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第一貪官》273.第273章 葉大人突變無雙國士,三大糧倉
  第273章 葉大人突變無雙國士,三大糧倉,黑白無常瞄準朱元璋!

  “快看,是朝廷的傳旨欽差來了!”

  “他們一定是代表皇帝來表彰葉大人的禦敵之功,還有這三年來的政績,皇帝老子眼沒瞎啊!”

  “當真是歷史誠不欺我,但凡開國皇帝都是明察秋毫的千古明君,我們生在這個君明臣賢的時代,未來可期啊!”

  “不對,這白臉欽差手持代表聖人恩典的聖旨,可這黑臉欽差卻手持代表生殺大權的刀,如果他們是來表彰葉大人的,怎麽會帶刀呢?”

  “確實不對,如果真是表彰葉大人的話,他們也該是去雁門縣在才對,直接來太原府算怎麽回事?”

  “來太原府很正常,我們柳大人是葉大人的直屬上官,可這黑面欽差手持代表生殺大權的刀,就確實不正常了!”

  “這拿刀的欽差黑面欽差,看著不怎麽面善啊!”

  “.”

  太原府衙門前的大街之上,
  站在邊上的百姓們,根據這一路欽差的面相,以及手上的物件,進行了多種可能的分析。

  可隨著鄭士元他們距離太原知府衙門的大門越來越近,百姓們的猜測也越來越接近真相。

  但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被他們認為面善的白面欽差手裡的那封,被他們認為是用於表彰之用的聖旨,其‘殺傷力’遠比被他們認為面惡的黑面欽差手的那把,代表生殺大權的刀,要厲害得多!

  也就在鄭士元他們昂首跨步走進府門之後,百姓們的臉色也變得凝重了起來。

  這一刻,他們決定暫時放下自己手上的活計,如果皇帝老子不長眼,欽差還不懂事的話,他們可不會讓欽差輕松離開了。

  也就在百姓們做出這麽個決定之時,鄭士元和韓宜可,便來到了知府衙門的會客大廳。

  很快,在前衙忙碌的知府大人柳文成來到了這裡。

  “臣拜見陛下,問陛下聖躬安!”

  柳文成看見鄭士元手裡的刀,以及韓宜可手裡的聖旨之後,便下跪參拜道。

  韓宜可代君昂首道:“朕安,柳愛卿平身。”

  緊接著,柳文成這個四品知府,就對鄭士元和韓宜可這倆七品欽差行禮:“下官拜見二位欽差大人。”

  “柳大人免禮!”韓宜可淡笑說道。

  緊接著,鄭士元又面色嚴肅的同時,還用盡是威脅的語言道:“本官奉陛下旨意來此,隻為查明一個真相,還請柳大人一定知無不言。”

  “如有半句虛言,休怪本官刀下無情!”

  話音一落,鄭士元就橫握寶刀,用刀刃的一面對著柳文成,然後放在了茶幾桌面之上。

  不論是他的話語還是這放刀的動作,意思都非常的明顯,只要他柳文成說的話,一旦被他們查出來是假話,就會毫不留情的殺了他。

  柳文成只是拱手行禮道:“還請二位大人發問,下官一定知無不言,且絕無半句虛言。”

  可他雖然手上動作恭敬,言辭也還有禮,但臉上卻沒有一點怕的意思。

  即便是面對蔣瓛這種自帶三分殺氣的人,柳文成這個真正的一介書生,也完全沒有半點怕的意思。

  鄭士元看著毫不心虛的柳文成,再回想老兵帶他們去看過的‘戰備糧倉’,其實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但柳文成的態度很重要,他必須是面對毫不知情的欽差,一五一十的說出大實話。

  這是臣公面對君主的態度問題,事關地方官員是否尊皇,這也是他們的考察范圍。

  他柳文成不是葉青,不具備拿聖旨拍馬屁的特權,必須不能罪犯欺君!

  想到這裡,鄭士元便目光如炬的問道:“柳大人,本官且代陛下問你,葉大人今年上稅,是否私造知府印鑒,瞞著你在文書上蓋章。”

  “你也可以直接回答本官,你是否親自在雁門縣上稅的文書上簽字蓋章,你太原知府的稅務審核人員,是否有認真核算,你柳大人又是否過問此事?”

