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481章 各部各衛要錢
  掌管著整個驪山的帳目,李玥處理起這些帳目也得心應手,一手撥著算盤,皺眉盤算著每一冊帳目的盈虧。

  小武和徐慧手中也各有一個小算盤。

  一時間家裡都是算盤撥動的嗒嗒聲。

  張陽喝下一口茶水,貞觀二年,李世民拿出了庫房中的三百貫銀錢,用來采購鐵礦來鑄造兵械,糧秣三百石。

  這些帳目倒是記錄得清楚,只是沒有下文。

  而之後打下了突厥的所得,卻沒有記錄在這份卷宗中,而是記錄在了貞觀四年,突利可汗派人來朝賀的卷宗中。

  這也顯得這些帳目龐雜和零碎,導致在整理的時候總是還要回頭再去查看之前的卷宗。

  在每個不同的年份間整理,正看著貞觀三年的卷宗,突然又要回去調貞觀元年的某一筆帳。

  張陽喝下一口茶水,“他們是豬嗎?能這麽做流水帳嗎?”

  小武和徐慧正在打瞌睡,聽到師父的罵聲頓時又來了精神。

  盤算出來的帳目在桌子上放不了,只能鋪在地上。

  看倆小丫頭,正在犯困,李玥溫聲道:“快去洗洗,早點睡了。”

  徐慧和小武這才擱下手中的筆。

  李玥帶著她們去洗漱。

  張陽將地上的帳目整理好,將這些抄錄下來的帳冊捆好之後,交給站在屋外的嬸嬸,“麻煩嬸嬸,一早將這些帳冊交給上官儀,讓他去幫忙,整理成冊,再拿出一個具體的條目。”

  嬸嬸接過倆摞紙點頭,“喏。”

  忙了一晚上,夫妻倆也不知道是如何睡下的,生物鍾總是按時讓人醒來。

  張陽看著銅鏡中的自己,“媳婦,你看到沒有。”

  李玥也是沒有睡夠,她整理著夫君的發髻,“怎麽了?”

  “我的眼中都有血絲了。”

  “這種事情確實很折磨人,既要掌握財權,夫君還要去看看朝中的府庫才行。”

  張陽無力的點頭。

  王嬸一早就在打掃院子了。

  睡了又像是沒睡,張陽雙目無神的打著雞蛋還要那群孩子做蛋糕,很想抓狂,也想把戶部那些人全部吊起來,狠狠抽一頓。

  要不是他們將帳目做得這般零碎,也不至於一家人忙成這樣。

  兩個小丫頭也醒了,小武正翻找著房間內,“咦?葡萄乾呢?”

  當蛋糕出爐,小武見到蛋糕上的葡萄乾,委屈又心疼。

  張陽安慰道:“讓嬸嬸再去買一些回來。”

  這些葡萄乾都是李玥獎勵給她們的,平時不舍得吃。

  小武拿過一塊熱騰騰的蛋糕,默不作聲吃著。

  李玥勸道:“下次我們自己做蛋糕自己吃。”

  小武低聲道:“老師也會做蛋糕嗎?”

  “會一點的。”

  “嘻嘻!”

  小武臉上的陰霾不見,轉眼又恢復了笑臉。

  蛋糕從竹筐中倒出來,放入食盒中,再準備一把小木刀,用來切蛋糕。

  李玥又拿了兩個肉包,“夫君要是餓了,可以拿出來吃。”

  媳婦這種細致入微地關懷,總是很感人。

  心裡感覺熱乎乎的,張陽提著食盒走出家門。

  早朝的天空陰沉沉,今天多半要下雨。

  剛走到朱雀門,見牛進達和程咬金坐在門旁,正啃著一張餅。

  心中帶著疑慮,張陽還是亦步亦趨走向朱雀門。

  “站住。”

  聽到話語聲,張陽皺眉回頭看去,本來還坐在門邊的兩個大將軍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站到了自己身後。

  “兩位大將軍,不要耽誤了早朝的時辰。”

  話音剛落,卻見程咬金一掌拍在了肩膀上,他甚至還用力捏了捏。

  “好小子,這身腱肉,比老夫當年還要結實。”程咬金朗聲笑著。

  被牛將軍和程咬金一左一右夾在中間,張陽不解道:“兩位大將軍,為何如此熱情?”

  牛進達先是長歎一口氣。

  程咬金開口滿臉的笑容,“聽說你小子被陛下封為度支郎,還入了尚書省?”

