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274.第273章 0270【難辦?那就別辦!】
  第273章 0270【難辦?那就別辦!】

  二月十五。

  小武率軍攻下登州。

  與此同時,韓楨率領大軍來到興仁府。

  得知這一消息的李邦彥等人,心中喜憂參半。

  喜的是正主來了,終於可以和談了。

  憂的是一旦談不攏,韓楨率領的大軍,將會踏破興仁府,兵鋒直指京師。

  第二天,吳敏便在一眾捧日軍騎兵的護送下,來到青州軍大營。

  這是來商定和談之事,李邦彥作為和談主使,代表的乃是宋徽宗,照規矩在和談之前,是不能與韓楨見面。

  白時中不敢來,自然也就只有吳敏來了。

  主帳之內。

  吳敏躬身一禮,朗聲道:“大宋觀文殿學士龍德宮副使知樞密院事吳敏,見過太尉。”

  太尉?

  宋徽宗還真會給自己長臉。

  太尉乃是趙宋武官巔峰,為正二品,再上面就沒了。

  “這白虎堂內,何來太尉?”

  韓楨微微眯起眼睛,自屍山血海中侵染的殺氣,幾乎凝聚成實質,壓的吳敏喘不過氣。

  劉錡等人將領親衛,紛紛怒目而視。

  尤其是老九,右手搭在刀柄上,彷佛下一刻便會爆起,斬下他的腦袋。

  吳敏一個文人,何曾見過這等場面,一時間面色慘白,額頭上浮現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下馬威給到後,韓楨微微後仰,收斂氣勢,朗聲道:“我自臨淄起兵,臨淄乃齊國都城,山東諸縣之長,故而,你可稱我為縣長!”

  稱呼隨便起,關鍵看如何解釋。

  韓楨的解釋,已經很明顯了。

  又是齊國都城,又是諸縣之長,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吳敏撩起袖口,擦了擦額頭冷汗,拱手道:“見……見過韓縣長!”

  韓楨明知故問道:“此來何事?”

  “本官此來,欲與韓縣長商議和談之事。”

  經過先前的下馬威,吳敏已沒了底氣。

  韓楨似笑非笑道:“我何時答應過要和談?”

  “這……”

  吳敏面色一滯,下意識的看向劉錡。

  見狀,劉錡冷哼一聲:“本都統隻說休兵,暫時不攻打濟陰郡,可從未說過縣長答應和談!”

  “怎可如此,怎可如此……自古休兵罷戰,就是和談之始……”

  吳敏漲紅了臉,接著便是一陣之乎者也,引得老九等一眾親衛哄笑。

  見火候差不多了,韓楨緩緩開口道:“看在你等如此誠心的份上,我允了。和談之事,是個甚麽章程?”

  聞言,吳敏不由松了口氣,重新整理了一番思緒,答道:“和談之地,設在郡城外五裡之處曠野,雙方各派工匠與民夫,共同搭建議和台。議和時間,暫定在三日後的午時初刻,雙方帶兵不得超過二百,兵卒不可逾越議和台五十步。”

  韓楨點點頭:“可以。”

  “如此,那本官就先行告退了。”

  吳敏說罷,逃也似的出了白虎堂。

  一路出了軍營,被冷風一激,他這才發現自己渾身上下已被冷汗浸濕。

  回到郡城後,當天夜裡,吳敏便生了一場病。

  ……

  三日時間匆匆而過。

  正午時分,韓楨騎在戰馬之上,左右兩側是劉錡和史文輝,身後是幾十名親衛。

  他倒是不怕趙宋設伏,且不說濟陰郡附近遍布斥候營的探子,就算沒有,韓楨也自信能帶領幾十名親衛,殺出重圍。

  距離軍營五裡外,一座高台矗立在官道一側的曠野之上。

  官道對面,兩百捧日軍騎兵護送著一支車隊迎面而來。

  趙宋為此次和談,準備的極為周到。

  車隊未至,一群侍女先行來到高台,鋪設紅毯,灑上鮮花,隨後又取出酒水乾果蜜餞等擺放在長桌之上。

  韓楨一行人看的稀奇,劉錡忍不住感慨道:“到底是趙宋,和談經驗果真豐富。”

  “哈哈哈!”

