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485章 尚書省一天的花用
  這些文臣武將少了哪一個對朝堂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這可都是大唐的中堅力量,開疆拓土指望著他們出謀劃策呢。

  按照之前王公公帶自己走過的路線,張陽走過一個個小道,宮裡的路很複雜,殿宇眾多不小心就會迷路,發現路上的侍衛越來越多就說明路是對的。

  總算見到了在這裡來回踱步的李君羨。

  張陽拱手道:“李將軍一直都是值守這裡嗎?”

  李君羨扶著腰間的橫刀,板著臉,“正巧輪值,過兩天便會換人,一切全聽尉遲將軍安排。”

  “昨天驪山送來的銀錢到了嗎?”張陽笑道。

  “昨日傍晚到的。”

  這家夥還是板著一張臉,好像永遠都不會換表情。

  拿出鑰匙打開錢庫的大鎖,點亮門前的油燈。

  昏暗的庫房中空氣很渾濁。

  在庫房內多了幾個顯眼的木箱子,驪山的錢箱子與宮裡的箱子不同,驪山箱子是方方正正的。

  打開箱子,內部的銀餅整齊碼放。

  每一箱的銀餅分量都仔細稱量過。

  農業為重的大唐,各地的糧食價格也有起伏。

  糧價的波動往往與銅錢相關,硬通貨還是銀餅。

  而銀餅這種東西多數時候只在大宗貨物交易才會使用。

  朝中為了維持糧食價格,讓更多的人吃得起糧食,也能夠維持生活,現在一鬥黍米八錢的價格還算合適,糜子的價格更便宜,一兩銀子作價一貫錢,夠一地鄉民花用許多。

  尋常人家不追求奢靡的物質,只要掙得到銅錢也能滿足生活的需求。

  這種經濟情況不算糟。

  金銀銅錢價格與經濟效益有直接關系,還要多看一些典籍,現學現賣也要看一些,更需要能夠治理經濟平衡的人才,這方面的人才太難得了,也太難培養了。

  張陽重新走出庫房,“麻煩李將軍幫忙搬銀錢,十二箱就夠了。”

  “喏!”

  李君羨招呼著人手搬銀餅。

  搬錢的時候大家的心情都是很好的。

  “張侍郎搬這些銀錢做什麽?”李君羨雙手扶著箱子,與人一起搬著。

  “給大家發俸祿。”

  “原來如此。”

  聽到這話,大家搬東西的速度更快了。

  這年輕的大唐呀,缺錢!太缺錢,要發展,要建造,還要奶著天可汗讓他開疆拓土。

  張陽重新鎖上門,帶著人往尚書省而去,想到自己還被罰了三年俸祿,心情越加不爽利。

  走到尚書省,公主皇子們都準備好了,她們各自拿著小板凳,還有宮女與太監抬著桌案。

  “姐夫,我們都準備好了。”李麗質神色難得嚴肅。

  張陽打開尚書省的門,“麻煩李將軍將這些銀餅搬進去,就放在正堂內的桌案邊。”

  此刻的尚書省正堂就一張桌案,三十多個侍衛扛著沉甸甸的箱子走入。

  有個憨憨的兵士問道:“張侍郎,我們什麽時候能領到俸祿?”

  張陽看了看天日,“等各部去吏部核實了名冊以及每人應發的俸祿,就可以了。”

  送別這些人,張陽再看眼前的這些孩子,朗聲道:“會寫字上前一步。”

  高陽公主和東陽公主先站了出來,還有李治,與清河。

  其中高陽公主和東陽公主的年齡稍大一下,比李麗質小一些估摸著十二歲。

  見大家都看著自己這個姐夫。

  張陽又道:“能獨自看懂文章的人再上前一步。”

  現在就只剩下了高陽和東陽。

  張陽暗暗點頭,“高陽公主和東陽公主坐在正堂前,將前來領俸祿的人都記錄下來。”

  “喏。”孩子有模有樣地回應。

  小孩子總喜歡學大人,在宮中長大的孩子見識過朝臣和武將與她們父皇講話的模樣。

  他們也喜歡跟著學。

  李麗質主動請纓,“我坐在姐夫一側,幫助姐夫寫記錄。”

  張陽將一個個箱子打開,入眼的是一塊塊銀餅。

  看著這些孩子望著一塊塊銀餅,眼睛都在冒光,張陽小聲道:“你們要記住了,這些銀錢都是驪山的,以後要是你們父皇賴帳了,可要幫著姐夫一起要債。”

  高陽的神情有些扭捏,“要幫著姐夫對付父皇?”

