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522章 全都要的精神
  習慣了程處默以前粗野的樣子,受不了猛漢柔情,這也太擰巴了,李泰捂著臉一路飛奔……

  一直跑到了村子裡,他這才重新站定,“不行!不能隻讓本王一個人感受這種痛苦,我也讓姐夫知道。”

  說著話語,吐氣在冷空中化作白霧。

  “你們去給本王取筆墨來,我要寫信給姐夫,一定要讓他知道。”

  “喏!”

  程處默以前就是猛漢,其實也挺好的。

  一想起他那含情脈脈的眼神,李泰感覺自己頭皮發麻,甚至想要作嘔。

  這什麽世道!
  寫完一份書信,李泰讓人趕緊送去長安城,村子裡還有一堆事情要辦,“以後本王再也不想經過那個酒肆了,繞道走!”

  等張陽看到這封信,也收到了王嬸的消息。

  因為程處默已經有十天不歸家,程大將軍整天拎著兩把斧子杵在外交院門口。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外交院的護衛。

  他這麽站在門口不僅僅影響外交院的門面,還會影響外交院正常地辦事,畢竟每年的年底和年初就是他們最忙的時候。

  每年這個時候來長安城的使者很多。

  張陽看完手中的信,“你兒子十天半月不回家,與我有什麽關系,程咬金這廝好不講道理。”

  聞言,女兒甚至呀呀地張嘴笑著。

  也不知道她在笑些什麽。

  “麻煩嬸嬸去和大將軍告一聲,就說明日一早我會在曲江池等他。”

  “喏。”

  主要還是怕這個老匹夫把外交院的砸了。

  “老混帳!老混帳!”張陽一邊揉著麵團,嘴上不停地罵著。

  “整天惹是生非,管不住兒子就來為難我?”

  “長孫無忌這是老狐狸還來編排我。”

  “天可汗還要看我笑話!”

  “這長安城的人,都是混帳!”

  ……

  師父又在發脾氣了,小武和徐慧非常有默契地齊搖頭,每次師父他都會指天罵地,就這麽自顧自地絮叨很久。

  家裡人已經習慣了,就連小熊都不願意抬頭看一眼。

  晚上家裡吃的是面條。

  李玥讚道:“今天夫君做的面條很是筋道。”

  張陽用筷子將面條攪在一起,兩口吃完,“明天一早我要會會程大將軍。”

  “夫君不是說過見了程大將軍會諸事不順嗎?”

  “那也要見,不然他會把外交院拆了的,那廝多半做得出這種事。”

  李玥一臉驚疑。

  第二天的早晨,又是一個雪天,前些天的積雪還沒化乾淨,關中各地也積起了凍土。

  好在雪勢並不大,沒有到大雪封路的情形。

  中原人是勤勞的,天才剛剛亮長安城就有不少人出門清理門前的積雪,繼續為了一天的生計忙碌。

  天可汗讓滿朝文武加班,倒是沒有說上朝,近來空閑,去尚書也無事可做。

  張陽一早便來到了曲江池給這裡清掃積雪。

  媳婦要在家照顧孩子,徐慧和小武又幫不上什麽忙,還不如在家裡做題學習數學。

  偌大的一個曲江池全靠自己來收拾了。

  也怪處默整天忙著追求那酒家姑娘。

  不然還可以叫他來幫忙。

  連日的大雪,曲江池的積雪很厚,張陽費勁爬上一間老房子的屋頂。

  曲江池的房子都很老舊,也不知道最近一次修繕是在什麽時候。

  這麽厚的積雪非要把房子壓塌了不可。

  張陽爬到屋簷邊上用鏟子把積雪全部推下去。

  就這麽忙活了一上午,張陽吭哧吭哧地推著一車的積雪倒入曲江池中。

  曲江池裡也結了冰,丟一塊石頭下去冰面就砸出了一個小洞,看來這冰面不算厚實。

  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張陽又爬上一間間的屋子開始清理積雪。

  除了三兩間有樓閣的屋子,他的房屋並不高,張陽可以從一間屋子跳到另外一間屋子的屋頂上,或者拿著一根長棍,將積雪撥下去。

  程咬金來了好一會兒了,就這麽看著張陽耐心地清理這裡的積雪,只是看著沒有去打擾,沒想到這孩子做事如此耐心,愣是將池邊的一片房子都清理了乾淨。

  “呔!”程咬金一聲大喝,“你小子一個人就想要把整個曲江池打掃乾淨?”

