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第一貪官》295.第295章 葉大人和陛下的關系,竟像漢武
  第295章 葉大人和陛下的關系,竟像漢武帝和衛青,皇帝的特權聖旨!

  朱元璋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葉青堅決無比的說著,他要無視聖旨的忤逆之言。

  不錯,

  他也萬萬沒想到,在他面前老實本分的朱桓父子,竟然會仗著自己恩寵,乾出這麽多傷天害理的事情。

  即便有這麽一層特殊的關系,他也氣憤無比,甚至比面對一般的貪官,還要更加氣憤。

  如果讓他這個皇帝來判,他也會判朱桓死刑!
  可相比於他們父子二人的罪行,這個坐在審判桌後方的葉大人,卻是更加的可恨!
  “他竟敢當著這麽多人的面,說出此等忤逆之言!”

  “朕,必不能饒他!”

  馬皇后等人聽著朱元璋這聲音不大,但卻字字冰冷,還咬牙切齒的話語,當即就心裡涼了半截。

  他們都知道,當朱元璋發火到聲音不大,還自稱朕之時,那他看著的人,不出意外的話,就已經是個死人了。

  馬皇后和朱元璋,下意識的就想開口相勸。

  可話到嘴邊之後,他們母子二人又都強行咽了下去,因為他們實在是沒有理由勸了。

  這就不是他葉青判得朱元璋是否滿意的問題,而是他葉青竟敢在萬眾矚目之下,宣揚他的抗旨精神!
  要知道罪大莫過於造反和抗旨,他葉青之所以可以在雁門縣抗旨而不死,除了他的功勞等原因之外,最主要還是他已經成為了雁門縣的土皇帝!
  可這裡不是雁門縣,這裡是他初來乍到的寧波府。

  除了他那從雁門縣帶來的三百精兵,這裡並沒有任何死忠他葉青的人。

  他葉青要想平安度過這一劫,除非他能做到兩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他已經做到,那就是抗旨有道!

  所謂的抗旨有道,就是皇帝下達的旨意明顯有錯,公道在抗旨者一方。

  很明顯,如果朱元璋下旨特赦朱六九,百姓必不會認為他朱元璋做得對,只會敢怒不敢言。

  他葉青在這樣的情況下抗旨,雖然大逆不道,但也佔盡人心公道。

  這第二個條件,那就是要做到所謂的‘法不責眾’!
  這場內的幾千百姓和場外的近萬百姓,必須團結一致,和葉青一起抗旨,就能將‘公道自在人心’這句話,升級為‘法不責眾’。

  一萬多人乃至一城的人和葉青一起,在佔盡道理的情況下抗旨,饒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也得為民意讓路。

  皇權這條船雖然至高,但也怕載舟之水,變為覆舟之水!

  馬皇后想到這裡,那看向葉青的雙目,也有了些為難之色。

  她作為朱元璋的發妻,本該時刻和她家重八站在一起,根本就不該期待這種讓她家重八為難的事情發生。

  可如果只是一味的當這所謂的賢妻,又無異於眼睜睜的看著她家重八犯錯。

  她知道朱六九和朱桓父子有罪,但卻沒想到竟然如此的罪大惡極!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饒朱六九不死,那他朱元璋此行收獲的就不是民心,而是一方的民怨!
  很明顯,單論罪行的話,這父子二人一個也活不了!
  可也很明顯,這件事情就不能單論罪行!
  畢竟他朱六九對皇帝有大恩是事實,都說功高莫過於救駕,但在皇帝落難之時雪中送炭,也一樣功不可沒!
  “你想要過這一關,不僅要讓這些百姓有和你一起抗旨到底的決心,還要做到在殺朱六九的同時,還幫陛下報恩!”

  “只有做到這兩點,你才能活下去啊!”

  “.”