  這番話把韓楨逗笑了。

  待侍女們布置妥當後,韓楨吩咐親衛原地待命,隨後翻身下馬,龍行虎步的朝著高台走去。

  史文輝與劉錡趕忙下馬,緊隨其後。

  另一邊,李邦彥三人也走下馬車。

  吳敏病未痊愈,面色蒼白,在兩名侍從的攙扶下,虛弱的朝著高台走去。

  噔噔噔!
  沉重的腳步聲,在對面階梯響起,如踏在他們的心頭。

  下一刻,一道霸氣英武的身影,出現在三人面前。

  銳利的目光在李邦彥三人身上掃過,讓他們一陣心驚肉跳。

  收回目光,韓楨輕笑道:“李相公,別來無恙。”

  “韓縣長豪氣不減。”

  李邦彥拱了拱手,回敬了一個笑容,而後介紹道:“這位是我大宋崇國公太宰兼門下侍郎白時中。”

  又一個奸臣!
  和談的三人,兩個軟骨頭奸臣,吳敏倒是有些氣節,可如今大病未愈,今日強撐著前來,估摸著是充當吉祥物的。

  韓楨心頭大喜,笑著朝白時中拱了拱手。

  白時中趕忙回禮。

  不等韓楨介紹,身側的史文輝自報家門:“吾乃韓縣長麾下錄事參軍史文輝!”

  “坐!”

  韓楨招呼一聲,自顧自地拉開一張太師椅坐下,完全一副主人做派。

  這一舉動,根本不合禮製,但李邦彥三人卻不敢多言,隻得落座。

  落座之後,李邦彥正要說些場面話,卻見對面的韓楨率先開口,先聲奪人道:“既是和談,雙方理當開門見山,談得攏就談,談不攏就繼續打!”

  韓楨身子微微前傾,一股壓迫感頓時撲面而來:“說說你們的條件罷!”

  咕隆!

  李邦彥咽了口唾沫,朝白時中使了個眼色。

  見狀,白時中在心中組織了一番措辭,小心翼翼地開口道:“我大宋陛下的意思,是讓韓縣長歸還應天府、濮州、廣濟軍三州之地。”

  “不可能!”

  劉錡果斷拒絕。

  吳敏咳嗽了兩聲,語氣虛弱道:“濮州與廣濟軍可以不還,但應天府乃是中樞要地,必須歸還。韓縣長麾下的青州軍雖勇猛,可連番征戰多日,想必已是人疲馬乏,軍中糧草也應是不多了,我十萬西軍即將抵達開封府,再打下去,勝負猶未可知。”

  他到底是有些才乾的,通過劉錡兩次索要糧草,推斷出青州軍也已到了極限。

  士兵疲憊,且後勤緊缺,糧草斷絕。

  韓楨冷笑一聲:“我與伱賭一場,就賭在西軍到達之前,我麾下將士能否攻下東京城!你若勝了,山東之地我拱手奉還,可敢?”

  此話一出,李邦彥三人面色大變。

  一時間,高台上的氣氛也變得凝重。

  就在這時,一旁的史文輝笑道:“縣長何必置氣,和談和談,重在一個談字,莫要傷了和氣。”
    這兩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配合的相得益彰。

  李邦彥順勢接過話茬:“對對對,史參軍所言有理,談歸談,千萬不可傷了和氣,俺敬諸位一杯。”

  說著,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伸手不打笑臉人,韓楨也一口飲乾杯中酒水。

  一杯酒下肚,談判桌的氣氛緩和了許多。

  史文輝正色道:“應天府乃是我青州軍將士,拚死打下的,貴方隻說一句歸還,便想拿走,只怕將士們會心寒。”

  李邦彥早有準備,說道:“應天府的百姓你們盡可全部帶走。”

  只要應天府不在韓楨手中,有沒有百姓無所謂。

  他們要的是一塊緩衝之地,以及幾條通往南方的運河控制權。

  韓楨心頭冷笑。

  應天府近二十萬人,這麽多百姓帶走,安置要花多少錢?要費多少人力物力?
  看似是撿了個大便宜,實則得不償失。

  念及此處,韓楨開口道:“應天府可以歸還給你們,但我青州軍將士的血也不能白流。作為趙宋擅起刀兵的代價,需支付我八百萬石糧食,二十萬匹絹,銀三十萬兩!”

  “不可能!”

  李邦彥三人齊齊驚呼。

  不怪他們如此反應,實在韓楨獅子大開口。

  八百萬石糧食,可不是糧草,其中不摻一絲水分。

  東京城百余個糧倉,號稱囤積了一千八百萬石糧草,可除去牲畜食用的草料、麥麩,真正可供人吃的糧食,恐怕還不足八百萬石。

  更別提還有二十萬匹絹和三十萬兩銀了。

  這他娘的比遼國還狠!
  見韓楨面色轉冷,白時中趕忙解釋道:“韓縣長,八百萬石糧食哪裡拿的出來,便是將全國糧倉掏空,也湊不齊這個數,陛下不可能答應。”

  “縣長,八百萬石確實有些多,不如少一些。”

  史文輝又開始唱紅臉了,體恤道:“改為四百萬石,比較合理。”

  李邦彥商議道:“四百萬石還是太多,五十萬石如何?”

