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鳳鳴宮闕》677.第677章 孰輕孰重
  “對,我們去找慎兒玩。”陶君蘭笑了笑,又道:“不過你們曾祖母心情有些不好,一會兒你們去哄哄她高興好不好?若是你們做得好,明兒我就給你們做點心吃。”

  拴兒眼珠子骨碌碌轉了一轉:“是祖父氣壞了曾祖母。”

  陶君蘭一怔,隨後便是皺眉厲聲問:“誰跟你說的這話!”拴兒既然這樣說,那肯定是有人在他跟前嚼過舌頭了。拴兒年歲小,根本不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當然口無遮攔。今日在她跟前說了也無妨,可萬一在別人跟前也說了呢?那樣一來,皇帝再知道了,只怕又是一場風波。就算明面上沒什麽,心裡必然也是不痛快的。

  拴兒嚇了一跳,幾乎不曾哭出來,忙一五一十道:“是小宮女說的!”

  只是再要拴兒說是那個小宮女,他卻又是說不明白了。問得急了,就要哭出來了一樣,陶君蘭也只能作罷。不過意識到自己剛才的確太凶了一些,便是又哄拴兒和嚇壞了的明珠:“是娘不對,不該凶拴兒,娘給拴兒道歉。”

  拴兒這才抹了抹眼淚,不計前嫌的重新靠近了陶君蘭的懷裡。明珠也笑嘻嘻的抹了一把拴兒的臉,做了個羞羞的動作:“羞羞,哥哥羞羞!哭!”

  拴兒雖小,到底也懂得害臊了,紅著臉巴巴的跟明珠解釋:“沒有哭!”

  兩兄妹為了到底哭還是沒哭爭執了一路,直到進了壽康宮見了李鄴,這才一下子忘記了這事兒。明珠和李鄴更親近些,明珠一下子就跑了過去要李鄴抱她。

  拴兒則是小大人一般扶著陶君蘭往裡走,小臉上一陣嚴肅:“慢點走,娘要小心。不能傷了弟弟。”

  陶君蘭反映了一下才想到拴兒口裡的“弟弟”指的是什麽——是她肚子裡的孩子。過了這麽多天她也沒來葵水,懷孕這事兒自然的確是真的了。只是因為到底月份還小,所以她也就沒有大肆宣揚。

  不過,拴兒是怎麽知道的?陶君蘭有些尷尬的問拴兒:“哪裡來的小弟弟?”

  拴兒鄭重其事的摸了摸陶君蘭的肚子:“還在娘肚子裡。弟弟。紅螺姑姑說的。”

  陶君蘭側頭瞪了紅螺一眼,紅螺隻當沒看見低下頭去若無其事的繼續扶著陶君蘭往裡走。

  李鄴也抱著明珠走了過來,兩人一見面,倒是也沒有別的什麽話,劈頭倒是一句責備:“你怎麽來了?”

  饒是陶君蘭知道他這是在擔心自己,卻也忍不住有點兒惱,白了他一眼嗔道:“我來看看太后,怎麽了,許你來不許我來不成?”

  李鄴也意識到自己語氣不對,便是忙改正過來,“自然是來得。只是你如今還帶著傷,又懷著孕,過來做什麽?該好好養著才是。就是太后也沒怪罪你——”

  陶君蘭打斷他到:“太后不怪罪我,我怪罪我自己。太后對我那般,她如今病了我都不知道,今兒知道了再不來一趟,我於心何安?”

  紅螺見二人說個沒完,便是出聲提醒;“外頭風大,太子妃可吹不得風。”言下之意倒是有幾分責怪李鄴的意思。

  李鄴也不惱,反而讚許的看了紅螺一眼,心道紅螺這個丫頭的確是不錯。一面想著一面便是放下明珠讓明珠自己走,他則是親自扶著陶君蘭往裡頭走去。

  李鄴一路將陶君蘭帶到了太后跟前,故而太后也是看見了這麽一幕。見兩人並肩進屋,互相依靠著往裡頭走。兩個孩子跟在後頭,一家子溫馨得很。

  太后看著看著便是忍不住笑了起來。甚至還開口道:“是了,一家人就該如何,和和睦睦的比什麽都好。”

  太后這話頗有些感慨的意思。陶君蘭不確定太后這是不是在感慨自身和皇帝之間母子親情走到這一步的事兒,也不敢亂說話,便是隻順著太后的話往下說:“太后說得是。隻盼著以後也都如此才好呢。”

  太后沉默了一下,笑容不減:“會的。”

  “曾祖母!”拴兒見太后都不理他,便是大喊了一聲,然後就衝了過去,巴巴道:“太后都不喜歡拴兒了。不抱拴兒。”

  “拴兒大了,曾祖母老了。抱不動了。”太后見了拴兒這樣,笑容加大了幾分,伸出手來拍了拍拴兒的小腦袋。

  拴兒歪著頭想了一下,忽然“嘿嘿”笑了:“那拴兒長大了,有力氣了,抱曾祖母。”

  太后“哈哈”大笑起來,一時之間臉上的皺紋似乎都舒展開來。屋裡的氣氛也是一下子活躍起來。

  明珠也湊上去:“哥哥也要抱我!”

