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不是吧君子也防》第279章 夫子的欣賞
  第279章 夫子的欣賞

  狄夫子對於龍城縣乃至那座偏遠江州,隱隱有一點特殊感情。

  那曾是他仕途與志向雙雙失意、處於低谷之時,一處寧靜寡淡的心靈寄所。

  江州自古多貶官。

  遠離關中兩京的權力中心。

  龍城更是江州最偏之縣城。

  毗鄰,傳聞有神女仙子身影驚鴻而過的雲夢古澤。

  狄夫子尤記得那兒的農家小炒菜與醃製的榨菜好吃。

  民風質樸木訥,卻又不失吳越兒女恩仇剛烈的血性。

  只可惜窮山惡水,水災之頻繁,冠絕江南,可憐催生百姓迷信,導致境內水系鬼神的淫祀頗多。

  於是狄夫子任滿調走之前,留下了一座頗為滿意的巧妙水閘。

  省錢易造,治水高效,立竿見影。

  然而眼下。

  有人在龍城版圖上,將他的水閘輕飄飄抹去,添上了一座大巧不工的新渠。

  改堵為疏。

  化腐朽為神奇。

  “蝴蝶溪,折翼……渠?折斷蝴蝶翼嗎。”

  書房的桌面上,一張展開的地圖畫冊,折疊導致的皺褶處已經被某個胖老頭的枯掌反覆撫平。

  有一根手指,指肚沿著地圖上那一條顯眼筆直的水渠,從西端起點渡口到東端終點渡口,緩緩摩擦滑過。

  像是在專注模擬著什麽。

  一炷香後,伏案的胖老頭突然後仰,背靠椅子,頷首:

  “孤子落,全盤活,此縣不再窮山惡水也。惡水已治,山不複窮。”

  狄夫子臉龐上露出一絲笑,轉過頭。

  直到這時,他才看向了除這份精彩圖冊之外、謝旬派弟子呈來的一封信件。

  此前的圖冊上僅有地圖,與對折翼渠的詳細展現,並沒有對建造、促成者提及絲毫。

  狄夫子抽出信紙,徑直攤開,垂目,上下掃了一遍。

  被派去江南看護廢潯陽王一家的謝旬,在日常曬著愛徒。

  然而這一次,作為天下士子公認儒門領袖、每日收到雪花般信件的胖老頭並沒有像以往一樣,將這些自薦或舉薦信件匆匆掃過,束之高閣。

  他起身,走去書櫃,嘴裡呢喃:“龍城令,歐陽良翰……”

  狄夫子從書櫃某疊信件中,抽出一封信,打開後,又瀏覽了一遍。

  這封信是禦史中丞沈希聲去往江南做巡察使,治水患、查米案,返回洛京後,第一時間遞送過來的。

  除了介紹此次江南行的詳情,這位禦史中丞話裡話外,都在誇讚一位年輕縣令,信件末尾也頗酸的提過他是“謝旬高徒”。

  歐陽良翰。

  狄夫子有些印象。

  久視元年那一榜的進士探花郎,名字也取得好,初得女皇賞拔,在丁母憂後,再度回京任禦史。

  但似是受衛氏誘導,他衝動諫告盛寵驕橫的長樂公主,當庭頂撞女皇,廷杖七十,下獄。

  此事,直接導致幽居宮廷的相王十分不滿。

  長樂公主是相王的親妹妹,也姓離,本就同情父系親族,是相王盡全力拉攏的對象。

  而歐陽良翰出身儒門書院,天然的保守清流一派。

  嗯暫且拋開長樂公主持寵驕橫、逾越法制的事實不談,嗯,有衛氏女皇在前面做表率,大周公主等女性貴族驕縱傲慢些怎麽了?
  他應該屁股坐在離氏與乾統這邊才對,結果刀刃向內,連自己人都捅?

  把要拉攏的重要盟友推往死敵衛氏,隻管對錯,不管屁股?

  哪裡冒出的只會明辨是非的傻子?

