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靖明》第55章 聖明?他真的是昏君呐!
  第55章 聖明?他真的是昏君呐!

  武臣齊聲高呼言戰,這是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朝會中的景象。

  但眼下沒有一個文臣對此有所謂文武之別的擔憂,因為說的是天子的皇位穩不穩!

  朱厚熜此時的心情比之前激動多了,這不像之前那樣是演的。

  廢了這麽大的勁要親自下場,不就是要利用好避免不了的議禮,刺激一下勳臣武將的野望嗎?
  “若是將來再反,有亂不能平,那只能說是朝臣上下皆不用命。”朱厚熜聽完這些表態,看向了文臣班列,“如今,諸王還沒有反朕的,諸將忠心效命,他們對於朕繼位大統,享受這大禮之中的位序尊榮沒有異議。”

  “天下若真不安,要有人舉事,還要有人附逆!眼下無人舉事,這朝會的第一個議題卻有人存心阻攔。”朱厚熜把話題扯回到百官,“朕這是為了立威嗎?朕乃天子,需要對臣下立威方能繼續商議國事,這都是些什麽樣的忠心臣下,需要畏威才能忠君用事?”

  大帽子一頂繼續扣下去之後,朱厚熜頓了頓。

  該收尾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朕自然知道。但是,朕要維護的是天下大禮,是要讓天下倉廩實、衣食足!”

  “朕隻關心這天下大禮,因為只有這天下大禮,決定了我大明天下百姓會不會揭竿而起,又或者因為困苦至極附逆某些狂妄之輩。這既是大明長治久安之計,也是平朕繼統之後所謂天下不安之計!”

  “朕是不是昏君,不是由朕繼嗣與否決定的,是由天下百姓吃不吃得飽、穿不穿得暖來決定的!”

  “朕設起居注官,朕說的每一句話,辦的每一件事,朕都不怕被記下來。朕堂堂正正繼位,光明正大行事!”

  “既食君祿,為君分憂。朕現在是君,不願食朕之祿,為朕分憂的,盡可辭官歸鄉。要留下來的,就把心思都用在真正的國事上!”

  “今日之後,若再有人於這繼位法統一事上始終糾纏,不顧其他國事,殺無赦!”

  “楊閣老,你心憂大明諸多弊病已近膏肓否?”

  這番話鏗鏘地說完,所有人再沒有了隻停留在禮製文本上扯皮的余地。

  能來上朝的,會是傻子?

  天子繼統不繼嗣,損害的只有皇室宗親中某些人的利益。

  臣子若是忠心事君,怕什麽?該有的地位,該有的榮華富貴,一樣都不會少。若還不滿足,圖的是什麽?
  若說擔憂將來天下的安穩與百姓福祉,那麽天子已經對藩王恩威並施進行了約束,將來更準備高舉為天下子民謀“倉廩實、衣食足”的大旗削弱反賊的根基,還不夠嗎?

  在這樣的剖析下,楊廷和都為難不已。

  對禮的那種闡述,離經叛道、偏狹又露骨!禮的本質,又何止利益一點?
  但眼下,楊廷和抬頭看著朱厚熜,眼裡看的是他遞過來的台階。

  心憂大明諸多弊病已近膏肓否?
  楊廷和當然是心憂的,他之前只是不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

  現在,皇帝先問了忠不忠,又直言禮中之利。

  忠,才有利。以天下蒼生的福祉為真正的大禮,才會有那份源源不斷、蔭及子孫萬代的名與利。

  十五歲的他,今天真的不是胡來的。

  他哪裡是真的在乎所謂名分?楊廷和已經隱約揣摩到了皇帝今天這般表現的目的所在。

  看了看心氣被挑撥了一些的勳臣武將,楊廷和用袖子擦了擦眼淚:“臣早已心憂多年!陛下既知藩王繼統之危,多年弊病再添新憂。討而勝之乃是決心,陛下何以言必勝?倉廩實、衣食足,陛下何以致天下真正大治?”

  要踏上那個台階,他還需要一個信號。

  朱厚熜眼神銳利地看著他:“朕查帳,就是要清楚我大明有多少家底能維持這天下大禮。至於如何致天下真正大治,正如閣老所願,君臣一心,革弊圖新!”

  “若奸佞尚存,一個個辦下去;設內檔司,朕能明百官才乾品性;複設起居注,朕自警醒言行;明朕法統,群臣不得再有二心。朕這不是正在一件件辦嗎?這一些,哪一件不是持重之舉,為長久計?”

  皇帝的每一個舉動,都有了明確的態度:他其實很持重、計長久。

  總攻沒有立刻擊敗王瓊,內檔司還是設在了司禮監,起居注官不用他爭取,毛澄將要下獄議死罪,陛下要立賞罰分明的規矩。

  現在聽皇帝剖明他的持重之心,還要告老還鄉的話,主張複舊製、保守的楊廷和再不能說他只是出於公心。

  天子要承擔被說成昏君的壓力,首輔也要擔得起重任。
    楊廷和撿起了帽子:“臣已請辭兩次,請內檔司記錄在案。臣願陛下始終為天下長久計,行持重周全之政,創富足知禮大明!”

