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457章 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至於皇后會不會說這件事,那就有待商榷了。

  皇宮中,李麗質實在受不了李治整天看著水盆,整個人都如魔怔了一般。

  今天她打算去散散心。

  穿上皇姐送來的新衣裙,李麗質心情美麗地走出立正殿。

  沒走多久她就厭煩了,在宮中居住了這麽多年,這裡還是一成不變的。

  剛好路過興慶殿,就看到父皇與舅舅講著話。

  李麗質放輕腳步走近聽到父皇與舅舅商量時,言語中說到了張陽。

  再等舅舅注意到自己,話語便停下了。

  長孫無忌稍稍一禮,“長樂公主。”

  李世民看到俏皮的女兒,疑惑道:“你來這裡做什麽?”

  李麗質扭頭道:“女兒隨便走走。”

  她又看了看舅舅的神情,又道:“舅舅和父皇剛剛是在談論姐夫嗎?”

  長孫無忌點頭沒有否認,又解釋道:“臣與陛下覺得張陽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到現在還沒見過如此有趣之人。”

  李麗質又看了看自己的父皇,“女兒就不打擾父皇了。”

  說完話,便轉身離開。

  李世民轉頭便沉下臉。

  長孫無忌見狀躬身道:“中書省還有諸多事宜需要商議,臣就先告退了。”

  李世民稍稍點頭。

  長安城的二月剛過了一半,朝中就傳來消息提前三天開朝。

  許敬宗算著日子也就是後天。

  張大素也是事後才發現文書,這才知道眼前這人是朝中安排的侍郎。

  張大象心中還牽掛著許多事,也看著李崇義發愁。

  四位侍郎坐在一個房間內,算上李義府禮部一共有五個侍郎,在朝中六部獨樹一幟。

  “大象兄,崇義公子也是侍郎,調度分配之事一直都是你在安排,恐怕還是要麻煩你。”許敬宗小聲道。

  張大素也是面色不太好,要說整理卷宗做一下卷宗的分類批注這些事情還行,這要是涉及用人和統籌安排,還是要看大哥的。

  先是歎息一聲,張大象站起身從一旁的櫃子中拿下一堆的卷宗,“這是西域與吐蕃各地的都護府建設情況,以及兵力部署,這些案卷很重要事涉朝中對西域的安排,一定要保管好。”

  李崇義聽著囑咐不停點頭。

  狄知遜站在門外,隱約能夠聽到房內的對話,宗室子弟一進入外交院就是侍郎

  打心裡有些羨慕這樣的人,當初苦讀為求入仕,眼下心中有酸楚又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過了片刻門打開了,狄知遜回頭見到張大象。

  “帶李侍郎去隔壁的空房間,以後他就在那裡任職,我們外交院的規矩也和他說一說。”

  狄知遜點頭,“喏。”

  李崇義抱著一堆卷宗走出來,朝著狄知遜笑了笑。

  狄知遜帶路走向另外一個空房間,這個宗室弟子看起來倒還算和氣,應該容易相處。

  張大象重新走回來,“朝中這個安排是何意思?”

  張大素拿著吏部的文書,“這份文書是吏部直接下來的,能夠不經過門下省制定名冊,如今正是休沐更不要說過中書省批複了,但凡任職侍郎都要陛下親自見過的人。”

  又將文書放下,張大素說出結論,“就是說這個人是陛下放在我們外交院的。”

  看許敬宗拿出一張餅吃著,張大象忍不住數落道:“老許,你能否像樣一些。”

  許敬宗這才收起這張餅,“最近總是忙得太晚,一早睡醒還沒吃過東西。”

  三人重新坐好又是一陣沉默。

  張大象放低聲音,“這件事要告知張尚書嗎?”

  許敬宗又喝了一口茶水,“張尚書多半知曉,以下官的了解若不是提前知道安排,此刻我們的尚書已經去找陛下了。”

  張陽雖說平日裡不來外交院,但對這裡花費不少心力,尤其是銀錢方面更是不惜下血本。

  如此塞一個人進來,而且還是個侍郎,張尚書怎麽可能不管不問。

  大素好奇問道:“許兄以為呢?”

