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快穿之瘋批女配殺瘋了》第247章 穿越文裡被奪命格的女配【7】
  在趙若華看到板著個大黑臉驅馬上前的周聞瀝之後,終於忍不住從吳子越的馬背上跳下來了。

  她略微施展輕功,白裙在空中如花瓣綻放,飄逸的轉出兩個圈圈後落地,宛若天仙下凡。

  就是有點煞風景的是,白衣仙女的裙子上,有兩個烏漆麻黑的爪印和裙邊的汙泥。

  兩方混戰時,那兩個挑起戰鬥的人不知何時溜得無影無蹤了,隻余下關系徹底鬧翻的江東與西山兩家。

  周聞瀝護從僅有一行人,又是在吳子越的地盤,吳子越的援兵很快就來了,結局就只能是周聞瀝敗走。

  這一走,回到西山,他必定免不了他父王的問罪。

  不日後,這兩人出現在了鎮國將軍府密室,聲情並茂的講述著他們憑借著一個樣貌一般的白衣女人讓吳周兩家化玉帛為乾戈的事,甚至臉那白衣女人跟吃了蒼蠅一樣難看的表情都模仿了出來。

  “你們可知那女子身份?”肅月問。

  二人皆搖頭,“屬下不知,隻知西山世子與江東王都心悅於她。”

  周聞瀝和吳子越都將趙若華的身份保護的很好,她神女的身份早已名揚天下,得神女者可奪天下,誰不想天下美人雙收呢?要是其他人得知神女下落,那肯定會前來爭奪,所以他們必須得將她藏好。

  “那你們便安排人在各國各地宣揚消息,大晉國師關門弟子神女趙若華已為普渡眾生出世,現下正伴於江東王左右,兩人似要結秦晉之好。”肅月笑不達眼底。

  兩人對視一眼,雙雙豎起大拇指來,讚揚道:“小姐高明!”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且先不說那白衣女子是不是真的趙若華,謠言可謂,等待謠言一傳十十傳百,信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真的,到時候那女子成了眾藩王甚至是胡人爭奪的對象,一致舉兵罰江東,那江東不就是板上魚肉了麽?
  肅月還擔心趙若華引不起那麽大的火,另派一波人散步新的謠言,那就是自天下大一統以來千古一帝用和氏奇璧所製傳國玉璽就在趙若華那裡。

  眾諸侯在皇宮中大肆搜尋三天三夜,為的可不僅僅是金銀財寶,更重要的就是這傳國玉璽。持玉璽者,稱帝名正言順,只是那玉璽不知在何人手中。

  肅月給出的說辭是,晉君在世時極為信任國師,國師神機妙算,早早算出大晉有難,新帝想要登基需有國璽在手,為防不測,晉君就把國璽交由國師保管,讓國師在算出大晉有難時帶著國璽逃離。

  趙若華又是國師鍾愛的徒兒,要是國師本人遭遇不測,那傳國玉璽必在趙若華手上。

  正好國師就是在諸侯破城當晚離開的皇城,有人查到國師的馬車逃離一時,但礙於不曾懷疑玉璽會在他手上,就沒有派人前去捉拿。

  消息很快就被傳開了,江東之地吳子越極力派人鎮壓,即使他能鎮壓本地的流言蜚語,卻鎮壓不了其他地方的。

  而且他趙若華是神女,他想與趙若華結秦晉之好一說,並不是謠言。

  他還信了外頭說的,傳國玉璽可能在趙若華手裡的這一說法。

  國師離開皇城之後下落不明,趙若華為了隱瞞自己前些日子一直在周聞瀝身邊的事,給吳子越的說辭是她和國師在混亂中走散了。

  吳子越滿臉期待的問她,傳國玉璽是不是在她身上時,趙若華很是難堪,她的確知道有一塊價值連城的傳國玉璽,可她壓根就沒有見過,晉君那個豬腦子,寵信一堆奸臣,怎麽可能會想那麽多?
  她師父也從來都沒有算過大晉有難一事,只是說了皇后生的那個公主是個禍國妖星,而她是天下的福星,有興國之命,她選擇誰,誰就會是未來的天下之主。

  趙若華告訴吳子越,那是有人之人弄出來的謠言,她和國師從來沒有參與過政治上的事,又怎麽可能會見過傳國玉璽呢?

  吳子越如今正把趙若華當作是自己的光,對於她說的話,還是深信不疑的。不過他信了,外頭的人可不相信,就以為是吳子越把神女和國璽都藏起來了。

  修養好後,李稷以最快的速度出了暗室,在淮東召回舊部重整兵馬,同時出暗室的人還有肅月,畢竟神女都出世了,她該去會會那個奪她命格之人了。

  外頭的人幾乎要把趙若華吹上了天,她本來就是一個極其利功之人,名聲大噪,一時虛榮心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就每天出去給一些窮苦百姓施粥。

  江東百姓大多對她感恩戴德,誇她是活菩薩。

  這樣的誇讚她沒享有幾天,就有個來路不明的女人給她壓下去了。

  那個來路不明的女人風格跟她截然相反,她愛穿白衣宛若瑤池仙子,那女人就穿一襲紅衣,明豔動人,一樣用面紗遮面。

  她在城中施粥,那女人就直接開倉放糧,還給貧苦百姓看病醫治分文不取。

  很快,趙若華那稀得跟白水一樣的粥棚就無人問津了。

  畢竟吳子越根本就不肯將糧食分給那些賤民,軍中還需要大量糧草,讓糧食進了一眾沒用的賤民嘴裡,那就是純純浪費。

  所以吳子越給趙若華的糧食都是一些陳舊的碎米,還參雜著砂石。

  趙若華也一樣覺得那些底層人民有口飯吃就行了,看那些人喝上她發的粥都對她感恩戴德,她也就覺得沒什麽的了。

  直到沒幾天之後肅月來了,每人發兩斤大米,給他們吃現蒸好的白面饅頭,有時候還能有肉包子,大方程度是趙若華遠不能比的。

  肅月沒有留下自己名字,隻留下一個姓,李。

  從皇城一路到江南,肅月發現了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古代生產力低下,糧食供不應求,在這個底層人民難以吃飽飯的年代,自然他們的性命也就如同草芥一般,甚至說幾斤米就能買下一個十來歲的女孩子。

  但在這個年代,要談改革開放什麽的是不現實的,為了拯救世間萬民,那就必須要從糧食生產著手。

  作者本人是個三國迷,時代架空魏晉南北朝,融入前期三國元素,地方都是三國中的化名。問為什麽沒有與蜀漢相關的?答:作者本人是蜀漢粉絲,諸葛武侯死忠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