  拴兒豪邁的拍著小胸脯大包大攬:“好,抱你!”

  接下來陶君蘭也和李鄴湊上去和太后說笑,倒是讓太后心情舒暢了不少。

  這心情一舒暢起來,太后整個人也似乎是精神了不少。

  說笑了一陣子後,太后主動問起了陶君蘭的胎:“果真懷上了?”

  陶君蘭含笑撫摸了一下自己的肚子,然後便是有些不大好意思的點了點頭,細聲道:“應該是沒錯了。不過太醫應該還得過幾天才能確定。”

  太后笑著點頭:“好,好!懷上了就好!太子子嗣單薄,你們趁著年輕就該多生兩個孩子。以後不管幹什麽,拴兒也好有個幫手。咱們李家也才能開枝散葉越來越興旺。”

  李鄴倒是個不害臊的,當即便是一本正經的點頭將此事兒應下了;“太后說得極是,孫兒也是這般打算的。您放心罷,這重孫您還有得抱呢。”

  太后被李鄴這話逗得越發笑意濃了起來。

  誰也沒提不愉快的事情。不過顯然這個也不可能不提起。所以說了一陣子的話之後,太后也就讓人將明珠他們帶下去找慎兒玩耍了。

  太后收斂了笑容,看向陶君蘭:“你也是聽說了外頭的事情,這才過來的罷。”

  陶君蘭遲疑了一下,並沒有否認。在太后跟前否認這些顯然也沒必要。她始終覺得太后縱然不出門,也越發的老邁,可是心裡卻是什麽都知道的,就沒有什麽事兒能瞞得住太后。

  而且,面對太后她也生不出欺瞞的心思來。隻覺得那樣反而對太后不尊重。

  太后歎了一口氣:“皇帝是老糊塗了。”

  太后這樣一句感慨,倒是頗有些惹人發笑。哪有當娘的這樣說自己兒子的?不過誰也沒有笑,因為太后這話說得實在是太對了。

  陶君蘭很想附和一句,說皇帝的確是老糊塗了。不過看了李鄴一眼,到底考慮他的感受以及考慮自己是小輩不適合指責長輩,所以也就沒開口。不過心裡是極讚同的。

  李鄴倒是神色沒怎麽變化,不過仔細看卻也不難看出他眼裡的溫和已經變成了一片冰冷。只是饒是如此,他說出來的話也是十分可觀:“中秋宴那日,顧惜替皇上擋了一回危險,傷了臉頰。皇上心中感動,倒是也在情理之中。”

  這事兒陶君蘭倒是知道,便是插嘴問了一句:“聽說會留疤?果真那樣嚴重?”

  裡也點了點頭:“太醫是這麽說的。”

  倒是太后毫不在意的冷哼了一聲:“身為臣子,就是替皇帝去死,那也是應該的。更何況只是受了一點傷?要封皇貴妃我不反對,可是你聽聽他提出來的事兒!”

  太后說起這樁讓人生氣的事情,不多時便是捂住了胸口哎喲了一聲;“不說了不說了,氣得我胸口疼!總之這事兒他是做夢!真當做了皇帝就能隨心所欲的胡作非為了?也不知他到底是哪裡被糊住了,腦子都是不好使了一般!一個女人罷了,哪裡就值得他這樣?”

  太后這個時候似乎壓根就想不起來顧惜其實根本就是顧家的姑娘了。更想不起來顧惜其實從某個方面來說還代表了顧家的臉面。

  也是,兒子和孫侄女,自然還是兒子重要。顧家對於太后固然重要,可是到底也只是排第二了。排在第一的,還是江山和兒子還有孫子。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顧惜太不爭氣了。竟然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或許事情最開始真的並不是顧惜的意思,可是直到現在顧惜都不肯出面來說半句話,那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

  太后心裡想來失望透頂。

  “舅舅倒是個明事理的,他已經是上了折子,明確的替顧惜拒絕了封皇貴妃這個事情,隻說顧惜無子無功,不能服眾。”李鄴似乎是為了安慰太后,便是說起這麽一件事情來。

  陶君蘭微微有些意外,不過隨後又釋然:顧瑀直的確是個明事理的人,也是難得的明白人。顧瑀直應該是清楚這件事情的後果,所以才會如此。

  “可惜,他沒能娶個好媳婦,更沒能生個好女兒。”太后冷笑了一聲:“事已至此,再這般也不過是讓人覺得矯情罷了了。”不是顧惜出來說這話,也根本沒用。倒像是惺惺作態一般讓人不喜。

  “舅舅肯定是真心的。”陶君蘭低聲替顧瑀直說了一句好話,“顧惜也不是舅舅親自教出來的。畢竟女兒和父親的接觸到底有些少的。哪裡能怪舅舅?出現這種事情,他也不想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