  張陽神色犯難,“不知道程大將軍有何指教。”

  牛進達小聲道:“張侍郎有所不知,左右千牛兩衛的餉錢已經許久沒有發放。”

  程咬金也是點頭,“自北征突厥之後,朝中發放的銀錢是零零碎碎,將士們多是有怨言,但也不敢明說,某家看在眼裡,心中犯苦。”

  說著話有走到了朱雀門前,在這裡還有一個將軍。

  “哈哈哈!”李大亮先是大笑一聲,“好小子,當初老夫就知道你小子必定不凡。”

  張陽拱手道:“見過大將軍。”

  “老夫當年出征吐蕃就聽說朝堂上有個出謀劃策的小子,那時老夫就知道你小子肯定能光耀門楣,某家這雙招子端是毒辣。”說著話李大亮又提了提褲腰帶,一手搶過被夾在中間的張陽,“好小子,我們領軍衛的用度能不能加一些?”

  張陽拉著走路有些踉蹌,指了指太極殿,“大將軍要上朝了。”

  “上……上什麽朝!”李大亮湊近小聲道:“你是有所不知,我們領軍衛在軍中那是驍勇善戰,可再善戰的將士也需要吃飽飯是不是?近日的軍中營食一降再降,都要吃不飽飯了,你說這像什麽話!”

  張陽配笑著,又見不遠處還有幾個人朝著這裡走來,來人是工部的閻立本和太醫署的盧照鄰。

  走入殿中被眾人圍在中間,張陽麻木地聽著大家的苦水。

  盧照鄰拱手道:“當初下官與張侍郎之間多有矛盾,為醫者當治病救人,可我們太醫署的用度一降再降,如今是連藥材都買不起了。”

  閻立本講著,“指南針的秘方到底是什麽?老夫專研兩月不得竅門。”

  又見還有官吏朝著自己走來,張陽歎息一聲,再瞧著長孫無忌得意的神情,心中不由得咬緊了牙。

  朝中的經濟情況就是一團亂麻,一本糊塗帳。

  皇帝也是手裡有點銀錢了,就哪裡缺錢補哪裡。

  完全不顧收支平衡。

  “陛下到!”

  隨著殿內太監的一聲高喝,眾人這才停下話語。

  昨晚忙到深夜,現在還沒有睡夠。

  張陽將食盒交給殿前的張公公看管,然後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陛下也到了太極殿中。

  早朝正式開始,各部稟報著事宜。

  張陽趁機先站著睡會兒,卻聽到了一些異樣的話語。

  李世民朗聲道:“已是六月入夏季,這宮中炎熱,不知諸位可知有何避暑之地。”

  閻立本站出朝班,“陛下,九成宮已修繕完成。”

  李世民稍稍點頭。

  看來這是要去天台山九成宮避暑了。

  張陽提了提精神往前一步,“敢問陛下,要前往九成宮需要多少兵馬護送?”

  李世民沒有講話。

  長孫無忌開口道:“以往護送兵馬三萬。”

  李世民面帶笑容,再看張陽的神情,“此番便少些兵馬,一萬兵馬護送足矣,張侍郎也一同前去。”

  殿內沉默半晌,見他不謝恩,也不退回朝班。

  “陛下,貞觀六年,陛下去了一趟天台山,所用銀錢近一千貫,其中車馬糧秣,以及修繕仁壽宮又花三千貫,此番已有四千貫。”

  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避暑的心情被張陽的一盆冷水澆滅。

  “陛下可以去驪山避暑,第一路很近,第二太上皇也在驪山,而且驪山還不用糧秣。”

  張陽的話語回蕩在殿內。

  李世民暗暗點頭,“避暑的事情暫且不提,朔方兵馬準備如何?”

  侯君集站出朝班,“稟陛下,昨日朔方總領兵李績送來軍報,已經操練兵馬三萬有余,隨時可以前往。”

  李世民朗聲點頭,“好!”

  “陛下!”張陽又站出朝班,“敢問,征討漠北共需多少兵馬?”

  侯君集行禮頷首,“已有兵甲三萬,再有兩萬兵卒補足輜重運送,便可直撲薛延陀。”

  “敢問需要多少兵馬糧草。”

  話語一過腦子,侯君集回道:“一百石足矣。”

  話語落下,卻見對方笑了笑,侯君集不解道:“何故發笑。”

  張陽正聲道:“抱歉,聽到如此荒謬的估算,一時間沒有忍住,首先當初李靖大將軍北征突厥,所用糧草近一千石,這還是以戰養戰為前提,而此番出征薛延陀路途遙遠,一入漠北不知敵在何方,二要長途跋涉,所用糧草一百石如何夠,再者增加兩萬兵馬?”

