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846章 鎢礦
  蒸汽機車支離破碎滿地,官道附近的人都看了過來,因有官兵在他們也不敢湊得太近,只能遠遠看著。

  裴行儉讓一旁的小吏做著記錄,又道:“驪山造物還真是神奇。”

  李泰一臉遺憾道:“還是失敗了,讓長安令見笑。”

  裴行儉頷首道:“說什麽見笑,往後還有這等奇物要拿出來用還望事先告知某家。”

  “長安令說的是。”

  李泰又是行禮,讓人收拾完離開。

  這一次的蒸汽機走了十裡路,比預想的要好,但爐子內部的負荷還是一個問題。

  不然蒸汽機的爐子隨時要面對超了負荷就爆炸的風險。

  李泰一邊想著帶著人回驪山。

  裴行儉讓人散了圍觀的路人,做了記錄。

  牛進達的兒子牛朝,他來京兆府任職這才小半年,剛到京兆府就任職了少尹。

  “就讓魏王這麽離開了嗎?”牛朝好奇問道。

  “嗯,你還想問什麽?”

  都說裴行儉拜入了驪山,外界傳聞裴行儉是驪山的弟子,這位年輕人能治西域,平天山,征波斯。

  後來才知道他是驪山弟子,人們一下子也都想通了,只有驪山才能教出這等出類拔萃的人物。

  牛朝滿腹的疑問,又不知話該從何問起。

  只有裴行儉自己知曉,從未真正地拜入驪山的山門,只見過驪山縣侯一次。

  裴行儉不覺得自己入長安這般高調之後有什麽不好的,反倒是對立足官場有了許多的好處。

  從京兆府官衙拿出奏章之後,他整了整官服離開這裡前往朱雀門。

  剛入長安城時候裴行儉才十四歲,現在的他已十八歲了。

  穿著一身官服,看著模樣像是個意氣風發的文人。

  走入朱雀門後,這裡的官兵可不敢把此人當做尋常的文人來看。

  這個少年人在波斯打了好幾場勝戰。

  歸長安城後,任職長安令沒說幾句話又殺了一個大食人,這年輕人任長安令總領長安城周邊十二縣,沒人敢得罪他也沒人敢招惹他。

  裴行儉走到門下省就有小吏匆匆走來,“不知長安令此來可是要遞交奏章?”

  “嗯。”他將奏章遞上。

  蘇定方剛從門下省出來,見到來人笑道:“原來是裴都護。”

  裴行儉將手中的奏章給小吏,叮囑道:“這是關於驪山今日行狀的記錄。”

  “喏。”

  等小吏離開,裴行儉才回道:“在下如今是長安令,任職京兆府。”

  蘇定方上下打量著裴行儉,又覺得這個年輕人很不錯,便問道:“可有空閑?”

  “回長安城之後有的是空閑。”

  蘇定方撫須一笑,“尋個酒肆,喝口酒水?”

  裴行儉點頭,“喏。”

  蘇定方如今是左驍衛大將軍,也是尉遲恭大將軍的左右手,從軍功上來說,蘇定方跟隨李靖的大將軍拿下頡利可汗,立功之後便是左武衛的中郎將了。

  又平定吐蕃之亂,一直在左驍衛任職將軍,是三品官階。

  裴行儉跟上腳步問道:“蘇將軍也時常要遞交奏章嗎?”

  蘇定方笑道:“辭官。”

  “辭官?”裴行儉又看了看蘇定方,上下打量道:“蘇將軍正值壯年。”

  蘇定方歎道:“閑著無事就來辭官,今年辭了十余次。”

  “是……是嗎?”

  “也不知道陛下會不會答應。”

  今天有些熱,裴行儉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又問道:“一年辭官這麽多次?”

  蘇定方笑著,見怪不怪地解釋道:“朝中要辭官的人太多了,立功了就辭一下官也都習慣了。”

  “啊……”

  裴行儉默然。

  覺得這個朝堂挺有意思的,大家都是性情中人。

  不承想,朝堂還有辭官風氣。

  蘇定方一路走著又道:“你看趙國公辭官都多少次,前些天還想辭了中書令一職。”

  “是嗎?”

  “是的。”

  “某領教了。”

  倆人走入一家酒館,要了一些飯食,一邊吃著。

  裴行儉此時抱著學習經驗的心態,小心翼翼問道:“蘇將軍辭官這麽多次,陛下就沒有惱怒?”

