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的詭異人生》第487章 捉虎郎廟(1/2)
  第487章 捉虎郎廟(12)

  水泥路往深林中延伸了一二公裡的距離,即戛然而止。

  道路盡頭,

  仍是鬱鬱蔥蔥的林木。

  一條石子鋪就的道路從此往林中蜿蜒而去。

  雲霓裳向江鶯鶯問明了前路,就駕駛著黑色越野車爬上土路,搖搖晃晃地行在坑坑窪窪的土路上,又走了十多分鍾後,前方終於豁然開朗。

  蒼松翠柏簇擁著一座面積不大的寺廟。

  廟前用水泥打了地坪。

  小廟的左右中三座門都打開著,門額上寫著‘捉虎郎廟’四個字。

  看門樓脊簷的形製,與當下諸多新修的廟觀道院建築皆有不同,可知這座廟宇已有一段歷史。

  越野車在地坪邊沿停穩。

  蘇午、雲霓裳、江鶯鶯三人先後下了車。

  那廟宇的右側門裡,支著一張桌子。

  一個衣著樸素的老人就坐在桌後,他看到蘇午一行人走近廟門,連忙站起了身,從門內探頭探腦地觀察著走來的三人,眼神遲疑,似乎想要招呼什麽,又不敢貿然說話的樣子。

  江鶯鶯跟在蘇午身後,看到那位老人,招手就想說話。

  雲霓裳已經先她一步走到近前去,向那老人溫和地說道:“您好,我們是與‘宗事單位’打過招呼,過來咱們捉虎郎廟探訪考察的民俗學者,您應該受到消息了吧?”

  “誒,對對對!”老人連連點頭,打量過雲霓裳,又轉而看向蘇午,伸手與蘇午握手,“我是接到了電話哩,說是有民俗學者來考察,宗事單位還特意囑咐我,
  不論二位有什麽要求,我都得全力滿足!
  剛才看到你們,我還不敢認呢,
  真是年輕有為啊,年輕有為!”

  老人拉著蘇午的手便沒有放開,眼睛都好似粘在蘇午臉上了一樣,一個勁地盯著蘇午打量。

  蘇午有些難以消受老人家的熱情,把手從對方手中抽回,笑著道:“我們全國各地到處跑,到處考察研究,風餐露宿的,哪裡算什麽年少有為?
  大爺不要開玩笑了,
  還是先帶我們看看這座廟吧!”

  這位老人家,應該就是捉虎郎廟的管理者、看顧者。

  畢竟這座廟有些年頭,
  廟宇內的建築亦都是古建築,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自然需要有人時刻看管保護。

  “行行,那我就領著你們先到處轉轉,看看!”

  老人表情熱絡,走在蘇午身側,為蘇午引路‘導遊’。

  江鶯鶯跟在身後,
  見老人渾然都未發覺自己在場,

  好似看不到自己一般。

  她有些茫然地看了看前面的蘇午,終於忍不住出聲喚道:“李爺爺!”

  聽到她的呼喚聲,老人一轉身,這才注意到江鶯鶯的存在,他咧嘴笑著:“鶯鶯也來了啊,你爺爺呢?怎麽沒和伱一塊兒來?
  今天菜園子裡收了好些蘿卜,待會兒你帶點回去煮湯喝!”

  說完話,
  老人又轉過去與蘇午攀談起來。

  他好似與蘇午特別投契,見到蘇午就打開了話匣子。

  江鶯鶯一直以為這位看顧‘捉虎郎廟’的老人家,是個溫和卻寡言少語、喜歡下象棋的老人,未想到對方也有這麽健談的一面。

  “大爺看守這座廟多長時間了?
  對這座廟有什麽了解嗎?”

  走在前頭的蘇午,開口向老人詢問道。

  老人連連點頭,一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模樣,回道:“這座捉虎郎廟,可以明確是明清交替時期的一座廟宇哩,當時當地百姓立這座廟,原因是為了紀念一位替這裡的百姓解決了禍患的仙人。

  那位仙人駕馭老虎,為當地百姓解決了一些很可怕、很難解決的事情。

  因此得名‘捉虎郎’。

  解決了禍患以後,‘捉虎郎’也不知所蹤。

  此後這座廟宇裡常常有遊方道士、化緣的和尚借宿、盤桓停留,也有道士法師借用這廟裡‘捉虎仙人’的名號,四處降妖除魔。

  所以也在廟裡留下了一些降妖除魔的法器。

  ——那些東西都是外來的道士和尚遺留的,都不是捉虎郎本身所有。”

  “解決了一些很可怕的事情?

  大爺知道是什麽事情嗎?”蘇午轉頭看向老者。

  老者搖了搖頭:“我也不是那時候的人,哪裡能知道捉虎郎解決了啥事情?

