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錦鯉養女躍農門》第375章 深藏的秘密
  白二壯跟著何順來到阿臻房裡。

  穿過曲折的簷廊,進到房裡後,忐忑的心逐漸平靜下來。

  “二哥哥,坐。”阿臻站起來,指了指跟前的椅子。

  白二壯坐下,一臉平靜的指示阿臻。

  “給二哥哥上茶。”阿臻說道。

  很快,有下人上了茶,又悄無聲息回去。

  何順關上門,屋裡只剩下阿臻。

  “二哥哥,你認識萬春華吧。”阿臻直接問道。

  萬春華也就是陽鳳縣新上任的縣令,汙蔑白三壯謀反,最後自裁在獄中。

  “認識,他和我同期參加過府試和科舉,只是我落了地。”白二壯平靜的說道。

  “二哥哥講講當年的事吧。”阿臻歎了口氣說道。

  “……那年春天,我去淮城參加府試。”

  白二壯也不來虛的,很平靜認真的講述。

  當年祚帝昏聵太子監國,父子倆互疑,倆人將所有精力放在朝廷爭鬥上,導致吏治黑暗,加上天下水災旱災,大家日子實在不好過。

  白二壯因此激發出救國救民的理想。

  那時候他和一幫學子去參加府試,年輕人在一起總歸是意氣風發的,一起談論未來,一起談論朝政。

  加之白二壯又是年紀最小的還沒有及冠,人人都說他前程遠大,相比其他師兄們,他的前程似乎更加遠大。

  有一天,他的師兄安懷仁帶著一個少年人加入大家的討論。

  這個少年人叫梅瀟,穿著打扮一看就貴氣非凡,但和大家說話卻非常平易近人,從交談中得知他是京城人,在淮城外祖家念書。

  大家熟悉起來後,互相引為知己,甚至結義為異性兄弟。

  年輕人在一起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他們一起爬山吟詩作對,一起秉燭聊當朝時弊,這位新加入的梅瀟總是能提出大家想不到的觀點。

  府試結束後,安懷仁拿到頭名,萬春華拿到第二名,梅瀟拿到第三名。

  而白二壯則不上不下,拿到中遊名次,他倒也高興,畢竟終於像白老太太期盼的那樣給白家由農門向耕讀傳家轉型的關鍵一步。

  最重要的是,他的年紀小啊,有大把時間進益。

  揭榜後,白二壯和安懷仁、萬春華等人一起喝酒慶祝,暢想以後進京趕考的美好願景。

  梅瀟也來了。

  大家敞開心扉暢聊,也是這時候大家才知道梅瀟是皇太孫夏仲啟,他化成平民梅瀟參加考試。

  大家十分驚愕又惶恐,他們竟然和皇太孫結成了異性兄弟。

  皇太孫打消了大家的惶恐,他和大家推心置腹,之所以深入民間結識讀書人,是為了將來和這些英才一起撥亂反正重振朝綱。

  當年太子和祚帝之間嫌疑越來越深,皇太孫的處境也十分艱難。

  這些年輕人為皇太孫深入民間網羅人才大受震撼,發誓追隨皇太孫。

  尤其是安懷仁和萬春華最積極。

  白二壯猶豫了,因為他覺得這事情非同小可,不是一腔熱情就可以的,就沒有一起發誓。

  而皇太孫覺得他年紀小,加上名詞實在一般,倒也沒有怎麽在意他。

  有件事讓他意識到皇太孫也不過是偽裝的開明愛民。

  大家喝酒後陸續回客棧時,他落下了東西,返回去取。

  在門口聽到皇太孫給隨從冷笑著罵這些學子也就只有抹布的價值,待他完成大業立馬棄之。而且白二壯還窺探皇太孫的秘密,他不止網羅淮城的學子,他用這方法網羅了天下很多地方的有志學子,將其培養成誓死追隨他願意為他犧牲的從屬。

  什麽深明大義的皇太孫,什麽甚至民間疾苦的皇太孫,什麽撥亂反正的皇太孫,只不過是負心暗算人心之輩罷了。

  白二壯嚇的酒都醒了,冷汗連連,倉促連夜返回神樹村。

  也正是因為這一遭,心思恍惚中來到村口,著了尤金桂的道,將和青梅竹馬的婚姻弄丟了。

  “……二哥哥,你當初參加科舉落榜兩次是故意的吧。”阿臻靜靜的問道。

  白二壯抬起眼睛,對阿臻苦笑說道:“沒錯。”

  所有人都認為他連續兩次落榜是因為丟了和夏清荷的婚約,沒有心思在科舉上。

  當然這方面原因有,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想和皇太孫攪合在一起,加之他府試名次不那麽亮眼,皇太孫倒也沒有強硬讓他加入皇太孫集團。

  第一次科舉落榜,他長舒了一口氣。

  之所以考兩次,也是拗不過白老太太的堅持。

  這兩次科舉,耗費了白家所有的家資,故意落榜讓他對家人感到十分愧疚,但相比較以後更大的災難,他寧願落榜。

  “安懷仁什麽時候瘋的?”阿臻問道。

  白二壯略一思索說道:“大概是景元元年,他參加科舉高中榜首,揭榜時忽然瘋了。”

  安懷仁發瘋後回到下山村,所有人都以為他是一朝中舉發了瘋。

  只有白二壯知道事情不是那般簡單,他一直以為安懷仁窺破了皇太孫的心機,失望到發瘋。

  因此他帶著對安懷仁的同情,時不時去探望他,照顧他。

  沒想到他身上帶著更深的任務。

  “你和我妹妹被拐,幕後黑手是安懷仁。我才明白,當年的他發瘋不是因為看透了皇太孫,而是裝瘋潛回南關山一帶替皇太孫辦事。那山裡的礦山,那些武器……所以拐子只是一個幌子……”

  白二壯沒有說下去,他相信以阿臻的聰明,不需要他說透。

  景元元年,阿臻的祖父,也就是祚帝一向不喜仍在邊境的二皇子,帶著妻兒從邊境壓入京城,祚帝退位,阿臻的祖父榮登大寶,先廢太子自焚於宮中。

  而皇太孫夏仲啟,阿臻祖父念在叔侄一場,加之他的形象忠厚老實,沒有把他歸於廢太子一黨,反而為了顯示先皇仁厚封他作康王。

  拐子倒也並不一定是幌子。

  阿臻記得他們拐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敲骨吸髓做肌血丸,這個肌血丸到底給誰吃呢?
  康王還是誰?
  “那萬春華是先皇登基後第一次取士的一甲名次,他這麽多年一直在縣令裡打轉,我揣度著也是故意隱藏自己,一直在替皇太孫……不,替康王辦事。”白二壯說道。

  阿臻點頭,想了想,說道:“看來康王做皇太孫時籠絡不少天下士子,竟然那麽多人甘心受他驅使。”

  白二壯沉默不語。

  萬春華不就是,寧願自裁也要保全康王。

  而現在朝中到底有多少萬春華?
  誰也不知道。

  “這就是我知道全部事情了,也是埋在我心裡許多年秘密。”白二壯說道。

  說完後心裡一陣輕松。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