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317章 驪山之行
  李玥小聲道:“父皇,夫君擔任禮部尚書,現在禮部又擔任諸國邦交要事,若沒有清晰的地圖,在禮部的事宜上也會有阻礙。”

  李世民扶著太陽穴仔細看著地圖,“如此說來還真是。”

  見媳婦開口了,張陽又道:“聽說陛下有個藏書閣,若是能夠進入藏書閣,能夠對這些事情了解得更詳細,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社稷。”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端正坐姿,“朕可以讓你們夫妻二人進入宮裡的藏書地,就是那個地方囤灰許久。”

  張陽又道:“陛下放心,我們會收拾乾淨的。”

  “明日來宮中,讓皇后給你們鑰匙。”

  “多謝陛下。”

  要說張陽這個小子平時為人處世也很講究,能在適當的時候把茶水端上來。

  “朕還聽聞你向倭國人收了一批銀礦?”

  沒有不漏風的牆,這件事還是被李世民知道了。

  “臣之前只是旁敲側擊,一開始也是猜測不確定,沒想到他們真的可以拿出這麽多銀餅。”

  李世民冷笑道:“你就這麽敲打敲打,就讓他們抖落滿滿一車的銀礦?”

  張陽神色平靜,而且理直氣壯,“莫非陛下不信?”

  “這種事情有什麽好信不信的,你總能在一些別人疏忽的地方搶佔先機,朕已經習慣了。”

  “陛下習慣就好。”

  神色略帶不悅的瞧了一眼張陽,這小子心安理得的樣子還真是讓人打心裡地來氣。

  “倭國還有更多銀礦嗎?”

  “他們說是還有。”

  李世民神色凝重地喝了一口茶水,好似在整理語言。

  “其實這些銀礦都要用在禮部的運作上,臣向陛下說過禮部需要運作的銀錢,可是臣自負盈虧也擔不過來,眼下禮部就是一個吞金巨獸,需要很多很多銀錢。”

  “朕又不會搶你的銀礦。”

  “想來陛下也是為了社稷,臣也不敢耽誤半分。”

  李世民周皺眉思量著:“中原距離倭國隔著海還隔著一個高句麗?”

  “從倭國出發借道高句麗,再從高句麗路過遼東入關,據說路途凶險,倭國用了一百人,入關送到長安城就剩下了寥寥幾人。”

  “當年楊廣為了遼東四郡之地出兵,攻打高句麗,這件事卻不了了之,你既然掌管諸國邦交,你對高句麗有何感想?”

  “陛下要東征高句麗?”

  李世民冷哼道:“朕只是想想。”

  當今陛下與如今禮部尚書朝著同一個方向坐著。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眼神中藏著很多事情。

  張陽坐在板凳上稍稍矮了一頭,眼神同樣藏著事情。

  翁婿倆人光是這麽坐著,李泰遠遠看著對武士彠講道:“看來父皇和姐夫的關系很好,都能坐在一起談話這麽久,這要是太子肯定在父皇身邊坐不住這麽久。”

  安靜許久,小熊不知死活地從李世民眼前路過。

  這要是李世民心裡一橫要把這頭熊燉了,還要想想怎麽勸住皇帝。

  趁著李世民還沒起歹念,張陽繼續講道:“陛下是想拿下高句麗,並且以高句麗作為港口,便能夠輕松抵達倭國,從而不僅奪回了當年的四郡之地,還能借此拿下倭國更多的銀礦?”

  看李世民還是沒說話,張陽看著遠處的風景,“陛下這個辦法非常好,臣十分讚同,還請陛下給個日子,臣準備好一切,讓許敬宗親自帶兵走一趟高句麗。”

  “許敬宗?他能帶兵?”

  “咳咳咳……”張陽清了清嗓子,“讓他帶兵確實為難,臣以為不用直接動兵,我們可以先來文的,別看許敬宗平時這麽老實,實則他心中算計不少,他要是到了高句麗就是虎落平陽……”

  “不對,應該是狼入羊圈,一定攪和得天翻地覆,屆時陛下再出兵想來事半功倍。”

  李世民緩緩站起身,“出兵高句麗,你說得輕巧。”

  張陽回話道:“臣還有一計,派出中原的和尚去高句麗,告訴他們整日念佛就可以長生不老,以他們的文化程度多半會信,可以從精神上禍害他們,讓他們再也沒有精兵強將。”

  “好狠毒的辦法。”

  “確實有些歹毒,其實臣還有一計。”

  李世民笑了,“你的計謀倒是很多。”

  張陽解釋道:“給所有高句麗人一個一夜暴富的夢,從此他們便再也不會辛勤地去勞作了。”

  李世民倒吸一口涼氣,“還有呢?”

