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204.第203章 0200【千古未聞】
  第203章 0200【千古未聞】

  到底是富家子弟,消息靈通。

  麻允迪今日上午才升遷,下午他們便得了消息,並從中領悟到韓楨傳遞的意圖。

  相比之下,如祁蒙這樣的普通人,則完全被蒙在鼓裡。

  若不是他足夠聰明,只怕現在也如那些普通士子一般,對胥吏之職嗤之以鼻。

  沒法子,這就是人家祖輩積攢下來的資源,生來就有。

  祁蒙心中並未覺得挫敗和羨慕,反而覺得很是自豪。

  自己憑借才智,做到了與這些大戶幾十上百年積攢的資源一樣的地步。

  六人湊在一起,神色怪異的互相寒暄問候。

  祁蒙打量了一眼談興忠,苦笑道:“談兄瞞的我好苦啊!”

  要知道,談興忠方才在酒樓之中,話裡話外可都一直在貶低韓楨。

  別說不相熟的人,便是他們這幾位好友,都被騙了。

  以為他心懷怨恨。

  “祁兄恕罪。”

  談興忠並未多言,很乾脆的作揖道歉。

  他恨韓楨嗎?
  自然是恨的。

  畢竟他師從王重開,王家遭此禍事,他這個做弟子的,對韓楨怎會沒有一點恨意呢。

  但這並不妨礙他效忠韓楨。

  甚至於,他比郡城中絕大多數人,都希望韓楨能夠做大做強,即便無法奪取天下,也該劃地為王,自立一方門戶。

  大家都是而立之年的人了,已非滿腔熱血的少年,孰輕孰重,還是分得清。

  談興忠自詡學問不錯,在諸多同窗之中,也能排進前五。

  可放眼整個大宋,就不好說了。

  每三年一次的春闈,二三十萬全國各地的精英學子,齊聚開封府,隻為搶那百十個名額,可想而知競爭之激烈。關鍵即便是搶到了,金榜題名,高中進士,但想補得實缺,也需看運氣。

  除非是一甲前六名,否則的話,就得老老實實的等著。

  運氣好,一年半載便能上任。

  運氣不好,等上三五年那都是常事,甚至有些二甲三甲的進士,七八年都沒有補得實缺,憑白在東京城中耗費大好青春。

  沒辦法,北宋冗官問題太嚴重了。

  地盤攏共就那麽大,官位就那麽多,但每年科舉高中的進士卻不見少。

  冗官問題,自真宗時期開始,就已經顯現了,到了徽宗時,達到了最頂峰。

  相比之下,韓楨這裡就容易太多了。

  他韓楨手握虎狼之師,今日可以拿下壽光、昌樂,明日就有可能拿下千乘、博興與臨朐……

  一旦拿下,徹底掌控青州後,立馬又會多出十幾個官位實缺。

  雖同樣需要競爭,但想他談興忠自幼寒窗苦讀,豈會不如一介胥吏?
  況且府衙攏共才多少胥吏?
  相反,真正被他視為對手的,是祁蒙,是朱達,是自己的這幫摯友。

  眾人心照不宣的笑了笑,而後邁步來到府衙門前。

  值差的皂吏上前一步,詢問道:“幾位大官人有何事?”

  朱達拱了拱手,笑道:“勞煩這位公差通報一聲,我等聽聞縣長正在擴招胥吏,因此特來應征。”

  “幾位稍待!”

  這段時日,不斷有讀書人來應征,皂吏早已見怪不怪了。

  不多時,皂吏回來了:“縣長有請!”

  府衙門口值差的皂吏,講究一個看碟下菜。

  一般讀書人來應征,他是不會報給縣長的,而是直接通報吏曹官員。

  不過眼下這幾人,俱都是城中大戶子弟,因此才選擇上報縣長。

  “有勞了!”

  朱達微微一笑,隱晦的遞過去一把銅錢。

  沒成想,那皂吏卻後退一步,對賞錢避之如蛇蠍,神色肅然道:“職責所在,朱大官人不必如此。”

  府衙中的相公們給賞錢,可以收下。

  但若是收了旁人的錢,那便是收受賄賂,信不信立刻就會有同僚告到糾察處去?

  見狀,朱達等人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以往給賞錢,這些個胥吏們哪回不是歡天喜地,千恩萬謝,漂亮話一句句往外撒。

  如今卻避之不及,著實稀奇。

  “呵呵。”

  朱達訕笑一聲,收起銅錢,邁步走進府衙。

  一進府衙,眾人立刻感受到一股無法言明的氣氛,撲面而來。

  值差皂吏身姿筆挺,一身紅黑相間的製服,外加手中的水火棍,端的是威武。

  兩旁的六曹司廳人來人往,胥吏們行色匆匆,一改往日的散漫懶惰。

  祁蒙眼中閃過一道異色,壓低聲音道:“倒是好手段,竟將胥吏調教至此!”

