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靖明》第59章 都是戲骨
  第59章 都是戲骨
  天子對言官的態度,楊廷和挑不出毛病。

  又不是不廣開言路,只是讓他們奏事時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真憑實據再說。

  把“風聞奏事”定性為天子設立此官職用以鼓勵的極端態度,這沒問題。

  把“聞風而動”定性為言官身上一種不好的德行,這也說不上不對。

  聽風就是雨的,本來就不是什麽好人。

  而隨後針對這空出來的一大堆好缺,內閣、吏部、袁宗皋這個新進,都照顧到了。

  六科言官被貶的人最多,吏部掌握著最重要的三品以下六品以上官員的部推權,袁宗皋能在禮部選擇一個“懂事”的隨後拿掉禮部右侍郎的“暫署”二字。

  這一輪“陛下聖明”,毛澄就聽不到了。

  “下一個議題,錢寧、江彬之案。罪行由三法司會審,至於其籍沒家資的安排,陳金,你上了奏疏,你來說說為什麽建議如此安排吧。”

  涉及到這千萬兩之巨的“橫財”安排,六部九卿除了毛澄之外剩余的人全都參與了進來各抒己見。

  陳金是不是楊廷和的人?

  朱厚熜現在否認了這一點,他陳金被彈劾得也很慘。

  那麽多錢發往諸邊,這是往五軍都督府管理者的邊鎮諸衛嘴裡塞銀子;其余用來發往各省賑災等,那各省巡撫及巡按也都掌握著話語權,算是都察院自己內部的事。

  現在皇帝讓他們商議這筆錢的處置,那就相當於推翻了陳金的處置方案,對楊廷和他們又是安撫。

  對此,楊廷和及王瓊他們當然各有各的意見。

  而與此同時,楊廷和等幾個閣臣還都記著皇帝昨日派人到內閣安排的事呢:清寧宮,整不整修?
  嚴嵩看了一眼皇帝,他現在變成了看熱鬧的眼神。

  看群臣爭吵這麽一大筆錢確實很有意思,各部都有自己的難處,五軍都督府那邊也替邊鎮叫屈,還提起重設三大營要用錢,說出口的數字卻顯得很勢弱。

  皇帝不動神色,但眼神裡有一絲失望。

  也僅僅是刹那,朱厚熜隨後繼續觀察著這些人之間的關系。

  爭著辯著,許多人很快發現了這場商議與以往相比的不同之處:這次內臣沒有代表皇帝發表關於宮內用度方面的要求,六部也沒有提。

  他們也終於領悟到了陳金這道奏疏的不妥之處:數以千萬計的一筆“橫財”啊,安排得那麽粗暴也就罷了,怎麽一點都沒考慮到大行皇帝的山陵修建用度,新君馬上就將臨近的大婚用度,還有新的太后,新的適婚長公主嫁妝?
  說明白點:看皇帝年紀小,就不分他一點嗎?

  見到群臣的眼神,朱厚熜卻在許多人意料之外再次拍了板:“既然到處都要用錢,就都先把今年內需要開支的錢糧都列好條陳奏上來。怎麽安排,屆時朕到東角門與閣臣共議。這件事,七日之內都理清楚了。”

  又是內閣!

  當然了,各方呈上來的奏疏方案裡,自己需要用多少,準備怎麽安排銀兩具體使用在哪些方面而不是隻說個總數,帳目及後續清查該怎麽確保使用到位了,這筆錢的責任負責人、主要經辦人都怎麽安排,都要寫清楚。

  務實,大明這位新的天子就像個眼冒精光的老帳房。

  王瓊終於敏銳地意識到:陛下不怕誰吵著要用錢,但他既不肯隨便答應別人的獅子大開口,也需要別人能拿出讓旁人至少有章可循有例可證的複查方略。

  這會是對戶部慣常工作方法的改變。

  朱厚熜沒有在這裡提起整修清寧宮的事,下一個議題則是以朱厚照那些確實無能又懦弱的“義子”請辭爵位等事為由頭,僅僅是清查一遍過去那些沒有因為軍功得到賞賜高升的人。

  這同樣是一樁善政,話題又因此順理成章地轉到了宸濠之亂的敘功一事上。

  “等王守仁進京,再論功行賞。”朱厚熜先按下了這件事,隨後卻說道,“朕繼位大統,有功之臣還未論賞。這皇莊皇產日益增多,登基詔書中朕也是應允了管束一下的。這次,就從中拿出一些賞賜有功之臣吧。”

  魏彬他們吐出來的銀子成了所謂“密庫”與“儲備軍餉”,他們吐出來的田地、宅第等物,自然也就成了皇產。

  到了此刻,終於是天子對“擁立之功”、“迎立之功”、“從龍之功”諸人示天恩的時候。

  毛澄被押走、楊廷和走下了天子遞過去的台階後,朝會開得如此令群臣感到舒適,這是剛開始時萬不敢想象的。

  眼下到了論功行賞環節,陛下的賢明寬仁一覽無余:只要忠心用事,他真的不發飆。

  當然了,前面那麽強勢,後面這麽寬和,也算天威莫測了。

  迎立之功,和毛澄一樣都是額外賞三年俸糧。

  四位有擁立之功的閣臣,人人賜田百頃,加了三公三孤中的虛銜:這已經算一種很大的安撫了。

  其中,楊廷和獲封三公中的太保,嚇得他趕緊推辭。
    他媽的,要是不推辭,這就是大明開國以來第一個活著的文臣三公!
  這太師、太傅、太保,一般都是死了的重臣追贈,嘉靖你什麽意思?
  “閣老既是四朝元老,又是兩朝輔國重臣,兼有擁立之功,這太保,閣老當之無愧!”