  相王那邊頗為生氣,當時傳來的意思是,任由歐陽良翰自身自滅,讓他們這些保離老臣不要管,死在獄中就算了,順便還益於長樂公主消氣,讓這件事早點過去。

  然而,歐陽良翰畢竟是白鹿洞書院出身,又是在南北士林人緣極好的醇儒謝旬高徒。

  於是,當時包括沈希聲在內的幾位白鹿洞出身的老臣們,默契的上書試了試,再聯合沸騰的洛陽士林清議……最後竟是撈出了人來。

  不過,歐陽良翰卻也被女皇陛下隨手打發去了偏遠的江州,做了個芝麻縣令。

  雖然他獲得了世人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名。

  但也得罪了相王與長樂公主那邊,朝中的保離派大臣們,大多數達成共識,不敢再幫,暫不多管。

  後來,也只有謝旬還在關心這位愛徒,時常引薦。

  不過他也不敢再奢求太多,愛徒平安即可,就當是去地方歷練、抹平棱角,對於此前沈希聲等好友的援手十分感激……

  那一次風波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狄夫子並沒有太多過問,當時他仍在忙一件更為重要之事。

  所以這些都是沈希聲等幾位大臣在奔走。

  不過,狄夫子對此也是默認同意態度。

  除了維護禦史敢言直諫的清流傳統外,

  他其實想瞧一瞧,女皇陛下的態度,是否轉變。

  自從女皇陛下臨朝,奪取兒子皇位,以威製天下,啟用娘家衛氏、狠辣酷吏與陰陽家練氣士,大力清洗朝堂,改乾為周之後。

  “河清海晏”了太久,狄夫子已經好久沒有見到這麽勇敢無畏的年輕人了。

  竟敢提前備棺,冒犯聖顏,頂撞公主,指桑罵槐,把這母女倆一塊兒罵。

  既然衛氏欲利用歐陽良翰攻擊長樂公主,往保離派大臣們身上潑汙水。

  那他也借歐陽良翰之事,來個投石問路。

  狄夫子要瞧瞧,眼下坐穩朝堂多年、自覺法統已經穩固的女皇殿下,是否開始重視起身前身後名了,考慮所謂的“千古聖名”。

  好大喜功的帝王,大多是愛惜羽翼,哪怕明面上的。

  最後的結果是,在天下士林的沸騰、與洛陽城民意的廣泛同情下,女皇陛下雖大怒,卻最終壓住了殺心,
  後來,反而還利用長樂公主主動提出不殺、不給他名垂青史機會的理由,順驢下坡,未殺歐陽良翰,

  並且還名義上給了他升官,驅出了京城。

  看來陛下終究是已年邁,開始意識到某些身後事與身後名了。

  而此前所做的種種冷血之事,也開始在盡力粉飾,

  近些年來,對太平盛世的廣為歌頌,就是最為明顯的例子。

  她是在努力效仿太宗英跡啊。

  狄夫子歎氣,搖了搖頭。

  不管如何,洞明女皇有如此心跡轉向,關於某些此前提都不能提的話題,他可以開始緩緩推進了。

  如此看來,歐陽良翰諫告長樂公主的事件,利弊交加,確實算是效益挺大,雖然這位年輕人也算是歪打正著。

  不過,狄夫子不太喜歡,一個只會明辨是非的年輕人。

  因為躺下什麽也不乾,隻明辨是非,易;

  而站起身,起而行之,去辦實事,難。

  況且有時候,明辨是非也很難,
  這連聖人都不一定辯的明白。

  他年少讀書,閱覽萬卷,發現明辨是非這件事,簡直難倒了古往今來的無數英雄好漢。

  可它又像一味容易上癮的大補藥,令年輕人激動萬分,最後只會成日明辨是非,荒廢了正業。於是他年輕時就立志,不能做一個只會明辨是非的所謂清官……

  書房窗外,一片樹林齊齊攢動,嘩嘩聲傳入屋中,拂起了胖老頭手中信紙的薄角。

  狄夫子看了眼案上隨風翻起的折翼渠圖畫,若有所思:
  “不只會明辨是非嗎……”