  朱達幾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不過卻並未多言。

  言多必失的道理,他們豈能不知。

  尤其是在這個節點,一句無心之失的話,被旁人聽去了,說不定就會橫生波折。

  走進大堂,一眼便看到端坐在堂案後方,那道英武霸氣的身影。

  眾人都不是第一次見到韓楨了,但此刻依舊被他的氣勢所震懾。

  一雙銳利的目光,緩緩從眾人身上掃過。

  咕隆!

  談興忠咽了口唾沫,微微垂下眼眸,避開韓楨的視線。

  “小民見過縣長!”

  眾人躬身作揖,齊齊問候。

  韓楨收回目光,緩緩開口道:“聽聞你等想應征胥吏?”

  他不認識這些人,但有人卻認得。

  方才來通報的皂吏,已將幾人的家世身份詳細介紹了一遍。

  “是!”

  祁蒙拱了拱手,答道:“我等得知府衙正值用人之際,因此打算盡些綿薄之力。”

  韓楨目光落在談興忠身上,問道:“你是王重開的學生?”

  嘶!
  談興忠隻覺頭皮一陣發麻,不曉得韓楨是何意,只能硬著頭皮如實道:“稟縣長,確實如此。”

  韓楨意味不明的笑了笑,說道:“王重開乃易學大儒,想必你的學問也不差,做個胥吏,豈不委屈了?”

  “小民不覺委屈。”

  談興忠大腦飛轉,面色恭敬道:“為國者,為官擇人;為臣者,陳力就列。若志小謀大,力微任重,豈敢顧惜殘軀?胥吏雖小,但卻是一國之基石,蘊含大學問。”

  “到底是飽讀詩書之人,果真才思敏捷。”

  對方回答,韓楨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對方的態度。

  呼!
  談興忠暗自松了口氣,總算是過關了。

  韓楨擺擺手:“難得伱等有此心意,我允了,去吏曹入職罷。”

  “小民告退!”
    眾人躬身行禮。

  待出了大堂,幾人立刻大口呼吸著新鮮空氣。

  方才韓楨給他們的壓力太大,以至於連呼吸都覺得困難。

  談興忠撩起寬大的袖口,擦了擦額頭冷汗。

  ……

  目視幾人離去的背影,韓楨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朱達幾人不過是仗著家中資源,提前得知了麻允迪升官的消息,算不得什麽。

  反倒是那個名叫祁蒙的書生,家境清貧。

  如果不是朱達這些人告知他,而是憑借自身想到這一層的話,那麽此人倒是值得培養。

  端起茶盞喝了一口,韓楨繼續投入工作中。

  眼下需要他處理的事情有很多。

  軍械工坊要盯著,進奏院同樣要盯著,以及三日後的鎖廳試。

  此外,用不了幾天,聶東與劉錡就會帶著武衛軍以及大批敢熾軍戰俘歸來。

  屆時,青州軍人數將會突破一萬大關。

  按照計劃,鎮海軍直接解散,武衛軍也隻留精銳,其余被淘汰的老弱病殘,與鎮海軍士兵一道,放歸鄉間種田。

  作為一軍統製,他必然全程都要在軍中。

  待到將上述事情全部處理完之後,他需要馬不停蹄的去一趟廣陵,整頓鹽務。

  那是今後的錢袋子,不親自走一趟,他實在不放心。

  對了,還有打通商道之事。

  如今李黑虎盤踞濟南府,張叔夜在東平府,這兩個人一上一下,一南一北,將其他路進入青州的路堵的嚴嚴實實。

  像步人甲、神臂弩這類軍械倒還好,有各種各樣的辦法蒙混過關,但戰馬就不行了。

  太顯眼了!