  想到這裡之後,馬皇后那看向葉青的目光,擔憂之色就更勝之前了。

  因為在她看來,這完全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是在雁門縣,那肯定沒說的,必定是全縣百姓和葉青一條心,這也是葉青抗旨而不死的重要原因。

  可這裡不一樣,即便是他剛來就不要命的為民請命,但終究也只是一個初來乍到之人。

  他葉青可以為了這一方百姓,不要命的為民請命,可這一方百姓,又能這麽快就視他為一方父母嗎?

  很顯然,雖有可能,但可能性絕對不大!
  至於殺朱六九的同時,還做到幫朱元璋報恩,那就純屬是難上加難了。

  最起碼她馬秀英現在想不出來,這麽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馬皇后為此事犯難,朱標和毛驤也為此事犯難,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這事根本就無解。

  可也就在他們絞盡腦汁也為之犯難之時,葉青卻覺得火候完全不夠。

  審判高台之上,

  葉青看著眼前各有議論的百姓,直接就站起身來,還走到了高台的邊緣。

  葉青朗聲說道:“寧波府的父老鄉親們,大家請聽本官一言。”

  “本官之所以決定先行上奏,等待陛下聖旨到達之後再殺他們,絕對不是本官畏懼其身份。”

  “而是本官想考驗一下,陛下是否真心!”

  聽到這裡,場內場外加起來一萬多人,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他們只聽說過皇帝陛下考核臣工的,還從未聽說過臣工考驗皇帝陛下的。

  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史上絕無僅有的說法,更是一輩子僅此一次的見聞,必須聽聽這位傳說中的葉大人怎麽說。

  而對面酒樓三樓包廂裡,本來就一肚子火的朱元璋,在聽到這句話之後,更是眼裡盡是震驚之色與不可置信。

  下一瞬,朱元璋眼神如刀的同時,還饒有興致的點了點頭。

  “伱考驗咱?”

  “咱就聽聽,你要如何考驗咱?”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時,葉青再次朗聲說道:“陛下為了請本官當這個寧波知府,可以說是學了劉邦,不是,學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為此,陛下主動成立‘寧波特別行政府’,許本官諸多特權,本官這才感念其真誠,不遠千裡赴任寧波!”

  “既然如此,本官也要對得起陛下隆恩,自當為民請命,絕對不會因為對方是皇親國戚,就置法度於不顧,置本官的規矩和原則於不顧!”

  “所以,不論聖旨如何,他們都會在聖旨到達之後當眾伏法!”

  “可如果聖旨要求本官從輕判罰他們,那就是陛下不真誠,更說明陛下主動設立的這‘寧波特別行政府’,完全就是誆本官出山的空口白話!”

  “君不真誠,臣又何必事君?”

  “君不真誠,本官寧願為公道而死!”

  話音一落,葉青就當著所有人的面,摘下他這頂嶄新的烏紗帽。

  緊接著,他只是隨意的拿著烏紗帽,就昂首大步往回走。

  與此同時,葉青也就徹底放心了。

  如果說他之前犯下的罪行,是強勢抗旨加殺皇帝恩人之罪,那他現在犯下的罪行,就是當眾威脅皇帝之罪。

  他這話的意思很明顯,只要他朱元璋敢讓他輕判這父子二人,那他就寧死不當這破知府了。

  只要混在人群中的朱元璋耳目,把他葉青的言論傳回去,以他朱元璋的性格,絕對是怒不可遏的下旨不準殺。

  哪怕只是個普通人,也受不了這種激將法呀!

  就他這番言論,和吐人一臉唾沫,還囂張的說‘諒你也不敢打我’一個道理!
  他就不信了,朱元璋能原諒他這三項大罪?

  他就不信了,朱元璋能受得了如此極端的激將法?

  他更加不信,朱元璋可以做到不顧念朱六九對他的,雪中送炭之恩!

  而此刻,
  朱元璋看著囂張無比的紅色背影,真就是眼神如狼,還嘴角震顫加呲牙。

  可還不等他開口說話,窗外的萬千寧波百姓,就全部沸騰了起來。

  “這就是傳說中的葉大人,這就是葉大人可以成為傳說的原因!”