  這是無可指摘的聖天子宏願,這裡沒人敢像文彥博一樣說什麽非與百姓治天下。

  他走上了台階,還確認了請辭的嚴肅性。

  “本該如此!”朱厚熜笑了起來,坦蕩無比地點頭,“朝會繼續!大行皇帝上尊諡等四事這個議題,毛澄及禮部其余三個堂官不願辦,如今禮部尚書虛位以待,朕交待的事還是得有人辦。剛才三問之前,還是有那麽多人表達過一次、兩次反對,朕就不為難你們了。既然如此,就由潛邸舊臣來辦這件事吧。袁宗皋,你怕不怕悠悠青史?”

  新任的吏部左侍郎袁宗皋站了出來:“陛下奉遺詔繼承大統,有澄清宇內、再造大明之志,悠悠青史怎麽會沒有公斷呢?臣何懼之有!”

  他看著朱厚熜很激動。

  那天提醒的“不容老臣、不容功臣、不容諫臣”,他怎麽會想到天子以這種方式用出來呢?

  這成了他堵住楊廷和繼續勸的武器!
  在忠或不忠的旗號前,再老的、再有功的、再拚命死諫的,那都沒意義了。

  天子要的是忠臣!
  何況,還有一杆著眼百姓福祉的天下大禮大旗?

  今天袁宗皋一句話都不用說,陛下也不讓他說。

  升任吏部左侍郎時,傳旨的黃錦就帶了陛下的口諭:“朝會時,朕自己來。”

  還沒入閣的袁宗皋,陛下不願意他在文臣中間將來難做。

  這關愛殷切之意,袁宗皋心裡感動又敬佩。

  他哪能想到完全不需要君臣之間吵個沒完,一個忠字,一段對大禮赤裸裸的剖析,就誰都不能再有二話了呢?

  對天下大禮的闡述,是給所有人的台階。

  但陛下只能親身下場這一次了,將來的朝堂,該是陛下忠臣為之衝鋒陷陣了。

  天子只能在與他法統皇權有關的事情上親身下場!
  朱厚熜終於了結了這件事:“那這件事就議完了,著袁宗皋升任禮部尚書,盡早將大行皇帝上尊諡等儀注逐一呈來。追尊先父、加封母親二事,朕本就排在後面,只是先安排下去而已。但領不領旨意,則是根本問題。第二個議題,說說登基詔書中的裁撤冒濫官軍一事吧。”

  從台階上站起來的楊廷和振作著精神,剛要發表自己對裁撤冒濫官軍的具體方略,就見陛下讓黃錦把帶著的盒子遞了過去。

  朱厚熜打開盒子之後拿出一個冊子:“經過初步估計,在京官軍、旗校、軍匠人等冒濫之數約有十二萬至十五萬之間,每年可節約食糧約一百余萬石。這個數字歷經多年積累而成,朕這幾日查帳就是在籌辦這件登基詔書之中已經應允之事。”

  隨後就是作為會計的秀場時間,諸多的歷年數字從他嘴裡脫口而出,毫不滯澀。

  憋在原地的楊廷和只能瞪著越來越大的眼睛。

  他查帳就只是為了查這件事嗎?那可真是無話可說啊:真心是在為大明,是在籌備善政!

  還有這對過去數年間田賦錢糧開支用度的準確記憶!

  嚴嵩的筆不停,時不時抬頭看看年輕的皇帝:為了今天,他已經練習了多久?
  跋山涉水來到了紫禁城,文武百官都見識到了一個絕不能以外表年齡視之的皇帝。

  “十二萬!”朱厚熜最後凜然說道,“今年內,計有十二萬余人可先行裁撤!”

  剛才還心情激動的勳臣武將臉色一僵,但完全不遜色於他們的聲浪在西角門內外同時響起。

  文臣們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被押出左順門毛澄聽著遠處那些熟悉的聲音眼前一黑。

  聖明?

  伱們是在嘲諷我嗎?

   感謝盟主丁丁哥丶的100000點打賞,欠兩更,上架時爆更!!感謝三百斤的廚子的1500點打賞,感謝五尺的1233點打賞,感謝相思不再的1000點打賞,感謝解伊縉、西巴SEIkieya、手撕燒雞、書友20200908210100947、暮時壹的500點打賞,感謝冷對萬夫√的316點打賞,感謝照大江123的233點打賞,感謝放縱青春、求開掛的系統、李東、畫海的200點打賞,感謝ssd7838258、書友160828155817983、她眼中盡是溫柔、書友160719215654562、忍辱負重阿爾法、陌上千雲、傾吾心、書友20220616123808504、202160650、貿經1901賴無道、媯文、箭羽飄零、克恩肯、虛空飛雞的100點打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