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250.第249章 0246【輿論戰】
  第249章 0246【輿論戰】

  “梁方平跑了?”

  韓楨神色怪異。

  斥候點頭道:“沒錯,據仇都頭傳回的消息,梁方平未戰先逃,與辛興宗率領一萬步卒,外加三千騎兵連夜逃回禹城!”

  老九撇嘴道:“竟被這廝歪打正著了。”

  原本韓楨的計劃,是拿下張俊後,分兵攻佔禹城,這根釘子扎在西軍後方,足以讓楊惟忠寢食難安。

  同時,還可襲擾西軍後勤輜重部隊。

  加上於軍鎮守界首鎮,阻斷東平、襲慶兩府入濟南府的通道,南方的糧草也很難運過去。

  沒了糧草供應,西軍自會崩潰。

  結果,沒成想梁方平這廝竟帶兵跑回了禹城。

  歪打正著,攪亂了他的戰略意圖。

  “縣長,雖戰略意圖被攪亂,但對我們而言,並非都是壞事。梁方平帶走了一萬步卒,以及僅有的三千騎兵,如今駐扎在歷城的西軍只有不到五萬,以及八九萬戰俘。”

  張和眼中透著熾熱的戰意,語氣自信道:“如今魏都統已經拿下章丘,隻待整頓好西軍戰俘,便可集合兵力,南下歷城與西軍主力決戰!”

  聞言,韓楨陷入沉思。

  其實在最初制定的計劃中,他並不想過早的與西軍主力決戰。

  雙方實力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大規模軍團正面交戰,沒有那麽多花裡胡哨,拚的就是紀律性和士氣。

  哪怕有火器在手,想要吞下西軍主力,韓楨也會付出慘重代價。

  所以,最理想的情況,是盡可能拖延決戰時間,利用西軍糧草輜重補給為誘餌,迫使西軍與自己打小規模遭遇戰,盡可能的消滅西軍有生力量。

  有斥候營的優勢,有重甲騎兵在手,又有火器這樣的大殺器,小規模遭遇戰,西軍沒有絲毫勝算。

  待到西軍兵力和士氣消磨到一定程度後,再一鼓作氣,拿著西軍主力。

  如此一來,能夠最大程度的保存實力。

  畢竟,趙宋立國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底蘊深厚,可不止這十萬西軍,宋徽宗要是真急眼了,頃刻間便能在全國各地湊出幾十上百萬的軍隊。

  真到了那時候,即便打退了西軍,手下也只剩三五千殘兵,如何能擋住幾十上百萬的大軍?

  不過,戰爭就是這般波詭雲譎,變幻莫測,哪裡會按照最理想的情況進行。

  若真是這樣,那還打個甚麽仗,雙方將領直接在沙盤上互相推演,一決勝負就行了。

  楊惟忠並非庸才,就算沒有梁方平來這麽一出,他也會意識到禹城的重要性,從而派兵駐防。

  小武見他沉默不語,提醒道:“縣長,若能將西軍拉到小規模遭遇戰中,自然是最好的。可是,黑山賊能否撐那麽久,誰也說不準。一旦被西軍拿下歷城,立刻就能與禹城形成相望之勢,屆時戰局就會陷入僵持。”

  韓楨深吸了口氣,點頭道:“你說得對,此戰不能拖!”

  兵貴神速!
  他們打的就是閃電戰,核心就在於一個快字!
  在趙宋這台國家機器徹底運轉之前,一舉奠定勝勢。

  否則一旦慢下來,陷入持久戰,韓楨必輸無疑。

  因為持久戰,比的就不僅僅只是軍隊戰力了,而是戰略縱深、人口總數、糧食產量、鐵礦、煤礦等戰略物資儲備。

  趙宋軍隊死一個士兵,立刻就能強征來十個,百個。

  集青、淄二洲的物力人力,如何能耗得過整個趙宋?
  遼國都被宋國耗死了,西夏也快了,更遑論只有兩州之地的韓楨?

  所以,韓楨一定要快。

  在趙宋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擊潰西軍,拿下山東。

  只要拿下山東,他才真正擁有與趙宋掰手腕的資本。

  另外,造成了既定的事實,宋徽宗就算再憤怒,最終也隻得捏著鼻子認了。

  屆時,是談是打,主動權都握在韓楨手中。

  理清思緒後,韓楨下令道:“你等這幾日加緊備戰,另通知聶東,拿下張俊後,整編西軍戰俘,立刻南下與我匯合。”

  張和問道:“新市鎮中的黑山賊若不降怎麽辦?”

  “無關緊要!”

  韓楨擺擺手,冷聲道:“待擊退了西軍,我有的是時間收拾他們!”

  “得令!”

