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856章 無所不知的縣侯
  再看皇帝已拿著筷子吃起來了。

  張陽喝著茶水瞧向還未修繕完成的鍾樓。

  李世民忽然道:“你的孩子將來也要做土木匠?”

  “孩子們需要動手能力,先教他們。”張陽的語氣很平淡,“孩童時期建立起足夠的動手能力是有好處的。”

  “你的孩子看著也如鄉野孩子。”

  “陛下,我本是一個鄉野之人,帶孩子自然也是這般,見笑了。”

  “鄉野孩子好養活,太子的孩子讀書尚可,可要他鋪設磚石,動手做點什麽可就不行了,這一點不如你的孩子,在教孩子的事上,太子應該多向你學學。”

  君臣倆人用著飯食,驪山這個主人家不飲酒,皇帝在飯桌上也就不飲酒了。

  等飯菜撤走,李世民拿出地圖在桌案上鋪開,這是世界地圖的一小半。

  張陽記得在禮部就有完整的世界地圖,當然了也有人不信那是世界地圖。

  皇帝將這張地圖分成一個個部分,現在就拿了一份,還是西方的那部分。

  “今年高盧人又來了,說起了一個人,他叫希拉克略。”

  張陽將筷子擺放成十字,問道:“他們手裡是不是拿著這個?”

  李世民皺眉道:“朕聽聞這些人身上有銀製的此物,就掛在身上,倒不是手裡拿著。”

  “那是他們的信仰。”

  聽張陽說得有種見怪不怪的感覺。

  李世民笑道:“你的老師與你說過?”

  張陽沒有承認,皺眉又道:“在西方他們的故鄉叫做羅馬,這個王朝與拜佔庭的戰爭有很大的關系,而他們起複也與當初強大的波斯有關,不過現在的時局已不同了。”

  “他們懷念羅馬,也將自己比作羅馬人來維持族群的認同感。”

  “他們很強大嗎?”

  張陽搖頭,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解釋道:“現在他們的地界只有這麽大。”

  李世民又是眉頭一皺,“太小了。”

  “是呀,對大唐來說他們疆域實在是太小。”

  “這高盧人獻給朕許多金子。”

  張陽喝著茶水,目光觀察著皇帝,緩緩道:“陛下收了嗎?”

  李世民笑道:“朝賀還沒開始,如今正是休沐。”

  “那看來是沒收。”張陽又道:“西方有金子,有很多很多的金子,如果陛下願意與他們聯合,大唐便不好再攻打他們,就拿不到更多的金子,只能收到他們進獻的這些。”

  “你是希望朕不與他們交好?”

  張陽撓了撓下巴的胡渣,有些苦惱。

  良久,李世民嘖舌道:“這不重要,要攻打西方不過是一兩句話,況且大食的戰局未定。”

  張陽笑道:“還以為陛下要拿著大炮轟平了西方。”

  李世民也笑了。

  君臣都笑了,就連一旁的王公公也跟著笑了。

  看著小清清眉頭緊鎖,“都是假的,都是虛偽的。”

  小心安低聲道:“姐,你是怎麽看出來的?”

  小清清瞅了他一眼,回道:“你是傻子,自然感覺不到。”

  “我……”小心安欲言又止,憤憤不平道:“我會寫字了,會寫三十個字。”

  “你學的那些字都是最簡單的。”

  “我還會學更多的。”

  姐弟兩又開始爭執了。

  山腳下,十來個侍衛就這麽在冷風中站著,他們小聲議論著剛剛山上的場景。

  那些熊一頭頭圍在四周的場景,現在回想起來還是令人脊背生寒。

  就這樣的驪山,誰敢輕易靠近,誰敢上山。

  尤其是那三頭最大的,站起來比一個成年男子都要高。

  侍衛中有人低聲道:“以前認識一家獵戶,聽說山裡遇到熊了,不是你將熊獵殺,就是你被熊吃了。”

  “只能活一個?”

  “一箭射不死熊,就等著被熊咬死。”

  那侍衛比劃自己的橫刀,“就算是搏命不見得能贏。”

  山上的談話還在繼續,李世民又道:“大食有很多厲害的人物,西方也有嗎?”

  張陽點頭道:“有呀,有個叫亞裡士多德的人。”

  “很厲害嗎?”

