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黑科技:從萬倍神速開始》214.第214章 天網通訊項目
  第214章 天網通訊項目
  天京西郊附近。

  已經正式入駐的天啟集團總部內,天啟通訊公司辦公區域。

  “老板,在這邊。”

  馮海峰步履匆匆,在蘇信側前方半個身位,為蘇信帶路。

  不一會兒,兩人來到一間辦公室的門口,馮海峰推開大門。

  辦公室裡十幾雙眼睛齊刷刷地望過來,看到蘇信的身影后,頓時一個個挺直身體,正襟危坐。

  蘇信邁步而入。

  在空著的主位上坐下。

  馮海峰跟在後面,輕輕關上大門,來到蘇信身後的位置也坐下,將手中的平板電腦遞給蘇信。

  平板電腦的畫面上,正顯示著一些關於通訊衛星項目的文件。

  蘇信隨意地瞥了一眼,又看向會議室裡的眾人,微笑道:

  “這段日子,通訊項目的各位兄弟們都辛苦了,是我拖延了項目整體進度,讓大家被一些人質疑了,我在這裡跟大家說一聲抱歉。”

  天啟通訊公司總裁楚明松連忙開口道:

  “老板言重了,區區一點質疑不算什麽,老板這段時間忙著研發天命藥劑,那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我們個個都為老板自豪呢!”

  蘇信笑著擺了擺手:

  “這段時間我被奉承得太多了,你們就不用說類似的話了。”

  “其實在我看來,通訊項目和天命藥劑項目同等重要,最初我立下這個項目的時候,就是因為那一次錦華市7.2級的大地震。”

  “經過了解我才知道,救援過程中,通訊問題是最大的技術難題。”

  “所以,我立下通訊項目,就是為了研發出不受地面災難影響的通訊系統,讓救援效率更高,間接提升災民的存活率。”

  “若要論利國利民,我覺得通訊項目完全不比天命藥劑差。”

  “你們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聽到這裡,眾人不由動容。

  他們本來只是將手頭上的項目當作普通的商業項目,根本沒有想到災難救援那麽大的事情上。

  而現在,經過蘇信這麽一說,大家對自己這份工作的意義有了更深的認同感——

  我們的項目,不僅能為公司賺錢,還能和天命藥劑一樣間接拯救無數陷入絕望中的災民。

  將來,在各種各樣的災難中,那些被快速救援出來的幸存者,可能不會想到,那樣高效救援的背後,有著他們間接做出的貢獻。

  但他們自己知道,這個項目有如此重大的意義,那就足夠了!

  人群一角,一位留著半長頭髮的青年忍不住熱淚盈眶。

  他是親身經歷過地震災難的。

  二十年前,他的家鄉發生了一場轟動全國的大地震,他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父母二人將他安置在一張小桌子下,然後合力抱著他,盡量為他提供支撐,擋住了剛好砸落在頭頂的巨石。

  父母二人全部當場去世。

  而他,在廢墟中靠著身邊僅存的一點食物,存活了整整四天。

  期間,他嗓子哭啞了,眼淚哭幹了,雙眼都哭腫了,整個人處於脫水狀態,陷入彌留之際。

  而他的父母身形僵硬,保持著合抱他的姿勢,雙目早已無神。

  最終,在他意識朦朧之際,被人從廢墟中抱了出去,看到刺眼陽光的那一刻,他才完全失去意識。

  直到後來在醫院中醒來。

  之後在國家的撫養下長大,讀書,成長,一直走到現在。

  那是他噩夢般的一段經歷。

  也讓他對地震等自然災難畏之如虎,也恨之入骨。

  作為一個災難中幸存下來的孩子,青年對所有的災難幸存者都有著本能的強烈共情感。

  如果,自己手中研發的通訊衛星項目,真的能對災難救援起到重要作用,那他會感到無比榮幸!
  “或許,這就是因果吧!”

  “從災難中幸存下來的我,終於也能用自己的知識,為災難救援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間接幫助。”

  青年揉了揉眼角,悄悄拭去即將流淌下來的溫熱淚花。

  主位上,蘇信看了他一眼,但沒有多說什麽,而是繼續說著通訊項目的一些技術問題。

  “如今,我們的通訊項目已經順利攻克所有技術難關,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快生產我們的衛星,將他們全部送上天。”

  “我們第一階段的目標,就是要在一年內,生產一千顆近地軌道通訊衛星,並將他們全部送上天。”

  “我們的通訊衛星采用的是Ka頻段,雖然波長比較短,衍射能力比較差,但有這麽多的衛星數量,足以將信號籠罩全國了。”

  “再配上我們遍布全國的海量微基站,完全可以如我們項目的名稱一樣,形成籠罩全國的一張天網,實現全國信號無死角。”

  天網,便是通訊項目的名稱。

  說著,他看向左手邊的楚明松,叮囑道:“接下來,你的任務很繁重,要去和跑一些審批手續類的工作,還有和各方協調,保障衛星的量產和發射等一系列問題。”

  “不過伱放心,我早就跟他們達成了合作,待會我將聯絡專員的電話給你,這些事情他會輔助你的。”

  衛星屬於高精尖科技產品,內部主要由控制系統,通信系統,遙測指令系統,電源系統和溫控系統等多個核心部件組成,每一個部件技術含量都極高,也極為複雜。

  想要在一年之內生產一千顆,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更何況還要將其發射上天,需要協調各個部門,各個環節。

  哪怕有天啟集團的種種資源,這也是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

  楚明松認真地點頭:“好的!”

