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第70章 作精女配選擇種田(19)
  第70章 作精女配選擇種田(19)

  禦廚帶著深深的疑惑,按王妃的意思,調了兩款鹹口的糯米餡料——鹹蛋黃鮮肉和栗子鮮肉出來。

  他負責調餡,包有的是人打下手,很快就能上鍋蒸。

  蒸到一半,聞到了香味——與甜口的粽子截然不同的霸道香味,縈繞口鼻間。

  熄火後燜了一晚上,到端午當天早上才起鍋。

  禦廚嘗了一口,眼睛瞬間亮了。

  好吃!

  太好吃了!

  原來鹹口的粽子這麽好吃啊!

  禦廚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從此對王妃言聽必從,再也沒懷疑過。

  她說怎麽做就怎麽做,哪怕顛覆了傳統做法,也一定有她的道理。

  王府上上下下幾十號人,全都迷上了口味新穎的鹹口粽,瑾南王也不例外。

  他原本就對甜口點心無感。

  過端午、元宵最多應個景嘗個一兩口,沒想到粽子還能做成鹹口的。

  這天早上,他一口氣吃了三個粽子,還嫌廚房包的粽子小裡小氣。

  徐茵:“……”

  大哥,這還小?那要是見了後世的粽子你打算叫什麽?迷你粽麽?

  瑾南王邊吃邊問:“王妃可知元宵能否做成鹹口的?”

  徐茵:端午還沒過完,就惦記起元宵節了?

  不過,鹹口元宵?
  有的是啊!鮮肉的、雞汁鮑魚的、韭菜雞蛋的,還有超級鮮美的醃篤鮮。

  凡是能包餃子的餡兒,同樣能做元宵。

  燕恪瑾邊聽邊點頭:“本王很期待明年的元宵節。”

  徐茵:ning是個隱形吃貨吧!
  五月的南蠻,在中原人看來完全到夏天了,徐茵已經扇不離手好幾天了,一個字:熱!

  所以早上蒸的粽子,放到傍晚都有可能餿。

  徐茵讓廚房把余下的粽子打包好,王爺要去礦山巡視,帶去給礦裡的工人分一分。

  盡管挖礦的大部分是流放犯,但過節嘛,發個粽子應應景。

  要是有冰就好了,凍一些起來,想吃了隨時拿來蒸。

  徐茵忍不住歎了口氣。

  硝石沒著落,還是盡快把電動機搞出來吧,她想念冰箱、電風扇了。

  “主子,山娃看您來了。”嬤嬤笑眯眯地進來說,“這孩子挺懂禮貌,說是感謝您對他家的照顧,特地做了粽子、采了山貨送過來。”

  山娃就是發現赤鐵礦的那個孩子。

  徐茵信守承諾,發現赤鐵礦值得開發以後,就獎勵了他一百兩銀子,完了還給他爹娘安排了崗位。

  他爹此前摔斷了腿,治是治好了,但還不便行走,就安排他在礦場看大門。

  她娘廚藝不錯,正好礦場需要招幾個燒火做飯的廚娘,其中一個就推薦了她。

  礦上的工錢算不上高,但勝在穩定,逢年過節還有假期和紅封賞銀,比地裡刨食、山裡采藥強多了。

  何況還有筆一百兩的額外獎勵,山娃家一下子脫貧了。

  徐茵一出來,山娃就激動地給她跪下磕頭。

  徐茵抽了抽嘴,來都古代的小世界,最不適應的就是跪拜磕頭。

  再一次慶幸,穿來時已經在南下路上了,若是在京中,遇到品級比自己高的,動不動就得給人行跪禮,真心吃不消。

  “你家裡人都好吧?”

  “回王妃的話,都好。”山娃一臉喜色,“我爹的腿好多了,我娘給礦上做飯,一天有30文,而且和兩個嬸子輪著做,一點都不累,得空還能接點繡活。”

  說著,他呈上娘親做的繡花鞋。

  徐茵高興地收下了,沒有絲毫嫌棄,她是真心覺得山娃娘的手藝不錯。

  “回去問問你娘,要不要來王府接繡活。”

  等蠶繭成批,肯定要開間織絲坊,並雇一批繡娘,用絲線在絲綢錦緞上刺繡,會雙面繡更好,還能試試大型的屏風、擺件,到時候運去中原、京中,賺富貴閑人的錢。

  “嗯嗯。”山娃用力點頭,“我娘肯定樂意。”

  “不急,回家問過你娘的意見再說。”

  山娃送來了粽子、繡鞋並兩隻拴著繩子還在撲棱的山雞。

  徐茵回了他兩斤紅糖、一刀肉、一筐莊子上的蔬菜,以及十二卷不同顏色的繡線。

  番茄等外來蔬菜,她附贈了個簡單的食譜,免得山娃帶回家不會做,浪費了。

  山娃走後,徐茵吩咐大廚房:“今兒中午煲個山雞湯就行了,不用做的太複雜。”

  煲湯禦廚最在行,正好,越境外洲管流放犯的官員,得知瑾南王來了封地,上貢了一批當地的水果過來,其中有個叫椰瓢的,汁水鮮潔可口,用來燉雞湯再鮮美不過。

  於是,中午呈到徐茵面前的膳食便是——

  鮮淮山椰子雞湯和蒜油淋白切雞。

  地道的山雞二吃。

  徐茵吃得口齒生香,吩咐另外一隻山雞暫時養著,等王爺在家時照今兒的做法燉給他吃。

  美食要分享嘛。

  ……

  就在徐茵勞逸結合享受著南蠻的生活時,那廂,押送著劉成、王志海的隊伍,經過一個來月日夜兼程的趕路,終於抵達了京中。

  這兩人的罪名一公開,全朝嘩然。

  南蠻多窮的地方啊,居然也有官吏貪汙,並且還打著瑾南王的旗號,難怪會被王爺綁著送來京中。

  這是把皇室的顏面扔腳下踩還是怎麽滴,太欺負人了!
  要不是封地之主不得干涉朝政,瑾南王直接將人砍了腦袋,也無人敢置喙。

  而他只是將人綁了過來,由皇帝發落。

  新郡守人選,也仍由皇帝欽點。

  誰敢說瑾南王壞了規矩?不都在規矩內麽!

  至於奏折上說的,查抄了倆貨的府邸,查抄所得抵兩郡百姓賦稅,直到抵完為止。

  這沒錯啊,取之於民自然要還之於民麽,不然這世道還公允麽?百姓群起造反了怎麽辦?
  這時候不當著皇帝面表態,皇帝懷疑他們是同道中人怎麽辦?
  於是,文武百官紛紛出列表示支持:
  “臣附議瑾南王上奏提議。”

  “臣亦附議。”

  其實,瑾南王的做法,放在京中附近的郡縣,是不太行得通的。

  因為這一片相對富庶啊,貪官一年下來搜刮的民脂民膏,沒準比皇帝的小私庫還豐厚。

  誰舍得白花花的紋銀給百姓抵稅?

  說到底,南蠻那地方太窮,窮得不讓皇帝免稅就不錯了,能有多少油水?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