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時間循環:開局就被六扇門抓捕》第942章 太后娘娘的吩咐,微臣不敢推辭
  第942章 太后娘娘的吩咐,微臣不敢推辭
  皇宮,慈寧宮
  楚千秋從風州返回上京,一直沒有想過去見太后娘娘,不是因為怕她,而是感覺心中有點複雜。

  他雖然不會後悔,殺了竇大將軍,雙方發生的衝突,正常都要有一方倒下。

  但畢竟是送走了竇家的家主,自然不太好相見。

  沒想到楚千秋剛安排了玄武神獸,準備飛回風州,再由風州前往雨州,就等來了太后娘娘的旨意。

  “忠武大人,自從你回到上京,卻一直對哀家視而不見。”

  “莫非是對哀家有意見?”

  太后娘娘坐在鳳椅上,有些不滿地嬌嗔道,讓楚千秋氣息一斂,低聲說道:

  “回娘娘的話,微臣不敢。”

  “你有什麽不敢的,過來說話吧。”

  “是,娘娘。”

  楚千秋漫步走來,慈寧宮的侍女們似乎已經對此見慣不慣,反正早年太后娘娘就傳聞跟易道人有過來往,如今跟楚忠武傳出一點消息,也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她們連忙後退出去,不去看那不該看到的東西。

  只要我沒看見,就是沒發生。

  “家父沒有為難你吧,他有些老糊塗了,並不一定會聽哀家的話。”

  “哀家曾派出了洛冰,讓她去勸說家父,卻被家父趕了回來。”

  “難道楚忠武已經跟家父私底下做過一場了?”

  太后娘娘已經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猜想,以她對於父親的了解,屬於那種有便宜不佔,比殺了他還難受的類型。

  結果雙方竟然沒有發生任何衝突,實在是不可思議。

  “回娘娘的話,竇大將軍通情達理……”

  楚千秋自然不會犯傻,告訴太后娘娘,自己殺了她老爹。

  “說實話。”

  太后娘娘不是好欺騙的,她能在老皇帝們的壓製下,依然保持著自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是,下官與大將軍做過了一場,然後我贏了。”

  楚千秋後退了一步,模糊了事實的真相,他並不希望與太后娘娘反目成仇,隻好暫時隱瞞了。

  過些時間,再讓竇大將軍病逝,埋藏掉兩人可能的衝突。

  “難怪了。”

  “那忠武大人,伱對竇家是個什麽看法。”太后娘娘歎息一聲,當然她也絕對沒有想到,楚千秋會大膽到這種程度。

  “娘娘放心,現在風州已經大體平靜,不會出現大的動亂。”

  “只要竇家不犯王法,微臣不會與竇家為難,也不會讓人欺負了竇家。”

  楚千秋不卑不亢地說道。

  竇家的勢力是很強的,即使沒了竇大將軍,還有一名顯形,五名聚相。

  他們一個家族的力量就相當於一個頂尖二流勢力的總和,合歡宗都不一定能拿出這麽多的高手,更不要說他們控制著軍隊。

  竇家不去欺負別人,就該念阿彌陀佛了。

  “這天下的貴人,有幾個不去欺負別人的?”

  “誰都喜歡欺負別人,恃強凌弱。”

  “即使哀家命令族中長老,約束子弟,也頂多是讓他們不去欺負平頭老百姓罷了,那太跌份了。”

  太后娘娘搖頭說道。

  竇家在風州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地主,豐登糧行就是竇家的。

  風州的田產六分之一是軍隊的,六分之一是金剛寺的,還有六分之一是竇家的。

  其余的田產才是雜魚門派,中小地主,自耕農的。

  經過三年饑荒的洗禮,軍隊,金剛寺,竇家佔據田產的比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某種意義上來講,楚千秋與王求魔,他們折騰的對象,只是佔據了六分之一田產的中小地主,鄉紳。

  可以說風州的房間裡,有兩頭大象。

  楚千秋與王求魔只是在解決作惡的狐狸,真正的大象沒有受到更沉重的懲罰。

  不過迫於楚千秋的威懾,金剛寺,竇家都在吐出最近幾年侵佔的田產,各地方的縣衙也在重新確認田產,幫助流民返回家鄉。
    “竇家佔有了太多的田產,莊園,商鋪,自然會引來其他人的窺視。”

  “以竇家的力量來說,百年之內保住產業,問題還是不大的。”

  “還請娘娘放心。”

  楚千秋控制了竇大將軍,也開始整治竇家,對於竇家的犯罪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

  跟一般的土豪劣紳,也沒什麽太大的區別。

  “那百年之後呢?”

  太后娘娘繼續問道。

  “娘娘的意思是?”

  “忠武大人,你要不要繼承神策軍的大將軍之位。”

  “娘娘你說什麽?”

  “下官何德何能?”

  楚千秋這回是真吃了一驚。

  我一個神威軍的少帥,怎麽就要去當神策軍的大將軍。

  這不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嗎?

  “你要還是不要?”

  太后娘娘看著楚千秋吃驚的表情,變得有些得意了起來。

  這個從頭到尾掌控一切的家夥,總算是被嚇到了,心情頓時好了不少。

  “前些日子,清河派人去問劉都統,他拒絕了神威軍的大將軍之位。”

  “哀家和陛下都知道,他是要把這個位置給你。”

  “現在你平定了風州的饑荒,也算是勞苦功高,劉都統等了那麽多年,也該晉升大將軍之位。”

  “那麽朝廷把你調到神策軍做大將軍,豈不是剛剛好,一舉多得。”

  “娘娘,這也太奇怪了。”

  楚千秋忽然想起來,昔日太后娘娘想過把自己放到神武軍當中,甚至取代徐國公。(注:383章)
  那時候的楚千秋根本不會答應這樣的條件,因為他根本沒有能力在神武軍中得到支援。

  而現在太后娘娘換了一個法子,讓他頂替竇大將軍。

  “很奇怪嗎?”

  “你現在的實力,哀家已經看不透了,比家父還要強上許多。”

  “竇家將來也需要有人扶持,等你這一次去了雨州,平定了景王之亂,整個神武朝再無人能與你作對。”

  “不要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清河那小妮子,根本就是聽你的。”

  太后娘娘歎息道,她要為家族的未來考慮,考慮竇家百年之後,自己百年之後。

  “哀家看得很清楚,你不是一個嗜殺之人。”

  “李家得罪過你,你能讓李明德做你的文官之首。”

  “唐家得罪過你,你也能納為己用。”

  “哀家想要托付竇家的話,自然要托付一個靠譜的人。”

  楚千秋並不心慈手軟,但也從來沒有弑殺無度,在貴人階層裡面,那是屬於非常乾淨的人物了。

  就連他的敵人們也會承認這一點。

  這個做法有利有弊,弊端的話,就像是景王這般人物,也得試一試造反,不試一把是不會甘心的。

  好處的話,那就是敵人更容易投降。

  如果你嗜殺無度,敵人可能不敢跳出來,一旦跳出來就會跟你同歸於盡,魚死網破。

  而楚千秋沒有弑殺的名聲,讓太后娘娘願意將竇家托付於他,助他執掌神策軍。

  一飲一啄,皆為前定。

  “楚千秋,你願意還是不願意呢?”

  “娘娘有所吩咐,微臣不敢推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