  鄭士元話音一落,韓宜可和蔣瓛就把目光集中在了柳文成的身上。

  柳文成卻根本沒有任何思考,直接就認真負責的說道:“雁門縣上稅這件事,下官不僅過問,還全程知曉,甚至可以說還全程參與。”

  鄭士元詫異道:“那你的意思是,雁門知縣葉青偷漏農稅這件事,你也不僅知曉,還有份參與?”

  鄭士元話音剛落,手就放在了朱元璋親賜戰刀的刀柄之上!
  韓宜可和蔣瓛看著這一幕,雖然知道這只是鄭士元詢問事情的一種方式,但也不自覺的起雞皮疙瘩。

  黑無常的外號,可不是隨便叫的!

  但凡有點心虛的人,只要被他這麽一嚇唬,就算心理素質再好,也會或多或少的有心虛的表現。

  可面前這位柳大人,不僅大方承認自己是幫凶,還一點心虛害怕的表現都沒有。

  他之所以有如此表現,只能證明在他看來,他幫著葉青偷逃農稅,不僅無罪,反而有功!
  而這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搞清楚他們為什麽認為偷逃農稅,不僅無罪,還反而有功!
  也就在站在邊上的蔣瓛看著柳文成,那犀利的目光之中流露出一絲期待之色的同時,柳文成便再次開了口。

  “鄭大人說得極是,因為下官以為,葉大人此舉不僅無罪,反而有功。”

  “在下官看來,這件朝廷認為罪大惡極的事情,卻是利國利民,唯獨不利己的大好事。”

  鄭士元三人對視一眼,便默契的點了點頭,然後就示意柳文成坐下慢慢說。

  終於,隨著柳文成的落座,現場的氛圍才稍微緩和了一些。

  柳文成開口道:“二位欽差大人,雁門縣知縣葉青,實乃千古無二之大才,他竟然研造出畝產達到六七百斤的新稻種,並於去年開始集合全縣之力種植!”

  “其實也不僅是雁門一縣,下官也讓轄下適合種植水稻的州縣,都種植葉大人研造出來的新稻種。”

  鄭士元三人聽到這裡,當即眼前一亮。

  無疑,這是一個朝廷全然不知的消息,也是朱元璋這個兩次微服雁門縣的人不知道的消息。

  韓宜可相對客氣,但也嚴謹問道:“那依柳大人的意思,你太原府的州縣官員,包括你自己,都乾著偷漏農稅的事情?”

  柳文成只是淡然一笑道:“如果二位大人知道我們這麽做的原因,還認為我們是在偷漏農稅的話,那就算是吧!”
    鄭士元皺眉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哪有算是這種說法?”

  “還請柳大人直接說明原由,是非功過,陛下自有聖斷!”

  柳文成點了點頭之後,也就不再賣關子,繼續說道:“其實,自下官知道葉大人的治世方式有奇效之後,就讓我太原府各州縣主官學習效仿,只是官員良莠不齊,天賦也不盡相同,雖然比起以前都有所進步,但比起雁門縣還是差得很遠。”

  “也因此,其他州縣根本做不到像雁門縣這樣,一次種植就是十萬畝,可即便如此,也不是以前的產量可以比的。”

  “如果不是北方氣候導致我們只能種植單季稻,年總產量還能再翻一倍!”

  “可就算是有這諸多的不足,我太原府的糧食總產量,也是一個相當嚇人的數字!”

  “扣除上繳朝廷的農稅,和我太原府市場所需,以及農戶必要自留,所剩下的糧食,也就是朝廷認為‘偷漏的農稅’,足以裝滿十二個大型糧倉!”

  鄭士元三人聽到這裡,也是同時面露驚駭之色!

  裝滿十二個大型糧倉這句話,可就當真是讓數字活了過來。

  不僅是明朝,歷朝歷代為了方便計算統計,都對官辦各類倉庫建築,有規格數據要求。

  大中小型糧倉、兵器庫、火藥倉等,分別代表多少容量,都是一個死的數據!
  他們三人雖然都不是戶部吃專業飯的官員,並不知道具體的數據,但也知道那一定是一個超出他們想象的數字。

  想到這裡,三人的面色也同時變得嚴肅了起來。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他柳文成接下來說的話,不能把偷漏農稅這個罪名成功摘除的話,太原府的官員絕對要被清洗乾淨!

