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474章 老松啊
  六月正是立夏的時節,天氣還不算炎熱,帶著暖意的風吹在身上很舒服。

  兩匹快馬從長安城方向而來,一直他們到了近前。

  就這麽坐了許久,倆人也不說話,松讚乾布已經喝了三碗茶水。

  看他坐姿有些扭捏的樣子,張陽皺眉道:“讚普是需要方便嗎?那棵樹就不錯。”

  松讚乾布這才急匆匆地去解手。

  來人的穿著是一個朝中秘書監的人,還有一個太監。

  大唐尚武,武人也多。

  太監會騎馬好像也不是什麽稀罕事。

  從秘書監來的人正是岑文本,這人看起來四十歲左右的模樣,給人一種很幹練的感覺。

  張陽笑著招呼道:“岑少監許久不見了,當初在秘書監有過一面之緣,甚是想念。”

  岑文本手裡拿著筆墨,“下官與張尚書在太極殿每天早朝都能見到。”

  “是嗎?”張陽尷尬地笑了笑,“我這人平時注意力比較集中,多半是沒有注意到。”

  “房相說你說話遮遮掩掩,下官一看果然如此。”

  這話聽得張陽心頭升騰起一陣悶氣,“房相怎麽能背地裡議論我?”

  “早朝打瞌睡就直說,何必說自己更專注。”

  岑文本鋪開紙張,準備好筆墨。

  “陛下說了,張尚書可以與這位吐蕃的國君,用吐蕃的話來說就是讚普,盡管暢所欲言,下官都會一五一十記錄下來。”

  張陽歎道:“我就等著陛下的消息,就怕我一開口說了什麽,陛下就會派兵來驪山捉拿我。”

  岑文本已經準備好了硯台,提著筆準備記錄。

  張陽小聲道:“你現在在朝中身居何職?”

  岑文本提筆寫著,“自顏師古被貶流放,下官便被陛下調去了中書省,與張尚書一樣,下官身兼秘書監之責,也是中書侍郎。”

  “原來你也是中書侍郎。”

  “正是。”

  張陽稍稍點頭,“看在我們是同官同級的份上,我等會兒要是說陛下壞話了,你能否網開一面不做記錄。”

  岑文本低著頭沒有講話。

  張陽看向一旁的小太監,除了讓他來做記錄,還要有一個太監旁聽。

  之前說的三兩句話,也被他原封不動地記錄在案。

  看來是不能網開一面了,岑文本要是少記錄一句,這個小太監稍一對照就可以看出來。

  天可汗不僅自負還有些多疑。

  既然陛下允許了,那就可以和松讚乾布正式談話。

  等他方便回來,張陽一手拿起碗,不讓他碰,“讚普洗手了嗎?”

  “洗手是何意思?”

  張陽嘖舌道:“在驪山有一個規矩,不論是飯前還是方便之後都是要洗手。”

  松讚乾布站在原地被這麽一說,雙手不知在何處安放。

  他還是讓跟隨而來的吐蕃仆從打開水囊,將雙手用水衝洗了一番,“是否是這樣?”

  張陽點頭,“嗯,很好,講衛生是個好習慣,還望讚普以後可以保持。”

  倆人的見面看起來和諧,眼下是沒有動手打起來。

  眾人也是放心了不少。

  松讚乾布看向村口,有一些鄉民背著一個架子,架子上綁著一頭豬。

  八九個鄉民,壯年少年都有。

  到了村口,他們將帶來的豬交給牛闖,換了一些銀錢便離開了。

  “這是做什麽?”松讚乾布好奇問道。

  “我們村子有自己養豬,往其他的地方的鄉民拿這種一年長的小豬來換錢。”

  張陽揣著手端坐著,惆悵道:“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村子過除夕,又是慶賀新年,村子裡的豬都被殺光了,今年還要重新養。”

  “看來驪山牲口不興,我們邏些有吃不完的牲口,從來沒有殺光吃光的一天。”

  松讚乾布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並且還彰顯了他們吐蕃不缺牲口吃的情況。

  “你們吐蕃人真的用牛糞來堆砌房子嗎?”