  許敬宗思量著,“這個人很年輕,也不像是個會做事的人,除了西突厥和遼東,西域都護府和吐蕃都護府的事宜都可以交給他。”

  張大象點頭,“這些事情都是朝中知曉的,既能讓陛下知道我們在重用他,又不會讓他得知我們太多事情。”

  許敬宗又拿出自己沒吃完的餅,就要走出房間又道:“大素,你帶他多走走,與他一起吃酒。”

  張大素呆愣地點頭。

  整個外交院除了張大象,最忙的就是許敬宗,他手中的人手也最多的,掌握著整個外交院的消息來源。

  李孝恭帶著全家來到了驪山,是李淵的堂侄,來了驪山自然要去見見太上皇。

  剛走到門前就撞見了李淵一臉鄙夷的眼神。

  “打仗不中用,在朝中也不中用,你有何顏面來見朕。”李淵冷哼著,嘴裡碎碎念。

  李孝恭躬身道:“當年年少便去平定巴蜀,侄子帶兵攻入,連下三十余州生擒朱粲、第二年侄子平定巴蜀還沒喘氣,又奉命攻打蕭梁大獲全勝,第三年還未在長安城歇腳半日,又奉命誅殺王雄誕……”

  聽著侄子的這些功績,李淵揮袖道:“不用說了。”

  李孝恭躬身道:“那侄兒就不說了。”

  李淵重新坐下來,“你終究還是比李道宗差一些。”

  “李道宗?”李孝恭的語調都高了幾分,“他要不是跟著大軍征戰,他能有侄兒這般功績?侄兒哪一次不是獨自領兵!當年天下豪傑誰人不說我李孝恭?”

  “當年兄弟幾個就剩下你們兩個了,神通與玄道去世得早,朕不想見你,一見到你就想到了他們兄弟。”

  李孝恭又是行禮,“侄兒告退。”

  看這老大不小地真要走,李淵咬牙切齒,“站住!”

  李孝恭停下腳步,“有何吩咐?”

  “給朕把院子掃一掃。”

  “喏。”

  “再給朕的衣服洗洗晾曬好。”

  “好。”

  李孝恭點頭辦事。

  自元宵夜過去,長安城內多了不少關於智慧的話題,莫名地帶動了人們認知興趣。

  張陽抱著自己的女兒,她哭了好一會兒之後,像是哭累了,終於不再哭了。

  候鳥出走了一個冬季,也回到了屋簷上。

  看到女兒在懷裡甚至笑了笑,張陽的心情大好,什麽朝政,什麽社稷,這些都可以放在一邊。

  管他的忠孝仁義,聖賢書白讀就白讀了。

  李玥坐在紡車邊織著今年春夏要穿的衣衫。

  生活有波折又有平靜的時候,看到女兒的笑臉,張陽越發堅定了自己要三十歲退休的理想。

  “縣侯,高士廉請見。”

  張陽捏了捏女兒的生嫩的臉蛋,“不見。”

  話語又過了一遍腦子,他詫異道:“誰?”

  楊嬸重複道:“許國公高士廉,說是想要見縣侯。”

  高士廉可是個大人物,自李世民登基,高士廉把持朝政多年,朝堂有近半人是他的門生。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成長得太快。

  這也讓他的大權只是短暫停留了三年,被李世民調入吏部之後,便開始被逐步架空。

  直到現在的李世民能夠掌握權力,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魏征等人能夠主持朝政。

  張陽猶豫再三,低語道:“還是不見了吧。”

  楊嬸點頭,“這就去回話。”

  過了半刻,楊嬸又回來了,“許敬宗說是要在城南的酒肆見縣侯。”

  聽到是許敬宗,張陽這才哄著女兒將她放到搖籃中。

  又對媳婦道:“我出門一趟。”

  李玥叮囑道:“買點豆子回來,家裡要準備醬油了。”

  張陽聞言打開自己的一個小箱子,箱子中放著零零散散的銅錢,這都是媳婦給的零花,每天存下來的。

  拿出其中一吊錢,穿著草鞋和粗布單衣便出了門。

  其實許敬宗這次與大象,大素商議之後便準備見張尚書。

  見人來了,他站起身用自己的袖子擦了擦桌子又擺上了酒碗。

  張陽看著這一幕皺眉道:“老許,你能不能把你這種殷勤勁收一收。”

  許敬宗擠出一副小臉,“知道張尚書喜歡乾淨,下官已經洗了手了。”

  再招呼一旁的夥計,“一碟羊肉,一壺酒。”

  張陽坐下來,夥計端上一碟熱氣騰騰的羊肉,夾起一片吃著。

  許敬宗幫著倒上酒水,“昨天送來的消息,說是西突厥又下了大雪,牲口凍死不少。”

  今天還算是暖和,張陽低頭繼續吃著羊肉,“有多嚴重?”

