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海求生:從一艘小破船開始變強》275.第270章 10艘【征服者】“下水” 【400
  而其篩選棋子的最終目的,便是為了驅逐邪神“收復失地”。

  在這數十萬年的篩選過程中,星海世界出現過無數優秀的文明。

  潛力?天才?天賦?在星海面前根本不值錢。

  祂麾下最強的種族,最多只能做到“固守”而已,但祂需要的卻是“進取”。

  這也是為什麽祂會對趙封如此苛刻的原因之一。

  這次祂要培養的,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天才種族,或者普普通通的天才人物。

  祂想要的是真正的“救世主”!
  一旦明白了這方世界的行為理念後。

  祂行動的動機,以及接下來的行事手段也就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預判了。

  如果不出預料的話,星海系統八成會將每個區的優勝種族,都投放到最前線。

  也就是Lv.25的末日壁壘防線上。

  至於說在3階段試煉,本應該前往的Lv.10破碎防線。

  估計這次是沒機會去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趙封表現的那麽超模呢?

  可不超模的話軍團駐地任務,乃至等級解封任務又怎麽能夠完美完成呢?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趙封應該感謝一波渾沌軍團。

  要不是因為它們大量的佔領了星海世界,讓祂可控的區域最多就到Lv.25。

  就憑他所表現出來的勢頭,星海系統搞不好還得繼續往上加強度。

  當然,既然已經預判到了星海這一手,趙封必然會在二階段拖出足夠的發育時間。

  。。。

  想清楚一些事情後,他先是開啟震驚值系統,消耗幾百萬震驚值,將快要提升到“至臻境”的第七感給點了上去。

  在稍微熟練了一番感知提升的狀態後,趙封直接開始起了他的表演。

  “手搓恆星”

  先是開啟第七感,隨即念動力收攏空間內的,各種氣態元素。

  尤其是“氫”元素。

  畢竟氕氘氚都是氫的同位素,而這三種元素中的氘氚更是非常適合製造聚變反應,是最佳的聚變物質。

  當然,除了氫的同位素,聚變還需要氦的同位素,“氦-3”

  這些都是較為容易產生聚變的原料。

  光靠采集的話這些物資的產量其實很少,庫存不足的情況下,就只能是靠趙封自己來進行合成。

  好在至臻鏡的第七感提供了原子級的控物,再加上兆噸級的念力,讓他能夠隨意拆解並組合出自己想要的元素。

  當然,製造沒問題,問題是自持。

  因為一旦聚變不能自持,便會快速向外擴散,轉而用吞噬周圍元素的方式來對其自身進行穩定。

  可這樣是治標不治本的,重元素的加入,會進一步縮短恆星的壽命。

  這也是為什麽,在“貿易區”他的恆星剛搓出來沒多久便不受限制的擴散。

  而“戴森環”便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

  首當其衝的便是超導線圈陣列。

  那陣列產生的強磁場,可以把人造恆星穩穩地壓在原地。

  然後再通過吸收光熱乃至輻射能的方式,來提取恆星能源。

  這樣一來,時間久了恆星的溫度難免會下降,最終甚至熄滅。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情,按照趙封所想,恆星自持什麽的對他來說還言之過早。

  現在他還是要先試試效果再做決定。

  想到就做,他毫不猶豫地將周圍環境中,含有氦與氫的物質,全都分解成了最基本粒子。

  然後再按照氘氚、氦-3的原子組成方式,進行重新組合。

  10兆噸的念力,加上原子級甚至原子核級的感知力,做到這一步對他來說極為簡單。

  不過是幾個呼吸的時間,一座已然被架起來的戴森環內,便已經聚集出了超過2噸的聚變材料。

  感覺差不多了,趙封停止“發功”並聯絡電網,將戴森環啟動。

  下一秒強大的能量注入戴森環,其內部的各個能量吸收環帶,隨著能量的驅動,開始繞著核心緩緩轉動起來。

  同時,超導陣列也開始進行工作,磁場在此時逐漸增強。

  一直盯著磁場強度的趙封,並沒有貿然出手。

  他很清楚,自己擼出來的恆星究竟有多難控制,如果磁場強度不夠,頂不住恆星的擴張。

  那別說他要完蛋,整個人族都會直接GG。

  這邊可沒有高階文明的行星級護盾,可以抵擋恆星的能量。

  如果失控,能活下來的恐怕不會超過手掌之數!
  可就算知道這一點,趙封也要試一試。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而戴森環的超導磁場陣列,也逐漸抵達了它的正常工作效率。