  話音落下,岑文本的手中的筆稍稍停頓,張尚書這問的是什麽?
  松讚乾布好歹是一地的君王,就算是吐蕃再貧瘠也不會有牛糞來建房子吧。

  心裡這麽想著,岑文本繼續記錄著。

  松讚乾布稍稍一禮,“的確能夠用來建房子,正如縣侯所言,在我們吐蕃牛糞是非常珍貴的東西。”

  岑文本手中的筆再是一停頓,腦子裡正幻想著這個場面。

  心中不免有些煩悶,張尚書和松讚乾布談話就不能說一些重要的事嗎?

  怎麽互相打聽起風土人情了?

  倆人看起來像是許久未見的好友。

  心中不禁猜測,難道以前這位吐蕃的讚普和張陽之間就有來往了?
  松讚乾布喝下一口茶水:“在邏些時,也喝過中原的炒茶,那時候嘗過此刻在驪山再品嘗,確實不如驪山的。”

  “我也聽說了,讚普經常會派人來中原采買一些東西帶回去。”

  “為何味道會差距這麽大?”

  “讚普是在什麽時候喝的?”

  “大概是在秋季。”

  張陽思量道:“茶葉這個東西不好保存,而且還要防潮,如果不好好保存,運到吐蕃都受潮長毛了”

  松讚乾布拿起一片炒過的茶葉,端詳著,“確實和運到吐蕃的茶葉不同。”

  張陽一臉的同情,“這長毛的茶葉,讚普喝了多久了?”

  松讚乾布坐得很端正,他很重視這次談話。

  對吐蕃來說這次談話可能關系到吐蕃的未來,和大唐以後與吐蕃之間的關系要如何。

  多半也是陛下想要將這次談話記錄下來的緣故。

  到現在也沒有說到正題,岑文本看了眼自己所記錄的,好似也沒有值得思量的話語。

  松讚乾布算是客人,張陽給他倒上茶水,“我這裡有一種讓茶葉乾燥保存的方法,既然讚普喜歡喝茶,可以早點與我說,我們驪山派人送到吐蕃。”

  當初吐蕃和大唐正在開戰,更不要說送茶葉過去了。

  吐蕃人大多都是以肉食為主,茶葉這種東西習慣了之後依賴性很強。

  茶葉也是去油膩的好東西,均衡膳食還是很重要的。

  張陽思量著,“既然吐蕃缺少茶葉,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做個長線買賣,我們提供茶葉,給你們一個能夠買到好茶葉的方法。”

  “可以,現在的吐蕃人都需要茶葉。”

  “兩方買賣的地點就安排在河西如何?”

  “很好。”

  松讚乾布稍稍點頭。

  張陽喝著茶水,“一開始我一直在想讚普是個什麽樣的人,現在一見竟然如此年輕。”

  “已年近三十了。”松讚乾布端正坐著,“張尚書也很年輕,不知道……”

  “已經二十五了。”張陽再給他的茶碗倒上茶水,“再有五年吧。”

  “五年?”

  張陽笑道:“此生志向,三十歲之前就退休,從此不問世事。”

  松讚乾布的神色多了幾分異樣,隨後一笑,“你如此年輕又是位列尚書,將來也一定能夠位極人臣,怎能早早隱退?”

  “老松,你有所不知,以前有個道士與我說過,我一旦三十歲就會得一場重病,一輩子不能說太多的話,更不要說上朝了。”

  松讚乾布狐疑道:“或許就是傳說中的大成有缺?歷代少年英傑無不英年早逝,像你們中原的霍去病,韓非,孫臏……”

  “你對中原的事知道挺多。”張陽拿著茶碗與他相碰,“最近一家人一直都在戒酒,這便以茶代酒。”

  松讚乾布拿起茶碗一飲而盡。

  看松讚乾布被姐夫說得這般迷糊,真的信了一般。

  說話間又是一筆買賣談成,李泰痛苦地扶著額頭,與一國的國君談話,姐夫都能談成一樁買賣嗎?

  村裡傳來幾聲犬吠,一頭熊從不遠處跑過,這頭熊的背上還騎著兩個小丫頭。

  遠處又傳來孩子們的嬉笑聲。

  村子裡充滿了生機。

  “聽說讚普很喜歡中原的書籍?”