  “他是個智者,不過他生在西方,因無法證明潮汐而被一群信徒驅逐,從此希臘就少了一個智者,這世上有些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善於思考,善於思考的人就會猜測很多事。”

  “也是因為他的猜測太多了,沒有足夠的理論與實踐基礎不能完成自己的論證,當初他被亞歷山大器重,不過亞歷山大去世之後,那些愚昧的人就去迫害這個智者。”

  張陽歎道:“一個命運多舛的人,而愚昧撲殺智慧的故事在西方反覆上演,每一次出現這樣的人物都不會有好下場。”

  李世民仔細地聽著,放在當年張陽或許不會講這麽多,現在處境與地位不同了,他能夠將知道的全部說出來,並且不用擔心會被質疑。

  “所以現在的西方就是一群吃著烤餅的人,他們還在考慮溫飽,或者是一群人考慮著如何建立自己的權柄,他們愚蠢又自大,還很蒙昧無知,也是一群富有的人。”

  張陽咧嘴一笑,“陛下,他們是肥羊,一群愚蠢的肥羊。”

  皇帝的目光還是放在地圖上,又道:“現在朕知道要如何做了,朕會讓人去搜集西方典籍。”

  “陛下英明,讓西方的典籍藏書在大唐,讓他們的歷史成為大唐的一部分。”

  王公公安靜地站在一旁,他不明白這位縣侯為何與陛下說這些。

  縣侯一直都在鼓動陛下的野心,希望陛下可以開疆拓土。

  李世民起聲道:“朕要三千門火炮,要驪山的新火炮,朕給你兩萬貫。”

  “陛下,驪山不要錢。”

  “呵呵呵,你現在都看不上朕的銀錢了。”

  “驪山要資源,陛下用同等價值的銅鐵來換。”張陽又喝下一口茶水,“要最好的銅鐵。”

  “好,朕有的是,都要最好的。”

  “驪山是社稷的利器,驪山所鑄造的一切都是為了社稷。”

  等皇帝離開,驪山上的一家人繼續鍾樓。

  天可汗回到了長安城,並且讓禮部繼續問詢高盧人。
    張大安受陛下的旨意與高盧人談話,這些高盧人會說大食話,也會講一些關中話。

  關中話很蹩腳,讓他們說大食語言,長安城的波斯人倒是能夠籠統地翻譯。

  張大安找來了自己的二哥張大素來主持翻譯,一場談話進行得很艱難。

  事後,張大安才知道陛下去了一趟驪山,才有了這些記錄。

  隨著張大安提出的一個個問題,經由張大素與幾個波斯商人的轉述,高盧人一一回答著。

  驛館外,裴行儉也坐在這裡,王玄策也來了。

  “王兄,也關心西方的戰事嗎?”

  “某家做夢都盼著大食人會怎麽死。”王玄策神色多了幾分厭倦,“去了一趟波斯,差點沒了半條命。”

  裴行儉無奈笑笑,站在門口仔細聽著。

  高盧人聽了張大安的提問,朗聲道:“天可汗真是一位無所不知的人。”

  張大素給了一個眼神。

  張大安確認點頭,看來這冊子上所記錄的論述與高盧人的歷史一致,都是西方的歷史。

  還有希拉克略的經歷,張大安講述著他的疑惑,高盧人也在解釋著。

  裴行儉皺眉仔細聽著。

  王玄策小聲道:“不對勁。”

  裴行儉忽然道:“你也覺察到了?”

  “嗯。”王玄策摩挲著下巴的胡子,“你我都在波斯多年,穆斯阿布確實厭惡大唐和西方,可我們從未聽說過西方有這麽一個智者。”

  “別說這個智者,就連希拉克略這個人也是第一次聽說。”

  裴行儉心裡推算了一番,眉頭緊鎖道:“王兄,不是我們沒有聽說過,是時間上的對不上,按說這些高盧人起複應該是在大食人攻打波斯的時候,這時間不對。”

  “那個時候我們還在波斯與大食人對峙,縣侯是如何知曉西方的局勢?”

  “消息都是我們派人送去關中,送來關中的所有消息都是我們親筆所寫。”

  王玄策忽然一拍大腿,見有些反應過度,生怕驚擾屋內的談話,他湊近小聲道:“裴老弟,某家有一個想法。”

  裴行儉道:“你說。”

  “無所不知的不是天可汗,無所不知的是驪山縣侯。”

  “縣侯是無所不知的?”裴行儉反問道:“陛下也會這般認為嗎?”

