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第一貪官》319.第319章 葉大人用三條國策,與天下士大
  第319章 葉大人用三條國策,與天下士大夫結仇,馬皇后靈魂拷問朱元璋!

  “惟庸啊!”

  “你中書省還有要事處理,咱就不耽誤你了。”

  胡惟庸看著朱元璋這一臉笑意的樣子,隻覺得有點沒反應過來。

  看見如此大逆不道的行文都不生氣的嗎?

  就算不計較這大逆不道的行文方式,這些條條款款的諫言,也足以讓他朱元璋面對滿朝文武皆逼宮的境地啊!

  他不相信朱元璋是傻子,更不相信朱元璋傻到想不出後果的地步。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他朱元璋怎麽會不僅不生氣,還笑著下逐客令?
  難道不該和他商量應該怎麽辦嗎?

  其實,胡惟庸的猜想並沒有錯,朱元璋這還算和善的笑顏之下,是一顆正在經歷狂風暴雨的心。

  朱元璋早在看完這篇奏疏之時,就知道他一旦準奏,就會面臨滿朝文武皆逼宮的局面。

  如果這件事與葉青無關的話,朱元璋一定不會下逐客令,一定會和胡相好好的坐而論道。

  可事關葉青的話,就是不行!

  盡管葉青長期氣得他朱元璋,想親自化身劊子手,把他給碎屍萬段,但那僅僅是他朱元璋的事情。

  葉青是一個,只能被他朱元璋殺的男人!
  他絕對不允許任何動葉青一根毫毛,更不會在眼前這位淮西勳貴的領頭人的面前,表現出任何對葉青不滿的情緒。

  因為他知道,只要他在胡惟庸面前表現出一點不滿的情緒,那在鳳陽老家的李善長,隔天就會知道。

  緊接著,淮西勳貴們就會開會,商量如何趁機借他朱元璋的刀,殺那被他們視為眼中釘和肉中刺的葉青。

  “臣想起來了,中原地區的戶籍事宜還未辦妥,臣這就協同戶部,盡快把此事辦妥。”

  “陛下英明,臣告退!”

  胡惟庸站起身來,行禮一拜,就果斷的轉身離開了。

  但與此同時,他也猜得到,他前腳剛轉角離開禦書房,朱元璋後腳就得爆發雷霆之怒。

  就算不因為那大逆不道的行文而發火,也一定會為葉青給他找的這個大麻煩而發火!
  而事實上,胡惟庸猜得很對!

  他前腳剛走,朱元璋就氣得一巴掌拍在了他面前的龍案之上。

  厚如菜板的實木桌面,再一次被他一掌拍出一道不易察覺的細小裂紋,還與之前那條被他拍出來的裂紋相交。

  大有多來幾次,就直接出現蜘蛛網紋路的架勢!

  也就是被拍的是幾張紙,如果是葉青的小身板的話,他直接就沒了!
  當然,如果不是把這幾篇葉青的親筆奏疏當成是葉青的腦子拍,他朱元璋的武力,也絕對沒有這麽高。

  這就和飛將軍李廣一箭射入石頭一個道理,如果不是把對方當做要來撲咬他的老虎,他也做不到一箭入石!
  “氣死朕了!”

  “他就這麽想死,他就這麽想死在朕的手裡?”

  “.”

  常侍太監的耳朵裡,朱元璋在這件事情上,就沒有自稱過‘咱’,一直都是朕來又朕去。

  很明顯,他是真的爆發了雷霆之怒。

  但他這一次,卻沒有對說出一句要對葉青喊打又喊殺的話,他只是氣葉青給他找了這麽一個天大的麻煩。

  因為他知道,葉青的這些條條款款諫言,從長遠來看,確實全都利國利民。

  不僅如此,還非常契合他與百姓共天下,而非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治國主張。

  “來人,去把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請來。”

  常侍太監先是一驚,緊接著就行禮一拜道:“是,陛下。”

  去找人的路上,常侍太監還覺得奇怪。

  在事關葉青的事情上,以往都是皇后和太子巧合碰見,才保得葉青一命。

  現在卻是皇帝發完火之後,主動去找他們二人。

  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皇帝陛下覺得麻煩太大,他想不出有效保葉青命的辦法,想要一家人來共同商議,怎麽才能有效的保住他葉青的命?

