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701章 歪了的科技樹
  高句麗之亂,亂起淵蓋蘇文,這個掌握兵權的將軍禍害了高句麗王室,讓高句麗王在心裡對幫自己報仇的天可汗感激涕零,伏在地上感謝。

  禮部與趙國公為首的中書省官吏,兩者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是否廢除高句麗王,從此高句麗成為大唐的郡守。

  張陽離開禮部之後,現在禮部種種舉措舉步維艱,許敬宗與長孫無忌的仇怨進一步加深。

  對此直到這個冬季臨近休沐了,秋季的許多事情,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結論。

  李崇義聽到松讚乾布的話,笑道:“讚普這番話,在下深以為然,淵蓋蘇文不死,高句麗難以平定,大唐難以安定人心,如此他必須要死。”

  這位吐蕃的讚普心中還有些慶幸。

  至少吐蕃沒有出現在淵蓋蘇文這種禍亂一地的人。

  與李崇義又交談了一番,松讚乾布來到長安城的東城門,也就是春明門,他與這裡的官兵告知一番,便在這裡的官兵的帶領下,前往驪山。

  在驪山村外遊蕩,冬季原本是大家都休憩的時候,很多村縣都在冬季停下了勞作。

  也就在冬季休息,到了來年春季就會有很多女子懷了孩子,到了來年秋季將孩子生出來。

  大體上,唐朝的人口增長周期都是這麽來的,勞作了一年的人們在冬季積極響應朝中提振人口的政策。

  松讚乾布到了驪山村口便在這裡遊蕩,與這裡的侍衛說了要見驪山縣侯,又在村口晃著。

  處默正在與李泰交流著新婚生活,張陽麻木地在一旁聽著。

  侍衛稟報道:“魏王殿下,縣侯!松讚乾布來了。”

  張陽齊聲道:“我去見見他。”

  與其聽處默與李泰分享新婚生活的經驗,張陽更願意去和松讚乾布聊天。

  這個冬季很冷,即便是雪後有了些許陽光,可寒風陣陣,還是令人想縮緊脖子。

  與松讚乾布許久不見了,別國的使者在長安城住久了就會穿上唐人的圓領衣袍,這個家夥則有些特別,到現在還穿著他們自己吐蕃人的衣服。

  松讚乾布見人出來,便作揖行禮道:“恭喜禮部又做成了一件大事,淵蓋蘇文的人頭落地了。”

  張陽揣著手又看了眼身後跟上來的李泰與程處默,無奈道:“讚普,我已經不是禮部尚書了,這些事情不是我安排。”

  松讚乾布現在講話也帶著地道的關中口音,“但禮部的眾人都是縣侯一手帶出來的,他們現在所用的種種舉措,也都是縣侯當初制定的,這當然要恭賀禮部,也要恭賀縣侯。”

  張陽笑道:“所以我就不願意和你這種多聊,你總是把事情想得很複雜。”

  聞言,松讚乾布笑著,“為何一直不讓玄奘入關?”

  張陽揣著手一歎,又看了看天日,“時辰不早,還請讚普兄弟長話短說,我要帶著女兒去上課了。”

  松讚乾布回道:“禮部想要教化高句麗,並且征討新羅百濟,在下可有猜錯?”

  “讚普說得對。”

  張陽點頭。

  其實在原本的歷史上,李世民征討了高句麗確實也去過新羅,那個新羅的女王天天惦記著太宗皇帝,甚至一度以為她自己是太宗皇帝的相好,就差每每寫情書,送給在長安城的太宗皇帝。

  當然了這件事的真偽有待考證,張陽更希望將征服星羅和百濟的事情交給朝中去辦,這點小事還用不著天可汗出馬。

  只要天可汗保持雄心壯志,堅持開疆拓土就好了,內卷是不好的,內卷容易把人卷死。

  大唐如此地強大,這麽多強人卷在一起容易出事。

  松讚乾布又道:“如此看來,突厥人的教化也開始了,終有一日突厥人就會忘記自己的祖先,張陽!你的手段很歹毒。”

  張陽搖頭歎息,“這就是讚普的眼界不對了,其實我們都是一個祖先來著。”

  聞言,這位讚普只是冷笑一聲。

  與他說話,說不到一起說,在他看來大唐該這樣不該這樣,松讚乾布是一個自我感覺很良好的人。

  在他看來大唐的強大用在這些地方很是浪費。

  話不投機半句多,張陽盤算著時辰,就去山下接女兒上課。

  處默與李泰的新婚生活交流,從開始和諧到現在開始有了爭執。

  張陽獨自一人來到山下站定了片刻,遠遠看著通向山頂的小道,女兒騎著熊慢悠悠下來了。

  她盤腿坐在熊背上,雙手揣在袖子裡,“爹爹為何不午睡?”