  翌日,狄夫子早起,去上早朝,日常代領滿朝文武,覲見女皇。

  下朝後,又被女皇陛下留住,隨聖駕去往仁壽殿,獲賜繡凳,一同坐著接見了外邦朝貢的使臣,後者們俯首稱臣,崇敬歌頌,女皇手背撐下巴,頗為滿意,賞賜天朝上國該有的重禮,狄夫子坐旁邊,面無表情……

  半個時辰後,年邁女皇終於放過了胖老頭,準回官署。

  狄夫子慢吞吞回到鳳閣大殿,在靠窗的小案幾上坐下,擺弄算籌。

  下方兩排鳳閣屬官們,不時朝殿內上首瞥一眼。

  狄夫子低頭算帳,一如往常。

  作為當場宰相,一舉一動,皆有無數雙或敵或友的眼睛盯著他,猜測其動機,揣摩其心思。

  狄夫子早已習慣。

  一日無話。

  卯初二刻又至,狄夫子離座,依舊率先出殿。

  不過這一回,他腳步略微放慢了點,有些慢吞,路過禦史台時,恰好碰見同樣下值的禦史中丞沈希聲。

  “夫子。”沈希聲行禮。

  狄夫子背手身後,輕“嗯”一聲,徑自走在前面。

  沈希聲不動聲色跟上。

  二人似是順路,去往應天門的,又恰好撇開了主乾道的人群大部隊。

  短暫的路程裡,狄夫子頭不回的對沈希聲言語了幾句。

  後者微愣,不等他多問,二人臨近應天門,狄夫子上前,迎上朱紫公卿,把沈希聲留在了身後。

  這位禦史中丞臉色若有所思。

  翌日一早。

  禦史台的一位年輕監察禦史,帶著一紙文書,昂首走進天官吏部司。

  年輕禦史要求調用江南道今年各州縣上報的政績考狀,事無巨細,悉數帶走,供長官複查。

  禦史台有監察百官之權,包括對官員政績升遷憑據的複查,調用這些檔案倒也不足為奇。

  吏部司官員掃了一眼文書右下角某位沈大人的印章與簽字,確認無誤,便轉頭帶人,入庫取拿檔案。

  ……

  夜涼如水。

  積善坊內,一座低調樸素的宅邸,白日門外的車水馬龍早已散去,直到深夜才稍微安靜。

  此刻,這座宰相宅邸內,燈火稀疏。

  這與周圍燈火通明、徹夜不息的富貴府邸,還有不遠處的洛水邊、臨水長街上一座座閃耀五顏六色燈光的華美朱樓,形成鮮明對比。

  沒錯,在洛陽,當朝宰相與愛出汗的有技術的女子,甚至能住在同一個裡坊。

  洛陽城內街道縱橫,裡坊毗鄰,特殊的裡坊制度便於管理,雖有宵禁,但是洛陽城乃是當世第一等繁華之所,匯聚百萬人口。

  宵禁也只是限制各個裡坊間人員流動,絲毫不限單座裡坊內的特殊夜生活。

  不遠處洛水畔的青樓喧鬧,絲毫沒有打擾某間書房內的沉默氣氛。

  狄夫子安靜翻看一本本奏折與考狀,

  桌上,獨亮的一粒燈火,隱隱照耀出奏折與考狀上,那些江南道江州官吏們的姓名。

  甚至其中某一本奏折上,還有“歐陽良翰”一閃而過的四字名。

  關於龍城治水與折翼渠的所有上報奏折,全都在這裡。

  其中,還包括記錄州縣各級官員評價與見聞的考狀。

  全都是圍繞那一座折翼渠的修建始末與詳情。

  雖洛都與江南道遠隔萬裡,但關於某位年輕縣令默默修建折翼渠的全過程,漸漸在燈火下眯起眼睛的胖老頭腦海中,迅速拚湊出全貌。

  對於這種事,狄夫子從不偏聽,
  哪怕是謝旬、沈希聲等親信晚輩。

  “呵。”