  許敬宗道:“伊犁河一帶全是凍土,以南上千頃地不見活人。”

  張陽嘴裡嚼著羊肉,“二月份還有這種寒潮在西突厥倒不奇怪,這種天氣很快會逼近關中,寒潮也會一路南下,老許你平時要注意身體,注意冷暖。”

  許敬宗點頭,又問道:“這酒水是不合胃口嗎?”

  張陽搖頭,“最近媳婦想戒酒,我要是帶著酒味她會破戒的。”

  “公主殿下有張尚書照顧,實在好福氣。”

  “你是擔心這一次寒潮會影響西突厥的局勢吧。”

  “下官擔心他們會停戰,這種寒冷之下牲口凍死太多,沒了口糧誰還願意打仗,而且都打了兩年,人也累了乏了。”

  這個時候的酒肆沒有客人,酒客要到下午和傍晚時分才回來。

  這裡倒是安靜,夥計也坐在門前閉眼睡著,只有爐子上的羊肉湯還在燉著。

  “仗還要繼續打,與其說讓他們安分不如讓他們急眼。”

  “如何急眼?”

  張陽點頭,“嗯,眼下他們缺少的就是口糧。”

  許敬宗神色了然,“下官明白了,搶了他們的口糧然後嫁禍之。”

  “就說你老許缺德,好歹毒的計謀。”

  許敬宗拿起一旁的水壺,從袖子裡拿出一小袋茶葉給倒上一碗熱茶,“下官之歹毒不及張尚書半分,下官正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歹毒。”

  張陽惆悵道:“我都是有女兒的人了,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隨著開水倒入,茶碗中的茶葉還在翻滾,許敬宗放下水壺也揣著手,“是非功過都是他人評說,以前的張尚書不會說出這種話,下官看來並不是想要做好人了,而是張尚書的退隱之心更急切了。”

  端詳著這個家夥的笑臉,張陽欲言又止,思量好一會兒。

  許敬宗拿出一卷布絹,“這是波斯送來給波斯王子的信件,人已經扣下了,信還沒給波斯王子看過。”

  張陽嘖舌道:“你說你成天猜別人心思累不累。”

  “人人都有立足之本,見笑了。”

  張陽拿起布絹皺眉看著其上的文字,“這波斯文字竟如此難看。”

  許敬宗連忙收回來,從懷中又拿出一卷,“拿錯了,這是大素編譯過的。”

  信上的內容很簡單,催促波斯王子盡快求援,去面見天可汗。

  在大食人的攻勢下,君士坦丁堡自保都難。

  更說了大食人要控制西方海峽,吞並波斯的野心。

  即便是穆罕默德去世了,大食人的兵力依舊還在。

  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以前的希臘舊地,那片海峽一直以來是各家必爭之地,在那裡的歷代君王都想要控制海峽。

  大食人與他們相隔一個海峽,誰拿下了這個海峽就控制了通往波斯的商路,也就進而可以連通絲綢之路進入關中。

  這是陸地貿易上最遠的運輸線,絲綢之路自中原起延綿數十個國度,直到地中海海峽相望。

  也就是當年的希臘與中亞爭端之地,首當其衝的就是斯巴達人。

  張陽思索著,“現在還有斯巴達人一說嗎?”

  “什麽人?”

  許敬宗有些懵。

  張陽轉而又問道:“那個波斯王子叫什麽名字來著?”

  許敬宗連忙回道:“叫俾路斯。”

  “把信交給人家,你拿著信扣著人也不像話,帶話給他就說等西突厥平定會派人去馳援波斯。”

  “啊?派誰?”許敬宗有些懵,這千裡迢迢出兵馳援波斯怎麽想都不現實。

  “西突厥平定後,讓阿史那杜爾去再往西跑一趟馳援波斯。”

  波斯的事情算是有著落了,許敬宗又拿出一份卷宗,“這是倭國人的請求。”

  張陽瞅著他的衣領,這人到底從裡面能掏出多少卷宗?
  三兩巡街的官兵路過這個酒肆,注意到了許敬宗的官袍便不敢打擾,言語間打算換個地方喝酒。

  張陽正看著,許敬宗小聲道:“張尚書以為如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