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224.第223章 0220【撲賣會】
  第223章 0220【撲賣會】

  劉錡吭哧半天,最後憋出一句:“縣長,你打俺一頓算了。”

  韓楨冷笑一聲:“等傷勢好了,自己去領兩天禁閉!”

  這廝是個天生將種,但性子太過跳脫,必須得好好磨一磨。

  “別別別!”

  一聽禁閉這兩個字,劉錡條件反射般的露出恐懼之色,哀求道:“求求你了縣長,你還是揍俺一頓罷。實在不行,打軍棍也行!”

  只有關過禁閉的人,才能明白那間黑暗逼仄的小屋,到底有多恐怖。

  看似是兩天,但關在裡面卻漫長如兩年。

  韓楨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甚麽時候允許伱討價還價了,兩天禁閉,一刻鍾都不能少。”

  劉錡歎了口氣,如同霜打的茄子般,蔫蔫的。

  見狀,韓楨哼了一聲,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過去:“你舅父來信了。”

  “啊?”

  劉錡無精打采的伸出手,接過信件拆開。

  看著看著,他整個人猛地一僵,眼中流露出哀傷之色。

  “怎地了?”

  韓楨關心道。

  劉錡語氣哽咽道:“俺父親病情突然加重,只怕難以熬過這個冬天了。”

  聞言,韓楨一陣默然。

  沉默片刻,他吩咐道:“待傷養好了,你回去一趟,探望探望你父親罷。”

  古人以孝為大,哪怕是朝廷重臣父母亡了,也會丁憂歸家,守孝三年。

  沒成想,劉錡卻搖搖頭:“多謝縣長好意,只是以我父的性格,斷不會讓俺回去。”

  韓楨皺眉道:“你父親的處境竟艱難至此?”

  劉錡點了點頭,苦笑道:“否則也不會將俺千裡迢迢送到舅父這來,讓俺棄武從文。俺父親一死,童貫那狗賊必定落井下石,即便他不乾,他門下那些狗腿子也會動手,以此表功。”

  謝鼎雖只是七品知縣,但憑借富陽謝家在士林中的聲望,保住一個劉錡還是沒問題的。

  韓楨安慰道:“放心,只要打退了西軍,一切都好說。”

  “著哇!”

  劉錡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雙眼一亮。

  韓楨叮囑道:“行了,你好好養傷,傷好之後加緊操練。”

  “縣長寬心,俺省的!”

  劉錡鄭重的點點頭,而後話音一轉,可憐巴巴道:“縣長,那兩天禁閉能免了嗎?”

  “當然……不可以!”

  韓楨先是一笑,旋即狠狠瞪了他一眼。

  ……

  幾日後。

  傳旨的中貴人來了。

  由於濟南府被黑山賊佔領,傳旨太監隻得繞路,從東平府繞道襲慶府,經萊蕪縣進入青州。

  一進郡城,便被早有準備的劉宓、趙霆二人領到卓樓,整日好酒好菜招待。

  一直在卓樓足不出戶的瀟灑了三天后,趙霆又奉上了五千貫賞錢,安排人客客氣氣的將傳旨太監一路護送回襲慶府。

  還別說,這番舉動讓那名傳旨太監無比受用。

  回到東京城後,那太監投桃報李,敘職時在宋徽宗面前說了不少趙霆的好話。

  什麽治下法紀嚴明,百姓安平樂業……直誇的趙霆如治世賢臣。

  ……

  九月二十一,已接受招安的高托山,突然領兵襲擊西軍左路大軍。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誰都沒有料到,辛興宗率領的左路大軍沒有絲毫防備,軍陣大亂,盡管韓世忠反應迅速,率兵馳援,俘虜了數萬反賊,但賊首高托山趁亂突圍,帶領二十余萬兵馬再一次遁入茫茫太行山中。

