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479章 縣侯管錢
  尚書省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都說三省六部,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

  自漢以來尚書省乃至一國宰相所在。

  為了完善朝中吏治,尚書省早已被閑置,而且沒有再複立。

  而且門下省就有政事堂,議政之事也不需要尚書省。

  現在朝中的形勢,陛下有意無意都是削弱相權,更是淡化宰相的權力。

  宰相這個位置太過特殊,歷朝歷代相權過大,無法制衡。

  一國之亂往往也是從宰相開始。

  若是尚書省再複辟,尚書之權壓過中書省,對吏治來說會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長孫無忌又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尚書的職能還在,並不是重新設立仆射之位,而是讓張陽繼續任職侍郎,從中書省調往尚書省。”

  房玄齡又道:“既然如此就不能給張陽太大的權力,不設尚書令,不設仆射。”

  李世民又道:“該給張陽何職?”

  長孫無忌又道:“度支,勸農,營田。”

  武德殿的談話,開始為張陽的以後規劃。

  熟不知此刻的張陽已經在打算退休後的日子。

  許敬宗回到了外交院,與張大象,張大素,李崇義商議對吐蕃的章程,讓松讚乾布簽字畫押。

  黃昏時分,張陽回到家中,小熊正馱著一個架子,邁著吃力的腳步正在犁地。

  張陽愣了好一會兒,點頭道,“這頭熊確實吃得太胖,也該讓它犁地減減肥。”

  好似聽懂了主人的話語,小熊滿不服氣地嗷嗷叫喚了兩聲。

  在家中坐下,張陽喝著茶水。

  小熊犁完地,小武給它卸下架子,它便自覺地去水盆中坐下,讓小武給它洗乾淨爪子和毛發。

  洗好之後,看孩子搖籃中哭鬧了,小熊又跑去到女主人李玥身邊,幫忙推著搖籃,小主人這才停下了哭鬧。

  這頭熊忙前忙前,也累得夠嗆。

  以前它還小,四年了,它從當初的瘦小已經長成了一頭壯碩的成熊。

  這還沒到它完全長大的狀態。

  現在它隻比尋常人家的田園犬大一兩個個頭。

  倒是它直立起來的時候隻比成年男子矮一頭。

  張陽低聲道:“過些天我們家就不用馬車了,讓它拖著馬車就好。”

  聞言,李玥怪異地看了一眼夫君,“怎麽舍得讓它拖馬車,再怎麽說也是自家養大的。”

  它已經成了家裡的一員,來這個家這麽久,早就有了感情。

  張陽嘖舌道:“不舍得讓它馱馬車,怎麽舍得讓它犁地。”

  李玥還拿著書卷,“它是家人,也該為這個家出力。”

  “讓它馱馬車也是為了這個家出力。”

  夫妻倆爭論兩句,王嬸走來道:“公主殿下,宮裡的人來了。”

  張陽看向家門口,見是王公公,連忙從院子一角的庫房中拿出兩壇醃好的蘿卜,“王公公,這是來宣旨。”

  王公公拿出一個官印,“這是尚書的官印,這次玉樽乃陛下賞賜,陛下有旨讓張尚書從中書侍郎改任尚書省侍郎。”

  張陽接過官印狐疑道:“尚書省?”

  王公公笑著解釋,“老奴也不清楚,武德殿內是趙國公提議的。讓張尚書掌管權農,度支之權。”

  張陽把兩壇醃蘿卜交給他,“這兩壇子醃蘿卜還望公公收下。”

  “張尚書實在是……”王公公接過這兩個壇子,又道:“老奴再多說兩句,陛下沒有要複辟尚書省的意思,而且尚書省空置多年卻少人打理,這才交給張尚書,往後的相權與朝政議事也都在中書省和門下省,與尚書省無關,再過一些年月等朝中官吏人手補齊,會取締尚書省。”

  “張尚書只是暫任,往後或許再無人去任職,您可能是最後一位。”

  “多謝公公告知。”

  “那老奴就告辭了。”

  李玥拿過這個小巧的玉樽,“歷來能夠賞賜此物的人甚少,只有天子看重其人,賜予此物可與天子共同飲酒。”

  張陽把官印放下,“趙國公這隻老狐狸是什麽意思?”

