思。”

  對於阿武,陶君蘭並不想提太多。於是她乾脆岔開了話題:”其實比起阿武,宜妃更該多關注九皇子才是。”

  九皇子不是皇帝的兒子,和李家沒有任何關系,這一點她和宜妃都心知肚明。而她作為李家的媳婦——就算現在還算不上,將來也肯定是。她的心自然是向著李家的,這種混淆李家血脈的行為,她當然是不可能支持,也不可能視若無睹的。

  宜妃一聽陶君蘭提起九皇子,嘴裡就有些發苦。她沉默了許久,才輕聲道:“那孩子身體不好。一生下來就帶著頑疾,我讓許多太醫看過,都說活不過五歲。”

  陶君蘭微微一怔,說不上來是訝異多一些還是別的什麽感受多一些。最後她有些不大相信道:“這怎麽可能?”那個孩子看上去不像是身子不好有病的。想來應該是宜妃的借口罷?

  宜妃仍是苦笑,聲音輕得像是一陣風吹過去就會碎掉:“不管是不是,那孩子都是不能留的,不是嗎?越早處理了,越好。”

  陶君蘭微微有些震撼,又有些憐憫。養了那孩子那麽久,宜妃想來也並不是一點兒感情也沒有的。可是卻偏偏要說出這樣話,宜妃的心裡,不知到底是個什麽感受?

  “宜妃娘娘今兒就是想我說這些?”想著這些,陶君蘭的心情也頗有些沉重,隻覺得不想再停留下去,便是如此開口問了一句。又道:“若無別的事兒,我就先回去了。我妹妹尚且還在那邊等著我呢。”

  宜妃聞言用力的揉了一下她手裡的絹帕,半晌才道:“其實我有一件事情想求陶側妃你。”

  陶君蘭頓時挑眉:“我能力淺薄,怕是沒有那個能耐幫助宜妃娘娘您罷?再說了,您素來和皇后娘娘交好,怎麽不去求皇后娘娘?”

  而且不管從那個方向來看,宜妃和皇后才是一路人,她去皇后那兒尋求庇護,也是再天經地義不過的事兒。哪怕是看在阿武的面子上,想來皇后都不會不管宜妃才對。

  可沒想到宜妃居然回來求她。

  不過宜妃既然開了口,想來事情必然不會是什麽容易的事兒。她還是不敢隨便就答應的。

  宜妃一笑置之:“一路人?以前是,可是現在已不是了。如今皇后恨不的我去死呢。”

  陶君蘭明白宜妃這話指的是什麽,也明白為什麽皇后恨不得宜妃去死——宜妃活著一日,阿武的身世就越容易被挖出來。雖說當時安排得也是天衣無縫了,可是這世界上,又何曾有不透風的牆?最好的辦法,就是宜妃已經死了。死無對證。

  另一個原因,就是怕宜妃自己忍不住和阿武相認。所以皇后應該是千方百計的想要斬斷宜妃和阿武之間的聯系。而這最好的方法還是讓宜妃去死。

  “你是寵妃,又有皇子傍身,皇后縱然想下手,也沒那麽容易。”陶君蘭徐徐言道,然後微微搖頭:“而我住在端親王府,在宮裡半點根基也沒有,想來著實也幫不了你。”她以為宜妃想求的是自身的安危。

  這個她的確是幫不上忙。

  然而宜妃卻是搖頭了:“我想求您在我死後給小九那孩子一個妥善的安置。也想求您照顧阿武幾分。”

  陶君蘭頓時笑了;“你怎麽就確定我將來就有那樣的本事了。我不過是個側妃,怕是——”

  然而不等她這話說完,宜妃就打斷了她,然後斷然道:“我自然是相信您會有這個本事,除了您,怕也沒有誰會有這樣的能耐和本事。您又何必自謙?”

  陶君蘭哂笑搖頭:“你未免太篤定了。這種事情,誰敢說死了?”

  “我不是瞎子,也不是聾子。”宜妃搖搖頭,仍是篤定的語氣:“如今局勢誰不明白,日後會勝出的,自然是端親王。除了端親王,誰又能有這樣的民心所向?再則,其他王爺也沒有您這樣的賢內助不是。”

  這話算是實打實的誇獎了。

  陶君蘭有些不好意思的捏了捏自己的手腕,到底也沒再說出謙遜的話來。她滿心期盼著李鄴能夠問鼎天下之主的位置,自然說不出反話來。

  “端親王是個多情種子,當年既能為了你做那麽多的事兒,日後自然不會委屈了你。所以,求你是是再合適不過了。”宜妃笑了笑,似乎為自己的小聰明有些得意,又似乎有幾分羨慕和感慨。

  對於這個,陶君蘭不置可否。

  而宜妃猶豫了一下,卻是忽然朝著她跪下了,伏在地上鄭重懇求:“我這一生,做了許多錯事,自然是死不足惜。只是可憐那兩個孩子被我連累了,所以我求陶側妃您,可憐可憐他們罷。”

  宜妃將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額頭就那麽直接觸在了地上。卑微而又恭順。讓人看著甚至有些不忍心。

  但凡陶君蘭心軟一些,怕也就是直接就答應了。不過——陶君蘭覺得自己的心腸是越來越硬了。甚至有些往鐵石心腸那個程度去了。

  看著宜妃這幅作態,她非但不覺得心軟,反而歎了一口氣;“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宜妃一怔,整個身子都有些僵硬。最後重新柔軟下來的時候,聲音裡便是帶著幾分悲戚哽咽:“是啊,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隻這麽一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就已是說明了宜妃的心思。宜妃如今,大約是十分後悔了。

  只可惜,這個世上並沒有後悔藥可以賣。

  “想來你既然開這個口,就應該也準備了說服我的籌碼才對。”陶君蘭想了想後,如此開了口:“你總不可能覺得就憑著這幾句話,憑著我的一點心軟就讓我答應你。這件事情風險不小,說實話不管你開出什麽籌碼,我都不該答應你。”

  若她答應了宜妃,並且做到了。那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就等於是共犯了。

  說實話,不值得。照顧阿武也就罷了,阿武到底還是李氏一族的血脈。可是如今宮裡的九皇子……

  天下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兒,她自然也不可能平白無故的幫宜妃。好心是一回事兒,可是濫好心又是一回事兒。

  她這話,倒也不全是為了拒絕宜妃的借口。而是真有幾分好奇和動心:若宜妃能給好處,那自然就是公平交易了。誰也不吃虧。

  對於陶君蘭這番話,宜妃倒是顯然半點也不吃驚的。甚至宜妃還笑了笑,然後宜妃從地上爬起來,自顧自的拍了灰塵,道:“其實你若真就這麽答應了,我反而還保護放心。了你一開口要好處,我卻是心裡踏實了。袁瓊華跟我說,陶側妃雖然讓人討厭,可卻的確是個做生意的好搭檔。因為她一旦答應你的事兒,必然是不會食言的。”

  陶君蘭聽了這話頓時就有些受寵若驚——沒想到袁瓊華對她的評價竟是這樣高。

  不過現在顯然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她隻微微一笑,然後便是直接了當道:“那麽宜妃娘娘不妨說一說,到底您準備了什麽樣的好處,打算拿來和我交易呢?想來袁瓊華也告訴過你,要打動我,必須要足夠的好處才是。”

  宜妃笑容更加明亮幾分:“自是準備好了。只希望我說出來之後,陶側妃你別太吃驚才是。”

  宜妃這麽說,陶君蘭自然是更加感興趣了,當下笑道:“宜妃娘娘別賣關子了,快說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