  梁方平大怒,著令韓世忠、楊惟忠、王淵三面圍剿。

  高托山與西軍戰了三場,三戰均大敗,且每一戰都損失數萬人。

  深知西軍戰力驚人的高托山,不敢在於西軍硬碰硬,於是改變策略,不斷在太行山中兜起了圈子。

  就這麽兜兜轉轉半個月後,西軍再次將高托山圍困。

  高托山故技重施,派手下前往西軍大營,再一次假意接受招安。

  趁官兵松懈之時,半夜再度突圍,遁入群山之中。

  接下來的時日,高托山多次詐降。

  有時候上一刻還在與西軍激戰,下一刻便排手下受降。

  梁方平也很無奈,高托山這廝就像滑膩的泥鰍,漫山遍野的跑。

  關鍵太行山脈連綿不知多少裡,山高林密。

  西軍縱使戰力碾壓,但卻有力無處使,每一回兒都像打在了棉花上,施展不開。

  就在西軍與高托山在太行山玩捉迷藏的時候,益都郡迎來了冬季的第一場霜降。

  農歷十月二十六,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驟降。

  由於今年夏季反常的高溫與大旱,讓北地百姓產生了一種錯覺,好似沒有秋季,一下子從夏天過渡到了冬天。

  鎮守城門的士兵哈著霧氣,搓著手,慢慢轉動絞盤,將千斤閘升起。

  隨著城門打開,早已等候多時的菜農與小販,自發排起長隊,接受完士兵的檢查後,一窩蜂的衝進城中。

  大街小巷,早已支起一個又一個早點攤子。

  濃鬱的煙火氣息,飄蕩在郡城的每一個角落。

  “嘔!”

  撕心裂肺的嘔吐聲,在大廳中響起。

  韓楨輕輕拍著韓張氏的後背,既心疼又無奈。

  孕期兩個多月的韓張氏,終究是迎來了孕吐。

  從最初的一天吐兩次,到現在只要一聞到飯菜味就想吐,孕吐愈發嚴重了。

  好一會兒,韓張氏才直起身子,有氣無力的拿起帕子擦了擦嘴,俊俏的臉蛋因劇烈嘔吐,憋的通紅。

  韓楨提議道:“要不我讓小蟲送些卓樓的飯菜過來。”

  “二郎不必如此。”

  韓張氏擺擺手,擠出一絲笑容:“奴家沒那麽嬌氣,安娘姐姐說她懷小豆子時,也吐的厲害,吐習慣了就好。”

  對此,韓楨也沒什麽辦法,孕吐這東西後世都沒法子解決,只能硬挺著。

  韓張氏強忍著反胃,喝下一大口白粥,捂著嘴說道:“二郎去忙吧,不用管奴家。”

  “夫君!”

  清脆的聲音響起。

  轉頭看去,只見麻舒瑤邁著輕快的步伐款款走來。

  韓張氏擠出一絲笑容:“悠悠來啦!”

  麻舒瑤關心道:“閏娘姐姐今日可好些了?”

  自從得知自己懷孕後,韓張氏忽然之間像是變了個人,豁達了許多,也不在乎旁人異樣的眼光。

  “還是與昨日一樣。”韓張氏搖了搖頭。

  麻舒瑤嘰嘰喳喳的說道:“夫君,奴家昨個兒回去後問了母親,得知一止吐的偏方。”

  偏方?

  聽到這兩個字,韓楨不由微微皺起眉頭。
    見狀,小丫頭趕忙解釋道:“並非夫君所想的那般,這偏方乃是李姨當初在京城之時,一位婦科聖手傳與她。據說那婦科聖手很是了得,時常被招入皇宮,為妃子帝姬治病。”

  “阿娘懷奴家之時,也是孕吐不止,吃了李姨給的偏方,果真緩解了許多。”

  這個時代,能被稱為聖手的醫生,屈指可數。

  想來應該靠譜。

  念及此處,韓楨問道:“是何方子?”

  若是方子太離譜,保險起見,他還是會拒絕。

  麻舒瑤答道:“竹茹半錢,川貝一錢,涼水下鍋,兩碗水煮成半碗水,最後加入蜂蜜三杓。”

  竹茹便是竹子削去外皮後,刮下來的竹絲。

  而川貝與蜂蜜更不用說了。

  見偏方的材料簡單,且並無問題,韓楨點頭道:“可以試一試。”

  說罷,他吩咐丫鬟去醫館抓藥。

  麻舒瑤好奇道:“安娘姐姐出門了麽?”

  “嗯!”

  韓楨點頭道。

  安娘就是個閑不住的性子,縱使韓楨不缺錢,她還是忍不住想找點事做。

  於是,韓楨便給她在東市開了一間店鋪,主賣煤爐和煤餅。

  這東西沒什麽技術含量,不過卻是利民的好東西。

  有了這東西,百姓冬天用水取暖就方便了無數倍。

  煤爐用張鐵皮子卷一卷,就完事了。

  煤餅就更簡單了,煤粉摻些黃泥木屑,用模具壓成餅曬乾。

  最關鍵的是便宜,一個煤爐一百文,煤餅十文錢一大框,足夠用很多天了。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正因為沒有絲毫技術含量,容易被仿製。

  開店不過十來天,東西市子就出現了兩家店。

  對此韓楨也懶得管,本身就不指望靠這東西賺錢,只是給安娘找件事情做罷了。

  韓張氏柔聲道:“二郎,你去忙罷,有悠悠陪著奴家呢。”

  “是呀夫君,奴家會陪著閏娘姐姐的。”麻舒瑤附和道。

  韓楨今日還真有事,於是點了點頭,騎上戰馬出門了。

  先是去了一趟府衙,處理了一些政務,而後他又馬不停蹄的趕往卓樓。

  卓樓大門緊閉,門上掛著一塊閉門謝客的門牌。

  小蟲早早的等在外面,見到韓楨騎馬而來,立刻迎上前:“韓二哥!”

