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667章 張陽的舊病
  昨日送來的新鮮蔬菜,還放在籃子中,看來老師家昨天並沒有吃。

  張公瑾注意到目光,便解釋道:“你師母不知道該如何做這些菜。”

  話語頓了頓,又看了看院子,恍然回神又道:“她和一群村子裡的夫人做什麽組織去了。”

  這些菜色中原的尋常家庭很少會做,原本就是關外的作物,張陽剝著豌豆一邊講述著,“別看村子裡的苗圃不高,它們最高的也剛剛到我的膝蓋,但它們依舊是碩果累累。”

  張公瑾笑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以前聽人講起過。”

  輕描淡寫地回著話,以免老師繼續追問,張陽再問道:“師母去做什麽組織?”

  張公瑾喝著茶水來衝淡自己口中的藥味,歎道:“現在村子工場工坊按照你最初建設時的理念運行著,從一個個隊伍到一個一組一班,每班四五人,依次遞進。”

  聞言,張陽點頭繼續剝著豌豆殼,“最開始我是這麽規定的,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提高生產效率。”

  張公瑾又咽下一口茶水,繼續道:“後來武士彠提出了一個方法,整個村子雖說人手不多,但為了後續管理調度更加方便,他將村子裡的村民也分成班組,按照屋子排列來分,具體是誰還要各家各戶來挑選。”

  “嗯,很不錯的方式。”張陽給了一個很中肯的回答,轉而又道:“不過這種方式目前也隻適合驪山。”

  最初來到驪山的時候,這裡就是一張白紙,適合大刀闊斧。

  因為人口不多,所以管理起來也容易。

  現在驪山正在朝著一個全新的方向飛速躍進,當他們意識到什麽樣的治理才是最具有效率與實際效果之後,甚至不用自己做什麽,如武士彠,上官儀這樣的治理之才就會自發地專研下去。

  張陽將豌豆與缸豆洗淨,炒好之後便放在飯桌上,不一會兒師母與一群婦人在門口議論著,然後她們各自散去。

  “張陽,來看望你老師?”

  “是呀,這些蔬菜我炒好了,師母與老師嘗嘗。”

  張公瑾吃著豌豆點頭,“嗯,竟然還挺好吃。”

  師母笑道:“原來要這樣做,你且放心,吃一口便知道要如何做吃食了。”

  “那學生先告退了。”

  張公瑾歎道:“朝中的事情你要少問多看。”

  “學生明白。”張陽雙手作揖行禮。

  離開老師家的時候,總覺得這句話還有深意,少問多看,果然還是在告誡我要遠離朝堂吧。

  回到山上,弟弟妹妹們正在華清池中撒歡。

  小清清不能下水玩,她隻好指著家裡的幾頭熊數落著,“天氣冷的時候你們就知道睡,現在天氣熱的時候,還是就知道吃就知道睡。”

  小心安在搖籃裡睡著了,這是小家夥難得的安靜時光。

  按照趙國公說的,宮裡果然來了太監,明日陛下就要來驪山避暑。

  嬸嬸收了話語,便安排人去準備。

  因為這兩天的酷熱,華清池的水位降低了很多,現在的池水水位只有平時的一半。

  上午的時候是多雲,到了傍晚幾乎陰雲密布雷聲陣陣了。

  在水池中的孩子也紛紛上來,回到房間換上了乾淨的衣衫。

  張陽掰著手中的豇豆,小清清細細聞了聞,沒聞出豇豆的味道,她還使勁眨了眨眼。

  這女兒是家裡的熊帶大的,有時候她的行為也像熊,嗅覺也很好,只要細細一聞就知道現在楊嬸在廚房中做著什麽菜。

  張陽將掰好的豇豆放在一旁,見女兒要把生豇豆往嘴裡送,便瞪了她一眼。

  “娘!爹爹瞪我!”小清清哭喪著便朝著屋內跑去。

  楊嬸如今笑起來一臉的皺紋,她拿過缸豆講著,“小郡主雖說很玩鬧,也最怕縣侯瞪眼。”

  只要爹一瞪眼,小清清害怕得就要跑,要不就是躲到娘身邊。

  這孩子很聰明也很活潑,還有這麽一大群的舅舅和姨姨照顧著她。

  張陽歎道:“從小要多加管束才是,不然她真的要去長安城發財了。”

  雷聲又響了一陣,當瓢潑大雨落下的時候,一大家子剛坐下用飯。

  李玥吃著飯菜小聲道:“藏書閣的樓梯壞了。”

