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568章 要好好的
  抱著小兕子,張陽走到媳婦身邊,“你父皇說要我們一家留下來用飯。”

  母后正抱著小清清很是喜愛。

  張陽將小兕子送入媳婦的懷中,“我去看看今晚的飯食能吃些什麽?”

  李玥看了一眼麗質,就知道她想著小武和小慧,那兩個姐妹是她為數不多的玩伴。

  若是麗質早早嫁出去了,她也沒有現在這般無憂無慮。

  李玥溫柔地笑著對一旁楊嬸道:“嬸嬸將小武和小慧也帶來吧。”

  “喏。”

  村子裡,李泰讓李治自己去鴨圈裡拿鹹鴨蛋,自己則戴著鬥笠站在外面對王叔李孝恭說著話。

  “張陽當真與陛下叫罵?”

  李泰神情凝重地點頭,“當時情形凶險,侍衛幾次就要衝上去將姐夫拿下。”

  “那……拿下了嗎?”李孝恭越發擔憂。

  “倒沒有,被父皇喝退了,離開時父皇與張陽都無恙。”

  “那便好。”李孝恭長出一口氣。

  不一會兒,李治就從鴨圈出來了,他拎著一籃子的鹹鴨蛋,“皇兄這些夠了嗎?”

  其實鹹鴨蛋要的也不多,稚奴愣是拿了一籃子。

  倒也無妨,大不了分給隨行的宮女與太監吃。

  李泰擺正自己的鬥笠,又道:“皇爺爺已經去了小行宮,王叔一起用飯吧。”

  現在李孝恭對陛下有些抵觸,因為張陽的事情留在驪山就是不想面對陛下。

  現在就算是李泰說了,李孝恭也不打算去小行宮用飯。

  “我們驪山與河對岸的村子多半又要因為水渠的事情吵起來,老夫還要去看著,以免兩邊打起來。”

  隨著驪山的建設與周邊村子之間的矛盾更深。

  更不要說驪山還有許多的古怪規矩,就如驪山男女都要年滿二十歲才能成婚,因此還鬧出了不少的笑話。

  周邊村縣看驪山的目光總是怪怪的。

  李泰詫異道:“現在還有村縣敢與我們驪山作對。”

  驪山是什麽地方,是公主封地,更有太上皇在這裡,而且還是陛下經常來走動的地方。

  現在在外人眼裡,驪山已經成了一片要地,輕易不能靠近,輕易不得冒犯。

  李孝恭發愁道:“自然不會有人與驪山作對,可我們驪山也不能橫行鄉裡。”

  “王叔說得在理。”

  惱人的雨水還在下著,李泰將手中的油紙傘遞給他,“這傘是你皇兄我當初學著姐夫的手藝做的,就送予你了。”

  “謝皇兄。”李治撐著油紙傘,像是在雨中有了一片自己安逸的小天地。

  看他歡喜的模樣,李泰拎著他一路走著,“剛剛與王叔的談話你切莫告知父皇。”

  李治好奇道:“為何?”

  李泰看他單純的心中犯嘀咕,當年本王像他這麽大早就明白其中道理,怎麽弟弟妹妹一個個都傻裡傻氣的。

  “你拿了本王的傘便不能與父皇說。”

  “謹記兄長教誨,倘若父皇問起……”

  “只要父皇不問,你就別說。”

  “嗯。”李治這才重重點頭,兄弟間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這讓他更高興了。

  李泰越發覺得這個弟弟挺傻的,無奈搖頭道:“稚奴啊,平時要多想,以前你姐夫手中有個人叫作大安,也跟你一樣傻乎乎。”

  “是嗎?”李治小心翼翼提著一籃子的鹹鴨蛋,好奇問道。

  “嗯,後來他經過姐夫的點撥變聰明了,獨自奔赴遼東,據外交院的人說,此人也能獨當一面。”

  有些事情就連父皇或許都不知曉,李泰聽來村子裡看望他爹的張大象說起過。

  現在張大安在遼東可謂是獨攬大權,兵權與民事都在他手中,身為一地的長史,儼然成了一地的郡守,而且還是手握兵權的郡守。

  他將田地重新攤分,並且除掉了幾個地方的強人,將許多隱戶都排查了出來,改了縣志重新編排了籍貫,讓原本人口凋零的遼東,在他的一番治理下此刻已經是一個擁有三萬兵馬,並且民戶近八萬的大郡。

