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這本小說很健康》第200章 舉杯會三傑
  第200章 舉杯會三傑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這話用在秦初之時,卻未必有用。

  自從周天子烽火戲諸侯之後,周王室南遷,天下的混亂從中元前587年,一直持續至中元元年,才由秦始皇一統天下。

  但天下分裂的太久了,同時始皇帝統一天下的手段太急,又廢除掉了流傳數千年的分封製,轉而使用郡縣製,使得六國遺留的貴族極為怨恨。

  比如就有韓國的貴族弟子,名字叫做張良的,對於始皇帝痛恨到了極點。

  張良的家族連續五代人都是韓國的丞相,張良也以未來的韓國丞相自居。只可惜秦滅韓的時候,張良尚且年少,還沒有來得及在韓國施展自己的抱負,韓國就已經被秦王滅掉了。

  張良對此極為痛恨,他認為如果自己是韓國的丞相,就一定可以改變韓國衰弱的局面,於是他決心要散盡家財,興複韓國。

  只是該如何去做,張良卻始終沒有太好的想法,他決定遊歷天下,一邊了解天下大事,一邊思索著如何覆滅秦朝,興複韓國的辦法。

  張良在東夷附近遇到了倉海君,與他一番商談之後認為,秦朝的統治完全是維系在秦始皇一個人的身上,只要能夠擊殺了秦始皇,就可以毀滅秦國。

  只是刺殺秦始皇,一直以來都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前有荊軻和高漸離,都失敗了。之後秦始皇對於自身安全的保衛也極為嚴密,張良很難找到刺殺的機會。

  中元2年,始皇帝在泰山封禪,又命令徐福等人攜帶童男童女三千人尋訪海外仙山,同時其本人為了安定天下,帶著數萬大軍巡視天下,剿滅六國余孽。

  同年5月,得知始皇帝有可能路過淮陰縣,於是張良提前趕往淮陰,尋找有可能的機會。

  張良在淮陰縣遊蕩了數日,還沒有聽到始皇帝即將到來的消息,卻打聽到在淮陰縣有一員大力士,身高八尺,力大無窮,能夠拽住奔跑的牛尾,將整頭牛給停下來。

  上百斤的石墩在他手中視若無物,能夠像玩雜耍一樣的隨意玩樂。

  張良決定找到這位大力士,然後以他為核心制定一套行刺秦始皇的計劃,只是當張良來到大力士家中的時候,卻得知這位大力士並不在家,也不知什麽時候回來。

  於是張良索性在他家門口的一個茶寮中等待,這一等便是三天的時間。

  這一日,張良想到自己苦苦的三日而不見人,又想到自家的大仇難報,秦國又難以毀滅。

  自己為了報仇而散盡家財,以至於連弟弟死去之後,都無法拿出金銀等物陪葬,心中不免憂愁,哀歎了一聲。

  “大丈夫有難處可以直說,又何必唉聲歎氣呢?”忽的,張良聽到有人這般說道。

  扭頭一看,發現是一個身著便衣,身材高大,容貌嚴正,和善但不失氣度,不由得心生幾分好感,於是笑道“家中有難事,苦等友人又不至,所以才歎口氣罷了。”

  “先生等候的若是那戶人家的主人,我想不出一個時辰,這人必將歸來!”對方笑著說道。

  “先生何以見得?”張良驚訝的問道“莫非你認識這家主人不成?”

  “我不過是送人去鹹陽,途經此地,哪裡認識這戶人家的主人!”這人笑道“我不過是看有秦吏正在不遠處核查戶籍,若是這戶主不再一個時辰內返回,恐生禍事,所以才這麽說的罷了!”

  “原來如此!”張良驚歎於對方觀察的仔細,於是主動自我介紹道“在下張良,潁川城父人,韓人,敢問閣下姓名。”

  “不敢,在下蕭何,沛郡豐邑人士!”這人也介紹道。

  “原來是楚國人也!”張良道。

  “非也,天下已經沒有楚國了,在下現在乃是秦人蕭何!”蕭何道。

  “哼!”張良一聽,不由得心中有些慍怒道“楚國才亡不過數年,楚國大將項燕曾經發誓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莫非蕭何兄,已經忘記了自己的母國了嗎?”