  也就在鄭士元三人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之時,柳文成又再次開了口!

  “這十二個大型糧倉已經建好,糧食也已經全部進倉儲存,倉房命名‘戰備糧倉’。”

  “對應的十二個‘備災糧倉’,以及十二個‘變現糧倉’,也已經選址完畢,並開始動工。”

  “葉大人的意思很簡單,如此巨量的糧食上繳朝廷,朝廷也做不到,保證全部用在刀刃上。”

  “用來當做軍糧,軍需官要吃一口,這是他絕對不允許的!”

  “用來當做賑災糧食,負責賑災的官員,也要狠狠吃一口,甚至出現吃肥了官員,餓死了災民的情況。”

  “與其如此,還不如分別建倉保存。”

  “太原府多長城軍鎮,就把糧倉建立在軍鎮附近,一旦出現朝局動蕩,無暇顧及邊鎮,戰備糧倉可保邊軍不亂,可保國境無憂。”

  “這只是戰備糧倉的作用之一,還有一個作用便是遠征節約人力!”

  “就拿本次北伐來說,二十萬大軍北伐,就有六十萬人在後勤糧道保證後勤,前線將士戰損不多,凍死累死的民夫勞役,卻比前線將士還多。”

  “可有了延邊的戰備糧倉之後,遠征大軍便可以就近取糧,比從南方調運節約一半人力不止。”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唯有糧草跟上,後勤補給跟上,才是大軍取勝的關鍵!”

  三人聽著這‘戰備糧倉’的妙用,也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葉青的這個想法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國策!

  緊接著,柳文成又繼續說道:“備災糧倉的作用就很簡單了,如果出現朝廷賑災不及時,本地可自行賑災,以保災區不亂!”

  “變現糧倉就更簡單了,完全就是字面意思,賣掉變現錢!”

  緊接著,柳文成又開始說起了三種糧倉的流轉關系。

  才收獲的新糧食進戰備糧倉,隻為保證守土開疆的將士們,可以吃到最好的頭年新糧食。

  第二年收獲之後,便把戰備糧倉裡的陳糧,轉存於備災糧倉,災民吃二年陳糧,也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第三年收獲之後,又把備災糧倉裡的陳糧,轉存於變現糧倉!

  等第四年收獲之後,變現糧倉裡的陳糧就可以賣掉變現了,不論是賣給番邦小國,還是賣了幹嘛都行。

  鄭士元三人聽到這裡,就不只是若有所思的點頭這麽簡單了。

  可以說他們已經深表認可,葉青此舉有功無過,太原府上下全部有功無過。

  這個倉儲方案,不僅節約了大量的人力,還保證將士們永遠吃一年新糧,災民吃二年陳糧。

  這簡直就是讓將士和災民,都對朝廷感恩戴德的無雙國策!
  要知道兵變和民變都是王朝覆滅的重要因素,而引起兵變和民變的重要因素,就是沒有吃食!

  不僅如此,那聽著就新鮮的‘變現糧倉’也非常的妙,有那麽點廢物利用的意思!
  終於,素有‘黑無常’之稱的鄭士元,也露出了滿是敬意的笑容。

  柳文成的眼裡,

  鄭士元和韓宜可齊齊站起身來,朝柳文成行禮一拜,並先後開口說道:
  “此事的是非功過,依舊只能由陛下聖斷,可不論聖斷如何,我二人都覺得有功無過!”

  “柳大人和葉大人,真乃國士也!”

  柳文成笑著道:“二位大人謬讚,下官只是一個還算有良心的地方官罷了!”

  說著,柳文成便看向雁門縣的方向,目光之中盡是讚譽之色:“真正的無雙國士,是雁門縣知縣葉青葉大人!”

  鄭士元和韓宜可聽後,也點頭表示讚同。

  蔣瓛更是在此刻明白他的恩師毛驤,為什麽願意‘效忠’這個七品縣官了。

  片刻之後,鄭士元又提出要求,要柳文成帶他去看所有的戰備糧倉,以及已經選址結束,並開始修建的備災糧倉和變現糧倉。

  雖然是非功過只能由朱元璋決斷,但他們得看到實實在在的證據!

  只要有證據,他們就算拚了這條命,也要盡全力為他們心裡的‘無雙國士’葉青美言!.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