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536章 皇帝的精神不對
  “為民請命,為民做好事的好官我們都不收錢,若你攀附權貴顛倒黑白……”

  “你們就不賣我了?”

  那壯漢露出憨厚的笑容,“沒答話。”

  孫伏伽又狐疑地看他一眼,在洛陽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重新回到安排在洛陽的臨時官邸,馬周剛好問詢了幾個讀書人。

  見人回來了,他重新坐下來,“孫少卿可把信送出去了?”

  孫伏伽重重點頭,“已送往長安,也不知道朝中知道這件事會作何反應。”

  馬周低聲道:“這些世家子弟越來越猖狂了,他們開始奪人田畝,再轉手以賣來換取銀錢,不能不管了。”

  “報!孫少卿,馬禦史洛陽將國公屈突壽求見。”

  孫伏伽頷首道:“他來做什麽?”

  來人稟報道:“說是有要事稟報。”

  屈突壽的父親早年去世,便沿襲了其父的爵位,其父屈突通當年也是秦王府舊臣。

  傳言屈突通也參與了玄武門的事情,深得陛下信任出任洛陽。

  不過在第二年,七十二歲的屈突通便過世了。

  留下了兩個兒子,長子屈突壽承襲了爵位之後,也一直留在洛陽,照理說他們在洛陽乃陛下親封的長史,他們家在洛陽的地位一樣不小。

  馬周喝下一口茶水,“讓人進來。”

  “喏。”

  屈突壽已四十歲有余,他走入宅邸中躬身道:“見過孫少卿,見過馬禦史。”

  “不用多禮。”馬周連忙上前將行禮的人扶起,這是當年跟隨李世民平定天下征收洛陽的屈突通的後人。

  馬周對他很是客氣,也很恭敬。

  屈突壽神色憂愁,“兩位來到洛陽已經有些時日了,想必也了解了此地的情形。”

  孫伏伽觀察著他,看起來是個很老實的人,談吐也很謙遜,“確實查到了一些端倪,但還需要求證之後才能作出決斷。”

  “孫少卿,還請救一救洛陽。”屈突壽再次行禮,拿出一份奏章,“這是洛陽近十年來的變化,以及他們在洛陽無作為非這十年的記錄,包括參與白糖買賣之人的名單。”

  馬周接過名冊低聲道:“可有其他人看過這份名冊?”

  屈突壽回道,“還未有。”

  接下來屈突壽向倆人說的話,揭開了此刻洛陽的情況,洛陽城內情況很複雜,一方面有當年的陳果仁陳司徒一脈在洛陽城內城外都掌握著兵權。

  洛陽一旦出現亂象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洛陽一地的安危,更涉及整個河南的安定。

  還有世家子弟為首的文吏一系,掌握著整個洛陽的民政。

  世家所掌握河北,河南,太原等地諸多士族。

  孫伏伽聽完心情沉重。

  馬周亦覺得形勢嚴峻。

  此刻的驪山,李泰收到了李悻的書信,讓人將剩余的三百石白糖也送了出去。

  驪山用來製糖的工坊也關閉了。

  李泰低聲道:“沒有姐夫的吩咐,這些紅糖就全部留著,就不要再做白糖了。”

  “喏。”

  幾個侍衛點頭應下。

  整理好作坊之後,李泰讓人將信送到了長安城,他收緊自己的衣衫,“你們有沒有覺得今年特別冷。”

  幾個侍衛非常認同地點頭。

  書信到了家中,夫妻倆看完之後,沉默了片刻
  李玥低聲道:“夫君是否可以收網了。”

  “確實該收網了。”

  將青雀送來的書信燒毀,李玥擔憂道:“也不知道洛陽的銀錢能否平安送到驪山。”

  張陽喝完杯中的茶水,“我去一趟宮裡,麻煩王嬸告訴處默,讓他在洛陽那邊可以動手了。”

  “喏。”

  王嬸快步離開,張陽在自家庫房中拿出一大袋今年新收的稻米,送往宮中,就當是給送去拜年的年禮。

  長孫無忌先一步收到消息,已經去見過了陛下,剛從朱雀門出來就瞧見了張陽扛著一個大袋而來。

  他詫異道:“張陽?陛下正要召見你,你怎麽來了?”

  張陽扛著一麻袋的稻米笑道:“對呀,我怎麽來了?”