  韓楨閉口不言,商議之事全權交給了史文輝。

  雙方一番唇槍舌劍,爭論了好一會兒,賠償僵持在了兩百三十萬石糧食,八萬匹絹以及五萬兩銀。

  李邦彥說的口乾舌燥,一連吃了好幾杯果酒。

  就在這時,韓楨語氣強硬的拍板道:“兩百五十萬石糧食,十萬匹絹,外加八萬兩金銀!”

  聞言,李邦彥與白時中、吳敏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思索片刻後,點頭道:“賠償之事,可以答應韓縣長。不過韓縣長也需答應我大宋陛下兩個條件。”

  韓楨問道:“甚麽條件?”

  李邦彥豎起兩根手指:“其一,不得建元稱帝。其二,接受大宋冊封。陛下打算冊封韓縣長為山東經略使、齊王!”

  “呵!”

  劉錡冷哼一聲:“我家縣長何需趙宋皇帝冊封!”

  韓楨說道:“第一條我可以答應,第二條就算了。”

  冊封之事,宋徽宗與李邦彥本就沒報甚麽希望,所以談不上失望。

  李邦彥退而求其次,繼續說道:“既然韓縣長不願冊封,那便換一個。陛下聽聞韓縣長尚未婚配,準備將洵德帝姬許給韓縣長為妻,結為親家!”

  史文輝眼中閃過一絲喜色,輕輕用腳踢了踢韓楨。

  和親之事並不罕見,在他看來,有百利而無一害。

  韓楨沉吟道:“洵德帝姬芳齡幾何?”

  李邦彥笑道:“年芳十六,正是碧玉年華。”

  十六歲?
  又一個柴火妞。

  韓楨不由微微皺起眉頭。

  見到這一幕,李邦彥以為他不滿意,解釋道:“洵德帝姬姿容絕美,溫良賢淑,與韓縣長正是天作之合。”

  韓楨問道:“我記得趙宋皇帝不是有個女兒叫趙福金麽?”

  宋徽宗旁的不談,戰鬥力是真的強,兒女加起來足有八十多個。

  其中十幾個,還是被金人抓到北方後生下的。

  身為階下囚,環境又如此惡劣,這種情況下,還能生十幾個,足以證明其戰鬥力之強悍。

  這麽多兒女,韓楨隻記得一個趙福金,號稱北宋最美公主。

  此話一出,李邦彥三人頓時面色怪異。

  白時中咳了一聲,答道:“韓縣長,茂德帝姬在重和元年,許配給了蔡相公的第五子。”

  “哦。”

  韓楨點點頭。

  嘖!
  可惜了。

  片刻後,他朗聲道:“趙宋皇帝的這兩個條件,我答應了!”

  李邦彥心頭長舒一口氣,其實此二點才是重中之重,相比之下,應天府都得往後稍稍。

  如此一來,大宋的顏面總算保住了。

  宋徽宗的心思,韓楨門清兒。

  他又不是方臘、鍾相這種蠢貨,打下點地盤就迫不及待的建元稱帝。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方才是王道。

  他若是稱帝,宋徽宗就算不想打,那也得打到底了。

  雙方達成基本協定後,接下來的談判就輕松多了。

  李邦彥撚起一顆果脯塞入口中,說道:“雙方休戰,韓縣長是否該歸還一應戰俘了?”

  韓楨胡謅道:“士兵都殺了,梁方平等將領,需得用錢財贖回,每個五十萬貫!”

  白時中嘴角抽了抽,十萬西軍全殺了?
  明知道他在胡說八道,但李邦彥也隻得選擇相信:“士兵殺了便殺了,但一眾將領的價格太高了,可否少一些?”

  “四十萬貫!”

  “十萬貫!”

  “二十萬貫,一口價!”

  “可以!”

  李邦彥思索了片刻,點頭同意。

  韓楨也順勢提出條件:“富陽謝家包括投誠於我的一應官員,趙宋不得為難其家屬。”

  李邦彥一口應下:“可以!”

  韓楨又說:“此外,商業互通,趙宋不得干擾我治下商人。”

  “這是應該的,韓縣長亦是如此。”

  “好!”

  和談從中午,一直持續到傍晚。

  李邦彥面帶笑意道:“韓縣長,稍後俺便將和談事宜上奏陛下。三日後午時,我等在此簽訂文書,殺三牲敬告天地。”

  “可以!”

  韓楨點頭應道。

  正好利用這三日時間,命匠人為自己雕刻一方新的印章。

  他現在手裡只有一個私人印章,不適合簽訂文書。

  至於傳國玉璽,這玩意兒它壓根就不是印章,而是一件傳承禮器,對標的乃是軒轅劍和九鼎。

  這也是為何,始終沒有發現印有傳國玉璽的詔書或紙張。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