  一直盯著數據的趙封,根本沒猶豫,直接通過念力從原子層面進行操控,開啟了核聚變的融合反應。

  只見白光一閃,戴森環的核心處,一顆劇烈燃燒的火球驟然形成。

  那火球的直徑,隨著不斷地聚變反應,而持續地擴大著。

  同時恐怖的能量,從微型恆星的表層噴射而出,形成了一圈圈的日冕噴射物質。

  但這種現象並未持續太久,強悍的磁場很快便壓製住了恆星擴張的腳步。

  第一層由陽炎金屬製作的能量轉換設備,第一時間便承受到了數萬度高溫。

  可緊接著,那高溫、高亮與輻射能量,便被其內置的能源轉化裝置盡數吸收。

  日冕拋射?敢噴出來多少能量,戴森環便敢接收多少。

  不過5秒的時間,戴森環便完成了自持。

  也就是說,即便沒有外部供電,依舊可以產生足夠強大的磁場,並維持環狀結構的穩定運行。

  在自持完成後沒多久,包裹著人造恆星的戴森環,便開始了持續的能源輸出。

  先是每小時1萬點能源。

  緊接著就是10萬點。

  隨著“陽炎金屬”逐漸適應了恆星高溫,能源的供應速度,也獲得了再次提升。

  直接由每小時10萬產能,提升到了每小時1000萬的能源產能。

  也就是日產2.4億單位能源,當然,這依舊不是戴森環的極限。

  隨著環狀結構一級一級的啟動,能量回收的效率也是在同步提升。

  磁場的穩定性更是不用提,直接拉到了滿值,當然磁場滿值,也只是表面的。

  趙封害怕發生意外,畢竟恆星這東西一旦斷開精神連接,那就真心不歸他管了。

  所以,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他給這戴森環加上了10倍的磁場冗余。

  要知道,投入的聚變燃料就那麽些,算它爆發,10倍磁場加持的戴森環也能給它壓回去。

  如此一來便更能有效避免意外的發生。

  搞定了一顆人造恆星,趙封沒有立即搓下一顆。

  在切斷對其的掌控後,他先是觀察了一段時間,盡可能多地收集恆星運行的數據。

  在8個小時後,確認確實沒有什麽問題,這才準備著手將剩下8座戴森環全部利用起來。

  至於說,穩定後的戴森環,能量產出究竟有多少?
  看趙封那裂開的嘴角就能知道他相當滿意。

  一座啟動完畢,並正常運轉的戴森環,根據收集的數據顯示,每天大約可生產14兆能源。

  9座,就是126兆,再加上前進城的22兆。

  每日的能量產出高達148兆。

  至於可持續時間就不好說了,因為趙封是第一次將自己手搓的恆星,當做發電站來用。

  根本沒有數據的支撐,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並且,在接下來的使用過程中,他也不打算繼續投入聚變燃料。

  就這樣任由2噸的氘氚與氦-3混合燃料進行反應。

  順便看看2噸的聚變材料能夠穩定工作多久。

  也算是為了將來的普及做準備了。

  沒辦法,星海系統提供的建築體系裡面,發電站一類的東西太坑了。

  就算是外掛開發出來的隱藏能源建築【核電站】也不行。

  那玩意資源需求量大不說,供能水平還有限。

  唯一的優點可能就是一手“穩”字。

  穩雖然好,可穩過頭了卻是會拖慢文明發展的。

  ‘也不知道其他文明是怎麽解決能源不足這一問題的。’

  趙封不知道,同期的其他試煉文明,最次的也普及了核能,能夠滅掉第一輪競爭文明的,更是核聚變起步,排名靠前的真空零點能更是隨便薅,前500強的文明甚至可以使用部分暗物質能量。

