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503章 女婿總是煞風景
  君臣倆人站在曲江池的水榭中,李世民眉頭緊鎖,“漠北傳來戰報,李績大破薛延陀前軍,直撲薛延陀牙帳。”

  “大將軍旗開得勝,臣為陛下賀。”

  李世民又道:“除了李績的稟報,還有夷男可汗的書信。”

  張陽思量道:“是嗎?”

  “這件事之後再與你說,倒也不著急。”李世民看著眼前的景色,“以前沒覺得曲江池的風光這般好。”

  “此地許久沒有人踏足,自然景色宜人,還有曲江池的魚更肥美了。”

  “殺魚未免煞風景。”

  “這是我家後院,我想殺就殺了。”

  蕭瑟秋風吹過,李世民搖頭歎息,“明日一早就會有人來布置,朕希望你明日也能來。”

  “我這人不好遊宴。”

  “你要是不來,朕就將李孝恭貶到嶺南去。”李世民丟下這句話便離開了。

  張陽屏息,忍著要罵人的衝動,惡毒的天可汗啊,竟然要挾我。

  事實證明,跟皇帝和談錢可以,跟皇帝談面子肯定不行。

  張陽用池水洗了洗臉,也沒了心思繼續看風景。

  東市的集市上,此刻人來人往,張陽買了一些肉菜,程處默便來了。

  “知道你回了長安城,某就來看你。”

  張陽遞給他一根蘿卜,“事情如何了?”

  程處默咬下一口白蘿卜,嘎嘣嘎嘣在嘴裡嚼著,“大理寺那邊的事情擺平了,都是許敬宗安排的。”

  張陽一路走著點頭。

  “事情算是擺平了,孫少卿這人沒這麽好糊弄,他聞著味不對,此刻揪著案子不放。”

  “大理寺有這樣的人主持,也是一件好事。”張陽又回頭看向他,“明天的曲江池遊園你去嗎?”

  程處默點頭,“家裡的老貨說了,若是不去要挨一頓毒打,某又打不過他。”

  多麽汗顏的話,父子倆人還打架?

  他老程家的門風果然彪悍。

  張陽又買了一些柿子,繼續叮囑道:“洛陽那邊的事情要盯緊,過些天可能會有動靜了。”

  倆人在路邊坐下來,程處默嘴裡還嚼著蘿卜,“要如何下手?”

  張陽從布袋子中倒出一些銅錢,一文一文地默數著,嘖舌道:“他們要只是正常的買賣,我們自然拿他們沒辦法,可他們要是因為銀錢不夠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處默兄就可以動手了。”

  “洛陽的案子,長安城也能插手嗎?若是洛陽的案子歸洛陽管,以這些世家子弟與地方官府的勾結豈不是無從下手?”程處默說著心中的擔憂。

  張陽神色凝重,“要真出了什麽亂子,說不定連我們的人手都會被他們牽連,這些瘋子保不齊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

  聽著集市上的叫賣,還有眼前的路人。

  “我們不是有個盡職盡責的孫少卿嗎?應付他這種人很棘手,若有一些大事能夠分開他的注意力,我們不就可以放開手腳了?”

  程處默一拍大腿,“果然,與人談話還是要多用一些智慧。”

  張陽稍稍點頭,“要動洛陽的子弟,我們要做好萬全的準備,需要很多人手,你可以先找上官儀來安排,必要時可以將我們的人手全部調動起來。”

  “懂了,把這些人像珠子一樣串起來。”

  張陽點頭,“想要一網打盡不容易,可以先拿一部分,一步步往深處抓。”

  因為今年嶺南氣候好,甘蔗的長勢也不錯,嶺南沿線都是豐收,李泰花了不少銀錢去嶺南收購蔗糖,算上去年到現在蔗糖的存量只有百石,目前還有嶺南的蔗糖不斷往驪山送來。

  發往洛陽的白糖到如今已有二百石,一旦將存有的白糖發往洛陽,價格勢必下跌。

  反觀驪山,因為運輸能力緩慢的當下,運輸方面只能靠一批批人手慢慢運,可能要到秋後冬季,從嶺南長途跋涉而來的腳夫,才能完成蔗糖的交付。

  蔗糖本沒有這麽貴,算上人力運送成本翻了好幾番。

  要是在嶺南買一鬥蔗糖只要六十錢,可送到驪山蔗糖的價格翻了五倍。

  要不是提煉成白糖,被洛陽那些家夥抬到了一鬥兩百貫,光靠普通販賣就是賠錢的。

  今年的年景好,提煉個三百石白糖多半不是問題。

  白糖的生意盤子並不大,白糖的保有量也並不多。

  張陽還想問問處默之前看上的姑娘如何了,等回頭再一看這個家夥早就走遠了。

  因為聊齋的流入,長安城再一次掀起了閱讀的熱潮。

  就連原本不識字的人也都開始學著讀書,也會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用幾錢花費請個識字的人講述書中的故事。