  張陽的話語打斷了松讚乾布欣賞這處景色的心思。

  他解釋道:“從小時候便一直在看中原的書籍,要說能偶然認識中原文字的人,能夠熟讀中原文章的人並不多,所以一開始讀起來很晦澀難懂,往後便好多了。”

  “吐蕃很仰慕中原的底蘊,我很向往歷朝歷代變遷的故事。”松讚乾布站起身朗聲道:“久遠之前,人們還在與野獸作抗爭,尋找棲身之所,有人提出了在高處或者樹上搭建房子,躲避野獸,他便是傳說久遠的有巢氏,很快他就被推崇成了天下之主。”

  “那時中原人還在吃生肉野果,導致了疾病肆虐,中原人的壽命很短,而智慧的進展與人一生的長短有關,一個智者要將自己的智慧提高需要歲月的積累,壽命如此短的情況下,智慧不能得以發展更不利於傳承。”

  “後來,出現了一個人,他告訴人們用火將食物燒熟,從此人們開始吃熟食,他便是燧人氏。”

  “之後生病的人越來越少,人們的壽命開始增長,當人可以安居樂業,智慧便更強大了。”

  “又有禹平定水患,再之後有了商周兩代,中原建立了王朝與權力的世襲罔替,人與人,家與家之間有了血脈之分,這便是中原自莽荒走來,一段漫長的路。”

  松讚乾布的神情多了一些落寞,“這些都是我從荀子的典籍中看到,中原很多厲害的人,也有很多名傳千古的人物,我們吐蕃也需要這樣的人。”

  張陽吃著乾棗饒有興致地聽著。

  他接著講道:“我一直在找這樣的人在何方,當初我在邏些,聽到了你的事跡,也知道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所以你讓祿東讚拉攏我?”

  松讚乾布頷首道:“天可汗說過,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吐蕃也想喊出這樣的豪言壯語。”

  “可終究我是中原人,我也不是讚普想要的那種人。”

  “你是如何識破西域匣子的謎題。”

  張陽禮貌笑著,“小時候聽過這個故事,也知道其中的原理,還要明白這些原理之後,想要破解也並不是太難。”

  “想來是我等見識短淺了,這世上還有你解不開的謎題嗎?”

  “有啊。”張陽歎道:“太多了。”

  松讚乾布的目光注視著這個漂亮的村落,“可否賜教?”

  張陽朗聲道:“我說其中的一個謎題,這其實也是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牢獄,在這座牢獄之中有兩扇門,分生門和死門,走入生門便可以活,反之則死,可兩扇門一模一樣,並不知道哪一扇才是生門。”

  “而門前各有一個守衛,這兩個守衛分別看守自己的門,他們其中一個只會說假話,另外一個人只會說真話,他們只會回答一次。”

  “為了能夠走入生門,你只有一次機會,只能問一句話,並且要找到生門所在。”

  安靜良久。

  眾人都站立著一動不動。

  只有岑文本,還在繼續記錄著。

  李泰低頭分析著這道謎題,只能問一次,只有一次的機會。

  就算是確定了哪個是說假話,又如何才能確定,那個侍衛守的是生門?

  仔細推敲著,李泰不禁懷疑這道題真的有解嗎?
  松讚乾布思量片刻,下意識問道:“要如何問?”

  張陽尷尬笑著,“我怎麽知道。”

  松讚乾布了然道:“說來也是,只是連你都不能解開的謎題,等回到吐蕃讓雪山上的智者們去解。”

  “之前聽人說,讓我帶一些吐蕃的特產來大唐。”松讚乾布拿來一個布袋子,“這是我們吐蕃的肉干和紅花,就當是給縣侯的見面禮。”

  張陽瞧著一塊髒兮兮的布,包裹著牛肉干,說是特產,還真的特產嗎?
  難道你們吐蕃人聽不懂特產的話外音嗎?
  張陽皺眉道:“多謝了。”

  “縣侯好似不喜歡?”

  “我挺喜歡的,嗯。”

  張陽點頭道。

  松讚乾布又望著長安城的方向,“天可汗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天可汗啊。”張陽搖著手中的蒲扇,“天可汗是一個自負且多疑的人。”

  正在做記錄的岑文本手中的筆再是一停頓,不解地看了一眼張陽,再是繼續記錄下來。

  “而且咱們天可汗平時生活也挺拮據的,一年到頭收來賦稅之後,在朝中花用,過年過節再多花一些,到最後剩下在他手中的銀錢剩不了多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