  想到這裡,常侍太監也不禁看了一眼太陽,卻發現太陽依舊是東升而西下。

  可皇帝陛下對葉青的態度轉變,卻猶如太陽變為西升而東下!
  很快,馬皇后和朱標就先後來到了禦書房。

  還不等二人問發生了什麽事情,朱元璋就直接把葉青的親筆手書奏疏,交給了二人,並讓他們看了直接發言。

  那些大逆不道的行文方式,二人也是已經基本免疫。

  雖然也時有皺眉,但也已經不怎麽放在心上,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那句‘你若不同意,就是千古昏君,必將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世人唾棄。’

  ‘伱若不同意,我葉青寧願被你千刀萬剮,也不願意替你做官。’

  這樣的威脅之語,著實是讓人火大,有點不同意還不行的意思。

  當然,他們三人也不都不是什麽軟柿子,如果這些要求他們同意的條條款款不合理的話,他們也寧願葉青去死,也不會同意。

  但為難的就是,這些條條款款,真的是利國利民,但卻足以得罪天下士大夫的國策。

  第壹條:【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也可以叫做攤丁入地,地丁合一。

  簡單來說,就是廢除千百年來,一直施行的單獨丁銀制度。

  這一新制度的核心內容,可以分為四條。

  第一條:將丁銀攤入田賦征收,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

  第二條:政府放松對戶籍的控制,農民和手工業者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可延後十年,待戶籍完全查清之後,與路引制度結合實施)
  第三條: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處地畝多少,按畝均攤稅賦。

  第四條: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馬皇后和朱標看過【攤丁入畝】的所有具體細則之後,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馬皇后笑著道:“重八,這葉青還真是個人才,這確實是一條,可以有效減輕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的國策。”

  朱標也是笑著點頭道:“不僅如此,還能很有效的促進人口增長。”

  “老百姓有了較大的自由,有利於我大明經濟的發展,賦稅規則的簡化,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地方官府任意加稅的可能。”

  說到這裡,朱標的目光也變得深邃了起來。

  因為減少地方官府任意加稅的可能,也就減少了天下貪官的利益,也可以說是減少了天下士大夫階層的利益。

  但僅僅只是減少而已,算不得傷及他們的根本。

  只要皇帝和太子足夠強勢,想要把這一條國策實施下去,也並不困難!
  緊接著,他們開始看第二條國策諫言。

  第貳條:【火耗歸公】

  火耗歸公又名耗羨歸公,葉青在闡述這一條國策諫言之時,明確的批判了大明施行的‘耗羨’附加稅制度。

  這一制度的核心內容就是,由朝廷統一耗損比例,來征收這種賦稅,不許地方官征收錢稅時,以耗損為由,任意多征錢銀。

  與此同時,並施行‘養廉銀’銀制度,專用於地方官文職人員生活補貼,從而打擊地方官吏的任意攤派行為。

  馬皇后看過之後,也是再次點頭道:“確實不錯,這集中了朝廷的征稅權利,減輕了老百姓的額外負擔,也增加了外官俸祿,對整頓吏治、減少貪汙有不小的積極作用啊!”

  朱標卻是皺眉道:“有點治標不治本了,如果我是州縣官吏,我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我會在面上,按照朝廷規定的火耗征收,但也會暗中加派,沒辦法從根本上改善吏治啊!”

  馬皇后見朱標可以說出這番見解,也是再次欣慰的點了點頭。

  但與此同時,她又要責備朱標看文件不仔細。

  馬皇后指著文中條款道:“你看這一條補充條例,如果發現地方官員暗中加派,則最低夷三族起步,賜予鄉裡德高望重的老人監察之權,他們可以直接向朝廷監察部門檢舉。”

  “監察部門必須接案核查!”

  “如此一來,涉及面就廣了,貪官汙吏要買通的人越多,難度就越大,總有那麽些膽小的,不敢拿三族性命賭博的‘老實人’!”

  朱標看著這一補充條例,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確實是不錯的監管條例。

  可當二人看向最後一條諫言之時,也是瞪大了眼睛。

  因為這最後一條諫言,無異於從根本上動搖天下士大夫的利益。

  也可以理解為,他葉青把‘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句話,直接用在了天下士大夫的身上。

  最直白的解釋就是,只要施行這一條國策。

  那麽他朱元璋和他葉青,就會同時成為天下士大夫的‘殺父仇人’!
  第叁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這條國策的核心內容就很好理解了,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那便是廢黜官員地主的免稅特權。

  當前施行的稅收政策,就是考取功名者可免徭役賦稅。

  這樣的優渥條件,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科舉制度的有效助力,可以促進百姓發奮讀書。

  在文化傳承上,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長此以往下去,官員地主一類真正富有的人,卻不需上交多少賦稅,不但使財政負擔落在窮苦百姓身上,而且還國庫空虛。

  要知道人的貪欲是會越來越膨脹的,古往今來的王朝更迭,真正被外族奪權的並不是很多。

  更多的原因,還是官僚階層和老百姓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貧富之間的矛盾。

  官僚大量攛奪免稅土地,並讓大量有地百姓變成無地佃農,最後官逼民反!
  往往王朝開始,大多都是承諾百姓可以平分土地,而得到百姓的支持。

  而往往王朝覆滅,也大多是官逼民反,而朝廷不能有效控制!
  如果這一條政策可以有效實行,則可以優化稅收結構,使富有階級承擔更多的稅收責任!

