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黑科技:從萬倍神速開始》第15章 參賽模式有漏洞?
  第15章 參賽模式有漏洞?
  蘇信不傻,自然能看出田雨婷采訪他,是看中了他看似自大的回答,想要以此來博取流量,讓人看他笑話。

  而他故意如此配合,其實也有同樣的想法,在賽前故意製造話題,奪冠之後引起的議論性更強,熱度更高,對他推廣軟件更有幫助。

  畢竟,蘇信現在雖然不窮了,但他也知道,以自己區區幾十萬的資本,想要讓一款軟件盡快火起來,根本不現實。

  所以他只能利用潛龍杯的熱度,再利用自身去炒作話題,這樣一來,賽後直接發布軟件,就能第一時間讓軟件的知名度最大化。

  如果是其他人這麽做,賽後萬一沒有得到冠軍,肯定會被無數人嘲諷,甚至遭遇網暴也不是不可能。

  但蘇信,對自身有著絕對的信心,自然不在乎賽前放點狠話。

  引起的熱度越高越好。

  果然,蘇信的話音落下後,密集的彈幕立刻將整個屏幕都遮住了。

  “這小子不是一般的狂啊!”

  “不僅覺得自己能奪冠,還覺得自己開發的程序能直接上市,還能引起大家的興趣?”

  “這小子恐怕完全不懂,參賽者們在決賽階段展示的軟件,只是為了體現技術水平,而根本不會去考慮市場,更不會去考慮功能性,所以,大家都只會保證基本功能完備,BUG盡量少一些,最後在代碼優化和運行邏輯方面下點功夫就可以了,這樣的軟件根本不是用來推出市場的,更別說還要面臨海量同類軟件的競爭。”

  “這麽說吧,這小子的軟件就算有機會發布到應用市場,我絕對不會下載,甚至看都不會主動看一眼。”

  “如果下載了,樓下直播吃翔。”

  “不應該是樓上嗎?”

  “你們都別說了,這小子明顯是故意炒熱度,來推廣自己的軟件,你們還在那屁顛屁顛地發彈幕,人家看到都樂壞了。”

  “說不定這小子是記者請來的托,或者被記者花錢買通了,故意說些吹牛的話,來博取流量。”

  “現在的人,太沒節操了。”

  看到這些密密麻麻的彈幕,田雨婷簡直樂壞了,看向蘇信的目光都充滿了善意。

  但蘇信已經沒時間理會這些了,因為主持人正在通知所有參賽者盡快入場。

  蘇信告辭走開。

  田雨婷的直播間裡,彈幕肉眼可見地少了許多,讓她心中一陣不舍,恨不得將蘇信拉回來再采訪幾句。

  ……

  賽場上。

  總共五十名參賽者各就各位。

  一旁數十家媒體的攝像頭全都對準了參賽的五十名男生女生,其中對準衛冕冠軍謝文賓的最多。

  參賽者前方的主持台上,主持人一番熱情洋溢的開場白之後,開始講解比賽規則:
  “正式比賽內容很簡單,和往年一樣,我等下會給所有人的參賽電腦發送一個程序,大家要在規定時間內找出程序的漏洞,在文檔中說明漏洞的詳細問題,並寫下對應的解決方案,最後就是實際操作,對軟件進行優化修改。”

  “評比規則也很簡單,根據比賽用時,找出漏洞的數量和對應的優化方案,最後則是對程序的優化程度,這四個維度來綜合評比,得分最高的前五名進入決賽。”

  “各位同學請做好準備。”

  “比賽……開始!”

  五十名參賽學生正襟危坐,盯著眼前的電腦屏幕。

  在主持人話音落下的同時,每一個人的電腦上都收到了一個程序。

  蘇信眼神一凝:
  “神速,三倍速!”

  既然決定了炒作話題,他自然不會手下留情,而是準備以碾壓性的優勢奪得冠軍,讓其他人連尾燈都看不到的那種。

  進入三倍速後,他開始查看程序的代碼,並快速進行操作優化。

  主持人身後的一張大屏幕上,正連接著所有人的參賽電腦屏幕,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就能將其參賽電腦屏幕上的顯示內容放大,而其他人的屏幕則縮到底部並排。

  此時,主持人將謝文賓的屏幕放大顯示在所有人眼前。

  大家紛紛議論著。

  “謝文賓不愧是衛冕冠軍,效率還是很不錯的,僅僅過去十分鍾左右,就找到了第一個BUG。”

  “說起來,我覺得潛龍杯的參賽模式有漏洞,如果以後的參賽者都學謝文賓這樣,那後來者根本就沒有參賽的意義的,都是來陪跑的。”

  “我也覺得不合理,以後應該禁止冠軍第二次參賽。”

  “雖然看這樣的高手參賽很賞心悅目,但我們更想看到的是百花齊放,是一大群天才激烈地競爭,而不是一眼就看到結局,那太枯燥了,完全沒有期待感。”

  這時,突然有人指著底部那一排小屏幕的方向,輕咦一聲,道:
  “你們看,好像有一個參賽者在BUG登記文檔上寫滿了,目測起碼寫了有十幾個BUG。”

  “而且他的速度好快。”

  “是多少號?”

  “那個屏幕……是18號!”

  “快放大18號看一看!”

  主持人聽到大家的呼聲後,果斷切換到18號屏幕,只見屏幕上正顯示出一個文檔,上面正以超快的速度浮現出一行又一行的文字。

  看到這樣的速度,不少人都被驚呆了。

  “臥槽!真的假的,光是這個打字速度就打敗不少人了,難道這個參賽者是個速錄師?”

  “看他這文檔,起碼登記了十幾個BUG,我的天哪!”

  “我看別人都才發現一兩個漏洞,有的人甚至還是一片空白呢。”

  “這才十幾分鍾啊,他就發現了這麽多BUG,比賽用的這個軟件難道是小學生開發的?這麽多漏洞?”

  “還不止呢,你們看,他登記BUG時,根本沒有看代碼界面,說明他很可能已經將BUG優化完了,最後再一起登記所有的內容。”

  “這麽說的話,他已經快要完成比賽了?”

  “這小子該不會是只顧著速度,在那瞎寫的吧?”

  有人開玩笑道:
  “最後的評分要衡量四個維度,這家夥說不定想靠著時間上的絕對優勢來打敗其他人呢。”

  這時,場上又有人說道:

  “原來他是18號啊,他叫蘇信,我剛剛在網上正好看到他的直播了,他還一臉自大地揚言要奪冠呢。”

  “主持人,切換屏幕吧!別看他了,他只不過是個嘩眾取寵的小醜,切換到其他人的屏幕看看吧。”

  此時的蘇信,兩耳不聞身旁事,一心沉浸在代碼的世界裡。

  比賽用的程序還是比較複雜的,即便以蘇信的三倍神速效率,也花了近十分鍾才找到所有的BUG並優化完成。

  然後在一個電子文檔中寫下程序BUG的數量和簡單描述,並用文字寫下相應的解決方案。

  解除三倍速之後,連同程序和文檔一起,選擇提交。

  至此,蘇信的比賽完成。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