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黑科技:從萬倍神速開始》第60章 新工藝探討
  第60章 新工藝探討

  “沒錯,接下來只需要設計好對應的生產工藝,調整好生產線,就能夠開始量產了。”

  蘇信笑道,隨即拍了拍額頭:

  “對了,我想起來了,我現在有自己的秘書,那這些小事就不麻煩你了,你忙你的去吧,我讓馮秘書去幫我安排專利公司。”

  柳清漓仍然傻傻地愣在原地。

  收購了萬化能源,入局新能源電池行業之後,她雖然不看好蘇信能取得什麽成就,但還是花了不少精力去了解這方面的行業知識。

  所以,她非常清楚固態電池的研發難度有多大,價值有多高,意義有多麽深遠。

  她從來不覺得蘇信能憑一己之力在固態電池方面有什麽技術突破,更別說完整地研發出可用於量產的固態電池全套技術。

  要知道,目前世界上最頂尖的幾大車企和新能源廠商,全都在研發固態電池技術,並為之投入了海量人力與資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緊張激烈的科研競賽。

  可是,目前為止各家都沒有拿出任何一套真正有說服力的方案,連發展路線和方向都有些混亂,電解質和正負極材料都還在摸索中,更別說是明確可用的技術。

  而蘇信,竟然揚言已經有了全套的技術,隨時都可以量產?
  相當於各大車企還在摸索學習著走路的時候,蘇信已經準備大步奔跑了,這樣的技術水平,幾乎領先了各大車企一個時代。

  而且,只花了一周時間?
  這麽離譜的事情,如果不是出自蘇信之口,如果不是蘇信有著獨自開發天天助手的例子在先,如果不是她對蘇信頗有了解,恐怕她第一反應就是懷疑蘇信在吹牛。

  當她終於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蘇信不知何時已經掛掉了電話。

  深吸一口氣。

  柳清漓壓下心頭翻湧的思緒,開始重新思考公司的戰略規劃。

  她知道,蘇信不會在這種事情上說謊,那麽固態電池應該是真的技術成熟了,下一步就是調整生產線,準備大規模量產。

  作為公司董事長,唯一股東,同時也是最頂尖的技術員,蘇信已經將最重要的技術環節打通了。

  那麽,作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她要根據固態電池這項劃時代的技術,盡快調整公司的戰略,提前做好各方面的規劃,配合蘇信掃清一切障礙,以盡快佔領市場。

  想到這裡,柳清漓立刻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開始重新制定天啟能源的發展戰略規劃書。

  ……

  另一邊。

  蘇信將技術文件整理好之後,安排秘書馮海峰和保鏢項連雲一起找到一家知名的專利代理公司,跑往世界各地緊急注冊國際專利。

  所謂專利,相當於以技術公開,換取法律保護。

  蘇信之所以當初沒有將天天助手申請專利,而只是注冊備案,就是因為天天助手的技術領先其他人不少,其中也有自己的獨特思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研究出來同樣的東西,所以沒必要公開技術。

  而如今研發出來的固態電池,技術雖然領先各大車企,但發展方向和他們大同小異,那些公司再過幾年也差不多能研究出來了,所以,這種技術完全沒必要保密,申請專利才是最穩妥的。

  將秘書打發出去忙碌之後。

  蘇信又召集天啟能源工廠的幾位管理層和高級工程師,商討生產工藝和生產線的調整。

  生產工藝的制定,必須考慮實際情況,比如其中最重要的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蘇信在實驗室中確實製造出了可量產的成品,但在實際量產操作中,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有多種製備方法,哪一種最方便簡潔,成本最低,損耗最小,這些都是需要基於實際情況來考慮的。

  其他的各種新材料,同樣也得考慮最合適的製備加工方案。

  這些就需要和一線工程師還有工廠的基層管理們進行探討,而不是自己能夠想象出來的。

  蘇信召集眾人之後,並沒有說出自己已經研發出了固態電池,只是讓大家一起商討基於這種硫化物材料,如何調整生產線。

  聽到他的要求,參會的幾位管理層和高級工程師不由面面相覷。

  他們都是業內人士,一聽到蘇信要求生產的東西,自然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固態電池的電解質材料。

  只不過,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接手工廠才一周時間,蘇信竟然能研發出可量產的固態電池。

  “或許,老板是準備生產別的什麽東西吧?”

  幾人這樣想著。

  雖然這種想法連他們自己都不信,畢竟他們這是電池廠,除了生產電池材料,還能生產什麽東西?總不至於要轉行吧?

  但在他們看來,這種想法再怎麽不靠譜,也比量產固態電池可信。

  幾人沒有將心中的不解與疑惑表現出來,而是認真地配合著蘇信思考生產工藝方案,反正最後出了問題也是老板自己要這麽做的。

  其中一位高級工程師說道:

  “這種硫化物材料,目前最常見的製備方法,有熔融法,高能球磨法,還有液相法,但如果是大規模量產,熔融法絕對是其中性價比最高的,它需要的加工器械都不算高科技,流程也不複雜,生產線的改造也不難,只要器材到位,最多半個月就能改造調試完成,並且良品率還不比另外兩種方法差。”

  “員工的培訓也很簡單,畢竟整個生產流程沒有太大變化,只需要花兩天時間修改原本的工藝流程指導書,再簡單培訓一周就行。”

  “硫化物材料有不小的毒性,單獨規劃出一個倉庫,單獨制定申領流程,培訓專門的倉管人員,辦理操作證書,大概需要半個月左右。”

  “這種新的正極材料,和原本材料的加工流程區別不大,生產線不用大改,只需要對工藝微調就行。”

  難得有機會在新老板面前亮相,另外幾人也紛紛發表意見。

  這時,廠長李永賢遲疑道:
  “老板,生產線的這些調整,成本確實不算太大,廠裡頭還有些資金,應該勉強夠用。”

  “但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電芯生產線只有兩條,如果要對生產線進行調整改動,起碼得停掉一條,那會嚴重影響現在的生產效率,耽誤我們的交貨進度,如果造成違約,我們需要賠償巨額違約金。”

  “這些,才是改造生產線的最大成本。”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