  張陽揣著手一臉正經,“沒有了。”

  “朕怎麽覺得你肚子裡還有貨,就是不想倒出來,藏著掖著做什麽?”

  “陛下,臣真的沒有了。”

  “欺君的罪名你能擔待?”

  “要是以後我想起來,這算是欺君嗎?”

  “油鹽不進。”

  李世民做出了結論。

  看這個皇帝要打算離開的意思,張陽跟上腳步,“陛下,我那些土地什麽時候給我?”

  “朕還在讓中書省和戶部籌辦,你問唐儉去。”

  “臣和唐儉不熟呀。”

  “與朕何乾。”

  丟下這麽一句話,李世民板著臭臉離開了。

  這就是皇帝,說來就來,他要走誰也攔不住,他要留下也不能趕。

  畫地圖是假,真正想要的是各地的礦產,李玥小步走來,“與父皇都說什麽了?”

  張陽感慨道:“聊得很愉快,與你父皇的交情又好了不少。”

  “夫君明明是黑著臉離開的。”李玥氣得一跺腳,“夫君又戲弄我。”

  畫地圖只是捎帶手,也是掩人耳目,搜集了這麽多地志總不能和皇帝說我知道關外有很多的銅礦銀礦等著開挖。

  世界上有很多的財富。

  還有很多的財富不為人知,它們就安靜地埋在地上,有些蠻荒之地還未完全開化,也根本不知道他們守著的東西價值有多大。

  能夠進入皇帝的藏書地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歷朝歷代都有皇帝會藏書,這些書籍有的是皇帝自己覺得有收藏價值,比如說價值連城的字畫與孤本。

  又或者是一些不能被外人看見的書籍,作為皇帝該看的書籍尋常人不得一窺。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這麽神秘。

  “父皇與夫君一見面,很多時候都是不歡而散。”

  聽到媳婦有些埋怨,張陽低聲在她耳邊講道:“以前我老師講過,其實這世上還有幾處很大的銀礦沒有開掘出來。”

  “當真。”

  “嗯。”

  李玥眼眸一亮,“在哪兒,在哪兒?”

  張陽看著天邊,“遠著呢,我也只是能夠想到一些大概的地點與范圍,你要是給我的零花錢加到一天一百錢,我可以告訴你。”

  李玥拿起帳目敲打著張陽的胳膊,“家中沒錢了!還要建驪山,建新家都不夠,哪裡來這麽多的銀錢。”

  眼下天色還早,張陽掃了一眼四下,也不知道那頭笨熊又去跑哪兒野去了。

  反正村子裡的人也會把它抱回來。

  倒也不用擔心。

  驪山很高,沿著山路爬起來有些吃力。

  從山腳一路走到驪山行宮,沿途還見到了一塊石碑。

  李玥看著石碑講道:“這是當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地方,沒想到還在。”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是驪山行宮了。

  作為行宮,走到近處的時候才發現這裡很破敗。

  李玥看著破敗的圍牆,“這裡一定荒了不少歲月。”

  楊嬸解釋道:“其實宮裡時常會來打掃,在這裡還未封賞給公主之前,也留有幾個內侍照看,只不過現在都離開了。”

  張陽推開一扇門,這扇門搖搖欲晃,推開門的時候落下不少灰塵。

  山風吹過的時候,松林的影子在地上晃動,給這裡多添了幾分森冷。

  這裡是外院,像是下人居住的地方,還有些破舊的家具。

  小心往裡面走去,李玥細細聞了聞,“什麽味道。”

  順著這個味道一路走去,又路過了兩個宅院,在一個裝點還算華麗的殿宇中,夫妻倆發現了一個水池。

  這個水池還在冒著白煙,張陽試了試水溫,“原來是溫泉。”

  李玥點頭,“確實聽說過驪山的溫泉,只是聽說過沒有見過。”

  順著水道看去,這個溫泉的水道特別長,做了一個類似下水道的樣式,一路延伸到院牆外。

  “看來是從山道上引流下來的。”