  “你……”長孫無忌又是一臉的疑惑,“你是怎麽知道陛下會召見你的?”

  “對呀,我怎麽知道的。”

  留下這麽一句話,張陽便快步走入了朱雀門。

  長孫無忌站在冷風中心中滿是疑惑與不解,又看了看張陽,再看看身後的朱雀大街,心中疑竇叢生,又皺眉往弘文館走去,要安排接下來的事情。

  張陽扛著麻袋一路來到承天門前,與門前的守將說道:“還請將軍稟報,我來宮裡給陛下送年禮。”

  “要在平時可以讓張侍郎入承天門,可如今已經休沐,還望在此等候。”

  “不妨事,在下等著便可,諸位身負皇城安危重任,理解。”

  不多時王公公腳步匆匆而來,“陛下請張侍郎入甘露殿。”

  守將這才放行,張陽快步走入承天門,笑道:“老王,我剛剛見趙國公來過了。”

  王公公滿臉的笑容,“趙國公來宮裡與陛下商談洛陽的事情。”

  “不知道趙國公有何安排?”

  “縣侯又為難老奴了,此等事情還是讓陛下親自告知為好,老奴怎敢胡說。”

  “您還是一如既往地嚴謹。”

  “老奴侍奉陛下,當謹言慎行。”

  “您真的適合來驪山。”

  面對張陽熱切的目光,王公公賠笑著,“縣侯莫要再說這等事,老奴是萬萬不能離開陛下的。”

  “沒關系,我可以等。”張陽又提了提肩膀的麻袋,“我們驪山正缺王公公可以調度統籌的人才。”

  走到甘露殿前,老王依舊笑著,他兩鬢斑白,笑起來全是皺紋。

  張陽在殿前放下麻袋,整了整自己的衣衫走入殿中。

  殿內很溫暖,有個爐子正燒著火,李世民坐在殿內正看著一卷書,“朕正想召見你,不想你現在就來了。”

  張陽點頭道:“我是來給陛下送年禮的。”

  李世民皺眉點頭,“就是那一麻袋稻米?”

  “對呀,這是我們驪山今年新收的稻米,今年寒冬來的早,導致收成也不好,也給陛下留了一袋,也可以給宮裡弟弟妹妹吃。”

  “朕代他們謝過你了。”

  “陛下客氣。”

  “坐吧。”

  張陽接過老王遞來的椅子坐下,又是接過溫熱的茶水,皺眉看著碗中茶葉的量,又將茶碗放下。

  “怎麽,朕賜的茶不合你的胃口?”

  “陛下喝茶越來越濃了。”

  李世民點頭道:“也不知道怎麽了?朕已離不開這種茶,不知不覺越來越濃。”

  皇帝為國事煩憂,張陽看著他還在書卷上做著批注,看一個人喝茶就能看出這個人的狀態。

  皇帝的茶水越來越濃,也說明了他的心理狀態。

  張陽小聲道:“陛下,今年能否來驪山過年,弟弟妹妹們也該去驪山看望他們的皇爺爺。”

  李世民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書卷,他放松著手臂,“朕會去驪山看望父皇,也只能去看望一趟,朝中還有諸多事情要安排,各路宗室還有勳貴要來朝賀朕,朕還要坐在太極殿,斷不能離開。”

  皇帝說出了他的為難之處。

  他的話語又頓了頓,“朕會讓麗質她們去驪山,有孩子們在父皇也能高興一些,你與玥兒早做準備吧。”

  “喏。”

  李世民確認書卷上的批注沒有漏下的擱下筆,將書卷遞上,“又要麻煩你這個姐夫了。”

  “身為孩子們的姐夫,我也是應該做的。”張陽接過陛下的遞來的書卷,入眼一看是一份名冊。

  名冊上的名字很多,其中被圈起來的都是重要的人物。

  李世民喝下一口熱茶,“輔機收到了洛陽的消息,他希望朕任命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暫任洛陽郡守,並且統領洛陽的軍事,以此來防備洛陽出現不可收拾的情況。”

  名冊上還有幾個世家子弟的名字,都被圈起來了。

  張陽又道:“這些世家子弟要如何處置?”

