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201.第200章 0197【你這蠢貨!】
  第200章 0197【你這蠢貨!】

  邸報的前身,最早始於西漢。

  西漢實行郡國並行製,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辦事處就被稱為“邸”,且派有常駐代表。

  派駐的代表們,需要將皇帝諭旨、臣僚奏議、有關官員的任免調遷等一系列重要消息,一字不落地謄錄,隨後快馬加鞭送往屬地。

  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份官方報紙,是在唐時才出現,只不過當時僅僅是為地方官員服務。

  到了宋朝,因為讀書人激增,識文斷字者也比隋唐時期更多,這些人反而成了邸報的主力消費者。

  甚至,還延生出了一種職業,讀報人。

  有不少百姓不認得字,或者說認識字不多,但又想看邸報和小報,了解各種時政消息、以及繁華的東京城有哪些趣聞軼事。

  怎麽辦呢?

  讀報人便應運而生了。

  通常都是幾十號百姓湊在一起,一人出一文錢,讓讀報人念給他們聽。

  不少落魄的讀書人以此為生,養家糊口。

  也正是發現邸報有利可圖,所以才催生了無數小報。

  韓楨辦邸報,不為賺錢。

  甚至他都已經想好了,每年投入一百萬貫。

  隻為宣傳,用作輿論武器。

  千萬別小看邸報,在信息傳播手段匱乏的古時,邸報就是讀書人以及市井百姓了解外界的唯一渠道。

  掌握了邸報,就等於掌握了輿論話語權。

  在潛移默化中,引導百姓和讀書人的思想。

  “邸報?”

  麻允迪微微皺起眉頭,顯然看不上這份差事。

  他自然不敢明著拒絕,委婉道:“縣長,卑職從未接觸過邸報,擔心會壞了縣長的大計。”

  見狀,韓楨不由暗自搖頭。

  麻家也就麻彥民是個人物了,子孫輩裡除了麻舒窈沾些靈氣,其余人俱都資質平庸。

  不過這樣也好,一個平庸的麻家,往後能省去許多麻煩。

  念及此處,韓楨懶得浪費口舌解釋,下令道:“無妨,我相信你的才能。現命你為進奏院院長,明日將會有告身與官服送往麻府。”

  “這……下官多謝縣長!”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麻允迪也隻得應下,作揖道謝。

  “今日便不用在戶曹上差了,回去準備一番,對進奏院的建設規劃,寫一份折子遞過來。”

  韓楨說罷,朝他擺擺手。

  “下官告退!”

  麻允迪躬身行禮後,轉身出了大堂。

  一路回到戶廳,先是向王委中說明情況,交卸了差事,隨後又與胥吏同僚們告別。

  “恭喜麻兄高升!”

  蘇昭德拱手祝賀,眼中閃過一抹羨慕之色。

  心裡不由暗歎,麻家倒是走運,出了麻舒窈這麽個鍾靈毓秀的小娘子。

  麻舒窈許給韓楨做小妾這件事,麻家雖沒有大肆宣揚,但也並未遮掩。

  所以,城中的豪門大戶基本都知曉了。

  麻允迪強自打起笑臉:“蘇兄不日也會高升,在此先行祝賀了。”

  “借麻兄吉言。”

  蘇昭德謙虛一笑。

  蘇昭德升遷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畢竟他蘇家好歹也上了韓楨這輛戰車。

  雖然比不上麻家,但也幫了韓楨大忙。

  憑著蘇家在青州士林的名望,不少讀書人前來應征胥吏。

  “蘇兄,告辭。”

  道別之後,麻允迪乘坐牛車,一路回到家中。

  正廳之中,麻彥民正在給小孫子授課。

  在古時,學問是一個世家最核心,也是最寶貴的財富。

  錢財與田地固然重要,但終歸是外物。

  只要學問還在,哪怕家族一時沒落了,往後也還會有崛起的機會。

  麻彥民端著茶盞,隨口問道:“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

  聞言,孩童立刻答道:“‘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勝其任也。”

  “何解?”

  麻彥民抿了口熱茶,繼續考校道。

  孩童磕磕巴巴地答道:“君子……惡……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麻彥民不急不緩道:“如伯益者,賢而多能,本欲受禪讓而為王,豈有“不勝其任”之理。只不過天下已不是選賢任能的大同之世,而是已經到了任人唯親的小康社會。伯益再賢,能勝其任,天命不用矣。所以,子貢才會說,天下之惡皆歸焉。”

  孩童微微歪著腦袋,不解道:“阿爺,堯晚年被幽囚,舜暮年死於野。這說明禪讓之說,本就是有名無實,為何子貢會將罪責全都推在大禹和夏啟的頭上呢?”