  “縣侯能夠在夢中與袁道長坐而論道,知道一些西方的事還有什麽稀奇的?”

  裴行儉釋然一笑,“王兄說的是,這世上只有一個無所不知的人。”

  他是仙人,仙人能夠無所不知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王玄策也沒心思繼續偷聽,拍了拍裴行儉的肩膀便離開了。

  而裴行儉盤腿坐著,又聽了一會兒,也聽不到什麽有價值的消息,也離開了。

  又過了良久,張大安與張大素也帶著人走出了驛館。

  驛館內,高盧人向著大唐皇宮方向不停地參拜著。

  經過這一次的談話,張大安心中有些煩悶,煩悶的是陛下不讓禮部查問高盧人,而是去問詢驪山。

  隆冬時節又下起了一場大雪,有不少人在長安城散布消息,說是驪山又造出了那吐著黑煙的大家夥。

  驪山想讓長安城的人都去圍觀,看看驪山的造物。

  原本就是隆冬時節,這時節賦閑在家中的人不少。

  看熱鬧是人的天性,自從張陽在驪山避世不出之後,人們對驪山好奇,對驪山縣侯更好奇。

  這一聽驪山邀請長安城的人去圍觀,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權貴還是黔首。

  只要你去官道上,就能夠看到驪山造出來的怪物。

  天地間飄著雪花,關中大地寂靜得只能聽到風聲。

  驪山的村口響起了一聲汽笛。

  蒸汽機車就躺在修好的鐵路上,鐵路綿延四裡地。

  路修得不長也沒辦法,只能一點一點地修,要是平時的路也就算是,鑄造鐵軌真是費時費力,要不是縣侯不計本錢的投入,眾人都想放棄了。

  李泰總覺得驪山鑄造術還是不夠完美,如果是完美的鑄造術應該能更快地造出鐵軌。

  而在鐵路的盡頭,有許多許多人站在官道上,他們要看驪山造出來的怪物。

  驪山村外的營地,龍武軍圍在村前,這種場面令將士們感到棘手,他們擔心有什麽人會借機闖入。

  裴行儉也帶著人攔在官道上,也擔心這些人會撲向鐵軌,或者是闖向驪山。

  又是一聲嘹亮的汽笛,李泰站在蒸汽機車旁,看著車內的人還在往爐子倒著煤料。

  心中盤算著時辰,李泰看了一眼天日,拿起手裡的小旗子揮了揮。

  再響起一聲汽笛,蒸汽機終於動了。

  遠處圍觀的人驚呼起來,人群越來越擁擠。

  李孝恭嘟囔道:“張陽為何要讓這麽多人來看?”

  王公公回道:“回河間郡王,縣侯是在向世人宣示知識的力量,應該說是驪山的學識,這不是縣侯一直以來想要的嗎?”

  李孝恭往一側靠了靠,又撞到了一旁的李淵,趕緊扶住太上皇。

  而後與太上皇換了一個位置,不想與這個太監靠得太近。

  車速越來越快,它在鐵軌上行進得很順暢,速度也比預想的快了不少。

  李泰翻身上馬,對一旁的侍衛道:“看住了,別讓孩子們追過來。”

  “喏!”

  侍衛們張開雙臂,正攔著一群就要衝出來的孩子。

  四裡路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蒸汽機車行駛的模樣第一次展現在這麽多人的面前。

  在世人的眼中,那個吐著黑煙的大家夥越來越快,像一頭猛獸,一邊跑一邊吐著黑煙。

  這東西不需要人力,不需要牲口去拉,好像它可以永無止境地跑動。

  直到鐵軌到了盡頭,蒸汽機車才緩緩停下。

  李泰拉住馬兒的韁繩,看著車子所停著的位置,位置並不好,車有一半停在了鐵軌外,收拾起來會很麻煩的。

  閻立本帶著人快步走來,幾個工匠正在記錄著這一次實驗的成果,行駛很順利,可結果不完美。

  完美的結果是應該是它在鐵軌的盡頭停下,而不是又滑出了這麽一段距離。

  閻立本不得不考慮重新改裝它的刹車結構,“別看只是這麽短的距離,這可都是成本呐。”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