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511章 弄巧成拙
  李泰將兩隻蛐蛐的屍體丟下,再是洗了洗手不再理會,“其實這玩意兒也不好玩,這是王叔李元昌送的。”

  張陽頷首道:“此人又回來了嗎?”

  “父皇都說過了,他無詔不得回長安城,只是知道本王就要行冠禮了,這才派人送了這兩個小東西。”

  李泰這孩子平時很精明,心性還是好的。

  張陽拿出一個尺子,遞給他,“這是送你的禮物。”

  李泰心喜接過,“這是什麽?”

  “這是千分尺。”

  “千分尺?我們不是已經有驪山尺了嗎?”

  張陽揣手道:“驪山尺只能測量毫厘的百分之一,而這個千分尺可以測量到千分之一,這便是不同之處,為了做好這個東西,花了我不少心血,還望魏王殿下好生對待,整個中原隻此一個。”

  李泰把玩著這個千分尺,“這東西怎麽用?為何看起來一點就不像是尺子。”

  張陽給他示范了一遍,“魏王殿下請看這上面的刻度,記住一轉是一厘。”

  做這種外徑千分尺,最難就是這個棘輪和套筒,費了不少心思。

  或許不夠精確,至少能夠應付。

  “魏王殿下可以給此物取個名字,不如說魏王尺,青雀尺?”

  李泰笑道:“就叫驪山千分尺!”

  張陽點頭,“不冠以自己的名字嗎?”

  “不用了。”

  或許李泰自己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千分尺子的意義有多大。

  要是李世民在這裡估計直接取名,貞觀尺。

  畢竟天可汗向來霸道,就連卷心菜都要改名貞觀菜。

  倆人坐在村子的小道邊,張陽琢磨著,“明日要行冠禮,到時候李百藥會帶人來主持。”

  李泰對自己的冠禮並不上心,他更在乎現在的驪山建設。

  他在驪山付出的心血,也是他將來的成就。

  “姐夫,你說處默當真成了長安的大詩人?”李泰一臉的狐疑,臉上寫滿了不信。

  “對呀,大詩人,我大唐終於出了一個名震古今的大詩人,我還打算給處默寫一詩集,就叫處默詩集。”

  李泰抬頭看著天,“當真是老天瞎了眼。”

  張陽朗聲道:“這賊老天就沒開過眼。”

  “處默這個殺才肯定寫不出這等詩,不過再一想他為了那個酒家姑娘費盡心機,勢必有求於姐夫。”

  張陽無力點頭。

  “姐夫肯定不是那種會把姑娘綁到處默床上的人。”

  張陽目光呆滯地看著小熊橫掃鴨圈,小武和徐慧竟然還在助威,這頭熊更來勁了。

  她們是真不會擔心鴨子不下蛋嗎?

  李泰的話語還在繼續,“既然處默要尋姐夫幫忙,姐夫肯定不會出此下策,那這詩文肯定是姐夫所寫,假借與處默之手,說得可對?”

  苦笑一番,張陽奪過他手裡的扇子,給自己扇著,“當初就應該趁著你還小,把你掐死。”

  “哈哈哈!”李泰捂著肚子大笑,“誰知道處默這個殺才,弄巧成拙,還把高士廉的兒子給揍了。”

  這胖子笑得人仰馬翻。

  有這麽好笑嗎?

  這人笑點也太低了,不想和他說話了。

  對洛陽發生的事情,朝中的動作很快,李世民當即下令徹查這件事。

  大理寺少卿孫伏伽和禦史台馬周一起去了洛陽,皇帝給了禦史台查舉之權,大理寺奉命,兩方一起去查案。

  說是查案,皇帝也知道狂人日記帶來的影響,這些讀書人手拿狂人日記,要推翻世家對他們的控制。

  世家想要遏製這等情況,就要殺雞儆猴。

  李玥和小武,還有徐慧也坐回了馬車,一家人準備回去了。

  張陽和李泰站在村口,看著一隊隊的兵馬路過官道朝著洛陽方向。

  官道上卷起一片片的塵土,張陽打算等這些塵土散盡之後,再趕著馬車回家。

  不多時程處默也來了,這貨果真扛著一把大陌刀。

  張陽揣著手瞧著官道,“你說你父皇就不會修一修官道?這麽大的塵土讓人怎麽走。”

  “這官道已經修了好幾遍,很寬敞了!”李泰比劃著,“姐夫你看,可以三駕馬車並駕而驅。”