  大安能夠做到這一步確實不容易。

  遼東苦寒之地一呆就是三年之久。

  李義府人在高句麗,卻時常與大安書信往來,甚至在地方治理上給大安出謀劃策。

  而大安手裡有了兵馬也可以給高句麗壓力。

  一人在遼東,一人在高句麗算是能夠相互照應。

  李泰也想過或許李義府是個有才能的人,此人在高句麗時刻關注著高句麗王室的變化。

  至於外交院真正目的何在,暫時沒有看出來,李泰一路走著皺眉思索,如此布置一定有所圖謀。

  等大安和李義府回來,朝中一定會重用此二人。

  “皇兄,我以後也會聰明的。”

  稚奴的話語打斷了李泰的思考,他笑道:“你呀,就是太過實誠,心裡藏不住想法。”

  李治不以為意,還是一臉無憂無慮的樣子。

  回到小行宮,父皇已經開始批閱奏章了,姐夫親自下廚做著飯食。

  父皇與姐夫不再吵架了,李泰心中的石頭總算是落下來。

  將鹹鴨蛋放下之後,他小聲問道:“姐夫,父皇不打算給錢了嗎?”

  當時在門外聽得不詳細,李泰試探問道。

  張陽又道:“魏王殿下,你父皇仁德顯明,又不會奪臣子家產,怎會不給錢。”

  平時姐夫絕對不會說這話,既然這些話能說出口,就說明父皇與姐夫聊得很不愉快。

  從認識姐夫到現在,姐夫就從沒讚譽過父皇,反倒數落時常有之。

  飯菜端上桌,太上皇也來了,還帶來了驪山特有的麥酒,這是提前準備的。

  早在今年麥芽快要長成之時,李泰便讓人提前采摘了一些長勢不好的麥芽,釀造麥酒。

  李淵道:“張陽,你也夠勞累的,便坐下來一起用飯。”

  聞言在太上皇身邊坐下來。

  孩子們一坐下便大快朵頤吃了起來,每個月有十天能夠來驪山。

  這也把這些孩子們的胃口養刁了,平日裡宮裡的飯食他們都吃不慣。

  還是驪山的飯食能讓他們吃得很香。

  陛下與張陽直接爭吵,這件事肯定瞞不住,長孫皇后帶著李玥坐下,看父皇的言語是幫著張陽的。

  在驪山也是玥兒與張陽在照顧父皇。

  李世民在張陽目光的注視下與孩子們一起洗了手冷哼道:“就連朕也要遵守你這裡的規矩。”

  張陽笑道:“陛下,這叫做講衛生,孫神醫也十分讚成這方式。”

  陛下沒再說話,默不作聲吃著飯食,將一些冰塊放入酒碗中,喝下一口後暢快地長出一口氣。

  吃飯間孩子們的目光也都注意著姐夫與父皇,生怕在飯桌上又吵起來。

  好在這頓飯食從開始到結束都很平靜。

  飯後,李玥帶著小慧與小武,還有一群宮女收拾著碗筷。

  長孫皇后小聲道:“陛下,孩子們都說要去驪山住。”

  讓孩子們去驪山上住,倒也讓耳邊清淨,李世民點頭道:“無妨。”

  收拾完這裡,李淵和李世民相對而坐低聲說著話,王公公站在一旁,言語間說起了張陽。

  太上皇對陛下與張陽爭吵之事很不滿,這不是禦下之道,也會讓人覺得陛下是一個嚴苛的君王。

  “張陽怎麽說都是一個晚輩,你要多教導而不是苛責於他。”

  李世民板著臉,“不是朕苛責,是他頂撞朕。”

  “你如今已是天可汗,坊間都說你聖明,你廣開言路,就要寬容,張陽這孩子朕也看了他許多年,到底是心性不壞,難道魏征進諫之時,你也能這般與之爭吵嗎?成何體統?”