  張陽點頭道:“明天,天亮的時候我會去修。”

  用完飯食,孩子們有半個時辰的自習時間,隨著張心安這個小侯爺出生了,弟弟妹妹的學習任務也開始抓緊了。

  李玥就要臨盆的前兩個月,對她們的學習任務放松了不少,現在要開始追上之前落下的課程。

  雨水下得很大,像是老天在天上倒水,坐在安寧的家中可以聽到雨水落在華清池的中聲音,也能聽到雨水落在屋簷上的聲響,這種白噪音讓人很舒服。

  弟弟妹妹自習結束便去睡了,稚奴也到了換牙的年紀,張陽讓他張嘴,仔細瞧著他的牙床,搖了搖其中一顆牙,“是這顆嗎?”

  李治張著嘴點頭。

  仔細看了看,張陽皺眉道:“近來吃飯不要用到這顆牙齒,等它再松動一些,也不用總是用舌頭去頂它。”

  李治重新合上嘴,“心裡總是想著,很不好受。”

  張陽放下手中的鑷子,“要是心裡總是想著這顆牙齒,你就多看看書,將心思都用在別處,自然而然就會忘了。”

  “嗯。”李治應了一聲,便抱著自己的書卷回去休息了。

  小心安傍晚時分睡了,現在用了飯之後,正活潑,張陽守在他的搖籃邊低聲道:“媳婦,你先休息吧。”

  李玥牽著小清清這才回屋,又囑咐道:“夫君不要太晚了。”

  張陽手拿著書卷點頭,“我知道了。”

  在小心安的搖籃上掛著一些千紙鶴,他光是看著就很開心,一直想要伸手去抓。

  聽著他咿呀咿呀的聲音,張陽翻過一頁書,這是之前編寫的物理第一卷的內容。

  媳婦閑來無事就會將以前所學都寫下來。

  不過她寫得也不完整,有很多地方值得仔細推敲的地方都落下了。

  張陽不得不自己動手改動一些地方,這一份只能算是草稿。

  編寫有一年了,光是這一卷耗費的心力也是巨大。

  聽到孩子哭了,連忙給他換尿褲,之後繼續守在搖籃邊,等孩子又睡著了。

  張陽這才伏在桌案上睡去,沒睡片刻孩子的哭聲再次傳來。

  恍惚睜開眼,天才蒙蒙亮,雨水還在下著,張陽再給他換了尿褲,這孩子也又不睡了。

  好在媳婦也睡醒了,她梳理著頭髮,瞧了一眼兒子。

  張陽坐在屋前開始洗漱,這孩子比以前的小清清鬧騰得不是一點半點。

  一晚上沒有睡好,張陽發現自己嘴裡疼。

  “媳婦,快看看,是不是又起泡了。”張陽張著嘴。

  “嗯,又上火了。”李玥神色凝重地點頭,“家裡還有一些祛火的藥材,也是當初孫神醫準備的,讓嬸嬸去煮上。”

  夫君一疲憊就會上火,嘴裡就會很疼,喝點水還好,吃飯時更是要清淡。

  這麽多年以來的老毛病了,怎麽喝藥也不見好。

  而且時常複發,以前為了國事操心,忙前忙後導致上火,便有了這個病。

  現在好不容易成了太府寺卿,也不用再為朝中這麽多事情費心,家裡的日子好不容易平靜下來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夫君都沒有上火過,這一年也一直都在靜心養著。