  張陽雙手揣在袖子裡,惆悵道:“再不濟往地上鋪一層石子,也不會有這麽大塵土。”

  等程處默扛著一把大陌刀到了眼前。

  這把陌刀的刀口還帶著一些鏽跡,他大聲道:“魏王殿下,這把刀便送你了。”

  一丈長的陌刀接在李泰手中顯得沉重,即是冠禮的禮物也不好多說什麽,只能收下。

  程處默摳了摳鼻子,“魏王可喜歡?他們都說送這個合適。”

  李泰笑著點頭,“合適!本王喜歡。”

  瞧著這一幕,心說有什麽不合適的,還有人送給魏王蛐蛐呢,古人的成年冠禮都這麽古怪的嗎?
  “你爹痛打你三十大鞭,這麽快就能下地走路了。”張陽詫異地打量著,“尋常人要是受這麽三十大鞭,怕不是半條命去了。”

  程處默朗聲大笑,“老貨怎麽可能真打,就扎扎實實挨了幾鞭,那就是裝給外人看的,不然以長孫無忌這隻老狐狸怎麽可能就此罷休。”

  張陽看著長安城方向,“還是大將軍想得周全。”

  這個程咬金說混帳是真老混帳,混跡長安城他也是一個粗中有細的人,明白其中利害關系。

  平時和文官們在太極殿打架鬧得再凶也就算了,可在是非上一定要清清楚楚。

  混帳歸混帳,活得還是很明白的。

  張陽雙手揣在袖子裡擱在腹前,“李道彥有個弟弟是不是還在衛府?當初是你帶過去的?”

  說起李孝義這個小子,程處默笑道:“這個小子有點本事,因為入不了兵冊,他只能留在軍中做一些雜活,處處被人欺負,不過他骨頭硬,忍下來了,過了半年就和軍中不少老人處在了一起,還與蜀王殿下相處甚好,都快成兄弟了。”

  這倒是有些意外,李孝義與李恪還處成了朋友。

  李恪是蜀王,也是李世民的孩子,說來李孝義也是宗室武將之後,倆人年紀相仿,還能以兄弟相稱倒也不錯。

  “和你家老貨商量的時候,就說到了他,你做安排將人送來便好。”

  程處默點頭,“本來答應了三年,眼下看起來調教的不錯,可以提前叫回來,以後就跟在我身邊做事。”

  “只要人回來就好,至於你要如何安排他,我就不管了。”

  張陽的話語總是能夠讓人感覺很踏實,這也是處默願意結交的原因之一。

  李泰湊近也蹲下來,“處默,那酒家姑娘如何了?”

  程處默憂愁地蹲坐在地上,“她說她想離開長安城了。”

  “為何?”

  “招惹了權貴,自然不敢留在城裡。”程處默低著頭拿起一塊石子在地上寫寫畫畫,“該怎麽辦?”

  張陽犯難道:“處默,你是真心喜歡嗎?”

  程處默用力點頭,“那是自然。”

  這人平時大大咧咧,也沒說過喜歡過誰家姑娘,這是他第一次動情。

  難得啊,難得他這樣粗野的人也會有傷感的場面。

  “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可以讓人安排,讓他們來驪山開酒肆,這樣一來就算是不在長安城,也能護著,至於生意你可以讓你的部曲們照顧她們家。”

  程處默一拍大腿,“好主意,就這麽辦。”

  李泰拍著他的肩膀,“處默,你放心,驪山村外時常有商客來往,就建設在驪山一裡外的官道上,一來可以照顧他們,二來離開了長安城也更方便一些。”

  能有兩個好兄弟,程處默感動得吸了吸鼻子,“以後某家和你們兩個生死與共。”

  張陽冷哼道:“我才不要和你生死與共。”

  李泰站起身也提著陌刀,“處默,本王還想多活幾年,一樣不想和你生死與共。”

  張陽駕著馬車帶著一家人回去了。

  李泰讓自己的侍衛提著橫刀,也走回了村子。

  只有程處默還蹲在原地,安靜許久他緩緩站起身,“一個死要錢的!一個死要吃的!老天瞎了眼,讓某家結交這倆貨。”

  人間總要有幾個損友,活得才能快活。

  程處默好歹也是程咬金大將軍家的孩子,將來是要承襲大將軍衣缽的長子。

  張陽將事情與媳婦說了一遍,“這件事還要你這個驪山的女主人來幫忙。”

  “處默是夫君的好兄弟,自然要幫忙。”李玥從馬車中出來,對策馬在一旁的楊嬸道:“嬸嬸明日去見見她們,好好安排一番。”

  楊嬸重重點頭,“喏。”

  “她們家對權貴避之不及,在言語上要注意分寸,再給一個實惠的價格,給他們安置一個酒肆。”

  “公主殿下放心,這就去安排。”

  “麻煩嬸嬸了!”