  韓楨翻身下馬,問道:“人都到齊了麽?”

  小蟲答道:“一共三十八位富商,全部到齊,朱員外正陪著他們。”

  韓楨輕嗯了一聲,推門走進卓樓。

  一進門,只見大堂中熱鬧的交談聲頓時一滯,幾十雙眼睛齊刷刷的看向他。

  不管是二樓還是三樓,都沒有包廂能同時容納下這麽多人,因此撲賣會自然也就安排在了一樓大廳。

  “見過縣長!”

  短暫的沉默過後,眾人紛紛起身,躬身問候。

  環顧一圈眾人,韓楨輕笑道:“讓諸位久等了。”

  張員外正色道:“縣長日理萬機,公務繁忙。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已是給足了我等面子。”

  瞧瞧。

  到底是商人,說話就是好聽。

  韓楨笑而不語,邁步來到眾人身前的酒桌前坐下。

  迎著眾人的目光,他開口道:“首先感謝諸位對壽光、昌樂二縣商業發展,做出的貢獻。我代表兩縣六萬余百姓,在此感謝諸位。”

  “縣長過譽了,當不得,當不得。”

  一眾商人連忙拱手,口稱不敢。

  “我這個人不喜歡廢話,相信你們也不願聽我說一通廢話。”

  韓楨頓了頓,接著說道:“趙宋的鹽政,想必諸位都清楚,也都深惡痛絕。”

  聞言,一眾商人紛紛點頭。

  蔡京改製後的鹽政,那可真是害苦了無數鹽商。

  想賣鹽,需得先買鹽引。

  而想買鹽引,還需先買名額……

  這就是在套娃,變著花樣從商人手中搞錢。

  想要買到鹽引,至少需要交兩次錢。

  最關鍵的是,鹽引是有時效性的。

  分為長引和短引,長引銷外路,短引銷本路。

  長引時效一年,短引時效一季。

  也就是說,一個鹽商花了大價錢買到了長引,可一年以後,還得繼續花錢買。

  不得不說,改製後的鹽引確實在短時間內,為宋徽宗撈到了不少錢,可商人不是慈善家,不可能虧本做買賣,這些錢實際上最後還是會平攤到買鹽的底層百姓身上。

  羊毛出在羊身上!
  以至於,鹽引法推出後的短短兩三年時間,市面上的鹽價暴漲了一倍有余。

  “此次撲賣的精鹽與粗鹽經銷商資格,合約長達五年。”

  韓楨說罷,話音一轉:“但事先說好,地區經銷商不得私自越界售賣,否則一經發現,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取消經銷商資格。你等可有異意?”

  “該當如此!”

  費繼才率先開口表態。

  張員外也開口讚同:“縣長英明,我等並無異意。”

  事實上韓楨這番舉措,深得他們的心思。

  做生意嘛,和氣生財,一旦發生惡意競爭,對雙方都不好。

  同時,這也能保障一些財力稍弱的小商人們的利益。

  “既然如此,那麽本次撲賣會正式開始。”

  韓楨說著,朝朱吉使了個眼色。

  朱吉立刻起身,與小蟲一起推來一副屏風。

  只見這屏風之上,不描山不畫水,而是掛著一副北宋二十四路堪輿圖。

  其中京畿四路,以及南方富庶的兩浙路,江南東路等,都特意用紅筆描了一遍,因此顯得格外顯眼。

  畢竟富庶的地區,有錢人更多,消費水平也更高,撲賣的價格自然也就更高。

  “首先撲賣的乃是京畿路的精鹽經銷商資格。”

  韓楨手指點在堪輿圖上最紅的一處,輕笑道:“起拍價,五萬貫,每次加價不得少於一千貫。”

  話音落下,大廳陷入一片沉默,竟沒有一人率先開口。

  韓楨也不急,自顧自地端起熱茶抿了一口。

  京畿路乃是整個大宋最富庶的路,哪怕拋開其他縣城不談,僅僅是一座開封府,就足夠商人吃的滿嘴流油了。

  有商人會放著錢不賺嗎?

  所以韓楨絲毫不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