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黑科技:從萬倍神速開始》275.第275章 蘇信的方案
  第275章 蘇信的方案

  此刻,作戰指揮室裡。

  布魯斯特等人全都陷入沉默。

  某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裡,同樣觀看了視頻直播的各位高層,也是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所有人心頭都是一陣絕望。

  面對停在空中當靶子的外星飛船,他們都沒有任何辦法對付。

  對方一旦移動起來,四處攻擊,鷹醬國豈不是只有死路一條?
  有人無奈地提議道:

  “聯絡其他國家吧。”

  “抵禦外星人入侵,不只是鷹醬國的責任,而應該由整個藍星所有國家共同出力才行。”

  另一名身著軍裝的老者苦笑一聲:
  “可是,聯絡其他人又有什麽用?說得難聽點,大家在外星飛船面前都只是靶子而已。”

  “總比我們獨自面對要好。”

  “說不定某些國家有什麽秘密武器呢?比如龍國,他們有蘇信這位科研天才,說不定聯合研發過什麽尖端的軍用裝備。”

  “要是他們真能打敗外星飛船,那我們以後該怎麽辦?”

  為首的白發老者揉了揉眼角,無奈地說道:

  “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我們先聯絡其他人,想辦法打敗外星人再說吧。”

  “如果沒法打敗外星飛船,我們就得成為外星人的奴隸了。”

  “龍國有句話說得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藍星淪陷,我們的日子一定不會好過。”

  會議很快結束。

  各國緊急聯絡起來,商討應對外星飛船的方案。

  而在他們進行遠程視頻會議的時候,伊裡斯駕駛著外星飛船來到了鷹醬國下一個城市。

  又一次開始了狂轟濫炸。

  他可是知道,自己這一百年來一直都待在鷹醬國的實驗室裡,被采集了許多身體組織樣本,最近又被鷹醬國圍攻抓了起來。

  雖然他是故意落敗的。

  但不妨礙他對鷹醬國有敵意。

  而且,鷹醬國是公認的藍星第一軍事強國。

  既然要給藍星人類一點下馬威,自然是拿鷹醬國下手最好。

  “轟!轟!轟!”

  一道接一道赤紅色的光炮落在城區裡,造成大量破壞與傷亡。

  直播畫面通過電視信號傳播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給全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恐慌與不安。

  “鷹醬國已經認輸了,都不敢繼續攻擊對方了。”

  “連最先進的戰鬥機中隊也被對方碾壓,中遠程彈道導彈也被對方輕易攔截,鷹醬國已經沒有更好的手段了,不認輸又能怎樣?”

  “別說是鷹醬國了,全世界加在一起都攔不住外星飛船。”

  “被外星人公然轟炸城市,鷹醬國也無動於衷,看來果然認輸了。”

  “藍星真的要被俘虜了。”

  “龍國呢?龍國這幾年發展得這麽快,會不會有什麽秘密武器?”

  “之前龍國就被許多人認為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這幾年有錢了,先進武器的研發投入肯定更多,說不定有什麽未公開的秘密武器!”

  “更何況,龍國可是有蘇總這一尊科研之神,說不定蘇總和軍方合作研發過什麽高科技武器呢?”

  “蘇總一個人,就比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研發團隊加起來還強,他如果真的研究了軍事裝備,肯定能取得非常耀眼的成果。”

  “希望如此吧!”

  一些對軍事略懂一二的網友,對此事的想法卻是不太樂觀。

  “對方好歹是能夠進行星際航行的宇宙飛船,能夠跨越星空來到藍星,其中的科技含量,絕不是我們現有的科技能夠比擬的。”

  “哪怕蘇總這幾年研發出這麽多堪稱顛覆世界的產品,也沒有任何一項能跟宇宙飛船所蘊含的科技相提並論,兩者相差太多了。”

  “如果真有什麽成果,天啟集團或者龍國,不可能秘而不宣。”

  “我倒是覺得,我們唯一有可能獲勝的希望,就是各國聯合起來圍攻,打到對方彈盡糧絕。”

  “對方只有一艘飛船,就算再強大,可若是沒有物資補給和能源補給,也不可能維持長時間戰鬥。”

  “只要對方能源耗盡,無法維持能量護罩,也沒法發射光炮,就只能淪為靶子,被各國捕獲。”

  “所以,雖然我不認為龍國有更先進的武器,但還是覺得我們能成功抵禦外星人的入侵。”

  “只不過,代價會很大。”

  在諸多網友的議論中,鷹醬國又一座城市快速毀滅。

  ……

  龍國,天京。

  生物實驗大樓,辦公室裡。

  蘇信坐在電腦前,面色凝重地看著外星飛船肆意破壞的畫面。

  “以藍星現有的科技水平,恐怕連能量護罩都無法打破。”

  “那些導彈又無法擊中目標。”

  “或許,只有靠我的萬倍神速能力,才有可能打敗對方。”

  “可是,對方在空中……”

  蘇信苦惱地皺起了眉頭。

  他的萬倍神速能力,可沒法讓他飛起來,畢竟自身承受的反作用力是正常的,沒法一躍幾千米高。

  若是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萬一被對方遠程一炮擊中,自己可不一定能及時躲過。

  若是通過吐氣的方式,或者遠程拳擊,殺傷力也不可能比鷹醬國尖端戰鬥機的巡航導彈更強。

  唯有近距離拳擊的方式,或者用投擲武器的方式,才有可能擊毀對方的能量護罩。

  “果然我的能力還有缺陷啊!”