  “那倒沒有。”

  裴行儉感慨道:“陛下仁德呀。”

  說罷,蘇定方朝著長安城方向作揖。

  見狀,裴行儉也是行了一禮。

  酒菜上桌,倆人便大快朵頤,聽到一旁還有人在議論今天城外發生的事,不愧是驪山,以前隻道驪山造火器,現在都開始造吐黑煙的怪物了。

  開了眼界的事情回味無窮,當時見到的人並不多,在長安城議論這件事的人不少。

  “你是驪山的弟子?”

  裴行儉點頭,“外門弟子,受驪山縣侯的指點,不過縣侯從未說過在下是弟子。”

  蘇定方點頭道:“原來是假的。”

  “假的也可以是真的。”

  “倒也是,張陽不會計較這種事。”

  裴行儉又道:“若是有人想要假借驪山之名牟利,下官絕不放過他們。”

  蘇定方喝下一口酒水,皺眉道:“你去西域是張陽安排的?”

  “正是。”

  “你去波斯也是……”

  “對,都是縣侯的安排。”

  蘇定方了然點頭,“當年老夫也受過驪山的指點,這張陽是個很古怪的人。”

  “下官聽聞當初蘇將軍平定吐蕃之亂後與縣侯翻臉了?”

  蘇定方擺手道:“那都是外面謠傳。”

  裴行儉了然點頭。

  少年將軍與中年將軍坐在一起聊得痛快,幾個路過官兵走過時還多看了一眼。

  蘇定方又問道:“你說你不在軍中任職,怎麽去了京兆府?”

  裴行儉放下手中的筷子,低聲道:“是陛下的意思,也是縣侯的意思。”

  “多半是陛下與縣侯商議過你的前程。”
    裴行儉忽然明白了,釋然一笑又是行禮道:“多謝蘇將軍指點,在下受教了。”

  蘇定方又道:“仔細想想也是,驪山近來在修路,還聯合長安城周邊幾個村縣,歷來京兆府就是遙領長安十二縣的官衙,藍田,高陵,涇陽,龍首原等地都在你的管轄,往後驪山辦事恐怕還要多依仗你。”

  裴行儉一點就明白其中關系,便低聲道:“自在下回長安以來,從未見過驪山縣侯,更沒有書信往來。”

  “自然不會與你有書信往來的。”

  “蘇將軍的意思是……”

  蘇定方放低自己的聲音,“老夫能夠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到,往後你做事要小心也要謹慎切莫被人抓到把柄。”

  “可陛下明知道縣侯有意安排,為何還要將下官放在這麽重要的位置上。”

  蘇定方頷首道:“陛下與縣侯的關系很複雜,縣侯立志要建設關中,要讓關中富強,陛下難道不想嗎?陛下不過是想要借縣侯的手來建設長安城十二縣。”

  “至於你在不在長安令這個位置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夠給驪山多少方便,陛下能夠得到多少益處。”

  裴行儉擦了擦額頭汗水,又道:“這天真熱呀。”

  用罷飯食,蘇定方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往後若有什麽不懂的可以來找老夫,你本是個將才不要被文官耽誤了。”

  蘇將軍說完就走了,裴行儉這才意識到酒食還沒付,這才拿出銀錢與小廝結了錢。

  “我本是個將才,莫要被文官耽誤了。”裴行儉心中暗暗念著這句話。

  薛大哥與他妻子回了長安城之後,便一直晚出早歸的。

  現在薛大哥的妻子柳氏已有了身孕,裴行儉也不好去打擾人家,便走到千牛衛。

  千牛衛的衛府並不大,說是有五千余人,其實留在衛府的只有一百余人。

  裴行儉與門前的守衛說明了身份,對方便放行了。

  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屋簷下的王玄策。

  這家夥行事還是一樣地不著調,此刻竟然捧著一卷聊齋看著。

  “這是驪山的聊齋?”

  聽到問話,王玄策這才起聲道:“裴都護。”

  “我現在已經不是裴都護了。”

  “這聊齋很是有趣,你拿去看看。”

  裴行儉接過書卷,坐下來也沒什麽精神,“以前在波斯的時候知道要做什麽,要怎麽做,回了長安城反而不知要做什麽?”

  王玄策搖頭道:“某家就不同,再也不想去西面吃沙子了,這長安城不好嗎?”