  會議很快就結束了。

  蘇信雷厲風行地離開。

  楚明松則立刻開始行動起來,按照蘇信給的號碼,跟郝祖德聯絡,商量各種手續的審批問題,協調火箭發射的資源分配問題。

  而另一邊的蘇信,離開主辦公樓後,來到了不遠處的研發大樓。

  天科院在研發大樓中佔據了整整一個樓層,如今天科院已經有五百名天學士,平時各位天學士工作不忙的話,都會來到天科院樓層學習,或者互相探討技術經驗,尋求自我提升。

  當蘇信來到天科院所在的樓層時,正有數十人分散在各個小型會議室,或激烈,或低調地討論著什麽,不過在特製鋼化玻璃良好的隔音效果下,外面倒是顯得很安靜。

  天科院的前台職員看到蘇信後,連忙站起身來,一臉驚喜與崇拜地喊了一聲:
  “老板!”

  蘇信微笑著點頭示意,隨後徑直往裡面走去。

  項連雲靜靜跟在身後。

  很快,一道身影邁著急促的步伐迎面走來。

  “老板,你來了。”

  “嗯。”

  蘇信點點頭,邊走邊說道:
  “劉主管,我抽空過來上一堂課,你看看現在都有哪些人。”

  被稱作劉主管的中年男子跟隨在蘇信身側,一邊走,一邊拿出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看了看天科院的簽到人數,匯報道:

  “目前總共有九十二人簽到,其中最多的標簽是材料學,其次是人工智能程序。”

  蘇信隨口吩咐道:
  “那我就上一堂材料學課程。”

  “你安排他們過來學習吧。”

  天科院中的每一名天學士,都有各自擅長的技術領域標簽,而且每個人都能有好幾個標簽,只要本身的技術水平達標即可。

  每天當他們來到天科院或者離開時,都需要簽到和簽退,這些行為都會記錄在系統中,讓相應的標簽增加或者減少。

  這樣,通過標簽數量就能一目了然,知道當時天科院裡有哪些方面的技術人員。

  蘇信偶爾抽空來到天科院時,大多時候都會安排相應標簽人數最多的技術領域講授課程。

  這也是天學士們熱衷於來到這裡探討技術的動力之一。

  很快,隨著劉主管下達通知,天科院中的數十人瞬間就轟動了。

  “蘇總又來了,快過去吧!”

  “還有五分鍾就開課了。”

  “材料學的真幸福,這是蘇總這個月給他們上的第二堂課了。”

  “什麽時候輪到我們啊,我的幾個標簽都不算熱門,這麽久隻上過一次蘇總親自傳授的課程。”

  一些人看著一道道人影從旁邊快步走過,陸續進入一間課堂教室裡,不由滿臉羨慕之色。

  很快,二三十位有著深厚材料學知識的天學士來到了教室裡。

  蘇信看了看手表,見已經到了預定的時間,便開始講解一些材料學方面的高深知識。

  攝像頭則將他的講課過程錄製下來,事後會被天科院的輔導員製作出專門的課程視頻,供各位天學士們觀看。

  材料學是一個很大的類別。

  其中大體分為高分子材料,金屬,無機非金屬,複合材料四個大類,每一類又能細分為很多小類。

  每一個小類又能根據不同用途,分為更多的小種類。

  總之,材料學知識浩如煙海,無比深厚,也無比複雜。

  同時也無比重要。

  材料學,可以說是現代工業和科技發展的基石,每一次材料學的重大突破,都有可能帶來整個科學系統的變革,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所以。

  蘇信對材料學也無比重視。

  集團招攬的各種人才中,精通材料學的不在少數。

  而他講授的課程中,也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材料學課程,就是希望這些人之中能出現一個命運之子。

  畢竟,材料學的突破往往有著很大的運氣成分。

  研發人員基數越多,大家的基礎知識越豐富,發明出新材料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說不定手下的研發人員哪天就無意間發明出什麽了不得的材料,給他帶來一些驚喜。

  這些不是不可能。

  就好比最近十幾年熾手可熱的新材料石墨烯,就是被兩位科學家用膠帶一層層粘下來的,其中也有著不小的運氣和巧合成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