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673章 家最開始的地方
  江師傅詫異道:“魏王殿下是個好孩子,他為人誠實,知禮數,還很和善。”

  張陽蹙眉不言語,陷入沉思,在裝好孩子這方面,魏王還是一如既往地老練。

  “都說當今陛下聖明仁德,你不該和陛下爭吵的。”

  江師傅是一個很樸素的人,樸素的人有樸素的情感,他沒有見識過朝堂上的爾虞我詐,也沒有感受過皇帝的算計。

  對他老人家來說,朝堂就是朝堂,陛下就是陛下,那都是不能多說,不能議論的。

  張陽揣著手思量著,其實老師傅這樣也挺好,至少沒有這麽多的擔憂。

  說著話江師傅又匆匆走回去,從屋內拿出一個盒子,他打開盒子道:“你看,這裡面還有幾塊銀餅,這是老頭子這些年攢下來的,就給你了。”

  驪山給的工錢一直不少,尤其是江師傅這種驪山上的技術骨乾。

  老師傅能夠攢下這些銀錢不容易,說來驪山吃穿住行一應俱全,也沒有能夠花錢的地方,攢錢也很容易。

  其實這都是驪山給他老人家的工錢,他老人家還為自己考慮。

  張陽抬頭看著天,最難拒絕長輩的這般關照。

  看他老人家將這個盒子放在門外,或許他也並不知道自己的家底有多麽豐厚。

  現在驪山的庫房中就有銀錢百萬貫,若是自己不收,難免傷了老師傅的心。

  張陽低聲道:“這樣吧,以後我打算給村子的技術骨乾多安排一些福利,這些銀錢我就用來建設往後的書院,您老是第一筆投資。”

  江師傅聞言稍稍點頭,“哦,你還要開設書院。”

  “是啊,要開書院,不僅僅是為了驪山,驪山一地的發展終究是有局限性的,以前不覺得,現在可以感覺到了。”

  “你這娃娃和我們不一樣了。”

  說完這話,江師傅面色多了一些失落。

  與江師傅說起了從前,原來當初給以為將軍緞刀之後,他就應了官府的安排,去了軍器監辦事。

  又與老師傅聊了好一會兒當初的事,說起兩人一起在城西的鐵匠坊偷懶的事情,都笑著。

  夜色逐漸深了,楊嬸懷抱著已經睡著的小心安。

  讓江師傅抱了抱孩子,看著孩子的睡臉,他老人家一時間也忘了眼前這是縣侯與公主的孩子。

  “江師傅,最近我可能要離開驪山幾天。”

  他將懷中的孩子小心翼翼交給嬸嬸,“無妨,老頭幫你看著鐵匠坊,以後你孩子若沒出息,與老頭兒來學鐵匠手藝,將這大半輩子的手藝都傳給他。”

  “那多謝老師傅了。”李玥躬身行禮。

  離開的時候,江師傅一直站在門前送別。

  村子內,家家戶戶屋內還有燈火光,偶爾傳來一戶戶人家屋內的嬉笑聲,還有村落屋子間傳來的狗吠聲。

  星空下的驪山很美麗,今夜的月光很明亮。

  走上驪山,張陽站在山上往下看,或許在別人的眼光中,驪山是個新奇的村子。

  不過對張陽來說,這裡總是會給自己一種很古老的感覺。

  自古以來是關中腹地,八百裡秦川上充滿了傳說。

  更不要說那沉寂在驪山下,不知道是不是就在陵寢中的始皇帝。

  心中不免有敬畏之心,對這片故土的感懷。

  李玥捧著一碗燕麥而來,“嘗一嘗?”

  接過她遞來的碗,媳婦的手藝一看就知道,這個燕麥煮得太糊了。

  收起自己的裙擺,她也坐在一旁的石頭上看著寧靜的驪山。

  不多時,她低聲說了一句,“孩子們都已經睡下了。”

  張陽搖著手中的扇子,點了點頭。

  夜裡很清冷,李玥側頭叮囑道:“這才剛入秋,天氣這麽冷,就不要搖著扇子了,小心著涼。”

  看著眼前的村落,張陽想著媳婦的話,歎息一聲,“清閑的時候,手上不拿著扇子,總覺得缺了一些什麽。”

  聞言,李玥笑道:“是呀,習慣養成了,總是離不開。”

  她的聲音像是在取笑,又傳來了小熊的打鼾聲,夫妻倆這才回屋休息。

  蒸汽機運作了三天三夜,這才停下運作。

  李泰推開送來的圖紙,“牛大哥,以後圖紙你看就行,本王就不看了。”

  牛闖好奇道:“為何?”