  “一人就算是一天倆頓,按照成年男子的食量來算折返兩月所需糧食便是一鬥,按照市價十鬥一石,敢問侯尚書,五萬兵馬兩月所用糧秣需要多少。”

  殿內又是一陣小聲議論。

  侯君集一時間下不來台。

  李世民沉著臉,“那麽以你所言,何時出兵合適?尚書省能為這次出征準備多少糧草?”

  侯君集稍稍一禮已經回到了朝班。

  張陽拱手道:“臣昨日看了現在朝中的盈余,若要準備糧草,最快要等到八月夏收,現在想要出征漠北,臣只能說沒錢沒糧。”

  李世民又道:“若是八月前往仁壽宮避暑呢?”

  張陽沉聲道:“沒錢。”

  “何時能夠修建太液池?”

  “沒錢。”

  看李世民怒氣上頭就要發作,張陽又道:“河西走廊的建設還沒有著落,前後還需數萬貫,修建太液池的事情陛下就不要想了。”

  數萬貫……

  殿內眾人不由地倒吸一口涼氣。

  大家也是權貴,一聽到數萬貫也是一陣牙疼。

  李世民突兀站起身,群臣再次行禮。

  “張侍郎,房相,趙國公來甘露殿議事,退朝!”

  皇帝沒了早朝的心思,快步離開了。

  張陽笑著看向王公公,“麻煩王公公,將這個食盒送入立政殿交給晉王殿下。”

  王公公點頭答應,“縣侯趕緊去甘露殿,這些小事交給老奴便是。”

  “有勞了。”

  “客氣了。”

  張陽收拾一番心情,跟上了長孫無忌與房相的腳步,走在兩人的後頭。

  此刻的甘露殿內,李世民正在用著飯食,吃的就是驪山的鹹鴨蛋,配著一碗黍米飯。

  見人來了,李世民言語道:“坐。”

  “喏。”

  三人應聲坐下,等陛下也吃完了,他擦了擦嘴又喝下一口茶,“科舉官吏安排得如何了?”

  房玄齡拿出一份冊子,“陛下這是各級官吏安排的名冊,本次科舉所錄用之人皆在冊子上,已有了安排。”

  長孫無忌瞧了一眼張陽,低聲講著,“倒是有個叫裴行儉的年輕人,寫了一份西域都護府治理的策論,很是不錯。”

  “人已經被吏部指派去外交院了。”心中帶著狐疑,長孫無忌松了松衣襟,“只是不知道外交院和吏部是什麽交情,讓中書省事後才知道,這麽一個才學了得之輩被派往了外交院。”

  張陽接過太監端來的茶水,“趙國公話裡帶著話,是說我外交院和吏部有所勾結?”

  “老夫只是疑惑。”

  房玄齡喝下一口茶水,“既能寫書西域策論,能被外交院看上也是在情理之中,於理吏部尚書楊師道知道此人有治理西域之策,將人送往外交院也是應該的。”

  “策論為何還沒到中書省,人就已經被吏部派出去了。”

  張陽笑道:“因為這份策略是吏部尚書楊師道先看到的,是由許敬宗遞交的,這才會提前安排。”

  長孫無忌板著臉,“朝中有朝中的規章與安排,還望張侍郎以後多管著點手下的人。”

  “哎,趙國公教訓的是。”張陽點頭,保持著晚輩的謙遜。

  分明的就是挖人不成功,被外交院截胡了,你長孫無忌還小心眼。

  心裡又對長孫無忌的印象低了幾分,張陽神情淡定自若地喝著茶水。

  看臣子之間爭鬥,李世民意猶未盡。

  張陽接著道:“昨天剛進入尚書省為度支郎,今一早就有朝中各部管尚書省要錢,希望陛下可以給臣庫房的鑰匙,查看朝中銀錢的盈余,也可以適當地分配。”

  李世民點頭,“朕會將錢庫與糧庫的鑰匙給你。”

  “臣還有一個要求,往後朝中的銀錢一應分配調度都需要經過尚書省。”

  張陽在掙錢上確實是一把好手,能夠將一個破落的村子經營成現在的各郡眼饞的富庶之地。

  正是看中了他的這等能力,長孫無忌才舉薦他入尚書省,朝中諸多位置空缺,像房玄齡,岑文本,魏征,還有長孫無忌等人誰不是身兼數職。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茶碗,“可以答應你,但朕要看到你的成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