  狄夫子輕笑一聲。

  他翻了一圈官員們關於折翼渠的上報奏折,有些理解為什麽這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水利營造,
  在上報洛陽之後,絲毫沒在天官等三省六部引起哪怕一絲討論了。

  除了吏部司裡,負責考核地方官員政績的上官疏忽職守。

  還有這一整條能反饋地方官政績的渠道,幾乎完全僵化堵塞的緣故。

  這些奏折裡面,江州府的一大半視察官員、還有龍城縣周圍被惠及的數縣官員,言辭皆不吝誇讚。

  但也有泛泛而談、或褒中有貶的,例如那位江州刺史王冷然。

  試看,天下十道其它州縣,上報給天官吏部司的政績工程,無不是統一的褒獎之詞,默契抱團,吹的天花亂墜。

  人家的政績,是只有三分貨,也硬生生吹成十分。

  而這座折翼渠倒好,實打實的十分貨,金閃閃的政績。

  結果吹沒吹的怎麽樣,還有一批人暗戳戳的拉後腿,來了個褒貶不一,

  這放在吏部考核官員眼裡,能有個五分就不錯了,這還要求考核官員有點水利知識,算是識貨的。

  胖老頭放下這一疊奏折,搖了搖頭,閉目揉了揉眉心。

  少頃,他睜眼,默默轉頭,拿起了單獨放在手邊的那一本平平無奇的奏折。

  再度翻看。

  這本奏折,署名“歐陽良翰”四字。

  正是正是龍城縣主官,謝旬的那位愛徒。

  然呈遞政績奏折的眾多官員中,最離譜的一個也是他。

  別的地方的主官,還知道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一下。

  這個歐陽良翰倒好,似是把誇讚的流程,全放心大膽的交給了縣衙貳官刁縣丞,

  而他的奏折上,什麽歌功頌德的話都沒有,把一行行的數字往上面貼舉,似乎深怕吏部司悠哉喝茶的上官能看懂它一樣。

  燭火散發橘色的光暈,照亮了某位年輕縣令奏折上密密麻麻如蝌蚪的數字。

  “有意思。”

  胖老頭忽笑。

  他捏奏折的手指,下意識的跳動輕點頁封,像是在撥動一副算籌。

  這個年輕後輩喜歡甩數字,巧了,他狄夫子最熟悉的也是數字。

  “也喜歡算帳嗎。”

  這個歐陽良翰在這份奏折仔細算了一筆帳。

  算出了此次的賑災治水,他龍城縣給江州與朝廷省了多少銀糧,喂飽了多少災民。

  算出了,他反向支援周圍數座受災縣、甚至補齊了江州被碩鼠啃空的濟民倉。

  算出了,他幾乎不花朝廷一文錢、招集米商投資修建的折翼渠與新渡口,每年能給龍城百姓們提高多少隱形收入,能反哺朝廷多少商貿官稅……

  一筆一筆帳目,一列一列數字,被年輕縣令白字黑字、平平常常的列舉在這份奏折上。

  這才是一位地方父母官最大的炫耀。

  然而這一本實事求是的奏折,此前靜靜躺在天官吏部司的昏暗庫房裡,被壓箱底,嶄新如初。

  沒有往上遞到女皇陛下與任何一位政事堂相公的手裡。

  若不是恰好歐陽良翰上面也有人、有五姓七望出身的名儒恩師舉薦的話。

  狄夫子合上奏折,微微一歎。

  “是一根能當廚子的極好苗子,老夫也差點看走眼了,得‘抓’回來,不可放走。

  “該怎麽安置呢,是調回京城、近身慢慢地培養,還是就近……給他一條通天之道呢,雖然那一家人風險其實挺大的……”

  他注視前方空蕩蕩的書房,沉默了好一會兒,遽然伸手,將面前的一堆奏折與考狀向正前方推出了三尺距離。

  胖老頭這一番推手示意、請君自便的動作扇出來的微風,令桌上那一粒黃燭搖曳不已,卻始終不熄。

  他面朝空屋,露出了一絲笑意:
  “你自己來選吧。”

   小戎去調下作息,下一章更新要在明天下午了,好兄弟們!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