  大家在波斯共同患難這麽多年,也都知曉各自的脾性。

  王玄策就是這麽一個人,裴行儉知道這個家夥的才能比自己還要強,如果這人多一點上進,說不定就位列凌煙閣了。

  現在的王玄策隻想在長安城歲月靜好。

  即便他表現得再懶散,裴行儉也不敢小看,他這種人就是不努力則已。

  一努力,就連自己也會望塵莫及。

  明明是個萬中無一的奇才。

  裴行儉追問道:“王大哥就沒想過娶妻生子嗎?”

  王玄策皺眉道:“還沒想過。”

  “下官考慮過。”

  “當初我征戰天竺時發現有個人,他說他活了兩百歲。”

  “當真?”

  “後來某家將他殺了。”王玄策面色平淡地說了這件事。

  “為何?”

  “妖言惑眾。”

  這朝堂不像史書中寫得那般,這朝堂也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今天就結識了蘇定方將軍,也得知了朝中官吏辭官也是常事了。

  裴行儉一開始想過是不是黃老之學的緣故。

  再一想又覺得不對,天可汗是不喜黃老之學的。

  大唐的能人很多,就連驪山縣侯這等人物都想著早早退隱,好像大家都在等著馬放南山的那天。

  大唐的朝堂並不內卷,自皇帝發兵西征以來,大唐越發尚武了。

  而世家的倒台之後,越來越多的文人也加入了科舉。

  一邊是要擴張,一邊努力支教。

  在天可汗的勤政之下,朝堂反倒不這麽內卷,大家都是能歇就歇,除非旨意下來讓誰誰誰去辦一件大事。

  這也怪大唐的能人太多,房玄齡,長孫無忌,岑文本等人能力出眾。

  底下的人根本競爭不過。

  裴行儉其實挺為王玄策抱不平的,其人偏偏很滿意陛下的安排。

  這等人才卻隻想歲月靜好,老天瞎了眼呐。

  老天確實瞎了眼,就比如說驪山縣侯,明明可以位極人臣,只要他向天可汗獻出所有,位列凌煙閣,封國公也不在話下。

  可現在的驪山上,張陽正在拿著放大鏡觀察著幾塊石頭。

  “爹,你看這些石頭做什麽?”

  “這是礦石,不尋常的石頭。”

  “石頭還有什麽特別的。”

  張陽拿起一塊解釋道:“當初修建嘉峪關時,狄知遜在祁連山的野馬河一帶發現了一種質地十分堅硬的礦石。”

  “這叫做鎢礦,此物開采極為困難,偶有露天能夠取用,此物用來做鎢鋼,鎢鋼用來煆燒鑄刀最好,是現在的大唐橫刀所不能企及的鋼材。”

  小清清不理解這些道理,她只是覺得這東西很厲害,便在心裡記下。

  張陽放下手中的放大鏡,又道:“鍛造鎢鋼很困難的,若是能夠燒出來,我便可以用這個製成刀片裝在車床上。”

  看爹爹愁眉不展的模樣,小清清問道:“那就燒鑄出來。”

  “現在驪山鐵廠的生產力都放在鐵路上,不能因為我一個人耽誤整個工事的進度,況且我們的爐子不一定有這個條件燒鑄它。”

  “哦。”小清清應了一聲。

  “爹!”小心安騎著熊二而來,他說話有些口齒不清,“東陽姨姨哭了。”

  張陽沉聲道:“怎麽了?”

  小心安搖頭不知,回頭看去麗質姨姨已經帶著人來了。

  東陽擦了擦淚眼,到了眼前也沒說話。

  李麗質低聲道:“東陽寫了一篇辯證法,論證了物質觀與自然科學的關系,文章一出驪山就送到了國子監,被崇德坊的學子得知之後,便被那些文人口誅筆伐。”

  東陽點頭道:“姐夫說得不錯,唯物的自然才是真諦,他們卻說……”

  說著話,她又抽咽著。

  驪山的學說一直都充滿了非議,不過驪山向來都是不在乎的,真理只會越辯越清晰。

  張陽低聲道:“東陽,你是我們驪山最得意的門生,弟弟妹妹中你的理解能力是最好的。”

  東陽這才收起了哭臉,得到鼓勵之後又有了天真的笑容。

  皇家的姐夫不好當,這麽一大家子的弟弟妹妹,煩勞的事不少。

  張陽走到書房中,寫了一封書信,讓嬸嬸交給了程處默。(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