  張陽咧嘴笑著,“當然不是要對付你們父皇,姐夫幫花朝中渡過難關,父皇是不是該還給驪山。”

  幾個孩子懵懵懂懂地點頭。

  張陽小聲又道:“在驪山有蛋糕吃,還能種田玩,姐夫還可以教你們本領,等來驪山避暑,姐夫天天給你們做蔥油雞吃。”

  “嗯!”東陽先是重重點頭。

  其他孩子的眼神也堅定許多。

  一群孩子圍著,張陽低聲道:“以後要是和你們父皇吵架了,你們都要幫著姐夫,知道了沒有?”

  “知曉了。”一個奶萌奶萌的孩子點頭。

  張陽這才點頭,“按照之前的安排,東陽高陽做記錄,麗質幫我記錄帳冊,其他人維持秩序,誰敢搗亂你們就揍他,他肯定不敢還手的。”

  “喏!”

  一群孩子響亮地回應。

  張陽欣慰點頭,多麽根正苗紅的孩子呀,天可汗應該好好培養才是。

  盤腿坐下開始研磨,注意到一旁有一道森冷的目光,張陽側目看去,“長樂公主為何這般看著我。”

  李麗質抿嘴道:“何故如此,父皇不會賴帳的。”

  張陽冷哼一聲,“人心不古。”

  不多時就有官吏三三兩兩前來,只是這些人有些狼狽,原本官服就打著補丁,現在顯得更破落了。

  程咬金和秦瓊先走入尚書省。

  高陽朗聲道:“站住!先來報上名諱和官職。”

  先是愣了愣,程咬金看到在場的都是公主皇子也不敢發作,隻好照辦。

  東陽公主寫下官職和名諱之後,這才讓人進入。

  程咬金快步走入正堂,“這是我們左千牛衛的兵冊,這兩年所欠俸祿都在上面了,吏部已經核準過。”

  看程咬金衣衫被撕破地方不少,張陽苦笑道:“所以下官之前的表格還是沒有用上。”

  程咬金笑起來露出一口大黃牙,“那群文官不識好歹。”

  張陽看著名冊又道:“太極殿上的沒有受什麽大傷就好。”

  “在太極殿與他們過了幾招,被金吾衛拿下,片刻我等去了吏部與那些文官又過了幾招,那魏征老匹夫口口聲聲自詡君子,跑得倒快。”

  看著吏部的批複,對照自己這邊帳冊,張陽朗聲道:“原本帳冊上共計兵員兩千人,到了吏部批複有兩千一百五十人,人數怎麽多了?”

  程咬金又道:“都是按照吏部的名冊來批複的,今年招收了一些新練兵卒。”

  張陽提筆寫道:“原本應該是十一貫五十錢,按照吏部的批複尚書省這邊給十二貫錢。”

  寫下之後,交給一旁的李麗質做記錄。

  張陽寫下字據從箱子中拿出五塊小銀餅,再搭上一些零碎銅錢,“大將軍要是不放心分量,可以當場稱量。”

  程咬金收好銀餅和銅錢,拿過字據,“說來這都是弟兄們的辛苦錢,老夫一掂量就知道分量足,以後能否增加一些例錢,將士們也辛苦。”

  “大將軍放心,我會先給朝中所有衛府加錢,往後看衛府的操練與表現,給予嘉獎和扣罰,希望大將軍可以給軍中多些正面影響,尚書省這邊會給予將士積極性的獎勵。”

  “好!”

  收著錢程咬金滿意離開。

  眼前又是秦瓊大將軍。

  張陽看著吏部的名冊,“左武衛三千七八百人,三年俸祿賒欠二十貫七十二錢。”

  秦瓊收好銀錢也離開。

  張陽抬頭看向尚書省門外,三三兩兩排隊的人越來越多。

  眼前又是太醫署監正的盧照鄰。

  “盧監正,我以為你還在給朝臣們治傷。”

  “那些小事交給底下的醫官便可。”盧照鄰神色犯難,“這是我們太醫署這兩年賒欠的俸祿,還有能否給太醫署多一些銀錢,自己揭不開鍋倒沒什麽,都沒有銀錢來采買藥材。”

  張陽思量道:“之後我會拿出一些獎罰制度,尤其是在醫術編撰和治病良方,整個太醫署也要動起來,可以多向驪山的醫館學學,一心搞醫學,如有成效一樣給予獎勵。”