  李玥也看著官印,“尚書省閑置已久,朝中需要人來打理,趙國公心裡很清楚,尚書省不會再複辟,之所以這麽做有敲打之意,一個閑置衙門交給夫君,是希望夫君能夠獨當一面。”

  “呵,我還不能獨當一面嗎?整個禮部都是我管著,俸祿就不說了我還每年倒貼錢。”

  李玥一手撐著下巴,看著官印又道:“倒也不是無用,夫君掌握著度支之權,要放在秦漢時乃治粟史,可過問財賦,倉部、左右戶、金部、庫部……”

  “慢著。”張陽打斷道:“這不是戶部的事嗎?”

  李玥搖頭,“戶部隻管賦稅田畝和民冊戶籍,至於財錢去向則是夫君過問。”

  張陽頷首道:“也就是你父皇讓我管錢?”

  “算是這個意思,不過夫君不要太當回事,從來都隻用天子用度,多半不會過問尚書省,一個虛銜而已。”

  在以前望夫成龍的媳婦,現在倒有一種看開了的感覺。

  注意到目光,李玥瓊鼻皺了皺,“夫君這麽看著我做什麽?”

  張陽牽過她的手,“你比以前更成熟了。”

  夫妻倆人並肩而坐,側臉靠得很近,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呼吸。

  李玥溫柔笑著,“夫君覺得我以前不成熟?”

  “我只是覺得你以前覺得我做官出息了,你會更高興,現在我被架空了,你反倒是松了一口氣。”

  “如果真有三十歲那年,夫君是重病纏身,我一定不會讓父皇這般利用夫君。”

  張陽點頭,“對,你父皇就是在利用,你我夫妻終於有了共識,這是一件好事,有此共識我們應當慶祝,今晚喝酒。”

  握著這雙粗糙的大手,感受著手掌的溫熱,李玥又道:“夫君三十歲那年真會有這麽一天嗎?”

  “我那是忽悠他們的。”

  李玥突然又笑了,“說來也是,夫君向來注意養生,應當長壽才是。”

  “晚上能喝酒嗎?”

  夫妻間的低聲細語被小武突如其來的一問打斷。

  李玥撫著她的發髻,“老師都戒酒這麽久了,戒了就戒了,不想再飲酒了,讓你師父獨酌。”

  嬸嬸做了三兩小菜端上桌。

  張陽喝著酒水,考慮到朝中的財錢大權,這皇帝還真是會挑位子,偏偏是這個管錢的官。

  ……

  深夜,李泰坐在村口聽著一群自稱飽讀詩書,通讀古今的老先生講述生門死門的題目。

  “難道諸位老先生也解不開嗎?”李泰的神情多了幾分悲愴。

  幾個老人家無言相看一眼,隻好回道:“回魏王殿下,此題妙就妙在不能以常理思量,還請再給老朽多些時候思量。”

  李泰吃著菜葉子,“行了,不為難你們,早點回去休息吧。”

  “喏。”

  嘴裡還嚼著菜葉子,讓人送這些老人家離開。

  魏王要減肥,一群魏王府出來的侍衛也要跟著減肥,陪著魏王殿下吃菜葉子。

  李泰放下手中的空碗,“弘文館那邊還沒有消息送來嗎?”

  侍衛回道:“一早便再去問。”

  “嶺南的蔗糖什麽時候可以到?”

  “今年嶺南風調雨順,各類作物的長勢也很不錯,想來又是大豐收,到了七月便能收獲更多的蔗糖。”

  見魏王吃完了菜葉子,侍衛懂事地遞上一隻雞腿。

  減肥也不能隻吃菜葉子,不吃肉。

  魏王殿下吃完菜葉子總要配一些肉食。

  李泰啃著雞腿,看著洛陽送來的書信,那邊的白糖價格已經漲到了五百貫一鬥,“真是一群貪得無厭的家夥。”

  早晨,李玥忙著給夫君穿好官服,打理發髻,“既然父皇將度支郎的位置交給了夫君,往後朝中要用錢的地方,勢必要過問。”

  張陽看著銅鏡中的自己,媳婦正在幫著自己扎頭髮,她的睡衣寬松,半遮半掩。

  “夫君莫要鬧了,時辰來不及了。”李玥給戴好官帽,又注意到什麽地方不對,“咦?這官帽怎麽……”

  “為了讓官帽更透氣一些,我給上沿鏤空了,戴著就不會悶得慌。”

  李玥觀察了半晌,“不仔細看,確實不容易發覺。”

  抓住夫君的魔爪,李玥紅著臉又道:“孩子就在院子裡。”

  “……”

  “夫君別耽誤了時辰。”

  說完話,她將一盆奶倒了出去,夫君總喜歡用來泡腳。

  孩子換成了米粥食,媳婦的情況好轉很多,擠奶的頻率也少了。

  張陽穿好官靴,吃著小武蒸的包子,急匆匆出了門。

  今天的早朝有些特殊,松讚乾布還要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進行稱臣的事宜。

  張陽跟著早朝的人群走出承天門。

  許敬宗走在一旁,“聽說陛下將張尚書調任尚書省?”