  “當時兒臣確實失態了。”

  父皇不知道來龍去脈,李世民隻好咽下這口惡氣,也順著父皇的話認錯。

  “朕年紀大了,也虧有玥兒與張陽那孩子照顧,你呀有時候就是太急功近利。”

  李淵說著話,捶胸頓足一番離開。

  都是做皇帝的,就算是李世民的成就再高,比之武德一朝更好,李淵該數落還是要數落。

  小兕子邁步,“父皇,母后說要去驪山看看姐夫的新家。”

  李世民抬頭看向驪山,“也好,那朕也走一趟。”

  走出行宮,張陽帶著李世民一家子來到驪山的新家。

  張陽揣著手走在石階上,當初新家喬遷宴也辦過了,太上皇他們來看過驪山新家。

  去年來這裡還是一片瓦礫,房屋也只是一個雛形。

  等走到山頂,入眼的是一幢漂亮的房子,房子有兩層,樓台做成了懸空樣式,屋簷很寬,窗戶很大。

  樣式並不好看,不一樣的審美之下,李世民覺得這座房子醜陋至極。

  等走到華清池,眾人眼前豁然開朗,華清池的池水十分清冽,池水乾淨,一眼可以看到底下的石磚。

  小熊看著一群人走入新家,它只是抬頭看了看,確認了是熟悉的人,這才又重新趴在屋簷下。

  小兕子的目光掃視著,華清池前還有一些陳設,有一塊巨大的木板,木板上畫著一個古怪的圖形,一旁寫滿了各種公式。

  其他弟弟妹妹對新家已經很熟悉了,對小兕子來說這一切都很新奇。

  李世民瞧見了一旁小木橋,“這也是你自己修建的?”

  張陽點頭道:“以後走動方便一些。”

  “橋上木板太過厚實。”李世民一邊打量著說話,走在橋上仔細打量,“手藝粗糙,工部的尋常工匠都比做得精細。”

  心說這木橋還挺雅觀的,這是在找茬,非要挑刺。

  張陽默不作聲跟著陛下。

  來到溫泉池邊,將出水口堵住池中沒有溫泉水流出,改道流向一旁的水道,往華清池而去。

  “如此好的溫泉池,你竟然不利用起來。”李世民頷首道:“早年前朕也來過,在這裡泡澡很是舒服。”

  其實溫泉水很容易髒,尤其是泡完澡之後要換水。

  再者說媳婦也不喜歡溫泉的味道。

  本來一個好好的溫泉湯宮就這麽被拆了,整個池子在露天之下。

  李世民心疼地感慨道:“朕當初在這裡泡過之後通體舒泰。”

  “敢問陛下泡溫泉之前換水了?”

  “怎麽你以前也享用過溫泉嗎?”

  不想搭理皇帝了,與他說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他與我在炫耀。

  道不同不相與謀。

  生活習慣大相徑庭,不是一路人。

  除了華清池周邊還有溫泉湯池的地基被重新打理過,其他地方還是一片廢墟,幾間屋子倒是很大,都是分為兩層。

  建房子用料都是宮中原本用來修繕皇宮的木柴與上好的石料。

  “你能一磚一瓦搭建起來,很不容易,此等毅力朕佩服你。”李世民繞著華清池走著,繼續評價著這個新家。

  “這間房子為何上著鎖?”李世民又看到了門旁的牌子,“實驗室?”

  “這是我做實驗的地方。”

  張陽打開門,李世民朝著房間內看去,這間屋子沒有窗戶,透風之處只有三兩個小洞,裡面空空蕩蕩。

  “一間空房子你為何上鎖?”

  “家裡的熊很聰明,它會開門,要是不上鎖它會進去方便的,怕到時候收拾起來亂糟糟,便鎖上了。”

  李世民稍稍點頭,瞧了眼那隻碩大的熊。

  聽說張陽家的熊很有靈智,不僅能夠看家護院,還能耕地帶孩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這麽聰慧,就算再通人性也不過是個牲口,李世民又道:“將家安在山上,到了夏季便會酷熱無比,你要如何應付?”

  張陽笑道:“臣正頭疼這個問題,今年開春剛遷入新家,還不知道怎麽安排。”

  又在驪山走了一圈,陛下沒了興致,與長孫皇后看了一圈後留下孩子們便離開了。

  這一次留在這裡還有小兕子,她很活潑,正教著小清清玩拚圖。

  張陽疲憊地坐在華清池邊,看孩子們圍著那頭熊玩耍。

  兩位嬸嬸照顧在一旁。

  “與父皇爭吵的如何?”李玥突然來問道。

  “同意讓我們將那些陳糧都釀成酒水賣到關外。”

  李玥低頭看著池水中的倒影,池中倒影中夫君還是愁眉不展,有數不清的擔憂,做不完的事情,想不通的人情世故。

  這時的夫君是最疲憊,也是最不願意說話的時候。

  李玥安靜地坐在一旁,側目看著遠處的山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