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這本小說很健康》第549章 鴻溝議和
  第549章 鴻溝議和
  “群機器人:@全體讀者,作者已經更新了《楚漢爭霸》最新章節第537章鴻溝和議1,大家快搶排序!”

  “草,更新了,怎麽這麽突然呀,這才早上10點呀!”那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提示,群裡面頓時冒出了一陣鬼哭狼嚎的聲音。

  畢竟垃圾作者每天更新的固定時間都是在下午2點的,現在還早上10點,突然就更新了,確實讓所有人大跌眼鏡,感到格外的驚訝。

  但提前更新是件爽事,而且大家也找對鴻溝議和的事情充滿了好奇,想要看結果如何,於是就毫不猶豫的衝了進去,一口氣看完三章,然後就感覺唏噓不已。

  原來這份合約真的達成了,而且確確實實是向於主動求和的。

  所以說在昨天更新的章節裡面,就寫明白了是項羽因為軍隊的糧草被彭越斷絕,項羽的軍隊如果再打下去就要面臨斷糧的境地,於是項羽就不得不萌生出了想要退兵的想法。

  可能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面,進攻很難,撤退很簡單。

  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撤退其實是一件比進攻還要困難的事情。

  首先主將一旦提出撤退,就代表承認了這仗打不贏對方,軍心在頃刻之間就會變得混亂,很多怕死的人就會想方設法的逃亡。

  其次在撤退的過程中,誰都想撤的比隊友快一些,如此一來就會導致整個軍隊的混亂。

  在著名的曹劌論戰這篇課文裡面,就寫到,當對手撤退時,曹劌並沒有急著讓部隊對追殺對手,而是先停下來仔細的檢查車輪的痕跡,確認對方在撤退的過程中是極為混亂,車輪的痕跡互相交錯在一起的時候,就認定對方是真的退敗而不是佯敗,這場讓自家軍隊追殺,大獲成功。

  而這也是撤退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敵軍的追殺。畢竟在撤退的過程中,自家軍隊已經全無鬥志,根本不會有人站出來反抗,隻想要跑得更快,其結果就是任由敵軍屠殺,直到撤退到一座堅固的城池裡面,才能夠勉強停下來,但此時10萬大軍到最後還能夠剩下1萬人就算領軍有方了。

  所以項羽就算萌生了想要撤退的想法,也絕不會直接命令部隊撤退,這樣就是在送給劉邦屠殺。

  項羽必須要得到足夠的撤退的時間,讓劉邦在這段時間內不會追殺他,讓他撤到安全的地方得到糧食的補給才能夠重整軍隊。

  但項羽卻不知道該如何得到如此寶貴的時間,於是項羽麾下就有謀士建議,不如項羽去找劉邦主動議和,提出以劉邦的家屬作為交換條件,換取劉邦的和平承諾。

  昨天現在更新也就到此為止了,這也是大家都因此感到心中瘙癢難耐的原因,畢竟所有人都想知道,最終議和是否成功了。

  而在今天更新的三章裡面,這個問題得到了解答。

  項羽雖然覺得自己主動提出議和,會把西楚霸王的面子給丟得一乾二淨,但是在謀士和虞姬的主動勸說,以及大量士兵面臨快要餓死的窘境下,項羽最終決定派出一個代表去找劉邦議和,這個代表就叫做候公。
    劉邦見到了候公,得知了對方的要求之後,第一反應是想也不想的就拒絕了候公的要求,不想和項羽議和。

  但候公先說劉邦的老婆和父親都在項羽手中,如果議和,項羽就願意放回他們。不過這個條件劉邦不為所動,他顯然不是那種因為老婆孩子就會松口,舍得放棄天下的人。

  然後侯公告訴他,現在的項羽猶如一隻被困在陷進裡面的野獸,雖然看上去已經被困住了,但任何人試圖殺死他,都會得到最猛烈的反擊。

  如果劉邦一定要打到最後,那項羽一定會清算主力猛攻劉邦的中軍大營,試問劉邦能否擋住項羽的決死一擊。

  面對這個質問,劉邦果斷的慫了,畢竟項羽之前的戰績恐怖至極,當年40萬秦國大軍都被項羽給乾趴下了,項羽能夠打出怎樣離譜的戰爭,劉邦都不奇怪。

  於是候公乘機說道,不如您現在放項羽的部隊撤退,項羽的士兵從來沒有見過項羽打敗仗。所以項羽一旦撤退,那很多士兵就會驚恐的逃走,而漢王你也可以重新整理軍隊,日後再與項王決戰。

  劉邦覺得有道理,於是最終和項羽見面,共同約定未來一個月內停戰,到此鴻溝合議就算是達成了。

  我知道,看到這裡,讀過《史記》的人對上述文字都會感到極為離譜,因為史記裡面根本就不是這麽講的。

  《史記·項羽本紀》是這樣描寫的

  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漢遣陸賈說項王,請太公,項王弗聽。漢王複使侯公往說項王,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許之,即歸漢王父母妻子。軍皆呼萬歲。漢王乃封侯公為平國君。匿弗肯複見。曰:“此天下辯士,所居傾國,故號為平國君。”項王已約,乃引兵解而東歸。

  漢欲西歸,張良、陳平說曰:“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漢王聽之。

  讀完上述的文字,傻瓜都能夠看明白,先求和的是劉邦,而候公是劉邦的辯士,而不是項羽的。

  另外,雙方約定的是楚漢平分天下,鴻溝西邊是漢,鴻溝東邊是楚,大家從此相安無事,和平發展。

  可結果張良和陳平卻勸說劉邦背信棄義,不要養虎為患,趁著項羽撤退的時候進行偷襲,於是這才有了接下來的十面埋伏和烏江自刎。

  根本就不是像劉旭小說裡面寫的這段劇情一樣,居然是項羽先請求議和,而且還只是要求停戰一個月的時間,而不是平分天下!
  那麽問題來了,劉旭和太史公究竟誰寫的才是正版歷史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