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快穿之瘋批女配殺瘋了》第251章 穿越文裡被奪命格的女配【11】
  數月後,崔廷風就與湘楚王達成協議,同心抗江東。

  回了淮南王宮,崔廷風每日都像是心事重重的。

  他派出去不知道多少人打探肅月的下落,查到的卻都是一些雞毛鱗角的東西,一點有用內容都沒有。

  不過很快,新查詢到的消息又到了。

  小兵呈上書信內容,崔廷風接過之後立即打開,信中寫著:建安十一年,八月,李月小姐馬車進湘楚,遊歷一圈,為貧苦百姓放糧治病,並稱包下土地聘其耕種。

  建安十一年,十月,李月小姐途徑黃河以南地帶,黃河兩側洪季水患嚴重,危害百姓性命,莊稼難以生長,百姓不得生存。

  李月小姐畫地為圖,寥寥幾筆解決問題。更有提出疏浚河道、堵塞決口、堅築河堤、閘壩分洪、修守險工、疏浚海口之策,並派手下人士執行,築堤束水,以水攻沙,重金修建水庫蓄水,以備旱季之需。

  在此地所花金銀數百萬兩。

  看到這裡,崔廷風心中憤憤不平,她竟然在江東地界為造福江東百姓所花百萬金銀!這李姑娘的家底,還真是深不可測啊!

  接著往下,建安十二年,一月,李月小姐於北方一小城遇蠻夷襲擊,李月小姐製造出名為連弩的武器,一次能十箭齊發,但需多名身強力壯之人同時使用,射程約有四百余米,殺傷力驚人,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與同行侍從帶領城中兵士百姓擊退蠻夷,後來教授當地軍民製作武器抵禦蠻夷。

  建安十二年,三月,李月小姐回到河北,河北為蠻夷南下的最後一道枷鎖,羌胡人三十萬大軍猛攻不懈,河北兵力三萬人不足。

  李月小姐為此戰役出謀劃策,以少敵多,隻可圖快速破敵之策而不可久耗,河北城中糧草不足,李小姐以重金保障軍中糧草,命負責後勤補給采取十路縱隊為一部,縮短運輸隊的前後距離,可供消耗。

  後使一白袍小將深夜襲取胡軍糧倉所在,斷其糧道。

  白袍小將驍勇善戰,一戰斬羌胡軍七位猛將。羌胡軍兵多而供應不足,不出兩月便軍中大亂,不攻自破。河北精兵於深夜襲營,活捉主帥,士氣高漲,一舉破羌胡,守下南方防線。

  這裡看得崔廷風膽戰心驚。河北如此重要之地,竟就兩萬人守城,北方那幾個藩王,都是幹什麽的人啊!難不成,他們是想要接胡人之手與南方藩王交戰,他們坐享漁翁之利?
  他只知道這一場仗打贏了,真沒想到,竟然是以兩萬人勝三十萬,還是塞北胡騎。

  塞北人身形高大威猛,力大驚人,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的鐵騎遠不是中原兵馬能相比的,這一場必敗之戰能勝,堪稱奇跡!

  出謀讓此戰勝利的李月,更是神人也。

  往後還有,建安十二年,五月,李月小姐拿來一批表皮呈紅、黃、褐色的種子,名為番薯,極其耐旱,並且產量極高,飽腹感強,選部分田地播種可解決百姓於軍中溫飽問題,現已傳至中原各地,包括淮南之地都已種上,糧食產量僅一季便大量提高。

  李月小姐所到之處,皆造福於當地人,百姓所贈之物均不收取,不與官吏勾結,深得民心,離去時百姓紛紛磕頭跪拜,認為她是下凡救世普渡眾生的仙女。

  看完之後,崔廷風心中對肅月無比佩服,此女既會治水又會用冰製造兵器還能解決糧食生產問題,當真神人也!
  最後面還有一行字:建安十二年,十月,李月小姐馬車前往淮南,現在淮南邊城為逃難來此的難民施糧治病。

  崔廷風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即飛過去見到他心心念念的人,原來她本身就和她的家底一樣深不可測啊!

  看過書信的謀士們都大為震驚,直言道:“此女若能為世子所用,世子何愁天下落入他人之手乎?”

  “不知世子可曾知曉,大晉國師曾言,神女降世,可渡天下於水火之中,得神女者可得天下一說?”崔廷風身邊一謀士面帶喜色的說。

  “哦?”崔廷風壓抑著心中的喜悅挑眉,“先生是覺得,李月姑娘就是國師口中的神女?”

  他明明就知道那位神女是趙若華,還曾與她見過好幾面,那女子談吐氣度一樣不凡,可是她也沒做出過什麽大事,以及容貌……確實比不上李月姑娘。

  再者,國師本人又沒有點名道姓的說趙若華就是神女,甚至他們都沒有見過國師本人,鬼知道趙若華神女身份是否屬實呢?

  “正是!屬下知道世子所認為的神女另有其人,屬下也受世子之命,時常調查著那位姑娘,只能說是這兩位天差地別。李月姑娘每到一處就是為當地做出一些值得萬民歌頌的大事與非凡的成就來。”

  “而那位趙姑娘,流連於幾位藩王與藩王世子之間,不知是哪裡走漏的風聲,都說她就是神女,盡管她有布粥棚施粥之舉,可這又擔得上是大德大善嗎?外人說她是神女,她就真是了嗎?若她沒有這一層神女名號,流連於數位男子之間,那便是蕩婦!”

  “況且她也是遊走於各國各地,她卻僅在遊山玩水,並無救世救民之舉,更沒有出謀為誰破敵。”

  崔廷風點頭,“如此一想的確是先生所言這般。”

  他大袖一揮,“速速備馬,孤要前往凡城體恤民情!”

  不管李月是不是真的神女,這樣一個奇女子,他也勢在必得!
  凡城某一處,正支起了諾大的草棚,草棚下冒著熱氣,嫋嫋炊煙繚繞,棚下蒸著白面饅頭與包子,大鍋裡熬煮著濃稠的小米粥,香氣撲鼻。

  崔廷風正疾馬趕來,他是擔心那些窮凶極惡的難民餓昏了頭會大肆爭搶食物而對肅月不利,但他還沒靠近,就看到那些衣著襤褸的百姓井然有序的排成長隊在粥棚前等候著,甚至他們喝完粥,還會自覺洗乾淨手中的碗再遞給後面沒有拿到碗的人。

  這裡後面河北以兩萬人對敵方三十萬人,勿噴,改編歷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戰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