  楊廷和心驚膽顫地拉扯:“開國以來未有此例,臣萬不敢受!”

  “便是從正德七年閣老得授少師算起,已經年滿九年,考功也都夠了。”

  “臣忝列台閣,勉強支撐而已,實不敢言功。”

  朱厚熜一臉誠摯:“那這擁立之功總該賞吧?閣老就不要再推辭了。”

  楊廷和堅定搖頭:“陛下倫序當立,非臣之功。賜田百頃,臣已愧領。三公之銜,歷來只是追贈,陛下厚恩,臣感懷在心。還望陛下收回成命,臣必披肝瀝膽以報天恩。”

  好一出君上信重、臣下忠誠的戲!
  毛紀看著之前差點昏厥的楊廷和,又看了看禦座上表情為難的少年天子。

  媽的!都是戲骨!
  這場君臣相佐的戲碼最後的結局是:楊廷和加左柱國。

  這下,朱厚熜並不打算盡快就把楊廷和趕走的態度倒是也明確了。

  但他也留下了楊廷和等人想趕走的梁儲、王瓊。

  處置毛澄之後,他後面就在不斷地安撫楊廷和與其他文臣:以大家都熟悉的議事、論功方式。

  楊慎心裡舒服了不少。

  至於從龍之功的潛邸舊臣,則都是升實官,另外人人賜了一座京城的宅子。

  新的錦衣衛指揮使,暫署的,駱安。

  原王府左長史解昌傑,當場在王瓊的舉薦下補了一個言官:剛才被貶官為民的某都察院右僉都禦史,正四品。

  他升官了,上任就要參與錢寧、江彬等諸多大案的三司會審。而今年後半段,毫無疑問同樣會有越來越多的案子。禦史言官加上潛邸舊臣的身份,解昌傑會怎麽做?
  另一位帝師周詔過不久就會隨著興獻王妃一同被崔元迎回京,給他的職務是禮部剛剛缺出來的新官:禮部右侍郎,正三品。

  但周詔將只是領個俸祿,不管事,不妨礙袁宗皋在禮部拉攏誰。

  七十七的人了,又有帝師身份。雖然只是舉人出身,而這升品幅度浮誇無比,其他人也沒話說。

  也就是領一份恩榮離退休罷了。

  再其他的文武百官,也都定下來了各賞財物,等正德皇帝上尊諡議結束後就敕諭天下。

  很多人都感受到了這次登基大賞的不同:除了從龍之功的人升實官,其他人基本都沒有得到加官或者蔭子的賞賜,而是以實際的財物和虛銜榮譽為主。

  能夠站在這裡的,大多數人並不缺這一點財物。

  因此綜合看來,更顯得閣老們只是被敲打一番,但內閣仍受皇帝信重。

  “正如朕之前說的,朕初登大寶,對百官都還不甚了解。當此之時,僅因登基便將哪些朕不了解的人加官進爵,這就像朕因為攻訐就將某些臣子奪職問罪一樣不負責任。”朱厚熜歎了口氣,“太倉庫、常盈庫、內承運庫都不寬裕,朕也只能給出這樣一些賞賜。”

  群臣當然只能跪下謝恩了。

  難道說嫌不夠?

  “只不過朕相信,只要君臣同心,國庫是一定會寬裕起來的,忠臣、賢臣、乾臣也都能在合適的職位上用事。”

  隨著後面再討論,確認了下月初二會開經筵,當日還要罷朝一日以示鄭重,皇帝真的越來越有賢明之像。

  只要別逼著他現在大規模換掉朝堂忠臣,別逼著他繼嗣就行。

  他說禮要靠錢維持,但他很尊重如今運轉著的禮製。

  陛下聖明麻了。

   打賞致謝:
    1000點:下北澤的勞倫斯

    500點:胭脂的_淚、暮江吟魚上冰、魂魂魂V、我的無為人生、策天下、雲小

    300點:暮時壹、憑欄憶月

    100點:緣緣天下第一、芄秋、簡短的昵稱、秋收的麥子、書友151115095339554、鹹魚蕭哥、江淼10086、江中小魚、橫行大公子、書荒_難受、謙虛不要浪、李東、井亭、讀者1541291644014628864、梟鳶、不帥呢、愛追好書、我愛你妹2333、黑鎳羅、祈比天、書友20181027000712327、克恩肯、飛翔的凶魔、彭修遠、夢境淪落人、Jadeboy、龍恨水、趙研池、太一九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