  想組建五千人的重騎兵,哪怕按照一人兩馬的最低標配,也至少需要一萬匹戰馬。

  事實上,這個數字只能多,不能少。

  因為算上訓練以及作戰時的戰馬損耗,一萬五千匹才算合理。

  京東兩路的幾處馬監加起來,滿打滿算最多也就只能湊出三五千匹,剩下的只能從其他路引進。

  這麽多戰馬,必須得開辟一條安全的商道。

  ……

  ……

  翌日。

  在韓楨的授意之下,鎖廳試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郡城。

  胥吏能當官?
  一時間,郡城沸騰了。

  普通百姓只是將此事當作談資,茶余飯後吹牛打屁,消磨時間。

  但讀書人徹底瘋了。

  有人破口大罵,也有人覺得此舉乃利國利民之策,能徹底改變胥吏散漫狡詐的風氣,兩種論調吵得不可開交。

  然而更多的讀書人,選擇應征胥吏。

  先前憑著麻家與蘇家的聲望,雖也有讀書人來應征,但人數並不多,攏共也就招了三十多人,且都是些不得志的秀才,沒幾個舉人。

  府衙的大門都快被踏破了,短短半日時間,便招了足足三百名讀書人,其中大半都是參加過省試的舉人。

  招滿三百人後,在韓楨的吩咐下,皂吏在府衙大門旁豎起一塊牌子。

  “胥吏招滿,靜待下回!”

  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八個大字,讓府衙外排成長隊的讀書人發出一陣不甘的哀嚎。

  雖心有不甘,但卻沒人敢鬧事。

  一名年過四十的儒生上前一步,朝著皂吏拱了拱手,問道:“請問公差,這下回是何日?”

  皂吏搖搖頭,朗聲道:“縣長說了,如今官位有限,所以隻招三百人。至於何日再招,並無確切日期!不過爾等放心,若再招胥吏,定會提前通知。好了,都散了罷!”

  聞言,那老儒生歎了口氣,轉身離去。

  其他人也三三兩兩的散去,口中低聲議論。

  “怎地不多招一些呢。”

  “你可知如今胥吏俸祿是幾何?足有一貫多錢,招那麽多,每月光俸祿都是一大筆錢。”

  “俺倒覺得,錢是其次,畢竟前幾日縣長歸來時,可是帶回數百車金銀財寶,關鍵還是官位有限。”

  “唉!縣長也真是的,都打下壽光昌樂了,怎地不將千乘、博興與臨朐一起拿下!”

  “就是!一旦拿下這三縣,又能多出十來個官位實缺。”

  “不如我等聯名上書一封,請求縣長發兵如何?”

  “這……不妥罷?”

  “有何不妥,我等又不是鬧事,乃是一片赤拳之心。”

  “這倒也是!”

  ……

  當天,韓楨就收到了城中一千八百名讀書人的聯名上書。

  不得不說,這封折子引經據典,文采飛揚,讓人看了,不由升起一種不發兵便對不起天下百姓的錯覺。

  大堂下方,趙霆語氣諂媚地恭維道:“恭喜縣長,賀喜縣長,此封聯名奏疏,千古未聞,說明縣長已得盡郡城民心!”

  有一說一,近兩千名讀書人,聯名上書一個反賊,請求反賊發兵攻打朝廷治下的縣城,確實罕見。

  隨手將折子扔在一旁,韓楨問道:“鎖廳試的考卷可出好了?”

  趙霆連忙從袖口取出一份考卷,雙手高捧,恭敬地呈上堂案,同時口中說道:“下官連夜將考卷趕出,請縣長一觀!”

  接過考卷,韓楨打開後仔細翻看了起來。

  片刻後,他合上考卷,神色滿意道:“此事你辦的不錯,記你一功。”

  別看趙霆平日裡表現的像個只會溜須拍馬的佞臣,但才能還是有的。

  從這份考卷上的出題便能看出,他是懂治民,曉內政的。

  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趙佶手下為官時,卻隻知濫用職權,貪汙腐敗。

  趙霆心頭一喜,面上卻謙虛道:“下官不敢居功,都是縣長點撥的好。”

  韓楨自動過濾了他的馬屁,收起考卷道:“對了,那宋維怎地說?”

  “稟縣長,宋維稱病婉拒。”

  趙霆打量著韓楨的臉色,提議道:“縣長,此人性情剛烈,若是留下說不得會整出么蛾子,不如……”

  說著,他隱晦的比劃出一個割喉的動作。

  聞言,韓楨擺擺手:“不必,我非嗜殺之人!”

  趙霆嘴角不由抽了抽,這位爺好意思說自己並非嗜殺之人。

  前幾日才砍了十幾名士子的腦袋。

  忽地,韓楨想到了什麽,問道:“如今新學一家獨大,洛學與蜀學的境地很艱難麽?”

  趙霆有些意外,不曉得韓楨為何對這件事來了興致,隻得答道:“確實如此,當今官家支持新法,加之蔡京與楊時、陳瓘乃是死敵,因此不斷排擠打壓,東京城裡一旦發現有誰宣揚洛學與蜀學,便會被捉拿下獄。以至於,伊川先生都被迫離開東京城,回到老家,並宣稱不再講學!”

  韓楨點了點頭,思忖片刻後,說道:“我若支持洛學與蜀學,如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