  我們當地的縣志上倒記載了這件事,
  但對於事情具體,也是語焉不詳。”

  “縣志?
  在哪裡能查閱到當地的縣志?”蘇午接著問道。

  “去縣立圖書館應該能查到吧?”老者對此亦有些拿捏不定。

  他陪著蘇午走近了廟宇的正殿裡。

  正對門的牆壁前,
  豎立著一座神像。

  那神像穿著一身像是水鳥羽毛製成的蓑衣,圓臉大眼,斜坐在一頭斑斕猛虎背上。

  神像背著褡褳袋,猛虎馱著籮筐。

  籮筐裡似堆積著雪白的米粒。

  看到那些被塑造出來的米粒,蘇午瞳孔微縮。

  他的目光接著就落在青年神像手中結出的手印上——‘心燈印’!
  自他立灶君廟,重立‘陰喜脈灶莊’以前,世間本沒有‘心燈印’此一種手印印勢,也是他為了紀念師父,在偶然間發現以此手印能為心脈輪廓上的諸多神位燃燈續明,

  因而自發結出了此印,

  師弟師妹們都跟著他一同結成此種印勢。

  所以,
  當下這位供奉在大殿中的‘捉虎郎’,極可能與‘陰喜脈灶班子’有極深關聯。

  神像的面容是個青年模樣,從神像塑造出的相貌上,蘇午已難獲得任何線索——畢竟太亞古今不論誰人塑造神像,都不可能把神的臉塑造得和人一樣,
  此中有大忌諱!

  在這一點上,太亞一脈相承的習慣與密藏域多有不同。

  密藏域諸多呼圖克圖死亡以後,皆會在人間留下金銅塑像,塑像面容與其生前幾乎一模一樣。

  蘇午只能從這座塑像的種種細節,去判斷青年是否是‘陰喜脈灶班傳人’?
  甚至於是自己的師弟?
  ——狗剩?!

  在離開灶神模擬以前,自己傳授了狗剩完整的‘虎衣明王依止脈輪修行法’,他若真正掌握虎衣明王的力量,懾服豢養一頭猛虎,其實並非難事!

  那這個雕像,
  會是當地百姓為了紀念狗剩而立的嗎?

  蘇午仰視著高大的塑像,心念翻騰不熄。

  “這座泥塑,中間修補了十多次,重新上金漆得有五六回哩。”捉虎郎廟的守廟老人和蘇午一同凝望著塑像,感慨似地說道。

  低下頭,
  蘇午看到神像前供奉的一道道法器,

  更前面立著一座圓形的香爐。

  爐中線香燃燒,香氣嫋嫋。

  ——他未看到灶班子開廟必須要有的‘石造火盆’,說明這座廟確實是個正常的泥胎廟,而非‘詭泥胎廟’。

  “老人家怎麽知道這座泥胎中間修補了多少次的?”蘇午一邊向老者詢問著,一邊從香爐旁拿起一炷香,在燭火頭上點燃了,插入香爐中。

  他看著那徐徐燃燒的線香,

  耳畔響起老人的聲音:“我們家祖祖輩輩都守這座廟啊,當然對這個清楚!

  我記事的時候,這廟是我爺爺在守。

  我爺爺過世了,

  爹老了的時候,他便來守廟。

  等他不再啦,
  我從外面打工回來,也老了,就由我來守廟。”

  “從這座寺廟建成以後,你家就一直在守這座廟?”蘇午豁然轉頭注視著老者。

  老人坦然點頭道:“對啊。”

  “那你家守了這座廟這麽多年,
  難道就未留下甚麽文字記載、記錄一類的東西嗎?”

  “嗨!

  以前識字的人哪有這麽多?
  莫說留下文字記載了,以前就是能寫自己名字的也沒幾個。

  今年來我倒是開始記載這廟裡東西的損壞、修補記錄了,但你應該不是想看這個吧?”老人搖搖手,笑著說道。

  蘇午一時默然。

  老人觀察著他的神色,這時候從懷裡摸出一包煙,抽出一根來遞給蘇午,蘇午擺了擺手,道:“我很少抽。”

  他現在已經基本沒抽過煙了。

  老人把煙點上,

  吧嗒吧嗒地抽了半截,
  煙氣遮掩住了他的臉,
  令他的眼神顯得有些虛無縹緲。

  他一邊噴雲吐霧,一邊道:“說起寫名字,我倒記得我爺爺跟我說過一件事——我們家這個李,和湯城本地的‘湯州李’,以及後來逃難過來的‘大棗李’都不是一股的。

  我們家這個‘李’,是‘捉虎李’。

  那位捉虎的仙人請了我的先人幫忙,送了他的姓氏給我的先人哩!”

  李!
  蘇午閉上眼睛。

  想到師父遞給自己一根樹枝,讓自己把‘李午’、‘李嶽山’兩個名字一筆一劃地寫給他看。

  ……

  “這白蘿卜,脆甜,燉個羊肉燉個湯,好喝得很!”

  “夠啦,已經夠多了,吃不完的,李爺爺。”

  “再拿點,再拿點!”

  硬是拿大白蘿卜把塑料袋塞得滿滿當當以後,李老頭才揮手與蘇午一行人告別,他倚著廟門,看著蘇午一行人上了越野車,黑色的車子駛入來時的路,漸漸消失在深林中。

  老人又掏出一根煙來,
  夾在手指間,並沒有點燃,
  他眼神中有些困惑。

  困惑於自身為什麽會毫無來由地,對那個陌生的男青年民俗學者那麽親切?
  難道是因為我們兩家祖上沾著親?
  李老頭被自己腦海裡突然浮現的想法逗笑了,
  他點燃香煙,吧嗒吧嗒地抽著,轉去廟宇後院看看飯煮熟了沒有,準備吃晚飯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