  書籍的力量是強大的,強大到就算世家門閥花了巨大的力氣抵製,也無法阻擋這些故事的流傳。

  李玥正在家中給兩個丫頭講述數列運算。

  張陽洗著買回來的肉菜,仔細聽著,再過一段日子她們就可以學習公式運算,再是應用題和幾何題。

  一堂課教完,張陽也做好了午飯。

  圍著飯桌坐下,李玥端著碗小聲道:“夫君,聽說這一次遊園,父皇安排了不少勳貴。”

  “反正你父皇是付了銀錢的。”張陽說著話拿出借條。

  “六十貫錢?”李玥看著畫押上父皇的字跡,點頭道:“這倒不錯。”

  “等遊園結束之後,要讓你父皇安排人打掃乾淨。”

  飯後,張陽繼續在自己的工作台上忙活,驪山現在用的遊標卡尺沒有羅盤,量尺的讀數決定了製造的精度。

  要量尺千分讀數很難。

  想要做出千分尺,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情。

  張陽搜刮著自己腦海中的記憶,以前家裡很困難,尺子壞了也都是自己來修。

  有了遊標卡尺也加大了測量的范圍,深度,寬度,直徑都可以用來測量。

  鑄造業就是這樣,基礎鑄造與工具有著分不開的技術。

  張陽抬頭看著牆上的設計圖,這是一個巨大的爐子,可以通過煆燒,將驪山現在的鐵錠煆燒,再是經過一個巨大的輪子將其碾過。

  算是一個小型的熱軋過程,因為溫度上的達不到要求,也只能照葫蘆畫瓢,盡可能完成得好一些。

  李玥拿著帳冊而來,“夫君,這是我們今年要交的賦稅。”

  張陽打開冊子瞧著,“八千貫……這麽多?”

  “嗯,因為年初的時候我們的羊毛做出來的織布賣得很好,而且今年突厥那邊送來的羊毛比往年多了三百石,今年還可以掙得更多。”

  她還有些小得意。

  “長安城這邊的尚書今年還會找驪山進貨嗎?”

  “當然了,小虞說已經有不少人在打聽我們的驪山的新作坊的建造情況,尤其是一些遠道而來的商販,他們打算將布匹賣到更遠的地方,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賺更多的銀錢。”

  一邊說著話,李玥又翻開另外一份帳冊,“一萬石陳糧已經送到了河西走廊,不少西域人都想要買我們關中的糧食,年初的時候西北酷寒,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為了度過今年,他們勢必要買糧食。”

  “運籌帷幄,料事於先,哪裡缺貨賣哪裡,我們驪山有你這位女主人精打細算,哪兒能不發財。”

  聽著夫君的話語,李玥抬著下巴,“如此一來就算是父皇不還錢,不出三年就可以將我們付出的成本都收回來。”

  張陽握著她的手,“你父皇要是不還錢怎麽辦?”

  李玥笑道:“不妨事,用土地和資源來抵債就可以,但抵押的價值多少,我們要另作斟酌。”

  “該還是要還的,你父皇不還,讓你父皇的兒子還,咱們家還有公證人在呢。”

  注意到夫君的手又不老實了,夫妻倆打鬧著。

  說到用琉璃裝窗戶的事情,李玥的態度堅決,“家裡就算再有錢也不能這麽浪費。”

  “這不是浪費這是物盡其用。”

  打鬧著回了房間,要勸說媳婦認同琉璃裝窗戶的事情,還要徐徐圖之。

  “媳婦,我們用琉璃來裝門好不好。”

  李玥一咬牙抬起一腳。

  張陽連人帶被褥,被踢到了床下。

  狼狽地爬回床,媳婦越來越強勢了。

  想要實現玻璃門窗,以後還要好好哄哄她才行。

  皇帝要在秋後開朝之前,在曲江池舉辦遊園,此刻的曲江池來往勳貴眾多。

  有不少人都是提前到了。

  家中,李玥給兩個小丫頭換著衣裳,兩人個子一樣高穿著一模一樣的衣服,像極了雙胞胎姐妹。

  打理好她們,李玥又從箱子中拿出一件新衣裳,“現在天氣忽冷忽熱的,夫君還是不要穿得太單薄的好。”