  張陽帶著她走著,解釋道:“爹爹我有很多事情要忙。”

  “魏王舅舅今天烤肉了嗎?”

  她崇敬地問道。

  “你魏王舅舅最近又要減肥了,這幾天都沒有烤肉吃。”

  “哦。”小清清失落地應聲。

  來到老師家門口,張陽便讓女兒聽老師講課,師母很喜歡小清清,尤其是她家三個兒子,就把小清清也當作自己的女兒。

  張陽坐在老師家門口,熊大也精神萎靡的臥在一旁。

  聽到老師對女兒講課的內容。

  除了書法,身手,和兵法,偶爾還要讓女兒來聽聽老師講一些謀略之道。

  媳婦一如既往貫徹她的目標,驪山有這麽多一等一的人物,當然要讓他們都給女兒做老師。

  張陽安靜地聽著院內的對話。

  張公瑾低聲道:“如果有一夥盜匪拿走了你的十斤金沙,你想要找到盜匪,你該如何做?”

  小清清回道:“當然是報官了!楊奶奶和王奶奶都說過要是遇到盜匪就要報官。”

  她回答得斬釘截鐵。

  張公瑾又道:“那若是那盜匪一夥有數百人,官府也不敢得罪該如何?”

  小清清回道:“讓折衝府去抓。”

  聞言,張公瑾還是點頭,再言道:“倘若調動折衝府需要的文書繁多,一時間到不了,而那夥盜匪就要跑遠了,你又該如何?”

  這一次小清清陷入了沉思。

  張公瑾瞧著這個三歲的小娃娃,她正苦思冥想著。

  小清清越長大,眉宇間越發長得像張陽,尤其是她蹙眉思量時,與張陽那時候一模一樣。
    不過張陽現在很少有這種神情了,因為如今的驪山勢力這麽大,他的煩惱也越來越少。

  張公瑾笑呵呵解釋道:“其實辦法也是有的。”

  小清清行禮道:“還請師公指點。”

  張公瑾坐在輪椅上笑呵呵講道:“你的眉眼與你爹長得一樣,若是你爹一定有辦法讓他們自亂陣腳。”

  小清清朝著門外喊道:“爹!”

  張陽有氣無力回道:“怎麽了?”

  小清清大聲道:“師公說爹爹有辦法!”

  張陽揣手苦惱,這老師到底是在考我還是考校女兒,只能回道:“要說辦法也無它,無非就是報官之時,原本丟失的十斤金沙,說成被盜匪搶了二十斤。”

  聞言,小清清又問向師公,“是這樣嗎?”

  張公瑾點頭,“你該有你爹爹的智慧才是。”

  小清清不解道:“如此一來,能找回原本的十斤金沙?”

  帶女兒上課是無趣的,接下來張公瑾與小清清講述著這件事要如何解決,首先說成二十斤或者一百斤都無所謂,能夠劫掠之人必定是一夥,而不是單獨一個,如此一來他們在分贓之時便會互相猜忌。

  甚至引起他們相互之間的爭鬥,誰都想著是不是分贓不均。

  而將金沙的數目往大了說,也是為了引起官府注意,假如說你丟了十文錢,官府不會在意,但你要說丟了一萬錢,地方官吏就會想盡辦法幫你將錢拿回來。

  張公瑾繼續向小清清解釋著這個辦法要如何施行,至於向官府謊報數目這就更簡單了,盜匪的家底就是你的謊報數目,你拿回屬於自己的那份,將多余的都獻給官府,又或者造福鄉裡,如此一來官府就會將你提升為一地的望族。

  一來得了名聲,二來官府會趁著盜匪互相猜忌,甚至因為分贓不均導致內亂,從而官府剿滅了盜匪,官府也得了好名聲。

  一個一舉多得的謀略就在小清清的腦海中成型,除了被吃乾抹淨的盜匪,鄉民,官府和自己都得到了利益。

  接下來張公瑾對她講述著這份謀略要完成時的細則。

  張陽依舊坐在門口,聽著老師的講述,不多時上官儀腳步匆匆而來,“縣侯,牛闖他們打算再鑄造一個蒸汽機,打算造得更為精良。”