  麻彥民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輕笑道:“你能想到這一層,頗為難得。堯舜禹三位先賢,不管是如何得位,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俱都是當世之賢聖,眾望所歸。”

  孩童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正要開口,卻見麻允迪的身影出現在大廳外。

  “父親!”

  孩童恭敬的問候一聲。

  見狀,麻彥民眼中閃過一絲詫異,放下茶盞道:“今日怎地這般早便下差了?”

  麻允迪答道:“縣長給孩兒安排了一件差事。”

  麻彥民似乎並不意外,輕輕撫弄著胡須,問道:“是何差事?”

  “進奏院院長。”

  麻允迪先前在府衙時,一直壓著心思,此刻終於忍不住了,不由大吐苦水道:“父親,我麻家對他可謂是掏心掏肺,結果卻換來一個進奏院院長。辦邸報能有甚作為?”

  聽到自家兒子的抱怨,麻彥民撫須的動作微微一滯,旋即便又恢復如常。

  只見他面色不悲不喜,語氣淡然道:“哦?不知伱想任何差事?”

  麻允迪並未察覺到父親的異樣,自顧自地說道:“孩兒聽說他已調兵攻打壽光,張萬仙定然不是對手,只怕用不了多久,壽光與昌樂便會落入手中。屆時,壽光昌樂二縣官吏俱無,百廢待興,孩兒想謀一個知縣的差事。”

  “嗯!”

  麻彥民點了點頭,轉頭對著小孫子和藹地笑道:“歡兒,今日課業就到這裡了,去頑罷。”

  “阿爺,阿爹,歡兒去頑了。”

  孩童收起書本,歡天喜地的小跑著出了大廳。

  目視著小孫子的背影,消失在視野中,麻彥民臉上的笑意漸漸收斂,抬手就是一巴掌。

  啪!
  響亮的耳光聲,在大廳中炸響。

  這一巴掌,不可謂不重。

  只見麻允迪白淨的臉頰上,頓時浮現出一個紅色的巴掌印。

  嘴角都隱隱出現了一絲血跡。

  麻允迪被這突如其來的一耳光打懵了。
    愣了片刻,待回過神後,他趕忙躬身道:“父親,孩兒知錯了!”

  自及冠之後,父親便再也沒打過自己,即便做錯了事,說錯了話,最多也只是訓斥罷了。

  方才這一耳光,讓他心頭一震,不由升起一股恐慌。

  “呵呵!”

  麻彥民冷笑一聲,揶揄道:“你可沒錯,進奏院哪比得上知縣威風。為父這就去府衙,豁出老臉,為你求一個知縣的差事!”

  見麻彥民作勢要起身,麻允迪頓時慌了,咕咚一聲跪在地上,口中連連道歉:“父親,孩兒真的知錯了。”

  麻彥民重新坐下,冷聲道:“你既知錯,那你且說說,你錯在哪?”

  麻允迪答道:“孩兒不該抱怨,心生不滿。”

  聞言,麻彥民深吸了口氣,緩緩閉上眼睛。

  再度睜開眼時,整個人仿佛蒼老了幾歲,渾濁的目光中,充滿了複雜之色。

  迎著父親的目光,麻允迪意識到自己會錯意了,不由說道:“孩兒愚鈍,還請父親明示。”

  “唉!”

  麻彥民微微歎了口氣,緩緩開口道:“韓楨,他為何要建進奏院?又為何要辦邸報?”

  “這……想來是一時興起,順帶安置孩兒,還我麻家的人情。”麻允迪沉思片刻,給出了答案。

  “安置你?”

  麻彥民氣極反笑:“你麻允迪有多大的臉面,能讓人家為了安置你,特意創辦進奏院?”

  “他韓楨創辦進奏院,是打算利用邸報,收攏讀書人與百姓的民心。”

  麻允迪一愣,不解道:“邸報如何收攏民心?”

  麻彥民一副怒其不爭的模樣,指著他大罵道:“你這蠢貨,讀了這麽多年的書,難道都學到了狗肚子裡?不知何為三人成虎?只需在邸報上隱晦的談及大宋如何糜爛,當今官家如何昏庸,他韓楨如何英明神武,治下如何清明安樂。”

  “百姓癡愚,那些個讀書人也好不到哪去,真假善惡,哪裡能分得清。長久以往,自然深信不疑。”

  嘶!
  麻允迪倒吸了一口涼氣,心頭震驚。

  經過自家父親這麽一點撥,他這才明白韓楨的用意。

  見他面露恍然之色,麻彥民略微平複的一些心情,繼續說道:“邸報,乃是他韓楨往後爭奪天下的一大利器。如此重要的差事交於你,你不思感激,竟還想著那破知縣,何其愚蠢!”