  當然,最開始的話,大家還是都得發展星海的建築體系。

  不過因為其本身科技水平就很高,所以它們的建築樹也會相應的高級一些。

  再加上那些文明在進入2階,篩選進階方向的時候,基本都是些普通的類型,這讓它們需要消耗能源的地方更少了幾分。

  跟趙封現在面對的情況根本就不能比。

  。。。

  雖說能量短缺有些難受,但生活還要繼續,發展還要繼續。

  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趙封將剩余的“戴森環”也都啟動了起來。

  心臟上【???】的建造時間隨著海量能源的注入,也在逐漸縮短。

  本來幾十天的時間,此時僅需11天即可完全填滿。

  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趙封暫時放下這邊的戴森環發電站,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對基地的發展中。

  10天的時間一晃而過,人族所佔據的區域已經擴大到了【起點城】能量發射塔的邊緣。

  之所以這麽快,還是多虧了之前的科技爆發。

  L型戰艦套件的普及,讓他的基地終於可以批量製造征服者。

  至於說戰艦的操控問題,那完全不用擔心。

  在經過幾波的征召後,雖然趙封的【趨光議會】沒有招滿10億人。

  但8億-9億還是有的。

  其中適合空天作戰的人員數量,已經儲備了3億多人。

  對於他們的訓練,也在有序的進行著。

  基本上,每天除了打怪獸,吃飯,睡覺外。

  回到各自的營房中,士兵們便要不斷地學習與自己天賦相近的戰艦技能。

  人員的問題已然解決。

  現在僅剩下戰艦的製造問題。

  因為【宇宙船塢】的製造能力比較拉跨,為了艦隊的組建效率,趙封將【宇宙船塢】補建了足足300座。

  可問題是一艘【征服者】在這邊建造需要300天才能產出一艘。

  要真等300天,那黃花菜都涼了,人族的墳頭草估計都3米多高了。

  至於用希望值進行加速,那更是不可能,300天那就是1800萬的希望值,有這資源乾點什麽不好?
  就在趙封有些發愁時,好心的外掛彈出了提示信息。

  (提示:部分戰艦材料可通過【太空精練中心】進行代加工,這樣一來便可以縮減10倍的戰艦建造時間。)
  一看外掛這麽說,趙封想也沒想直接就拍下了300座【太空精煉中心】。

  那個精練中心的其他改造方案。跟地面上的【礦物精煉車間】的改造方案差不多,也分為【小型化】、【自動化】、【集成化】。

  對於不差“錢”的趙封來說,必然要選最好的改造方案【集成化】模式。

  就這一波操作下來,消耗的T3材料納米金屬高達1200萬單位,T2、T1更是數不勝數。

  並且因為【集成化】相比較於正常的設備,其能源消耗是翻倍的原因。

  趙封不得不將一座“戴森環”搬過來。

  搞定了製造業,趙封便開始了艦隊的組建。

  為了保證當前階段向外拓展地盤能夠更順利一些,他直接消耗1800萬希望值,加速製造了10艘“白板”征服者。

  其上面的火力,則是隻配備了M型的【三聯自動炮】與S型的【攻城錘】

  至於【伊芙利特加農炮】因為威力過於巨大的原因,在手下的士兵們沒有熟練前他是絕對不會給他們裝上的。

  當然,雖說沒有裝配L型的主炮,可L型的槽位卻是可以安裝M型的武器。

  大槽不僅能夠向下兼容,而且對於中小型武器還有著一定的屬性加持。

  比如現在裝上的【三聯自動炮】其充能速度,便被提升了10倍。

  除了硬件以外,每搜戰艦的人數方面,也是全部配滿。

  正常來說,白板的【征服者】需要5000人,來保證最低運行效率。

  至於他那艘金色品質的【征服者】則是因為套件的原因,使得最低運行人數減少到了2000人。

  此時為了確保戰艦能夠在這幫菜鳥手裡發揮出最大的實力,基本上每艘戰艦,全都配備了滿額的人員。

  一艘5萬人,十艘50萬人。

  而30天后,另外30艘征服者交貨。

  到時人族將擁有200萬人以上的艦隊規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