  張陽點著頭,“趙國公的主意。”

  “這老狐狸不希望將來中書省的權力有尚書一份。”

  “這就是朝爭嗎?”張陽神情凝重,“我果然還是被他們孤立排擠了。”

  “下官會一直站在張尚書這邊。”

  走入殿內,有人笑呵呵聊著家常,還有人正為了今天要稟報的事宜準備嘴裡不停念著,也有人大清早就在打瞌睡。

  “下官心裡一直有個疑惑。”

  “什麽疑惑?”

  許敬宗湊上前低聲道:“這個松讚乾布知道了太多事情,包括薛延陀可汗的下落,若是此人回到了吐蕃口無遮攔……是否要殺他滅口。”

  “老許啊,我們需要吐蕃的民心,這人還不能殺。”

  “也罷,下官回去找個借口,就說夷男可汗是故意要留在中原的。”

  “這才是我們禮部的侍郎,不要動不動就殺人,我們是好人,那就要拿出好人的樣子,我們一定要站在正確的一方,才能不被落人口舌,往後諸多事情才能更順利。”

  “對,我們是好人。”許敬宗重重點頭,就算外交院殺人越貨,誅人心滅他國,西域血流成河和外交院有什麽關系,我們是好人,他們才是壞人。

  早朝正常開始,由禮部侍郎張大象站出朝班開口,松讚乾布受到召見走入太極殿。

  按照以前稱臣的流程,松讚乾布道歉,賠罪,認錯。

  松讚乾布會審時度勢,也知道進退。

  他很清楚現在和大唐繼續抗衡沒有意義。

  不要在對方隱忍的時候驕傲,會隱忍的人才要防備他,松讚乾布要像當初高昌父子那樣狂妄,倒也好對付。

  現在吐蕃讚普低頭認錯,外交院反而拿他沒什麽辦法。

  插科打諢是常事,張陽迷迷糊糊已經不知道早朝接下來的事宜發生了什麽。

  直到醒來,才發現殿內的人已走了七七八八。

  掃了一眼四周,目光落在站在殿外的太子殿下,張陽好奇道:“太子殿下是在等誰?”

  李承乾無奈道:“你剛被調任尚書省,當年父皇在尚書省任職,孤也知曉一些尚書省的事宜,帶你過去。”

  “有勞太子殿下了。”

  尚書省的方向與中書省同路,只不過要多走一段路,繞過中書省,路上的石縫中長出了不少的雜草。

  這裡沒有行人,顯得荒涼。

  走到一個宅邸前,門匾上的字跡隱約可見,尚書省。

  李承乾推開老舊的門,走入其中,內部的情況更糟糕,雜草成片。

  中書省的正堂更是破敗不堪,還有不少的瓦片落下。

  李承乾解釋道:“父皇登基之後,這裡便一直被封存,許久沒有人踏足過,其中還有不少的卷宗留著,那都是武德年間的事了。”

  這尚書省就是一個空衙門,自己是這裡唯一的官吏。

  院子很寬,比中書省還要寬大幾分,一陣冷風吹過,讓此地顯得陰森。

  李安儼帶著人到來,“太子殿下,這是戶部讓送來的卷宗。”

  李承乾點頭,“都搬進來吧。”

  “喏。”

  張陽卷起自己的袖子,拿起放在牆角的掃帚,剛剛拿起來飽經風霜的掃帚當場散架,一陣無言……

  李承乾又道:“想必你也知道,朝中用度緊張,你經營驪山頗有成效,趙國公也是希望朝中有一個安排銀錢度支的人,觀你有經營調度的本領,也希望朝中能富裕起來,朝中銀錢涉及眾多事宜,尤其是今年科舉之後……”

  還來不及打掃這裡,看著一堆堆的卷宗被送來,張陽隨意拿起一冊看了起來,不看不知道,這些卷宗就是讓人頭皮發麻的帳單,還有許多俸祿欠著未發。

  張陽小聲道:“太子殿下,不會有人來找我討債要俸祿吧。”

  李承乾犯難道:“孤也不清楚,多半……不會有人來討要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