  李玥發現了一個機擴,推動壓在機擴上方的石頭,泉水也停止了注入,很快整個水池的溫泉水也流幹了。

  做皇帝的果然是享受,在行宮中布置一個用溫泉洗浴的地方。

  在這裡轉了一圈之後,李玥也沒發現什麽值錢的東西,對此地的興致減去不少。

  從這個殿宇路過再次來到另外一個殿宇,這裡有一個巨大的爐子,爐子後方掛著一個八卦圖,古怪的行宮竟然還有煉丹爐。

  李玥仔細觀察著,“這個爐子應該值不少錢。”

  楊嬸解釋:“其實也不值多少銀錢,這是用黃泥澆築出來的爐子。”

  說著話語,楊嬸敲了敲爐壁,它表面沙土唰唰唰地往下掉。

  李玥拉長著小臉,“這裡也沒有值錢的東西。”

  從這個殿宇路過,再次來到另外一個殿宇,此處放著不少衣物,也有不少絲綢衣裳,放在這裡有一兩年了,囤積著灰,輕輕一扯,衣服就破了。

  再離開這裡,李玥不死心,從一個殿宇走到另外一個殿宇。

  驪山行宮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地方,更是一個流傳著很多傳說的地方。

  不論是周幽王,還是秦皇漢武都來過這個地方,也將這裡當作了一個行宮。

  當年漢武帝將驪山納入了上林苑,有過幾次修建,在後漢也有過重修,一直到了隋朝,隋文帝又將這裡大修了一番。

  眼下這裡樹木余建築相得益彰,就是當初的修建時候留下的。

  當年李淵也屢次來這裡過冬,如今眼前看到的一切,最近也是武德年間所修建。

  而且李淵並沒有大規模的修建,除了華清宮看來還算是完整,其余地方都是一片破敗。

  這個行宮給人一種歲月悠長的感覺。

  李玥看著一個殿宇前,這個殿宇的門匾上寫著華清宮三個字,“這裡面一定有值錢的東西。”

  推門走入。

  李玥看著寬敞的院落,四下非常地乾淨,乾淨得只有灰塵。

  抱著撿漏的心思,李玥從一個房間走入另外一個房間,最後妥協地坐在地上,拿著樹枝氣餒地在地上胡亂劃拉。

  楊嬸拿出輿圖看著,“公主殿下,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過。”

  聽著話語像是安慰,李玥也知道這裡根本找不到任何值錢的東西了。

  重新站起身,李玥拍去落在衣服的灰塵,去池邊洗了洗手,又洗了洗小臉。

  幾縷濕漉漉的秀發掛在她俏麗的小臉上,“嬸嬸,村子裡要是有空余的人力就把這裡的屋子全部推平,拆了。”

  “真要全部拆了嗎?”楊嬸想要確認一下,這些建築都是很好的,不論是樣式還是裝點,這都是之後皇帝才能享受。

  以為是公主在這裡找不到值錢的東西,這才會如此說。

  見李玥的目光帶著堅定,也知道公主是個什麽脾氣,只要認定的事情她就一定要堅持下去,除了面對張陽的時候。

  李玥叮囑道:“夫君已經設計了大半,將這裡的一切全部按照夫君的設想重建一番,我要一個煥然一新的驪山行宮。”

  “喏。”

  張陽觀察著一棵樹,這個樹的樹齡並不大,應該說驪山行宮中樹木的樹齡都不大。

  看著還顯纖細的枝乾,張陽摘下一片葉子仔細觀察。

  “夫君,怎麽了?”

  張陽摩挲著葉子,撕開來仔細看著,“這好像是一棵橡樹。”

  “橡樹?”

  “倒是一種少見的樹木。”

  李玥點頭,“那就這棵樹留著,天色不早了,夫君我們回家吧。”

  “嗯。”

  走下山的時候已經是黃昏,一路走張陽講述著,“我們可以在這條路上鋪滿石階,如果可以的我想在驪山的山麓間建設一個纜車。”

  “纜車是什麽?”

  “就是我們坐著一輛車,從高處滑落,一路朝著另一片山麓而去,還能在車上看盡驪山的景色。”

  李玥點頭,“那樣一定會很美麗的,我們一年四季都要看。”

  “就是技術問題不好突破,如果你給我加零花錢,說不定會讓我更加堅定一些。”

  “又提錢,又提錢。”李玥揮著小拳頭追打著。

  有說有笑地走下山,忙碌的村民此刻也回家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