  “駕!”楊嬸一聲大喝,馬兒先一步朝著長安城而去。

  張陽思量著,“楊嬸這其實一看就不是尋常宮女。”

  李玥點頭道:“嗯嗯,嬸嬸當年也是不讓須眉的女將領。”

  當年為了反隋,各路豪傑揭竿而起,也有許多不讓須眉的女子。

  不過能夠在軍中做將領的女子並不多,張陽皺眉道:“哪路兵馬的將領。”

  李玥搖頭,“自記事以來這兩位嬸嬸就在身邊了,也沒有聽她們說起過從前。”

  大唐初立那段時間很混亂,也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比如說李秀寧。

  有些事情已經成了秘辛,或許也就只能問皇后了。

  就算是皇后,也不見得會說出過去的事情。

  一家人回到長安城,正是吃晚飯的時候,楊嬸便回來了,也說清楚了事情來由,“稟公主殿下,已經說好了價格一年五百錢,遷到驪山村外的官道上。”

  李玥端著飯碗點頭,“她們拿的出這筆錢嗎?”

  “一時拿不出來,不過一說是公主封地好名聲在外,那一家人便答應了。”

  李玥瞧了一眼夫君,嘴裡嚼著飯食,“要是那姑娘知道處默纏著她們,人家會多想的。”

  張陽低聲道:“他知道分寸,要是這門緣分真的無法繼續,我會勸的。”

  “公主殿下,其實那姑娘對處默小我將軍是意的,言語中有些躲閃糾結,小將軍也不是惡人,就是做事方式不太好。”

  李玥笑著點頭,“那就好。”

  飯後見夫君笨拙地換著衣裳,李玥幫忙搭手整理衣襟,幫著將衣襟整理好,袖口也理平坦。

  李玥上下打量,“嗯,很合適。”

  她很喜歡自己的成果。

  “就是衣服上的線頭多了一些,都這麽多年了,還是一點長進也沒有。”

  聽著夫君的抱怨,看他又將衣服脫下自己拿去還要修整一下。

  李玥捂嘴輕笑著。

  徐慧也看得出奇,平時見師父總是打磨一些不知道何用的小鐵器,現在又能修衣服的線頭。

  家裡的重活也能做,家裡的細活師父能解決。

  “小武,師父好厲害呀。”徐慧湊近小聲道。

  “嗯,師父可厲害了,驪山的新家都是師父一磚一瓦搭起來的。”小武放低聲音,“驪山這麽大的一個新家,師父一個人打理上上下下,一年又一年建設出來的。”

  徐慧看著師父的眼神多了又多了幾分崇拜。

  小清清好像每天都在長大,現在能夠蹣跚走兩步了。

  李玥扶著她的雙手,讓小清清嘗試自己邁步,看女兒雙腿每一次著地再邁開,作為母親,她滿是幸福的笑容。

  孩子每一次成長,對她來說都是莫大的振奮。

  這比掙了多少錢都要覺得滿足。

  張陽將線條修好,重新換上衣服這才覺得舒心一些,“小慧!”

  “哎。”徐慧突然應道。

  “馬上就要入冬過年了,今年去看你爹爹嗎?”

  “去呀去呀。”徐慧嬉笑著點頭,她心裡可開心了,“小武與我一起去。”

  “好!”李玥笑著。

  正是晚飯後,長安城還沒到宵禁的時辰。

  一家人出門,走向東市的另一頭徐孝德的家中。

  徐慧一路走來很高興,一年到頭她也就回家幾次。

  如今的徐孝德紙宅院也不像當初這麽破落了,看來修理過幾次。

  “爹爹!”

  還沒走到家門口,徐慧便呼喚著,一路牽著小武的手,小跑走入院中。

  徐孝德的夫人看到女兒回來了,還穿著這麽漂亮的衣裳,笑著抱住孩子,“小丫頭,還知道回家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