  “聽到傳說,我們說耳聽為虛,不以為然,可活的葉大人就在眼前,大家還有什麽好說的?”

  “都說投桃報李,都說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葉大人這是在拿自己的命為我們請命啊!”

  “好,老子也不要命的陪葉大人抗旨了!”

  “就是,如果陛下要保這兩畜生,我們就陪葉大人一同赴死!”

  “說得不錯,就看陛下的刀,砍不砍得過來我們這麽多的人頭!”

  “.”

  像這樣的聲音到處都是,也久久不絕,完全到達了群情激憤的地步。

  朱元璋看著這一幕,眼裡盡是震驚之色。

  與此同時,那種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覺,就更加的明顯了。

  一方是他六哥的大恩,一方是他的威望,真就是到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地步。

  而站在另一個窗邊的馬皇后,在看到這一幕之後,卻與朱元璋的心境完全不同。

  這對她來說,那就是奇跡發生了!

  這就是所謂的‘法不責眾’,成為了現實!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馬皇后也想明白了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

  葉青確實是初來乍到,也確實不能在短時間內,成為他們心中的‘一方父母’!
  可葉青用命為民請命的行為,卻無異於幫他們報‘殺父之仇’!
  俗話說得好,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些蛀蟲皇親從百姓嘴裡搶食吃,不也如同殺人父母?
  他葉青冒著抗旨被殺的風險,殺這倆從百姓嘴裡搶食吃的蛀蟲皇親,就是在替他們報‘殺父之仇’。

  有了這麽個契機之後,馬皇后就走到了朱元璋的面前,與此同時,朱標也走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毛驤的眼裡,母子二人直接就開始合作勸皇帝!

  “陛下,事已至此,你就是再怎麽恨,也不能殺葉大人了。”

  “父皇,伯父和皇兄的罪實在太大,他們借著您的名聲搜刮錢財,就是借著您的名聲搶老百姓的吃食啊!”

  “陛下,不僅如此,他們父子二人還都強搶民女,致人死命,難道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嗎?”

  “父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您教兒子的,而現在擺在眼前的就是,必須用伯父和皇兄的命,來讓這一方快要變成覆舟之水的百姓,再次變成載舟之水!”

  “陛下,天家無私事,沒資格有私事,殺不殺朱六九是您的家事,但也是需要公證以待的國事!”

  “.”

  在馬皇后和朱標強有力的勸諫下,朱元璋只是長歎一口氣,那盡是怒意的雙目,就變層了無盡的失落。

  朱元璋歎氣道:“咱又怎能不知道這些道理?”

  “你們是不知道,當年家裡人的屍體排在炕上,都快爛成一塊了。”

  “咱著急啊,咱都已經準備上吊了。”

  “好在六哥跑來,送了咱幾張涼席,還有那一塊薄地,他們才得以入土為安。”

  說到這裡,朱元璋又無力的坐下道:“現在好了,咱當皇帝了,咱掌握生殺大權了。”

  “可咱卻不僅要讓六哥斷子絕孫,還要六哥的老命?”

  “世人會讚朱元璋鐵面無私,但也會笑朱元璋冷血無情啊!”
    說到這裡,這位自起兵以來,歷經無數坎坷都曾流淚的洪武大帝,卻在此刻流下了悔恨之淚。

  “咱恨他們恃寵而驕,咱恨他們如此不顧惜咱的名聲。”

  “但咱更恨自己,是咱一味的以為,他們也能做到‘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如果咱只是賞賜田畝和錢財以報恩,或許他們還能.”

