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黑科技:從萬倍神速開始》171.第171章 3nm製程?
  第171章 3nm製程?

  荊明棟神色激動,點點頭:
  “好的,老板!”

  他是龍國光刻機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幾乎見證了國產光刻機從無到有一步步發展起來,直到現在擁有90納米製程的ArF光刻機。

  而國際上最先進的光刻機巨頭阿思麥,已經達到了5nm的製程。

  兩者之間足足相差了五代!

  他本以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都看不到龍國光刻機達到世界第一梯隊的希望。

  直到他所在公司被天啟集團旗下的天啟芯科技收購,他也被提拔成天啟芯科技的總裁,成為蘇信麾下的一份子,才看到一線希望。

  畢竟。

  蘇信的神奇,整個龍國乃至全世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之後,隨著蘇信在光電實驗室中研發出一項項技術,突破光刻機制造的一個又一個難關,讓他感覺國產光刻機的希望越來越大。

  而現在。

  這片珍貴又厚重的希望,終於要結出勝利的果實!
  這種發自內心的激動和亢奮,不是經歷過一連串打擊的半導體業內人,或許永遠也不會懂。

  這時,他突然想到什麽似的,滿懷期待地問道:
  “對了,老板,我們的光刻機達到了什麽級別?製程多少?”

  蘇信淡然一笑:“3nm。”

  “嘶!”

  不僅是荊明棟,包括柳清漓等其他好幾位高管,聽到這個數字的同時,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即便在場大多數人都不是業內人士,可自從蘇信開始研發光刻機,大家都開始或多或少地關注過這個行業的一些基本情況。

  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製程隻達到5nm,而龍國的國產光刻機,最先進的也只有90nm。

  只有靠著多次曝光也才勉強實現22nm製程芯片的量產。

  而蘇信,直接將光刻機制程向前大大推進了好幾步?一舉超越了阿思麥最先進的EUV光刻機?!

  這是什麽神仙級研發能力!

  蘇信繼續笑道:

  “我嘗試了很久,前些天終於找到一種新的技術路線,所以才能一舉突破現有了技術極限。”

  “而且,這還是考慮到我國相關人才太少,若是一下子拿出太先進的製程,配套產業鏈跟不上,工程師水平也遠遠不夠。”

  “等業內都熟悉了現在的製程之後,我就能很快研發升級出下一代的新光刻機,讓我們一直保持業界最先進的技術水平。”

  聞言,荊明棟激動得嘴唇直顫抖,一時竟然忍不住紅了眼眶,下一刻便熱淚縱橫。

  他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龍國半導體產業突破封鎖,實現自研自產,趕上世界第一梯隊。

  而現在。

  不僅趕上了第一梯隊,而且一舉超過了目前光刻機龍頭,成為了光刻機制造行業新的最強王者!
  這份突如其來的驚喜,著實讓他欣喜若狂,無比感動!

  龍國半導體行業最大的短板被彌補,接下來……

  龍國半導體行業,要崛起了!

  坐在他身後的秘書連忙半躬著身子走過來,遞給他一包紙巾,又小心翼翼地退到了後面。

  荊明棟道了聲謝謝,從中抽出一張紙巾擦了擦眼角,尷尬地向蘇信等人頷首道:

  “抱歉,我有點失態了。”

  蘇信安慰道:
  “荊總的心情我們能理解。”

  “你先平複一會情緒,關於光刻機制造方面的問題,我們後面再單獨抽時間詳談。”

  “好了,其他人如果沒什麽事的話,那我們就散會吧。”

  蘇信環視一周,見其他人都沒有說什麽,便起身離開會議室。

  其他人也陸續離開。

  柳雪薇和荊明棟二人來到另外一間會議室,再叫上幾名下屬,一起探討招聘考試方案。

  柳清漓則追上了蘇信的腳步。

  “老板,最近我有一份新的計劃,想跟你匯報一下,你看有時間聽一聽嗎?”

  “那就去我辦公室吧。”

  蘇信點點頭。

  兩人很快來到蘇信的辦公室,在辦公桌兩側分別坐下。

  柳清漓通過天衛管家發送了一份計劃書,在蘇信打開看的時候,她在一旁說道:
  “這只是計劃書的初稿,本來打算過幾天完成了再跟老板匯報的,但剛剛聽老板說要招三百個高級工程師,我就想著提前匯報一下。”

  “這份計劃書正是關於集團技術人才的培養方案,我暫時將其命名為天科院計劃。”

  “老板之前說過,要讓集團旗下各個子公司都招聘大量頂尖的技術人才,伱抽空講講課,培養一下,讓他們成為集團的技術骨乾。”

  “目前來看,這個策略確實相當有效,那些技術人才解決了集團大部分技術問題,不僅讓集團的發展速度大增,也讓老板有更多時間專心研發最先進的技術,而不用被那些相對低端的技術問題所困擾。”

  “但這樣的培養效率還是有點低,或者說有些名不符實。”

  “一來,老板沒有那麽多時間經常講課,二來,大家之間也缺乏合適的互相溝通學習的機會。”

  “這些人才首先是在外界已經有了不小的成就,實力本就不弱,加上公司產品的技術基礎,還有老板偶爾在關鍵地方指點,甚至親自出手優化,再加上同事也足夠優秀,才有機會做出一定的成績。”

  “而這些成績,其實算不上太大的技術突破,更談不上技術創新。”

  “本質上,集團還是完全依賴於老板的個人技術實力,其他人只是拾遺補缺,起到點綴作用。”

  “以我們技術團隊的實力,加上我們投入的資金,這樣的表現其實只能算不錯,談不上讓人驚喜。”

  “老板之前也說過,你的想法是要讓集團成為各行各業頂尖人才的聖地,既然是聖地,那麽首要的應該是擁有培養頂尖人才的能力,其次,要定下權威的標準。”

  “前者,要能更系統化地培養集團內部人才,提升大家的能力。”

  “後者,要讓我們的等級標準得到世人的認可,甚至讓全世界所有頂尖人才趨之若鶩,而不是單靠高薪和老板的個人聲望吸引。”

  “這樣,聖地才算名副其實。”

  柳清漓說著,看了看蘇信的表情,見他若有若無地點點頭,知道蘇信對此還算認可,便繼續道:

  “我所設想的天科院,是設立在集團的一個部門,或者叫學院。”

  “首先,我們可以為集團所有技術人員制定更為清晰明確的技術等級,而且要和職位區分開。”

  “不論職位如何,貢獻如何,資歷如何,只要技術等級達到標準,就能夠進入天科院,擁有與其他頂級人才交流的機會,也有資格接受老板的親自教導。”

  “這種等級標準一旦定下來,並慢慢成為行業內的頂級標準後,天科院成員的身份,將會成為極大的榮耀,就像兩院院士一樣。”

  “一旦成為天科院成員,不僅薪資福利有巨額加成,履歷也將變得無比亮眼,得到業內高度認可。”

  “這樣一來,不僅能讓集團技術員工更有奮鬥的動力,也能讓外界更多人向往集團的職位,哪怕隻為鍍金,也想來天科院走一遭。”

  “有了這種高端的行業標準,我們招聘頂尖人才會更加容易,也能滿足老板所設想,將集團打造成全行業頂尖人才所向往的聖地。”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