  與此同時,還能大大的打擊官僚攛奪土地的積極性!
  就算拿得再多也要上稅,所以還不如不拿!

  關鍵是葉青在他已知的【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基礎上,還加了一條針對官僚地主階層的階梯式上稅法。

  簡單來說,擁有土地越多,上稅就越多!

  當擁有土地的數量達到一個階段之時,基本上就是在給朝廷白乾活了!
  這一條‘階梯式上稅法’,才是打擊官僚攛奪土地積極性的絕殺之計!

  與此同時,也是一旦全國施行,就讓他朱元璋和葉青,一起成為天下士大夫的‘殺父仇人’的最終助力!
  拋開君臣矛盾不講,馬皇后已經在心底裡誇葉青很多次了。

  果然是治國安邦的大才!

  果然是有膽識有魄力的大才!

  果然是為了老百姓,可以連命都不要的人!
  可君臣矛盾這個因素,也絕對拋不開啊!
  只要他朱元璋說一句‘準奏’,要不了多久,大批的文武百官就會跪在殿外廣場之上,上演各種文人的逼宮大戲。

  只是往這方面一想,朱元璋父子就覺得頭疼不已。

  朱元璋歎了口道:“咱也知道都是些好策,這就是咱發火而不喊打喊殺的原因。”

  “這一次,不用他葉青威脅,咱都想依了他。”

  “可是,咱能依他嗎?”

  “咱能做的,就是同意第一條和第二條,至於第三條,咱是萬萬不能的。”

  “咱必須溫水煮青蛙,等這些老兄弟和咱一起埋了之後,標兒上位,才能穩穩的去施行第三條。”

  “可這葉青,開口閉口就是如果咱不同意,他就死也不給咱當官!”

  “實在是氣煞我也!”

  話音一落,朱元璋就又看著雁門縣的方向咬牙切齒。

  緊接著,他又發現自己氣得昏了頭,趕緊改成看著寧波府的方向,繼續咬著後槽牙,眼裡全是剮人的‘刀子’。

  “爹,能不能找葉大人商量一下,先施行第一和第二條,等您和叔伯們都去了,我再來施行第三條?”

  “但我可不想您去得早了!”

  朱元璋死死的瞪著寧波城的方向,同時擺了擺手道:“咱比你清楚他的尿性,那狗東西一口唾沫一個釘,絕對沒得商量。”

  “不是,咱是皇帝,咱憑什麽和他一個臣工商量?”

  朱元璋說到這裡,突然就覺得不對頭了。

  他趕忙轉身看著他的好大兒,眼神裡的刀子,比看寧波方向之時還要鋒利得多。

  朱元璋嘴角一咧道:“咱得謝謝你,不想咱去得太早是嗎?”

  “爹,我,我只是”

  “父皇母后在上,兒臣還有政務要忙,先行告退!”

  下一瞬,朱標直接拔腿就開跑。

  “站住!”

  “兔崽子,你給老子站住!”

  要不是馬皇后拚命拽著朱元璋的手臂,以朱標的身手,根本就不可能從朱元璋眼前跑掉。

  朱元璋看向馬皇后,一臉嚴肅道:“你就護著,你就好好的護著吧!”

  “逆臣加逆子,還有你這個逆妻,咱怎麽這麽倒霉啊?”

  馬皇后只是淡淡一笑道:“重八,標兒只是一時嘴快,他有多孝順你還不知道?”

  “他不孝順,你能這麽放心嗎?”

  朱元璋歎了口氣道:“咱知道,還得怪葉青,標兒一時嘴快這事,還得怪他葉青!”

  “標兒只是遠遠看他葉青一眼,口才就有點那麽回事了,真要是同殿共事,只怕這朱標也得變成那樣。”

  “到了那時候,就算咱不想早去,都得被他倆氣得早去!”

  說著,朱元璋又坐回龍椅道:“咱的女諸葛,說說看,你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又讓這些策略實施,又不讓滿朝文武來逼宮。”

  “尤其是那些擅長搞仁義道德的文官,咱看著都頭疼!”

  馬皇后只是淡淡一笑,然後看著朱元璋,突然就變得目光深邃了起來。

  她用靈魂拷問的語氣,嚴肅問道:“你會殺徐達嗎?”

  朱元璋聽著這麽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手中的茶盞,直接就掉落在了桌面上。

  與此同時,也嚇得那剛準備進他食管的茶湯,突然就往氣管而去!.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