  “我得了一種病,一看圖紙就會吐。”

  “原來如此,牛闖稍稍點頭。”

  打開蒸汽機的水箱,這才看見內部的銅管已經變形了,李泰鑽進已經不能再運行的蒸汽機中,取下最上沿已經燒變形的銅管,低聲道:“多半是加水的時候引起的變形,遇冷又熱就會這樣。”

  江師傅近來的心情很不錯,看他老人家沒有因為張陽的坦白而心有芥蒂。

  李泰將銅管換上,從這個房子大小的蒸汽機中爬出來,讓人再往水箱中裝水,當煤繼續加入燒著內部的水,兩個時辰後,內部的水開始燒起來了。

  等午時汽笛聲響起的時候,蒸汽機終於開始運作了。

  村子裡當然還需要多建造幾個蒸汽機,蒸汽機運用到工廠的流水線中。

  李泰也想嘗試加大功率,低聲道:“牛大哥,如果我們嘗試加大內部的氣壓,會炸爐子的。”

  牛闖點頭道:“先前就炸過幾次,又要最大的功效,還要讓蒸汽機穩定運行,需要一點點的試探。”

  對所有人來說,這是大家第一次接觸這種龐大又複雜的東西。

  這就是瞎子摸象,還需要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

  這種事情不像是技術攻關這麽困難,只要多試驗幾次,記錄出幾次超負荷的成因,積累經驗就可以了。

  江師傅喝著茶水道:“老頭兒我以為,聽這個汽笛聲的大小便可以知曉內部氣壓的大小,從而知道什麽時候可以拉開氣閥排氣。”

  老師傅的說法也很有道理,可以通過這種聲音的判別急促與否來判斷是否到了極限。

  牛闖覺得可以在內部加入一個氣壓的浮標,當測試出蒸汽機的極限負荷之後,可以根據浮標的位置來及時放氣,如此一來爐子內部的運作便能找到一個維持點。

  這個維持點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比之老師傅的聽汽笛聲更直觀一些。

  李泰將這些件事交給了牛闖去安排,便自顧自離開了。

  蒸汽機完成之後,李泰整個人都從之前的狀態中升華出來了,不再看圖紙之後,生活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

  朝中要辦中秋宴席,今天是皇帝要回長安城的日子,不知不覺到了秋分時節。

  張陽和李玥要送別弟弟妹妹,在離開驪山之前,還特意給弟弟妹妹布置了許多作業,讓他們回宮裡的時候也能繼續做作業,鞏固這兩月的所學。

  以至於高陽與清河,還有稚奴前所未有地覺得今日的父皇很是親切。

  夫妻倆走下山,張陽捧腹道:“這幫小沒良心的,還把玩具都要帶走。”

  “也不知道到了宮裡,他們還有沒有這麽多遊戲玩,還有沒有人給她們修理玩具。”

  張陽牽著她的手,看著陛下一家收拾著離開的行李,上官儀在村外準備了一車的果蔬,這都是陛下要帶到宮裡準備宴席的。

  為了讓太府寺在往後有更多方便,與皇帝達成的交易,一來促進果蔬的多樣性的耕種。

  兩位嬸嬸也在山上準備好了行裝,王嬸要留在山上看家,還有這麽五頭熊需要照顧。

  小主人要離開了,小熊很是活躍,好像它們知道小主人離開之後,它們能夠自由一段時間。

  平時小清清可沒少使喚它們。

  臨行前,張陽走向人群的另一邊,牛闖就站在這裡。

  “縣侯,最後三十個廚具也都送去了波斯,讓高昌人一路護送。”

  張陽低聲道:“有勞牛大哥了。”

  牛闖是最早跟隨縣侯的人,同樣地他也是除了李泰之外,驪山技術骨乾的領頭人。

  現在他的技術手藝也是驪山最頂尖的一批,不論是銅管鑄造還是鑄鐵延煉都很擅長。

  也虧得他這些年的用功,能夠跟上驪山的進度。

  現在的牛闖也年近四十了,到了他這個年紀學習能力早就不如當年,也比不上李泰這個年紀。

  思維方式想要扭轉也很不容易,更不要說這個年紀要重新學習一樣本領,從原本的木工活轉為鐵匠為主。

  這就像是年近四十的人,從一個擅長的領域轉移到一個新的領域,這是一件很需要毅力與精力的事。

  他能夠有如今的成果很不容易。

  張陽拍著他的肩膀,“辛苦牛大哥了,往後就停下吧,我覺得遼東的事情瞞不住。”

  “縣侯的意思是陛下就快知道了。”

  張陽頷首道:“嗯,在遼東不只有外交院的探子,還有陛下的眼線,只不過事發在高句麗,遼東那邊的消息來得慢。”

  這也是當初保護鐵器,瞞著所有人的原因。

  因為張陽也不清楚現在的遼東有多少眼睛盯著。

  牛闖低聲道:“需要在下做點什麽嗎?”