  說罷,麻彥民再度閉上眼睛。

  他麻家賭上全部身家,而韓楨也投桃報李,許了一份重要的差事。

  本該是皆大歡喜的事兒,偏偏自家這個蠢兒子,竟覺得委屈了自己。

  麻允迪關心道:“孩兒已知曉了,往後定當用心辦差,父親消消氣,莫要氣壞了身子。”

  麻彥民睜開眼,看著兒子一臉孺慕之情,他忽地笑了:“這樣也好,有悠悠在,可保我麻家百年無憂。”

  人的一生,要學會接受三件事。

  父母平庸,自己平庸,以及孩子的平庸。

  自家兒子雖資質平庸了些,但讀書也算刻苦,待人真誠,孝敬父母,終究是瑕不掩瑜。

  況且,正如他所說的,平庸些也好,太聰明,反而會遭忌憚。

  伴君如伴虎!
  念及此處,麻彥民心情漸漸平和,端起茶盞道:“韓楨還說了什麽?”

  見父親恢復如常,麻允迪不由松了口氣,答道:“縣長讓孩兒準備一番,寫一份關於進奏院建設規劃的折子遞上去。”

  麻彥民語重心長道:“我麻家積攢了多年的聲望,該用就用,招賢納士,群策群力。你只需記住一點,我們與韓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雪中送炭這份情意在,有悠悠在,不管今後如何,他韓楨都不會虧待了我麻家。所以,莫要嫉賢妒能。”

  “孩兒省得!”

  麻允迪神色肅然的應道。

  “去罷!”

  麻彥民擺擺手,似是乏了。

  ……

  ……

  府衙大堂中。

  趙霆恭敬的站在下方,匯報著自己這幾日的成果。

  “縣長,下官已與三處馬監談妥,不日將會有八百匹戰馬送往郡城!”

  八百匹!
  韓楨眼中閃過一絲喜色,笑道:“此事你辦的不錯,屆時戰馬到了,少不了你的報酬!”

  趙霆卻面露難色:“只是……”

  “只是什麽?”

  韓楨目光微微眯起。

  “好教縣長知曉,這八百匹戰馬,原本該途徑濟南府送往益都。可如今濟南府被李黑虎佔了,只能繞路從東平府走。”

  趙霆頓了頓,繼續說道:“如今張叔夜就在東平府,八百匹戰馬,即便分批次運送,依舊顯眼,若是被張叔夜發現,下官暴露事小,八百匹戰馬被扣下事大啊!”

  這倒是個問題。

  李黑虎如今盤踞濟南府,導致其他路的戰馬和軍械,想要運到益都,就必須繞路而行。

  這路一繞,路程長了,時間久了,自然就容易橫生波折。

  韓楨手指輕輕敲擊著堂案,腦中開始思索對策。

  李黑虎暫時不能動,他還需要靠李黑虎當擋箭牌,吸引西軍的注意。

  那麽,就只能開辟新的路線了。

  思索片刻後,韓楨已有了對策,但還需從長計議,待聶東與劉錡凱旋歸來後,再做計較。

  想到這裡,韓楨吩咐道:“此事我已有對策,你通知那些馬監,晚些再將戰馬送來!”

  “下官遵命!”

  趙霆心中暗自松了口氣。

  有辦法就行,否則到手的錢財,可就飛了。

  說話間,劉宓領著四名胥吏,邁步走進大堂。

  一段時日不見,劉宓消瘦了不少,原本白淨的面龐,也變黑了。

  韓楨慰問一句:“劉通判這些時日辛苦了!”

  “多謝縣長關心。”

  劉宓拱了拱手,朗聲道:“多虧了縣長調來的百名胥吏,日以繼夜之下,終於完成了差事,請縣長查閱。”

  說罷,那四名胥吏上前幾步,將懷中抱著的高高一摞帳目,恭敬的堆放在堂案之上。

  想起那一百名胥吏,劉宓心中就不由感慨。

  見過勤勉的,但沒見過如此拚命的胥吏。

  真正做到了廢寢忘食。

  每日隻睡兩三個時辰,睡醒便開始辦差。

  關鍵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百個胥吏俱都如此。

  原本需要數月才能完成的差事,愣是隻用了十天。

  十天啊,統計了近三十萬人的戶籍,以及丈量了上百萬畝田地。

  若非親眼所見,打死劉宓都不相信。

  屬實離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