  說著話,他拿出一份計劃,驪山的技術團隊做事都是需要提交計劃的,這種章程也只有驪山才有。

  往後驪山就是一個技術中心,成為大唐利於民生建設的技術中心。

  搞技術就要花錢,這一次牛闖需要再鑄造一個蒸汽機,所用的精鐵和精銅費用高達五千貫。

  張陽接過筆,當即寫下了一個準字,又囑咐道:“告訴牛闖,這一次蒸汽機的體型要小一些。”

  上官儀點頭,“這就去安排。”

  聽了老師的課,小清清腦子暈乎乎的,一番謀略大計把她繞暈了。

  張陽領著她回家,“知道你娘為什麽讓你跟著師公學本領嗎?”

  小清清趴在熊背上搖頭,“不知道。”

  張陽解釋道:“如果你沒有這些謀略,你就會被人左右,被人擺布,遇到困境找不到破解之法,所以這些本領也是你需要學的。”

  她低聲道:“老師說爹爹很聰明,太上皇外祖父說爹爹以前是個壞人,所以壞人都是聰明的。”

  聽女兒的理解,張陽慢條斯理解釋著,“壞人不見得聰明,聰明的人也不一定是壞人,你爹爹我是好人,不是壞人。”

  見女兒還在消化著剛剛張公瑾與她講述的謀略,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山上。

  現在她又多了一門課,那就是要聽張公瑾講述謀略,李玥覺得孩子可以不用學權謀,但要足智多謀。

  張陽對此一直秉持著很開明的態度。

  小清清一天的課程就結束了,她可以幫忙照顧弟弟,也可以跟著她的舅舅姨姨一起玩耍。

  李麗質與小武正在試著新式的弓箭。

  自從小慧接手了驪山大部分的經營之後,一直跟在媳婦身邊,很少與小武她們一起練身手了。

  小武在拉弓時就有了疑惑,“如此確實省力不少,騎射也更容易了。”

  這是張陽依照後世宋朝出現的神臂弓作出的改良,準確地來說它應該更像弩箭。

  整個弓身的長度三尺有六,弦長二尺。

  李麗質一箭射出之後,便開始丈量射程,最後得出了一個驚訝的結論,“竟有兩百步。”

  小武也詫異地看向嬸嬸。

  楊嬸回道:“唐弓尋常人能夠使用的多用一石弓,一石弓過了百米就很難再殺傷敵人,與騎兵對戰往往箭矢的殺傷對勝負的影響很大,若是加大一百米的殺傷射程,其得益是巨大的。”

  說罷,楊嬸躬身行禮,“恭賀大唐又得此利器,大唐兵鋒從此無往不利。”

  李麗質仔細觀察著神臂弓,又看向姐夫。

  姐夫正在逗弄幾頭小熊,好似對姐夫來說這就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

  對張陽來說這確實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只是覺得這三個丫頭練習騎射太過辛苦。

  每練一天就要休息三五天,不然身體的筋骨受不了。

  從小媳婦帶著她們的時候,這幾個丫頭都是養尊處優的。

  看姐夫蹲著逗弄三頭小熊貓,李麗質也在一旁蹲下來,小聲道:“姐夫,此弓是否要獻給朝中?”

  張陽抱起一頭小熊撓著它的小腹回道:“獻給朝中,讓你父皇高興一段時間也挺好。”

  李麗質重重點頭,站起身又覺得不對,為何父皇只是高興一段時間?
  有了火器之後,張陽對這種冷兵器從此沒興致了,他更願意想辦法增加燧發槍的射程,可以從加長槍管上做文章。

  冷兵器遲早有被淘汰的一天,包括這個神臂弓。

  大唐的科技樹歪了就歪了,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張陽覺得已經無愧於心。

  一旦朝中得到了火器,天知道李世民的想象會有多豐富。

  李麗質小心翼翼拆開神臂弓,讓照顧弟弟妹妹的宮女帶去交給父皇。

  這個製造能力落後的大唐,想要強大就需要一個更好方向,皇帝和自己的眼界並不在一個水平上,指望誰都別指望皇帝。

  小清清委屈地跑來:“爹!娘讓女兒將師公所教的都背下來。”

  生活總會有些波瀾,女兒一委屈就知道找他爹訴說,說她這個當娘如何如何不是,李玥的不滿終於快突破臨界值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