  放在以往,盧照鄰對張陽有偏見,尤其是他這種什麽都要拿的性子,還有太醫署的不少醫官都去了驪山,驪山醫館給的確實不少,自己都想去了。

  今時不同往日,盧照鄰手裡拿著足量的銀餅和銅錢,明明自己對他還有偏見,沒想到他出手竟然這麽實誠,沒想到朝中還有這麽好的人,大家好日子也要來了。

  一直到了午時,來領俸祿的人也越來越多。

  尚書省門前排滿了人,還有公主和皇子們看著門,大家更不敢胡鬧,只能一個個地進入。

  從尚書省門前,一路排到了承天門前。

  魏征看著一幕笑道:“皇城多少年沒有這般光景了。”

  尉遲恭點頭道:“不少殺才都說張陽不是什麽好東西,老夫看來這孩子還是有過人之處的。”

  手裡揣著俸祿,講話都多了幾分底氣。

  一直到了黃昏時分,李世民聽著李君羨的講述,“到現在他還在分發俸祿嗎?”

  李君羨點頭道:“還有不少人沒有領到俸祿,現在還排著隊。”

  心中隱約有種不好的感覺,李世民黑著臉,“到現在他發了多少銀錢了。”

  李君羨咳了咳嗓子,“大概有一萬貫了吧。”

  李世民倒吸一口氣,“一萬貫!朕讓他做度支郎,他一天就給朕花用一萬貫!他以為他是誰!”

  李君羨連忙行禮,“陛下,張侍郎給錢還是很公正,該是多少是多少,絕不會少給,還說以後但凡各部有成效,還要增加獎勵。”

  “還增加獎勵?”

  “張侍郎為人公允,陛下英明!”

  瞪眼看著李君羨,他一定也收了張陽的錢。

  平時省吃儉用,李世民這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如那小子有錢,一出手就是上萬貫。

  這些錢來路正不正不清楚,至少他一來朝堂,朝堂上的窘迫得以緩解。

  說不定現在滿朝文武都在說著他的好話。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茶碗,不知道為什麽,朕也應該高興才是,為何心裡總是空蕩蕩的。

  “你退下吧,準備去驪山避暑的事宜。”

  “喏。”

  三省六部九寺,還有二十四衛府。

  張陽看著眼前的名冊還需要分發的衛府挺多。

  李治把剩下的文書都收了上來,“姐夫都在這裡的,剩下的這些沒有發放下去。”

  注意到李麗質的眼神,張陽看著還有小半箱的銀餅,“這些花用都交給你母后,以後你們的花用也多一些。”

  “謝姐夫。”李麗質喜笑顏開,讓宮女提著半箱子銀餅離開了。

  原以為今天分發了一萬兩千貫,怎麽都夠了。

  眼下還有一摞的文書的名冊沒有給,張陽將人都叫了進來,“諸位的俸祿明日午時,就會安排人送過去。”

  看眾人神色犯難,李大亮喝道:“一個個都不作聲做婆娘呢?”

  “謝張侍郎。”一眾裨將校尉朗聲道。

  張陽感慨道:“天色不早了,下官今天帶出來的銀錢不夠,只能等明天。”

  李大亮又喝道:“都回去,明天自然會送來,張侍郎說一不二,你們平時的豪氣哪兒去了。”

  “喏!”眾人又是應了一聲。

  聲音很響亮,在空蕩的尚書省久久回蕩。

  又一小吏急匆匆而來,“張侍郎,這是太子殿下送來的卷宗,說是開辦官學的部分銀錢還未給。”

  張陽發愁地看著這份奏章,太子那邊還需要兩百貫,再看看眼前掛在牆上的財表。

  缺口依舊很大,河西走廊要建設,朔方就要出兵。

  朝中每年都要發放俸祿。

  說起創業就是一台銀子粉碎機。

  創業建立大唐更是需要大量的銀錢。

  李麗質帶著弟弟妹妹回去了。

  張陽走出尚書省關上官邸的大門,見李大亮還站在一旁,拱手道:“將軍放心,明日午時就可以將銀錢送到。”

  “老夫不怕你賴帳,大不了帶兵拆了這個尚書省。”

  “將軍說話豪爽,下官佩服。”

  一路走向朱雀門,李大亮還在身後跟著,張陽又道:“大將軍不回家嗎?”

  李大亮頷首道:“你身系領軍衛六千兵士的餉錢,老夫自然要保護你。”

  又是走了一段路,李大亮不禁問道:“以往朝中給俸祿都是祿米和銀錢一起給,你怎麽都給銀錢呀?”

  “大將軍是覺得我敗家?”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