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這本小說很健康》第479章 西遊濾鏡
  第479章 西遊濾鏡
  “為什麽幾乎所有華夏人都不認為孫悟空的人設有問題?”看到全網的一致差評,劉旭一邊苦笑,一邊好奇的思索這個問題。

  很快,劉旭就有答案,那就是這一切都受到了西遊濾鏡的影響。

  那麽什麽是西遊濾鏡呢?
  很多人可能以為這應該是國人看了西遊記原著幾百年下來積累的各種濾鏡,但實際上不然,西遊濾鏡指的其實是各種西遊記的二創文化產品。

  一提到四大名著,所有華夏人都如數家珍,好像沒看過四大名著的華夏人就不是華夏人一樣。

  但實際上,你去周圍的人身邊問一圈就會發現,真正看過四大名著原著中任何一本的華夏人,5個人裡面可能只有2個。

  而且這還是在識字率極度發達,幾乎已經徹底掃除文盲的現代,如果放在七八十年前的話,那全華夏看過四大名著中任何一本的,恐怕100個人裡面才有兩個而已。

  畢竟當時處於滿清時期的華夏,識字率還不到10%,四大名著在普通人眼中就如同天書一般,根本就看不懂。

  真正讓四大名著這個概念深入人心的,其實是四大名著的各種二創文化。

  二創文化這個名詞聽上去似乎像是21世紀才興起的名詞,但實際上二創文化已經在華夏發展了數千年的時間了。

  就拿西遊記來說,真正看完了西遊記原著的讀者數量寥寥,但是有許多讀者在看完了西遊記之後心生感觸,在西遊記的原文上面進行自己的加工,最終誕生了大量的二創作品。

  最初的二創作品來自說書人,在絕大部分華夏人根本不識字的年代,這些華夏人唯一了解文化和新聞的方式,就只有說書人的這兩張嘴了。

  說書人在發現西遊記的故事相當可看之後,第一時間將西遊記改編成了專門用嘴來講的評書,然後隨著酒館茶樓,以及各個村落和宗族舉辦的社戲之類的文娛活動,逐漸在華夏人當中傳開,這就是最初的西遊記二創。

  這裡順帶提一句,雖然所有小說裡面的主角,在穿越回古代之後都能夠大殺死四方。

  在現實中往往有一些講智慧和邏輯的聰明人告訴你,現代人穿越回古代只有死路一條,很有可能連一個星期也活不下去,因為你根本沒有辦法養活自己,伱身上所攜帶的現代技能根本無法幫助你在古代謀得一個工作。

  至於什麽製作肥皂和玻璃之類的技能,首先是99%的現代人類並不會製造肥皂和玻璃,其實就是你回到古代之後,也無法提煉製造這兩種東西所需要的材料。

  就算你都有上述兩種知識,可你根本沒有啟動資本。

  哪怕你有啟動資本,還會因為沒有路引等身份憑證導致官府的調查,然後直接GG。

  所以千萬不要幻想著自己穿越回古代,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這種說法既對也不對。

  說對的是,你如果打算在華夏古代靠肥皂和玻璃賺錢的話,那基本上是加速跳崖了。

  但穿越者也絕不會在古代找不到任何收入和營生,最簡單的賺錢方法,就是去當個說書人。

  因為絕大部分的古代人類都不識字,而大部分從小讀書的人,則以科舉出人頭地,而讀書人也只能夠去參加科舉,如果從事其他行業的話,就是徹底丟掉了讀書人的體驗,是會受到整個群體的鄙視的,所以大部分的讀書人是絕不會去當說書先生的。

  這就導致說書先生其實是一個相當寬大的藍海市場,只要你能看懂字,然後到市面上買本小說,找個酒館或者茶樓的老板談談合作,直接就可以以說書先生的身份住在酒館和茶樓裡面,吃喝用度都不愁。

  雖然不至於發大財,再過上小康生活還是不成問題的。
    更別說作為穿越者,你腦袋裡面肯定擁有許多這個世界不曾聽過的故事,隨便抄一個出來講給大家聽,那你就是這個世界的小說大神了。

  所以現代人如果穿越到古代,多半還是可以活下來的,而且還活的相當的不錯。

  咳咳,言歸正傳。

  在說書人這樣的第1波二創之後,如果一個故事在聽眾那裡得到了強烈的回應,許多聽眾都表示希望能夠反覆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

  那戲班子就登場了。

  戲班子在古代的競爭也非常激烈,除開一些水平極為高的戲班子,大部分的戲班子都是草台班子,他們想要憑借技術來爭奪客戶是很難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搞出一些新花樣和新故事出來。

  但受時代的限制,戲班子能夠表演的劇目無外乎就是王侯將相,各種朝代的開國戰爭,又或者是大家閨秀和窮苦書生之間的愛情故事。

  可以想象,當戲班子發現一個猴子的故事居然受到觀眾們熱捧的時候,內心深處會有多麽的激動,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故事拿來二創,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戲劇曲目。

  從沒見過劇情的新戲一上映,甭管台上的角色唱的好不好,那錢肯定都是賺滿了的,這就是古代的第二波二創。

  一般來說,一本小說能夠二創到這種地步已經算是鳳毛麟角,是極為成功的作品了。

  但這樣的作品卻不能夠被稱為名著,想要進入名著的門檻,還得有第3步,也就是第3波二創。

  而這一波二創則來自這個世界最高貴的群體,也就是士大夫群體的二創。

  當然了,士大夫二創的話,不會那麽粗俗的改成話本和戲劇,而是會在自身的各種文化創作之中引用這些小說裡面的劇情。

  比如杜牧的銅雀春深鎖二喬

  又比如王陽明在給皇帝的上書中,提了一句“賊以宋江等群寇故事為本”等等,這就是最頂級的二創了。

  至於西遊記嘛,在它誕生的100年後,就有另外一個文人專門為他創作了一部番外,又或者是前傳,名叫《封神演義》。

  而西遊記最頂級的二創作品,則毫無疑問的是600年後的央視版西遊記了,是這個二創作品讓西遊記徹底走向了千家萬戶,成功的霸佔了幾乎每一個暑假寒假的電視熒屏,哪怕將近40年後也不斷的重播,成為了所有華夏人都難以忘卻的文化烙印。

  而這就是華夏的西遊烙印,因為所有華夏人都對西遊記的故事了解的太多太深刻了,你知道後續孫悟空這個角色的表現有多麽的出彩,所以他們會天然的忘記孫悟空前半部分做出了那些下頭操作。

  但是這個世界完全沒有西遊濾鏡,自然也就引發無數反對之聲了。

  “要不然我給你們拍一個劉旭版《西遊記》出來?給這個世界也來一波西遊濾鏡?”劉旭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琢磨道。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