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黑科技:從萬倍神速開始》114.第114章 醫藥領域的敲門磚
  第114章 醫藥領域的敲門磚
  聽到父親的話,柳曉冬本來還一陣不耐煩,畢竟過去的二十多年來,他聽到類似的話太多了。

  不過。

  一想到蘇信的名望和地位,又想到自己那些富二代朋友們,還有國內外那麽多網友對蘇信推崇備至的樣子,他心中就是一陣羨慕。

  這樣仿佛閃耀著光芒的人生,試問有誰不羨慕?
  再想到許多人在暗地裡對他指指點點,不屑地嘲諷他是廢物的場景,他更是羨慕蘇信的待遇了。

  若是我真的能有蘇信一半……

  不,哪怕只是一成的成就,我也能成為大家眼裡的成功人士,而不是只會仰仗父母的無能富二代。

  有蘇信這樣一個成功案例在眼前,柳曉冬第一次沒有太反感父親的說教,開始有了要努力的想法。

  他認真地點了點頭:

  “好的,爸,我會努力的!”

  看到他異於尋常的表現,柳家三人全都詫異地看著他。

  柳國松更是猶疑地問道:

  “真的嗎?不會是為了買什麽豪車而故意討好我吧?”

  柳曉冬臉色一僵,似乎覺得在蘇信面前被父親這樣說有些丟臉,頓時不滿地說道:“爸,我怎麽可能是這樣的人!我是真的想向蘇信學習,想擁有自己的一番成就。”

  柳國松還是有些不信,但也沒有再質疑,只是說道:“那我接下來就要好好看看你的表現了。”

  蘇信連忙轉移話題,給柳曉冬也敬了一杯酒:

  “曉冬哥太客氣了,我只是個普通人罷了,哪裡值得學習,以後有空咱們互相交流就行了,來,曉冬哥,我敬你一杯!”

  柳曉冬收起臉上的不滿,堆起滿臉燦爛的笑容,舉杯道:

  “來,乾杯!”

  幾人觥籌交錯,在友好愉悅的氛圍中結束了今天的午餐。

  飯後。

  幾人坐在客廳裡閑聊了一會,蘇信就和柳國松來到書房,交流各自對事業上的見解。

  蘇信在生物醫學上的知識儲量之豐富,對生物醫學技術的深刻理解,都讓柳國松內心無比震撼。

  柳國松對生物醫藥行業的大局認知,也讓蘇信收益頗豐。

  “伯父,我最近研究生物醫學技術比較多,也比較雜,一時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如果要進軍生物醫學領域,不知從哪裡入手比較好?”

  柳國松認真思索片刻。

  隨即說道:“生物醫學這個領域有前景的技術很多,但絕大多數入門的門檻非常高,無論是資質審核,技術審批,產品上市,還是民眾信任,都得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建立起來。”

  “畢竟,生物醫藥屬於醫療行業,關乎人體健康和安全,哪怕你能研發出一門頂尖的技術,也沒那麽容易投入使用。”

  “若是想要快速打開局面,我建議從近視矯正技術開始。”

  “據衛健委去年的統計數據,龍國近視總人數已經超過了6億,接近全國總人口的一半,其中青少年近視率尤為嚴重,並且越來越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小學就開始戴眼鏡的比比皆是。”

  “世衛研究報告顯示,龍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

  “某種程度上來說,近視已經成為了龍國的國病,不僅關乎大量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國家未來的優質兵源或許也將成為大問題,從而間接影響國家安全。”

  “若是能從生物醫藥方面研究出無損近視矯正技術,不僅能造福國民,也能贏得極為可觀的利潤。”

  “並且,這種技術相對容易驗證實際效果和有無後遺症,所以很適合作為醫藥領域的敲門磚。”

  蘇信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確實,近視問題在龍國越來越嚴重了,對於個人來說或許只是不方便,可放眼全國,這麽多的近視人數,再加上越來越明顯的低齡化趨勢,確實相當嚴重了。”

  柳國松肅然道:

  “根據去年的世界視力報告,全球近視總人數約有25億,據預測,等到2050年的時候,全球近視人數將達到49億左右!”

  “這是極其可怕的社會問題,同時也意味著無損近視矯正技術有著極為龐大的市場前景。”

  “別的不說,由於現在近視技術普遍存在明顯後遺症,大多數近視患者都選擇佩戴眼鏡。”

  “而全球眼鏡市場總規模,截止2022年已經達到一萬億龍幣!”

  “若是能夠掌握無損近視矯正技術,哪怕只是搶過一半的市場,也能帶來極其誇張的利潤。”

  “若是這項技術的成本能夠拉低到絕大多數人能承受,更是能將全球近視眼鏡市場完全搶過來。”

  蘇信開始認真思索這個方向。

  之前他雖然沒有關注過近視問題,但看生物學書籍的過程中,也學過不少關於眼睛的生物學知識。

  如今一說起近視矯正技術,他腦海中立刻就浮現出了好幾種可行性比較大的解決方案。

  片刻後,他又問道:

  “伯父,那目前主流的近視矯正技術都有什麽哪些?”

  柳國松仔細解釋道:“按照技術原理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角膜屈光手術,還有眼內屈光手術。”

  “前者是用準分子激光或飛秒激光等手段,切削角膜基質層,改變角膜的曲率半徑,從而達到矯正屈光不正的目的,提高矯正視力。”

  “後者是通過有晶體眼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等來治療近視。”

  “根據這兩種技術原理,又衍生出多種不同的近視矯正技術,別說是普通人研究不清楚,就連我這半個業內人士,也不懂具體區別。”

  “但有一點大家都知道,這些近視手術,或多或少都有安全隱患,且手術複雜,費用昂貴。”

  “最重要的是有後遺症。”

  “這是所有近視矯正手術都無法避免的缺點。”

  “所以,絕大多數近視者的選擇都是戴眼鏡,越是那些有錢人,越是抗拒這些手術。”

  “有很多人說,近視是不可逆的,無論什麽技術,都不可能無損修複近視眼。”

  “但也有很多業內人士展望未來,認為有一種方法可以無損矯正視力,那就是從生物學的角度讓眼球主動調整,自我修複。”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