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八零寡婦對照組,吃瓜養崽窮開心》415.第415章 讓父母驕傲
  周向南要搬到京城?

  白柳恰走過來給大家續菜,農村人乾活重,飯量自然更大。

  她們今天做了很多飯菜,務必讓大家吃飽。

  結果來得巧,剛好聽到周秀才吹噓兒子有本事,要去首都發展。

  不知道是宋景雲表現得太接地氣,還是周秀才沒有意識到宋景雲的身份地位,他說周向南舉家搬到京城時,帶著蔑視,甚至有兒子天下第一的自豪。

  老人年紀大了,任性一點也沒有什麽。

  人生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周向南不是讀書也不是靠工作調動去京城,而是憑借自己的努力,把握時代的機遇,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就能將事業版圖擴展到京城。

  不得不說是有幾分本事的。

  當然,人脈也有,甚至是至關重要。但人脈的積累並不容易,三年獲得的騰飛,實際背後可能是三十年的沉澱。

  周向南不愧被周志勇和何勝男兩個穿越者盯上。

  白柳順勢在宋嘉應身邊的座位坐下,兩人靜靜聽著前面幾位老大爺“吹牛”。

  “向南要去京城?”趙奎發覺得有點突然,又不理解,“這邊的生意還好好的,家和根都在這邊,我們向陽村這麽多人都齊心協力——”

  要是周向南跑了,村裡人怎麽辦?
  大家是一條船上的螞蚱,現在周向南要自己劃船離開,其他人是跟還是留著?能跟嗎?可是留著該幹什麽?
  趙奎發已經讓周向東接任了村長,他現在是退休後的賦閑老頭,但依然免不了為大家操心。

  沒辦法,操心一輩子,放下不下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

  “不不,我們當然不會不管不顧地離開,就像您說的,我們的根還在北省,還在永寧縣向陽村,永遠不可能改變。”周向東反應過來立即解釋,“向南的生意重心還是在北省,但考慮到幾個孩子,他暫時先搬過去。”

  趙奎發不太相信,剛才周秀才說話的意思,仿佛周向南以後就去京城不回來了,甚至話裡話外嫌棄他們東北,你說讓他聽了心裡啥感覺?

  周向東看到趙奎發的表情,也覺得剛才他爸的話說得太過了。

  但他能怎麽辦?老爺子現在看向南賺了錢,平時出門都是趾高氣揚,畢竟整個村子有一大半的人都是靠周向南和周家賺錢,大家也樂意捧著周秀才。

  周秀才這個人啊,他還心心念念他爹曾是秀才,自覺自家門第高人一等,和村裡其他人不一樣。

  也因此,一直喜歡酸文假醋,落魄時大家說他虛偽,但周向南起來了,旁人內心不是滋味,也不得不恭維一句教子有方。

  周向東連忙回頭搜尋周向南,讓周向南親自來說明。

  期間還不忘和趙奎發解釋。

  白柳覺得有點好笑,她不動聲色往後身側傾斜,對身邊的宋嘉應道:“小時候喜歡顯擺父母,年紀大了就吹噓兒女,周向南確實有讓父母驕傲的本事。”

  這點宋嘉應沒法反駁,周向南稱得上從底層爬起。

  “逆天改命啊,我有時候就想怪不得有人信命。”宋嘉應在說封建迷信的話題,聲音自然更低,“我們的人生好像被命運的看不見手推著走,比如我與你的相遇,又比如我多年以後還能找到親生父母。”

  其中有任何一點差錯和偶然,都不可能有如今的結果。

  白柳沒說話,她對“命運”二字更是充滿感歎。
    畢竟她帶著上輩子的記憶出生,能清晰知道自己從封建社會降生在新社會。

  兩人看到迎面匆匆趕來的周向南,剛好停止交談。

  周向南身上的氣度發生了很大變化,大約是所處地位和接觸的人不同,他身上不由自主帶上了身居高位者的從容。

  “周向南能起來一點也不意外,只是他的步調很急。”宋嘉應用只有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道,“希望他能一直穩住吧,兩位‘參謀’也會幫他。”

  “參謀”指的自然是何勝男和周志勇。

  白柳接下來並沒有說話,她和宋嘉應看向匆匆趕來的周向南。

  “老三,你看你還沒有來得及和奎發叔說你要搬家的事,奎發叔差點誤會你以後不再回來。”周向東緊急透露他們目前的談話內容。

  周向南意識到自己該解釋,下一秒——

  “怎可能不回來呢,我就是爬也要爬回咱向陽村。”周向南唉聲歎氣,又帶著無奈道,“我去京城啥都不懂,但沒辦法,孩子們都長大了,我聽說京城的教學質量更好,我想讓他們上咱國家更好的大學。”

  “我是個粗人,沒文化,感謝在當兵的時候國家培養。我一生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能考上大學,我就想讓孩子們都能考上大學。”

  他說為了孩子,其他人就沒有辦法反駁。

  人活著,總要為了一些人,而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孩子奮鬥。

  白柳挑了挑眉,她能理解周向南的想法,換成是她,肯定也想將孩子們送到更好的地方。

  無論是否願意承認,京城都是國家的首都,集中了最好的教育和各種資源。

  她當初因工作分配到京城,才動了買房和帶糖豆去京城的心思。

  即使沒有分配工作,她恐怕也會努力拚一把,成為京城人。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正常的選擇。

  周向南拍著胸脯保證與向陽村的全體村民共進退,趙奎發也漸漸放下心底的擔心。周向東是村長,他觀察多年選定的接班人,不會太差。

  “去京城也好啊,各有各的好。”宋景雲對東北人安土重遷的觀念很意外,隨口提醒道,“多走走也好,城市的發展前景不同,我外祖父常說四個字,順勢而為。”

  “歷史的進程太重要了,你可能比我感悟更甚。”

  周向南無比認同,如果不是改革開放,他現在充其量是鋼鐵廠的小領導。

  如果要往上爬,少說還要十幾年。

  他做生意了解的越來越多,他清楚宋景雲的身份和地位,下一秒便謙虛道:“我只是個大老粗,國家號召啥我就幹啥。不過搬家這個事,我是向白柳他們學習。”

  白柳詫異。

  和她有什麽關系?(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