  張陽聞言回頭看去,“大將軍來啦?”

  程咬金踩著積雪走來,“老夫看你前前後後忙了許久。”

  “這些房子都很舊了,要是雪越積越多,會壓塌屋頂的。”張陽將屋前的積雪鏟起,“麻煩大將軍將這一車雪倒入曲江池中。”

  這小子竟然敢來使喚老夫?

  心想不跟小輩計較,看他也挺辛苦的。

  程咬金握著推車的把手,用力一推頓時覺得沉,咬著牙用力往前推,尤其是輪子到了積雪上,更是吃力了。

  好不容易將推車中的積雪倒入曲江池的冰面上,久經沙場的他長出一口氣,因為用力很大手掌都已經紅了。

  更不要說張陽來回已經好幾趟了,這小子是哪裡來的力氣?
  “麻煩把那邊的積雪也收拾一些倒入曲江池就可以。”張陽指著一旁屋子前壘起的一個個小雪堆,這都是從屋頂上推下來的積雪,都堆積在屋前。

  程咬金抬首道:“老夫來這裡不是來給你做事的。”

  說完他便閉眼站得筆直,等待著回話。

  三個呼吸過去了……又是十息過去了,那小子竟然不回話,他回頭看去這小子已經走向了曲江池的另一邊。

  本來就是暴脾氣的程咬金正想跳腳大罵,再看這孩子如此地辛苦,又不好意思說他了。

  卷起袖子,他又把這些雪鏟入木車中,按照張陽說的將雪全部倒入曲江池中。

  細雪又惹人心煩地落下。

  見張陽將朝南一片的積雪清理乾淨這才坐下,程咬金揉著發酸的手腕,“小子,你不累嗎?”

  張陽將水囊遞給他,“挺累的。”

  程咬金並不是一個會欣賞雪景的風雅之士,對他來說雪景可有可無,只是天冷了一些罷了。

  倒是被張陽這種毅力影響,竟也主動除雪。

  現在從水榭望去,南邊還是濕漉漉的地面,北邊則是積雪一片,以曲江池的湖水為界,兩邊各不一樣,看著倒是挺別致的。

  幾口溫水下肚,程咬金擦去額頭的些許汗水,心中暗暗吃驚這小子竟然面不紅氣不喘。

  脫去外衣,好讓身體更舒服一些,正是天寒地凍,程咬金甚至可以看到此刻身上冒著些許白煙。

  “處默在做什麽?”

  聽程大將軍終於開口了,張陽漫不經心解釋著,“他看中了一個姑娘。”

  “誰家姑娘?”話剛說完,竟被這個小子皺眉看了一眼,好似在問你難道不知?
  程咬金撓了撓下巴的大胡子,確實不知道這回事,“到底是哪戶姑娘。”

  張陽拿回水囊,“是個尋常姑娘,之前在長安城開了一個酒肆,勉強維持生計,後來在處默的糾纏之下因為一些誤會與高履行拳腳相向。”

  “後來的事情大將軍就都知道了。”

  “老夫只是知道這小子與人打架,卻不知道是因為他看中了一個姑娘,他怎麽從未說起過。”

  坐在曲江池堤岸上,張陽一腳踩著岸,一腳蕩著,“大將軍,處默與我年紀相仿。”

  “老夫當然知曉你與處默年紀相仿。”

  “既然大將軍清楚,那就更應該明白,處默已經二十歲了,到了他這個年紀自然會有自己的主見,我也清楚大將軍一直都在小心地保護著他,哪怕是平時的打罵也是為了他好,可他終究不是當年那個混帳小子了。”

  程咬金沉默了。

  一直以來雷厲風行的老將軍竟然也有這等多愁善感的神情。

  張陽倒吸一口涼氣,嗯!長見識了。

  慢慢程咬金的神色從多愁善感變得凝重,慢慢地多了幾分惱怒,“這小子還是不懂事,怎麽能去勾搭良家姑娘。”

  張陽打量著曲江池,要清掃這麽多積雪,一天肯定是忙不完的,還需要三兩天的工夫,也不知道明天會不會有太陽,要是能化雪的話,還能省事一些。

  又是一陣寒風吹過。

  張陽收緊了衣衫,“將軍快將外衣穿上,不要因為一時的涼快染了風寒。”

  聞言,程咬金重新穿上外衣,“處默這般不是好事呀。”

  張陽詫異道:“將軍說處默勾搭良家女子不好,那孔穎達的孫女就不是良家女子了嗎?”

