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時間循環:開局就被六扇門抓捕》第931章 明鏡高懸
  第931章 明鏡高懸
  “鄭尚書,這一次您怎麽投降得這麽快?”楚千秋笑吟吟的說道,讓鄭尚書有些摸不著頭腦地說道:
  “忠武大人,下官又不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之人。”

  “這都被逮了一個正著了,下官無話可說。”

  鄭尚書苦笑說道。

  上一次的刑部尚書,他可以厲聲呵斥楚千秋,是因為他有底氣,他沒有被人抓到把柄。

  現在不一樣了,他在這封書信上極力渲染了,楚忠武是如何的作惡多端,胡作非為,煉製僵屍,十惡不赦。

  尤其剛才他與景王的對話,被聽得一清二楚。

  只要公布出來,謀反的名單裡必定有他。

  那還抵抗什麽,趕緊抱大腿,將功補過吧。

  “尚書大人倒是通透。”

  “但是該有的流程,還是不能少。”

  楚千秋對於恩師的恩情,一向是記得的,怎能忘記孝敬他老人家。

  疼痛素是一定要有的。

  而且要加倍奉還。

  “忠武大人,等等……”鄭尚書在這一刻,忽然後悔了,因為這個流程還真是六扇門制定的。

  管你招不招了,先打上三十杖的殺威棒,狠狠地教訓一頓再說。

  若是有人落到鄭尚書的手裡,他也會這般處理的。

  以前他隻覺得六扇門的花樣還不夠多,等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他卻恨這花樣太多了。

  “啊!”

  淒涼的慘叫聲回蕩在天牢的特等房裡,鄭尚書在這方面的表現,一如既往的不堪。

  畢竟擅長折磨對手的人,並不代表他有多大的勇氣,在監牢裡工作的牢頭們,他們在犯人面前威風凜凜,在大人物面前卻卑躬屈膝。

  “這個算是小懲大誡。”

  “鄭尚書,你明白自己接下去該做什麽了呢?”

  “幫助大人,找到景王的下落,不,把他繩之於法。”

  “還有呢?”

  “還,還有聽從大人的命令。”

  “還有呢?”

  “還有?”

  “大人是要這尊【獬豸】嗎?”

  鄭尚書連忙拿出了獬豸,遞了過去。

  “還有呢?”

  “還,還有?”

  “你是刑部尚書,這些年來神武朝的監獄裡,到底有多少的冤案?”

  “最近審批的死刑,都是伱做的吧。”

  “這廟裡得有多少個冤死鬼,你這刑部尚書,該死不該死?”

  楚千秋冷聲說道。

  地方官員的權力是很大的,俗話說抄家的縣令,滅門的太守。

  官員可以使用各種手段,將一個普通百姓家整到家破人亡,那都是輕輕松松的。

  但這些手段,並不是走正統的司法程序。

  哪怕楚千秋權勢熏天,他離開了尚方寶劍,也不可能隨便處死任何一個官員。

  他走的是皇權特許路線。

  如果一個官員,想要合情合理地判處一個人死刑,名正言順地判處死刑,這在程序上是非常困難的。

  除非他的關系網能夠一路打通到刑部,有數十名官員願意為他開路。

  因為朝廷不是白癡。

  一旦朝廷敢把死刑的權力放給地方,地方就敢給你製造無數的冤假錯案,合情合法地殺人。

  哪怕是一個普通農夫的合法死刑,他也必須經過層層的審批,才有可能達成這一切。

  刑部才能掌握殺人權。

  就好比是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在貞觀四年的時候,刑部審核死刑,只有給了二十九個人。

  不是因為罪犯太少,而是唐太宗太清楚地方官員是怎麽玩的。

  所以他在量刑方面慎之又慎。

  如今神武朝的刑部,每年審批的死刑多達數萬以上,個別年份可以輕松突破十萬大關。

  以楚千秋的親身體驗來看,與其相信這六扇門的辦事節操,不如相信這廟裡有一堆堆的冤死鬼。

  上一次楚千秋被數萬流民衝擊,他們的怨恨都能凝聚出一頭厲鬼。(注:678章)
  刑部的大牢裡,每年如果冤死一堆的人,能製造出多少頭厲鬼?
  景王也是喜歡標準化作業的人啊。

  “下官該死,下官該死。”

  “下官一定重新審查,核對冤情。”

  鄭尚書恍然大悟,同時冷汗淋漓,連忙磕頭喊道。

  “你當然該死。”

  “但現在要找一個合適的刑部尚書,也不容易。”

  “你經手了那麽多的事情,更容易幫助有冤之人,洗刷冤屈。”

  楚千秋沉吟了片刻,便一掌拍在了鄭尚書的頭頂上,將他在上一次循環中獲得的【墨色獬豸】直接打入尚書大人的眉心祖竅上,讓他發出淒涼的慘叫聲。

  楚千秋從他身上賺了一頭墨色獬豸,再還他一頭。

  這也算是有借有還了。

  “這頭獬豸會監視你的一舉一動,裡面還保存著一點好東西。”

  “好,好東西?”

  鄭尚書感覺自己的身體在不自覺地顫抖。

  “那就是吸真蟲的疼痛素。”

  “這些疼痛素的量,足夠你疼上七七四十九天都有富余。”

  “這是不是很棒呢?”

  “你弄錯了一起冤獄,我就讓你疼一天。”

  楚千秋笑了笑說道,鄭尚書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理清冤獄,為天下百姓伸冤。”

  “只是……”

  “只是什麽?”

  “下官若是這樣做了,景王豈不是會發現玄機?”

  “又如何能為大人做臥底呢?”

  “這事簡單,你就告訴景王,是我逼你的。”

  “你只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加以迎合。”

  “暫時先中斷了死囚犯的供應。”

  “是,大人,下官這就去辦。”

  鄭尚書連忙點頭答應。

  “慢著,我再送你一個東西。”

  楚千秋說完,便在手中凝聚出了一面鏡子。

  “明鏡高懸?”

  鄭尚書幾乎震驚得不能自已,他得到這門《法經》已經幾十年了,始終不能凝聚出這面鏡子,因為功法有缺。

  這面鏡子不是攻伐的神通,卻能看到人心,看到人心服還是不服。

  一個人有沒有冤,並不一定是看他服不服,畢竟有惡人就算面對公堂,他也是不會服的。

  但若一個人無論如何都不服,有問題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昔日法家凝聚這面【明鏡】,就是為了查看人心,看人心服還是不服。

  若你人心不服,便是拿出千萬條神武律,又有何用呢?
  “這門鏡子的神通,我想你也知道吧。”

  楚千秋乃是當代的武學大宗師,就算功法有缺,他也能推演出來。

  “人心如鏡,照耀萬千。”

  鄭尚書顫顫巍巍地回答道。

  “這面鏡子會燃燒你的神魂,幫你看清一點東西。”

  “你不會介意吧。”

  “願為忠武大人效死力。”

  鄭尚書心悅誠服地說道。

  “很好,接下來就該對景王進行合圍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