  “此言不可再說!”蕭何急忙阻攔道“當今天下已定,始皇帝威服四海,天下肅寧,張良兄便縱有凌雲之志,也不可明言,否則必會引來災禍的。”

  “此言差矣!”張良道“秦皇雖然強行壓服天下,但天下人心卻未歸服,六國遺民也都心懷故國。秦皇志大才疏,僭稱自己為始皇帝,認為自己的功勞已經蓋住了三皇五帝。”

  “但卻不知,三皇五帝是以自己的德行一統天下。但是秦皇空有威卻沒有德,一面發動十數萬百姓新建阿房宮,一面又發動數十萬百姓修建帝陵,現在他又想將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在一起,修建一條萬裡長城。”

  “若此城一開,則需耗費民力百萬。天下本就是被秦國強兵而壓服,早已受夠了戰亂之苦。秦皇不與民修生養息,反而要再一次動用民力,使母親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妻子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親。百萬民夫,能回者十不過一二,長此以往,只需秦始皇身死,天下如何不反?”
    聽到張良的話,蕭何目瞪口呆,最後歎了口氣道“張良兄的這番話,我從沒有聽過,也請不要再對我說了。”

  “呵呵,我本以為蕭兄是天下英才,想不到卻如此的膽小怕事。我張良沒有那麽多可怕的,我本韓國丞相之後,本就應為韓國赴死,死亡又有何懼焉!”張良笑的豪邁,蕭何卻不說話了。

  這個反應讓張良頗感無趣,他的目光開始在周圍的街道上巡視,然後看到,有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從街上走來,頓時笑著問道“蕭兄可看得出這個少年的來歷?”

  “此人乃一介布衣,有何可看的!”蕭何不以為意道。

  “非也,我觀此人必為王世公侯之子!”張良笑道“你看此人雖衣衫襤褸,卻氣度不凡,尤其是你看他腰中揣著寶劍,行則必配寶劍,此乃楚國公室王孫之行也。”

  “所以我斷定此人,必是楚國貴族之後,而且與吾等一樣深恨秦國,未來天下大亂,必與我等志同道合,共複六國!”

  兩人正說著話,這少年忽然也發生了變故,不知何時,有一個屠夫,擋住了這個少年的去路。

  這個屠夫人高馬大,身體相當於三個少年的大小,卻羞辱少年道“伱雖然長得高大,還喜歡在身上佩戴刀劍,自以為自己是昔日的貴族,但我知道,你其實就是一個膽小鬼。”

  少年聽了這話不與他分辨,而是想要繞路離開,但這屠夫卻始終擋在了少年面前。

  此時周圍已經有很多行人聚攏了過來,圍著看熱鬧,屠夫見人多,心中不免有些得意,於是便繼續道“你別以為不說話就能夠否認這些。你不是喜歡在身上佩戴刀劍嗎,你若是真有膽子,就用你的劍刺穿我的肚子。若是沒有膽子,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

  這個少年仔細的打量了一下這個屠夫的身形,然後俯下身子,居然真的從對方的胯下鑽了過去,眾人頓時一番哈哈大笑,聲音震天。

  “真乃英雄也!”街道上全是笑話的聲音,但張良卻讚歎道“英雄當惜身已成大業,我看他雖然從他人胯下鑽過,卻面不改色,極為不易。此少年能夠忍下胯下之辱,未來必成大器!”

  “確乃英雄也,只不過似乎有些不近人情……”蕭何先是讚美,卻又有些擔憂,而張良卻對此少年極為喜愛,特意去街上把這少年給拉了過來,請他酒食。

  “在下韓信,多謝張先生酒菜!”少年韓信也不客氣,見張良請他酒食,遍直接吃了起來,同時言道“今日之恩,來日必將報答。”

  “你打算如何報答我?”張良好奇的問道。

  “來日送先生一縣如何?”少年韓信說道。

  “一縣之地,倒也劃算,哈哈哈!”張良大樂,然後拉著蕭何的手問道“那你日後又打算送這位蕭何先生什麽報答呢?”

  “他無恩於我!”少年韓信笑道“但我韓信,有恩必報。若是蕭先生未來肯助我博取功名,那送先生一縣又如何!”

  “送人一縣,好氣魄,當滿飲此杯!”張良大笑道,眾人都飲了酒。

  “韓信,你可願興複六國?”酒後,張良直接問道。

  “六國沒有給我任何好處,我為什麽要興複六國呢?”韓信反問道,張良啞然無言。

  也就在此時,張良苦等許久的大力士出現在了家門口,張良告罪一聲,便直接去了。

  “蕭大官,食物已經買好了,我們可以出發了!”忽的,從街角走出一個30多歲的布衣漢子,遠遠地對蕭何道。

  “劉亭長稍等,我這便來!”蕭何笑道,放下酒錢,向韓信一拜,便也離去了,而韓信則將桌上所有酒食吃的乾乾淨淨之後方才離開。

  “蕭大官倒是自己吃的爽快,卻不知我劉季此時也腹中饑餓的很。”蕭何與那亭長劉季同回,劉季笑道。

  “確實有一樁趣事!”蕭何將與張亮和韓信相遇之事說起,只是絕口不提張良的造反之言。

  “這少年好大的口氣,開口就送人縣城!”劉季聽完哈哈大笑道“不過蕭大官也不夠大氣,若方才是我劉季坐在那裡,定要許諾給這少年封侯,再讓他送我一國之地不可,哈哈哈哈!”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英才遇英才,漢初三傑今日之見,卻不想決定了十余年後的天下歸屬。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