  朱元璋欲言又止,只是閉著眼睛無力的搖頭。

  馬皇后和朱標,看著如此難受的朱元璋,也是於心不忍,跟著眼含淚花。

  他們母子二人不會多麽心痛朱六九父子,但卻心疼眼前的丈夫和父親。

  但也還是那句話,天家無私事,皇帝最是不能隨心所欲。

  毛驤的眼裡,馬皇后和朱標便從兩邊抱住朱元璋。

  這一刻,他們二人卻成為了皇帝陛下的精神支柱。

  片刻之後,朱元璋再次抬起頭來,再次腰板挺直,再次頂天立地,再次目光無比堅毅。

  朱元璋堅定道:“拿空白詔書來。”

  很快,毛驤就備好了筆墨紙硯,以及蓋好大印,卻沒有朱元璋手書的空白聖旨。

  三人的眼裡,朱元璋瞪大眼睛,就開始行雲流水的提筆書寫。

  寫完之後,他便親自吹乾墨跡,緊接著就讓人找地方換衣服,然後快速傳旨去。

  對於聖旨的內容,馬皇后和朱標都很是滿意。

  這封聖旨既可以達到所有目的,也可以不讓葉青知道,他們就在這裡。

  錦衣衛帶著蠟封完好的聖旨離開之後,朱元璋他們就再次看向窗外的一切。

  只是這一次,朱元璋的眼神除了深邃就再無其他!
  那個沉著冷靜的皇帝朱元璋,回來了!

  也就在公審大會即將暫告結束,圍觀百姓即將散場,朱六九和朱桓父子即將押回大牢之時,一騎快馬突然襲來。

  “聖旨到!”

  “聖旨到,寧波知府,葉青接旨!”

  所有人的眼裡,一名身披錦衣,外套金甲的錦衣衛,雙手高舉卷筒,快速往審判高台而去。

  正準備散場回家的百姓看著突然到來的聖旨,也是詫異無比。

  皇帝陛下的聖旨,也能應了那句說曹操,曹操就到?

  朱六九和朱桓父子,看著迎面而來的聖旨,更是一下子就挺直了腰板,眼神還十分的得意。

  但緊接著,二人就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

  不僅是他們皺起了眉頭,就連葉青也看著迎面而來的聖旨,不禁眉心微皺。

  “不對啊!”

  “我要依法判刑的奏疏,昨天才出發,按理說該是今天早上才到才對。”

  “至於朱六九和朱桓父子的事,我還沒來得及派人上奏呢!”

  “不對,這聖旨不是要我放他們一馬的聖旨!”

  想到這裡,葉青也就走出來準備接旨了。

  坐在邊上的徐達的王保保也覺得奇怪,但他們覺得奇怪的是,朱元璋為什麽要臨時寫這道輕判他們父子的聖旨?

  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明著告訴葉青,皇帝就在這裡嗎?

  想到這裡,他們二人就不自覺地搖了搖頭!

  “不對,”

  “陛下沒這麽蠢,這聖旨不是直接要求輕判朱桓父子的!”

  也就在二人如此思索之時,錦衣衛當眾展示蠟封完好之後,就當眾拉開了聖旨。

  “寧波知府葉青,接旨!”

  葉青微微躬身行禮道:“臣葉青,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寧波知府葉青到任之後,當盡心為民,不負朕望。”

  “朕允寧波知府葉青,先斬後奏之權,轄管之內,不論庶民百姓,還是皇親國戚,如有違法,皆可先斬後奏。”

  “另,上司布政使,不得乾預寧波特別行政府之政!”

  “欽此!”

  片刻之後,場內場外一萬多百姓,全都歡呼雀躍了起來。

  “陛下聖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啊!”

  “陛下乃千古聖王,我生在此世,乃我之大幸也!”

  “誰要是再說陛下多疑嗜殺,我他娘的,一定跟他急,陛下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明君!”

  “陛下和葉大人的關系,就是漢武帝和衛青,唐太宗和魏征,武皇帝(武則天)和狄仁傑,宋仁宗和包青天.”

  對面酒樓三樓包廂裡,朱元璋居高臨下的看著這一幕,臉上總算是掛上了一抹欣慰淡笑。

  他如此下旨,就可以在不暴露自己行蹤的情況下,還達成所有的目的了。

  就這封聖旨而言,只能說是他在知道葉青到岸之後,給他的鼓勵與賜權聖旨。

  可他有了這張賜權聖旨之後,就可以不用上奏,直接宣判了。

  審判高台之上,坐在那裡的徐達和王保保看著眼前的一幕,也是笑著點了點頭。

  對嘛!