  李世民笑了笑,“這份是孫伏伽書寫的,他到了洛陽便開始搜羅各類罪證,有的是風聞,有的確有其事,讓屈突壽暫任洛陽的郡守,可在洛陽的世家子弟乃各地望族的嫡系。”

  “希望到時候可以將他們驅逐出洛陽,換取洛陽暫時的平安,以此來安撫世家,朝中也可以將洛陽控制在手中,往後也不會有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張陽聽完之後長歎一口氣。

  殿外的寒風呼號而過,李世民皺眉道:“朕以為這個辦法也不錯,一來不用與世家兵戎相見,二來可以安撫他們,朝堂佔得道理他們也不敢反駁。”

  “他們作惡多端就這麽放了?”

  “你作何感想?”

  張陽站起身,“陛下,臣沒有趙國公這般大度,是非黑白要清楚,就算是他世家子弟做錯了事,也一樣要受律法處置,憑什麽對這些世家子弟可以網開一面。”

  知道張陽的性情,此事不會善罷甘休的。

  李世民又道:“你的意思是一切從嚴處置?”

  “該抓的抓,該罰的罰,不能對他們網開一面。”

  “此事……”李世民神色犯難,“朕清楚了,你且回去,屆時會再召見你來商議的。”

  又想再說什麽,見皇帝沒下決定,張陽隻好道:“臣先告退了,那便來日再商議。”

  “慢著!”李世民又叫住張陽,“臘月二十五那天,朕帶著孩子們去驪山,你與玥兒且先準備。”

  “喏。”

  “嗯。”李世民緩緩點頭,臉上皆是疲憊之色。

  長孫無忌希望對世家以懷柔處置,以免大動乾戈,他李世民兩邊都不表態,讓臣子在窩裡鬥。

  張陽回到家中提著劈柴刀一次次地劈開木柴,“帝王玩弄權術!”

  “做皇帝的沒一個好人!”

  “全是混帳!”

  “要不是想著洛陽花了如此多成本的份上,老子還用看他長孫無忌的臉色!”

  師父每每劈開木柴就會痛罵一句。

  小武和徐慧看著也是一陣無奈。

  “小慧,你發現沒有師父常常下朝回家,經常會發脾氣。”

  徐慧點頭,“師姐說得不錯,師父一定經常遇到不開心的事情。”

  感受到略微有了汗意,張陽這才丟了劈柴刀。

  回到屋中洗了洗,看媳婦已經準備好了熱水,這便脫下外衣洗了洗,再是換上寬松的衣服,坐在院子裡的躺椅上,試圖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一些。

  李玥好收拾好衣服,走回屋中看到浴盆中的水已經渾濁,再看夫君濕漉漉的頭髮。

  她皺眉愣在原地許久,這明明是自己用來洗澡的熱水怎麽被夫君用了。

  注意到媳婦臉上惱怒的神情,張陽又道:“水溫挺好的,洗著很舒服。”

  看夫君一臉享受,李玥氣得一跺腳走回屋中,重新準備好熱水。

  正值年關,長安城的人越來越多,這是每年最熱鬧的時候。

  聽說往年除夕,長安城的夜空會出現祥瑞之象,也有人慕名前來,想要看看那祥瑞是何樣子,到底在夜空中綻放的花卉是什麽樣。

  臘月二十五前的第二天,一家人便來到了驪山。

  隨著李世民而來的還有宮中的一群孩子,村子裡要提前準備。

  兩位嬸嬸已經成了村子的領頭人,她們一聲令下全村的婦人都一起準備。

  迎接新的一年,驪山的工坊也都停工了,等過了年再開工。

  無論驪山有多麽忙碌,村中每年的過年大宴和停工雷打不動。

  就算是生產任務有多麽的緊張,年底的這些天都要停工,大家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村子裡擺上幾天的流水席用來慶賀當下的好生活。

  等來年繼續為了脫貧致富努力。

  張陽坐在自家門口,目光看著此刻村子裡的熱鬧,孩子們也暫時停課了,各個年齡段的孩子三五成群,在村子裡玩鬧著。

  本著眼前熱鬧與自己無關的想法,李泰雙目無神,用心經營驪山的生意,每天數錢還能讓他快樂一些,他對其他事情已經提不起精神了。

  此刻他有一種超脫世俗的感覺,除了金錢和時常孝敬皇爺爺,其他的一切對他來說都無關痛癢。

  倆人抱著各自的苦惱,安靜了許久。

  李泰先開口打破了沉默,“姐夫,如若不出意外,李悻手上還有五十萬貫銀錢,正在分批送往驪山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