  如今兒子才剛出生不到半月,正是一家人最疲憊的時候。

  張陽在自己的車間收拾了一番,拿著自己的工具箱來到藏書閣,藏書閣的樓梯下方有兩截樓梯已經下陷了。

  看了看原因是木板有了腐蝕的痕跡,因為之前藏書閣是最先修建的,用的木料也算不上太好。

  後來要修建主屋,這才讓禮部送來了上好的紫木,好在當時還剩下不少。

  張陽將原來的木板換下來,重新換上紫木,要動其中一塊,整個樓梯都要換。

  藏書閣內敲敲打打,修理著台階,早朝剛結束陛下就要來驪山避暑了。

  只是當陛下的車駕到了村前,驪山的主家縣侯與公主殿下沒有來迎接,就連魏王都沒來。

  按照往年,陛下要避暑也該在六月份,如今都到八月了這才遲遲避暑,比之往年更晚。

  這也恰恰說明了現在朝中忙碌,陛下就連避暑的日子都推延了。

  八月的關中依舊是酷熱。

  關中的氣候一直都是四季分明的,冬季與夏季是漫長了,到了秋季就是連綿的華西秋雨天,反倒春天氣溫起伏很明顯。

  皇帝的車駕緩緩停下,村前站著的只有魏王的侍衛。

  最後只有李孝恭匆忙而來,像是剛睡醒一般跑著穿著衣服,場面不忍直視。

  李世民掀開車駕的車簾,漫天的雨水還在下著,見李孝恭狼狽的模樣,便道:“是朕打擾了,你也回去吧,不用來迎朕。”

  李孝恭不顧漫天大雨落在身上,來到車架旁躬身行禮,“陛下,魏王殿下這兩日都住在鐵匠坊。”

  “他還在為了當初那個新事物忙碌嗎?”

  李孝恭點頭道:“說是現在到了最重要的階段。”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張陽呢?”

  “這個……”李孝恭歎道:“或許,他也很忙……嗯,是的吧。”

  找不到借口,李孝恭尷尬地撓了撓頭。

  雨水落在這片大地,眼前的驪山被雨水的水汽籠罩著,李世民皺眉朝著山上望了片刻。

  李孝恭連忙又道:“行宮的一切都已準備好了。”

  李世民稍稍點頭,車駕從泥濘的官道,一路駛入驪山地界,車駕上了驪山特有的平坦路面,這種路面很平整,也沒有泥濘,是村子裡用砂石與泥漿澆築的。

  車架兩側沾著黃泥的輪子,在這裡留下一條黃色的泥印。

  李孝恭帶著皇帝一家來到驪山腳下的小行宮門口,準確地來說這裡不算是行宮,更像是一個住處。

  這兩年只要是來驪山避暑過冬,陛下都住在這裡。

  從規製上來看,皇帝住的地方不應該在臣子的山腳下,所以這裡不能算正式的行宮,不然就不符合規製了。

  既然陛下不計較,也沒人再好多說什麽。

  到了山腳下,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帶著小兕便徑直走上了驪山,李孝恭看了一眼陛下的背影,便繼續幫著這裡的宮人搬著宮中帶來的行李。

  要換以前李孝恭絕對不會做這些力氣活,只不過在驪山習慣了什麽事情都自己人,也沒有下人伺候,驪山人各家之間都會相互幫助,李孝恭住在這裡久了,都快忘了自己是河間郡王。

  尋常的日子,與村民相處融洽,每天都會做一些農活,或者幫工廠做些事。

  熱情是能感染人的,環境也會改變人的,李孝恭早就沒了當初的架子。

  上驪山的石階並不陡峭,李世民發現每走一段路,都會看見一個寫著小心路滑的牌子立在台階邊上。

  甚至還在兩側修了木頭架子,好像是用來讓人扶著的。

  李世民的腳步依舊,“朕總覺得這小子做這些裝點就是給朕看的,怕朕摔了。”

  長孫無忌皇后牽著小兕子笑著沒有言語,心裡牽掛孩子們,也不知道她們在驪山怎麽樣了。

  終於走上了驪山,眼前的華清池沒有任何的變化,李世民掃視了一眼,便看見孩子們整齊坐在屋簷下正在書寫著。

  這裡很安靜,安靜得只有雨聲,李世民也不自覺地放輕自己的呼吸,就連腳步也放輕了許多。

  小清清看到是陛下來了,便乖巧地行禮,“孫女張清清見過陛下,見過皇后。”

  李玥也跟著行禮。

  孩子們這才起身一起行禮。

  這課只能暫時結束,孩子們都圍在她們的母后與父皇身邊。

  李世民掃視一圈疑惑道:“他人呢?”

  “回父皇,姐夫在藏書閣修梯子。”

  李治搶先回道。

  張陽還在藏書閣內敲敲打打,李世民走入看了他許久,這個小子並未察覺朕在場。

  “咳咳……”

  聽到有人咳了咳嗓子,張陽回頭看去,這才看到了陛下,“您這麽早就來了?”

  李世民抬眼看著藏書閣,“這裡的書已經有這麽多了,上一次來朕看這裡還是空蕩蕩的。”

  張陽解釋道:“這裡藏書有數術相關的,也有匠作相關的。”

  上下打量著,李世民拿下一卷書仔細看著,“這上面沒有你們驪山的製造秘法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