  這才是他們熟悉的朱元璋!
  可站在聖旨面前的葉青,卻是直接愣在了那裡!

  “我這是白忙活了?”

  “不對啊!”

  “這朱元璋怎麽越來越和歷史不符了?”

  “他確實乾脆果斷,可他在處理朱六九和朱桓事件之時,也確實多有偏袒啊!”

  “這聖旨怎麽像極了他朱元璋老早就知道他們犯罪,但不好親自動手,不想背上恩人也殺的罪名,故意等著借我的刀來殺他們呢?”

  也就在葉青如此思索之時,錦衣衛當即提醒道:“葉大人,還不領旨謝恩?”

  下一瞬,吳用開始笑著提醒他,徐達和王保保也笑著提醒他。

  不僅如此,眼前那麽多百姓也眼巴巴的看著他,希望他快些接旨。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他還真就是不接旨都不行了!
  是啊!

  你葉青不是口口聲聲說,要考驗陛下是否真誠嗎?
  你葉青不是一本正經的說,就算陛下要寬恕他們,也要抗旨到底嗎?
  現在好了,人家皇帝陛下直接就來了這麽一道,又真誠無比,又大賜特權的聖旨。

  如果他葉青連這種聖旨也抗的話,那就是百分百是他葉青的錯了!

  想到這裡,葉青雖然心中不情不願,但也表面上卻還算恭敬道:“臣葉青,領旨謝恩!”

  也就在葉青聖旨在握之時,徐達和王保保就先後笑著道:“葉老弟,陛下對你如此信任,你可不要辜負了陛下喲!”

  “好好乾,你的仕途,絕對不止於此!”

  葉青只是笑著敷衍了兩句,就坐回了他的位置。

  搞這麽大的陣勢,純屬白忙活,實在是不值得再浪費時間,還是早點宣判早點下班的好。

  “啪!”

  葉青拿起驚堂木,狠狠的往案桌上那麽一砸。

  這是宣判需要的流程,但也是把桌子當朱元璋在砸。

  是砸他這個不按套路出牌的朱元璋,也是砸他這個確實比他葉青認知裡的朱元璋,更加英明的朱元璋。

  “朱桓本為庶民,因陛下而成為皇親,卻不思報效國恩,貪贓枉法,強搶民女,更致人死命。”

  “本官當堂宣判,判朱桓斬立決!”

  “朱六九本為庶民,因陛下而成為皇親,卻不僅不謹言慎行,維護陛下顏面,還縱子貪贓,更是強搶民女,致人死命!”

  “按律,當判斬立決!”

  “但朱六九卻有恩於陛下,本官思量再三,決定改判為絞殺之刑,保留全屍!”

  “來人,立即行刑!”

  對於葉青的判罰,百姓們也覺得安全合情合理。

  所有人的眼裡,朱六九和朱桓父子之前有多傲慢,現在就有多軟蛋,他們直接就癱在了地上。

  劃拳贏了的劊子手,把朱桓拖過去就是一刀兩斷。

  而另外兩名勝出的劊子手,則拿起繩子就套在了朱六九的脖子上。

  按理說,以他們的專業水平,絕對可以做到快速了斷,可他們就是要慢慢的拉緊。

  終於,朱六九也變成了一具全屍!
  馬皇后看著這一幕,總算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個葉青,還真聰明。”

  “還真做到了又殺朱六九,又幫陛下報恩!”

  想到這裡,馬皇后又開始勸起了朱元璋,最大限度的免除了葉青事後遭恨的風險。

  可也就在馬皇后勸完之後,朱元璋卻是目光嚴肅道:“這件事,算他過關了。”

  “可他輕判那些貪官,和獎勵一批貪官,都說是因為咱有錯在先這事,可過不去啊!”

  “他今天不把這事說明白,這事就絕對不過去!”.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