  眾人齊齊高呼。

  ……

  ……

  卻說梁方平連夜逃回禹城後,還沒舒坦兩日,傳口諭的中貴人便來了,讓他再呈一份戰報,務必詳實。

  這讓梁方平有些摸不著頭腦,前幾日不是才剛呈了捷報麽?
  一番打點過後,他這才從中貴人口中套出內情。

  原道是有一小報刊登了西軍大敗的時聞,官家是來求證真偽的。

  念及此處,梁方平心思急轉。

  接連兩次大敗,連王淵與劉光世這些將領都被俘了,瞞肯定是瞞不住。

  但卻又不能如實寫,否則官家定會怪責。
    思慮良久,梁方平玩了一出春秋筆法,將兩次大敗一筆帶過,只是以受挫二字來形容,順帶將罪責推到楊惟忠身上。

  同時,將戰功誇大。

  洋洋灑灑,足有上千字。

  總結起來就幾句話,西軍確實受挫,但並非大敗,都怪楊惟忠剛愎自用,好在他梁方平率兵馳援,及時止損。總體局勢一片大好,歷城馬上就要攻下,突然冒出的青州軍也不值一提,頃刻間便能鎮壓。

  第二日,中貴人便帶著這份戰報匆匆趕回開封府。

  當看到這封戰報後,宋徽宗長舒了一口氣,不由笑道:“愛卿說的對,這些個民間小報為了牟利,往往語不驚人死不休,誇大其詞,信口開河。”

  事實上,這段時間青州日報,每日都會刊登關於戰事的時聞。

  只不過李邦彥接到差事,對整個開封府賣報的小販進行抓捕,因此東京城的百姓,包括宋徽宗在內,都被蒙在鼓裡。

  蔡攸也笑道:“商人逐利,本就無道義可言。”

  “嗯!”

  宋徽宗深以為然地點點頭,而後轉頭看向李邦彥,問道:“李卿,打擊小報之事辦的如何了?”

  李邦彥眼珠子一轉,答道:“啟稟陛下,已取得一些成效,目前東京城內已再無賣報的小販,不過微臣得到消息,明面上沒人販報,但私下裡卻依舊在流通。”

  自打得了這個差事後,他可沒少撈錢。

  短短幾日時間,便已斂財數十萬貫。

  如此搖錢樹,他怎會輕易放手。

  宋徽宗神色滿意,叮囑道:“愛卿這段時日辛苦些,務必將小報一網打盡,徹底杜絕!”

  “臣定當盡心!”

  李邦彥高聲應道。

  宋徽宗揮揮手:“且退下罷。”

  再過幾日就是年節,每逢年節朝廷都會舉行盛大的正旦大朝會,宋徽宗對此格外重視。

  因為就在今年,他完成了先祖未完成的宏願,開疆拓土,收復燕雲之地。

  他要在朝賀祭天之時,向上天表述自己的功績。

  宋徽宗不知道的是,隨著邸報的宣傳,西軍接連兩次大敗,讓各路州縣人心惶惶。

  雖然各路州縣,也接到了朝廷下達杜絕小報的旨意,可哪裡能杜絕的了。

  哪怕明面上不能賣,私下裡照樣賣的歡。

  韓楨的大名,也隨著邸報的流傳,漸漸被天下百姓所熟識。

  並且,麻允迪受到蘇昭德的啟發,現學現用。

  將一些神鬼志異,安在韓楨的身上,改編成一些小故事,刊登在邸報之上。

  比如韓楨八歲那年,在山上放牛,結果遇到一個邋裡邋遢的老道士。

  那老道士看清韓楨面相後,納頭便拜,口說:“老道這一覺睡了百余年,沒想到一睜眼,便撞見了真龍!”

  這則小故事,放在後世,人們看了只會會心一笑。

  可這會兒的百姓,卻深信不疑。

  而且,這故事編的還很雞賊,故意沒說老道的名號,偏偏又留下了線索。

  一覺睡了百余年,又不修邊幅,仔細想想,還能是誰嘛?
  大名鼎鼎的睡仙,陳摶。

  百姓有了參與感,對此更加深信不疑。

  又說韓楨當年刺青之時,本想紋一頭狼,結果紋完發現是一頭斑斕猛虎。

  韓楨大怒,準備暴打對方一頓,誰成想,那刺青的扎工卻不慌不忙的說:兩虎相遇,一飛衝天。

  後來,韓楨一次前往山中,竟真的遇到了一頭大蟲,那大蟲見到他,立刻跪地臣服,甘當坐騎。

  類似這樣的小故事,每日都會刊登一則。

  百姓喜歡看這些,讀書人則嗤之以鼻,他們更喜歡看邸報的時聞和文章版塊。

  尤其是文章版塊,每日一期不同學派的文章,洛學、新學、蜀學換著來,一個比一個激進。

  對於各地讀書人的投稿,也是來者不拒,甭管多激進,你敢投,我就敢登。

  最關鍵的是,還給稿費。

  雖不多,但卻讓士子們心生好感。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青州日報憑借著低廉的價格,精美的版別,以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驚奇內容,成功從官報以及一眾小報中殺出重圍,脫穎而出,迅速搶佔了三成的市場。

  如今,青州日報的銷量,每日高達四五萬份。

  千萬別小瞧這四五萬份,這會兒不同後世,一份邸報往往數十,甚至數百人傳閱。

  比如普通百姓,往往是幾十號人,一人出一文錢,湊錢買一份小報,然後剩下的錢,請個讀書人念給他們聽。

  一個幾萬人的縣城,兩三百份邸報就足以徹底覆蓋了。

   不好意思啊,今天我妹結婚,回來晚了。稍後還有一章!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