  張陽歎道:“什麽都不用做,把火器的事情忘了吧。”

  “既然是有在下的一份,在下一定與縣侯共進退。”

  牛闖是個很講義氣的人,說了共進退他說不定還真的做得出來。

  張陽笑道:“那倒不至於,我去長安住些天,等火器的事情了了,我就回來。”

  牛闖的目光看著張陽久久不言語,眼前這個只有二十七歲的縣侯,他的肩膀上好似扛著很多。

  皇帝的一大家子的車駕已經準備好了。

  楊嬸也準備好了車駕,小武與小慧也都收拾好了行李。

  在驪山三年,離開長安城的小家也有三年了。

  汝南公主的車駕就在陛下的車駕的後方,也在皇家護衛的護送下。

  張陽坐上車駕,回頭看了看不遠處的三河馬,笑著向這匹駿馬擺了擺手。

  它揚起前蹄嘶鳴了一聲,便跑回了驪山。

  車駕內,李玥看到了包袱中的一把燧發槍,這是夫君所做最成功的一把槍。

  張陽叮囑道:“若事情有變,這把槍可以用來防身。”

  這些天,李玥也隱隱可以感覺到夫君有心事,不然也不會在夜裡看著村子獨坐這麽久。

  她收好燧發槍,“當初我們說過不論是刀山火海,我們都要一起走下去。”

  張陽笑道:“嗯,一起走下去。”

  皇帝的人性是最淡薄的,當他知曉了火器的存在,誰也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麽事情。

  這個時候,張陽覺得老天都在幫自己。

  當然了,與皇帝談條件要看實力,當你沒有實力與皇帝談條件的時候,那你就會成為皇帝眼中一塊待宰的肥肉。

  這一次去長安城也是與皇帝談條件的,有些事情一定要面對,你若不面對,現實會給你更慘痛的打擊。

  今天的天氣很不錯,車駕行駛得很慢,李玥從包袱中拿出家裡做的肉包子,“肉包子是王嬸早上做的。”

  張陽接過肉包子,坐在車轅上吃著。

  一路從驪山出發,皇帝的車駕要從龍首原過,他是要去視察現在的太液池的開鑿工程。

  夫妻倆的車駕到了春明門就停下了,帶著一家子的行李走入長安城。

  回家的小道上,還是一如既往地僻靜,這裡的青苔比往年更多了。

  越是走進那個小家,李玥的心情越好。

  再拐過一個小巷,這個巷子依舊沒有變化,四周的屋子一樣還是荒廢著,沒有住著人家。

  因為這裡的房屋太破爛了,以至於這裡的地也賣不出去,街道巷中也處於一種沒人管的狀態。

  住在這裡要是哪天家裡的東西被人盜了,也沒有官府來過問。

  只要皇帝不願意重建這裡,這裡便一直是荒敗的樣子,等皇帝有了想法了將這裡重建一番,在這裡安置一個管理街巷的裡正,那這裡就是長安城一百零八的坊市中的其中一個。

  走到自家門前,李玥牽著女兒的手,嬸嬸也抱著懷中的小心安,徐慧和小武站在一旁,眾人安靜了好一會兒。

  小清清好奇地看著四周,低聲道:“娘,這裡是哪兒?”

  李玥低聲道:“這是你爹娘最開始居住的地方,也是我們家最開始的地方。”

  邁步上前,張陽打開門鎖,推開老舊的木門吱呀聲響起,家門打開入眼的是一個乾淨的小院子。

  門前有一片菜地,菜地長了不少的雜草。

  看著這個寧靜的小院子,好似可以看到以前生活的模樣,恍惚間又能感覺到這裡的說笑聲,還有媳婦挖地埋錢的身影。

  夫妻倆相視一眼,突然一起笑了。

  今天過個七夕挺累的,實在抱歉起晚了,今天暫更一章,補更會安排的,劇情到了要收尾的階段。

  在這裡求一下月票,求月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