  程咬金還是搖頭,“這不好。”

  “處默已是個有主見的人,做爹娘的也不能一味地剝奪孩子的主見,處默已經二十歲了,他該有自己的打算了。”張陽斟酌片刻又道:“當然了事有輕重緩急,繼承大將軍的衣缽還是首要的,身為他的莫逆之交,他就算不想繼承我也會將他綁來。”

  “然後送到大將軍面前,您想怎麽抽就怎麽抽,吊起來抽還是綁著抽都可以,在下絕對會為大將軍擊鼓助威。”

  程咬金的眼神不屑一瞪,“你就是想幫著處默,壞了我程家的好事。”

  “大將軍!處默看上哪家的良家姑娘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就算是這個選擇是錯的,那也要看他自己如何抉擇,本著講和不講離的原則,身為處默的好兄弟,我更支持處默自己的決定。”

  “還請給孩子一些空間,一來可以鍛煉他的能力,二來您將來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獨當一面吧。”

  聽張陽講著話,程咬金這個猛漢低下了頭,“老夫從來不知道怎麽教孩子,他的娘親過世之後又續弦了一個。”

  張陽拍著他的肩膀,“大將軍我會管著處默的,您盡可以放心。”

  “你要看著處默也要管著他,與孔家的婚事老夫還要繼續與那老夫子計較。”

  這老匹夫又大步流星地走了,走時還不忘帶走擱在不遠處的兩把大斧。

  與人交談還帶著兵器,明顯不安好心。

  要是說錯話了,這老匹夫是不是就要提著斧子來砍?

  張陽心中思量,鄭重點頭。

  果然人心不古,這長安城的壞人還是很多。

  程咬金剛剛那一番話,也說明了不論是處默的將來如何,還是與孔穎達孫女的婚事,他都要。

  果然還是一個老混帳,與混帳講道理很難。

  眼看雪勢又大了一些,張陽草草又收拾了一番才回家。

  經過在尚書省的一番詳談,李承乾對官學開辦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與房玄齡,長孫無忌兩位朝中肱股之臣商議又確定了方向。

  就連房相和趙國公都覺得不失為一條良策,就像張陽所言,與其絞盡腦汁耗費人力物力去爭取潼關與洛陽,不如從周邊的村縣開始,尤其是一些偏遠地方。

  如此又能給父皇解決一直以來偏遠州郡民心不安,還能安排好官學。

  太子覺得大好的江山前景就在眼前,並且呈給了父皇。

  “父皇這就是張陽點撥之策,他管這個叫做支教,父皇如何看?”

  李世民沉聲道:“辦法倒是新奇,既然玄齡與輔機都覺得合適,那就先安排幾個郡縣試半年,以觀後效。”

  “兒臣這就去準備。”

  這兩天驪山的流水線幾乎是三班倒不停歇地開始印書,要將這兩年積攢下來的紙張全部消耗光。

  而所印製的書籍就是給孩子蒙學用的千字文,說文解字,再往上較為精深的還有論語二十篇,漢書十一篇。

  印刷工具可以掌握在驪山手中,但印刷什麽樣的書籍的權力必須在皇帝手中。

  有了世家這個前車之鑒,李世民很明白書籍的力量。

  想要為江山培養出更多沒有勢力背景,更加乾淨的讀書人,就需要將書籍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不想看到驪山印刷出一大批造反檄文。

  驪山忙得不停歇,該去尚書省任職還是要去的,不然又要被朝中那些老家夥霸凌了。

  張陽走入尚書省,李麗質就遞上了一卷書,“這是皇兄安排的官學章程,說是要姐夫過目,還要安排銀錢用度。”

  只是看了一眼其中的章程,令人苦惱不已,沒有具體的條目也沒有錢餉安排的用度,就這麽一個梗概的總領,就要尚書省出三千貫錢?
  “晉王殿下。”張陽收起這卷文書,“把這個文書還給太子,就說不夠詳細,要重做。”

  李治鄭重地接過文書點頭,“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