  給夫君披上衣服,再系上腰帶,“嗯,這樣看起來精神多了。”

  她自己穿著紅色的衣裙,對鏡將頭髮束起來,戴上簪子,婦人模樣的裝束很得體。

  即便是過了這麽多年,她的眼神還是一樣靈動。

  夫妻倆也才年過二十,正是最有朝氣,最漂亮的時候。

  “這簪子用了好多年了吧,你母后不是送了不少裝飾嗎?”張陽費勁地穿著靴子。

  “母后送的簪子在隆重的場合才能戴,只是遊園不用太刻意。”正說著話,李玥一扭頭就看到夫君遞來的一個簪子。

  “咦?這簪子是從何而來。”

  一根簪子銀白色,落在手中沉甸甸,很光滑,還有些反光。

  走到她身後,張陽給她戴上,再是掛上小小一串珠子,“現在看著怎麽樣?”

  李玥滿意地打量,“嗯,很好看。”

  “我自己閑著無事打磨出來的。”

  若不仔細看,像是銀子做一般。

  比不上玉簪貴氣,倒也顯得富貴。

  “皇姐!”院外傳來了李麗質的呼聲,她跑進家門還帶著東陽與高陽。

  李玥裝點好走出家門,“你怎麽來了?”

  李麗質嬉笑地挽著皇姐的手臂,“母后就在院外,說是我們一起去曲江院。”

  “小武小慧,我們一起去。”

  李玥抱起孩子一起出了家門。

  楊嬸留在家要看著這頭熊,張陽確認一番,這才跟上了皇后的車駕。

  媳婦還有長樂公主與皇后坐在車駕內,張陽走在一旁還能聽到她們的話語。

  走到曲江池,入眼的是來來往往的勳貴與宗室中人。

  皇后的車駕從入口進去,繞過眾人,去了後方的庭院。

  李世民正在這裡,他手裡還拿著之前在驪山用過的魯班鎖,“朕專研數日,終是將它解開了。”

  王公公走上前小聲道:“陛下,都已經準備好了。”

  李世民點頭,“那便去見見他們。”

  從樓閣中走出,一旁的宮人敲響鍾聲,眾人的目光看來,見到了陛下與皇后。

  李世民說著這一次遊園的祝詞,也說著今年豐收的盛況,皇帝的心情很好。

  圍著曲江池的人們,都在注目這位天可汗。

  大唐立國至今,不少都是當年一起征戰沙場的功臣,如今的大唐正是凝聚力最強的時候。

  “大唐萬勝!大唐萬勝!大唐萬勝……”

  李世民的一席話說完,底下傳來一片歡呼聲。

  對現在還不怎麽強大的大唐來說,度過了最困難的貞觀初年,每一年的糧食豐收,對大唐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太常寺的舞妓走入曲江池中心的水榭,鼓樂聲響起,她們在水榭中起舞。

  李世民重新坐了下來,“張陽,你看看這等勝景,朕的大唐江山何愁不能強大!”

  “是呀,大唐很強大。”張陽惆悵道:“可是來年的俸祿還沒著落。”

  李世民沉著臉扶著額頭,“朕發現與你談話,很費神,也很煞風景。”

  李承乾快步走來,“父皇,許國公與舅舅就在台下,有些話想要與張陽商議。”

  李世民頷首道:“那就請上來朕一起聽聽。”

  “喏。”

  一聽到許國公高士廉,與現在的國舅長孫無忌,李玥的神色就凝重了幾分。

  她跟著皇后一起退到了簾後,與母后討教著養孩子需要注意的地方。

  曲江池內很熱鬧,長孫無忌扶著高士廉走到高台,他們身後還跟著一個中年人。

  李世民上前扶著高士廉,“舅父近日身體可還好?”

  高士廉拄著拐杖行禮,“讓陛下掛念了,老臣的身子尚可。”

  李世民朗聲道:“賜座。”

  三兩張桌案搬上來,幾人入座,高士廉與長孫無忌一起向李世民說著今年豐收的祝詞。

  大唐正處於農耕恢復期,中原的農耕還沒恢復到巔峰時期,古往今來都一樣,不論是帝王還是地方士紳都會擺宴席慶祝豐收,總歸是個農耕大國,國之安定皆在農耕與民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