  “將來得想辦法給自己準備一種飛行方式才行……”

  蘇信想了想,很快將思緒拉回到當前的外星人入侵事件上。

  “得想個辦法引誘他下來,或者用扔東西的方式將他砸下來。”
    “前者風險太大,難度也大。”

  “後者好像也很難實現。”

  蘇信拿起電話,正準備聯系郝祖德,卻發現對方正好打來視頻電話,便直接接通了。

  “郝主任,是外星人的事嗎?”

  “是的,領導正在和其他國家開會商量,叫我過來問問你,看看你有沒有什麽辦法?”

  “這麽說,你們都沒把握?”

  “是的,完全沒有把握。”

  郝祖德一臉沉重地說道。

  “連鷹醬國都束手無策,我們的軍事實力和他們是一個層次,聯起手來也不可能打敗外星飛船。”

  “而且,我們一些專家也緊急探討過,最終得出結論,就算全球聯合起來,也不是外星人的對手。”

  “能夠跨越星空的宇宙飛船,能源系統至少也是小型核聚變這個層次的,想要通過戰鬥耗盡他們的能源,幾乎不可能,或者就算能,損失也必然極其慘重。”

  “更重要的是,我們目前沒有任何手段能夠探測到對方飛船的存在,就算對方真的能源即將耗盡,只要飛到某個地方躲起來,我們就很難找得到他。”

  “再加上,對方飛船的速度很快,從離開索圖城,到出現在密爾城,中間隻隔了三十幾秒鍾,算下來它的移動速度至少是八馬赫,比我們最快的戰鬥機還要快幾倍。”

  “打,打不過。”

  “追,追不上。”

  “找,找不到。”

  “面對這樣的敵人,藍星已知的任何手段都沒有用,人數再多,彈藥再多,都是虛的。”

  “所以,我們現在只能將希望放在你身上,看你有沒有什麽底牌,或者能不能抓緊時間研製出什麽產品,盡快提升我們的戰鬥力。”

  “藍星的命運就指望你了。”

  “抱歉,說出這話,似乎有些強人所難,將拯救世界的壓力推到你一個人身上,但是……我們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郝祖德一臉愧疚。

  蘇信想了想,說道:

  “我倒是有個辦法,不敢保證能不能行,但可以試試。”

  “你說!”

  郝祖德頓時眼前一亮。

  “幫我打造幾根子彈形狀的短棒,大約兩指粗,半米長,不需要搭載推進系統,但一定要搭載人工智能製導和激光製導系統,還有天網衛星製導,用於微調方向。”

  “這是要做什麽的?”

  郝祖德怔了怔,隨即疑惑道。

  “我有一種強大的動能發射器,威力非常大,只是準度不是很好,所以需要有製導系統的配合,才有把握擊中外星人的飛船。”

  “由於是動能武器,短棒的飛行速度會非常快,一定會遠遠超過二十馬赫,黑障現象會非常強,單一製導系統也無法保證準確度,至少要多種製導系統的搭配才行。”

  “另外,結構也一定要保證堅固,否則有可能在空中解體,那就沒辦法擊中目標了。”

  “這些準備好之後,還得想辦法將目標引過來,否則若是距離太遠的話,我也沒法保證擊中對方。”

  郝祖德陷入沉思。

  倒不是考慮要不要答應蘇信的要求,而是考慮能不能完成。

  雖然蘇信的幾個要求說起來都很簡單,但真的要按這些要求去製作,絕不是那麽容易達到。

  首先。

  遠遠超過二十馬赫的飛行速度下,要通過製導系統調整短棒的方向,就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畢竟這麽快的速度下,短棒會與大氣高速摩擦產生高溫,進而產生電離現象,在周圍形成一團厚厚的等離子團。

  這種等離子團,能夠扭曲光線,屏蔽電磁波,想要探測外界的信息都幾乎不可能。

  這種現象,被稱作黑障。

  全稱為黑暗障礙。

  顧名思義,在黑障的籠罩下,內外的各種信息交流都被屏蔽。

  速度越快,屏蔽層越厚。

  物體與外界互相看不清,各種信號也無法傳達和接受,通信、製導、探測等都會受到嚴重干擾或中斷,就像被黑暗籠罩一樣。

  為什麽很多人都說,航天員返回地球的過程才是最危險的。

  就是因為黑障現象。

  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通信技術突破黑障的干擾,不能及時獲取飛船的位置、速度、姿態等信息,不能及時調整飛船的姿態和軌道,就可能導致飛船偏離預定軌跡,甚至發生解體或墜毀的危險。

  為什麽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難度那麽高?
  黑障現象也是主因之一。

  若是沒法解決黑障區內的製導和通信技術,發射出去的高超音速導彈就是雞肋,只能胡亂轟炸,根本毫無戰略價值可言。

  為什麽高超音速導彈的威脅力那麽大?

  同樣是因為黑障。

  它能吸收電磁波,讓被攻擊者很難探測到它的存在,更別說準確計算它的移動軌跡進行攔截了。

  速度越快,黑障現象越強烈。

  被等離子團包裹住的短棒,遠遠超過二十馬赫,這種速度下的黑障現象,世界各國都不可能解決。

  而且,就算解決了黑障問題,想要精準調整高速飛行中的短棒的方向,也非常難做到。

  就像是高速路上時速一百多公裡的汽車一樣,打方向盤的幅度稍微大一些,都可能導致車輛側翻。

  飛行速度遠遠超過二十馬赫的短棒,調整方向的精準度更是容不得一絲的誤差。

  否則。

  一線之差,結果將廖以千裡。

  再加上,如此高速飛行下的短棒,要想保證不解體,其材料強度和結構設計要求也非常高。

  總的來說,微調短棒方向這種事看似簡單,其實技術含量極高。

  無論是突破高強度黑障的通信技術,還是超強的計算能力,或者是極其精準的製導技術,疑惑是最頂級的材料和結構設計。

  每一項都是世界級的難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