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141.第141章 0138【李清照】
  第141章 0138【李清照】

  這些時日,李黑虎不斷安插人手在孫根這些人的軍中。

  早已將這些人的底細,以及軍中結構,摸得一清二楚。

  此刻動手之後,幾大當家立刻帶人前去鎮壓,誅殺大小頭目。

  大小頭目一死,剩下的人雖多,但都是些烏合之眾,群龍無首之下,只能任由黑山寨的人安排。

  很快,李黑虎便開始整軍。

  八萬人隻挑青壯,剩下的老弱病殘以及婦孺,全部丟到附近村落,讓他們開荒耕田。

  最後,一番挑挑揀揀,八萬人被濃縮成了一萬八千人,外加黑山寨的一千多人,勉強湊足了兩萬人。

  人數少了,可戰力卻反倒提升。

  李黑虎將軍隊定名黑山軍,安置在先前興德軍所在的軍營,加緊操練。

  她心裡很清楚,眼下的一切都只是空中樓閣,真正的考驗還沒來。

  只有打退梁方平率領的西軍,才算真正在濟南府站穩腳跟。

  到了那個時候,才有底氣進行下一步計劃。

  “希望高托山能拖久些。”

  凝視著天邊漸漸垂落的夕陽,李黑虎輕聲呢喃。

  ……

  八月十五。

  張萬仙率三萬敢熾軍攻打臨朐縣。

  至三日,攻不下。

  因擔心武衛軍馳援,張萬仙隻得退兵回到壽光。

  八月二十二日,張萬仙再次舉兵七萬,攻打昌樂縣。

  昌樂知縣李維畏戰而逃,縣尉率縣中鄉勇弓手苦戰五日,終不敵,昌樂縣破。

  一時間,濰州震動,人心惶惶。

  同日,張迪率眾十萬圍攻黎陽郡,雄州鎮守劉光世領兵馳援,雙方戰於城外。

  張迪戰死,手下領五萬殘部,流竄至京東西路梁山一帶。

  與此同時,北方各路大大小小起事的反賊,均遭到州府禁軍鎮壓。

  這場北方大暴動,如盛夏的暴雨。

  來時迅猛突然,停時戛然而止。

  任誰都能看出來,隻待梁方平擊潰高托山,便能騰出手來。

  屆時,西軍一至,李黑虎、張萬仙之流彈指間便會灰飛煙滅。

  ……

  益都郡還是那般繁鬧。

  趙霆固守郡城的策略,到底還是有些作用。

  起碼郡城百姓沒有感受到兵災帶來的恐慌,好似與以往別無二致。

  烈日下,一名婦人身穿襦裙,撐著油紙傘,漫步在街頭。

  婦人容姿爾爾,且年歲不小,眼角處已爬上了魚尾紋。

  但其氣質卻頗有出挑,眉宇間的婉約,恰似一江東流的春水。

  這婦人,正是寫下‘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李清照。

  宣和五年,這一年的李清照已是四十歲。

  歲月到底在這位驚才絕豔的才女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大觀元年,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為避蔡京報復,回到青州隱居。

  這一住,便是十六年。

  隨著蔡京失勢,趙明誠得以重歸仕途。

  就在前年,趙明誠升任萊州知州,在萊州站穩腳跟後,本想把李清照接過去,以解相思之苦,可惜天不遂人願,北方四路暴動,李清照隻得繼續留在益都郡。

  忽地,李清照頓住腳步,神色疑惑地看著前方的酒樓。

  卓樓!

  她隱約記得,前段日子這裡還是一間食肆,怎地忽然變成了酒樓。

  整棟樓高三層,裝修華麗。

  飛簷鬥拱處,彩燈高掛。雕梁畫棟間,絲帶飄揚。

  淡淡的香甜氣息,混合著陣陣絲竹聲,從窗中飄出,讓人為之迷醉。

  透過酒樓大門,只見大廳之中座無虛席,酒博士手捧托盤,穿行在一張張酒桌之間。

  噠噠噠!
  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一名男子架馬而來。

  這男子她認得,乃是鎮海軍馬步都指揮使,駱沙。

  駱沙也認出了她,翻身下馬後,面帶笑意,遙遙抱拳示意。

  見狀,李清照一手放於胸前,雙膝微屈,螓首輕點,行了個標準的萬福禮。

  李清照與丈夫雖在益都郡住了十六年,但因性子清冷,平日裡幾乎足不出戶,所以與官場上的來往並不多。

  打過招呼後,駱沙快步走進酒樓。

  又駐足看了一會兒,李清照收回目光,撐著油紙傘消失在街道盡頭。

  卻說駱沙進了酒樓後,立刻有夥計迎上前,笑道:“駱指揮,還是老地方?”

  “嗯!”

  駱沙點了點頭。

  說罷,他輕車熟路地來到三樓,隨後邁步走進一個包房。

  不多時,夥計便端著一盤盤鮮果、肉脯與酒水走了進來。

  “駱指揮慢用,掌櫃的稍後就來。”

  “賞你的。”

  駱沙伸進懷中,掏出一大把銅錢,隨手扔出。

  嘩啦!

  那夥計眼疾手快,雙手捧著托盤一陣擺動,將銅錢盡數接住。

  “謝駱指揮賞賜!”

  道了聲謝,夥計喜笑顏開地退出了包間,又貼心的關上房門。
    駱沙最近這段時間,發了一筆財,因此出手極為闊綽。

  方才僅是給夥計的賞錢,便有兩百多文。

  自從與韓楨談妥之後,回到益都郡,駱沙便開始暗中聯系各州府馬監以及廂軍、禁軍的熟人。

  那三樣軍械,他暫時沒膽子碰。

  而且,獲取難度比較高。

  就比如神臂弩,這東西在軍中被嚴格管控。

  什麽時間使用,使用者都是哪些人,姓甚名誰,何時歸還,有無損壞等等,都有詳細記錄。

  不過戰馬就不一樣了,這幾十年馬監管理極為混亂,只怕連宋徽宗自己都不曉得各地馬監究竟有多少戰馬。

  上下打點一番後,駱沙玩了一出狸貓換太子。

  用價格低廉的駑馬與劣馬,換取馬監與各州軍中的戰馬。

  這半個多月,前前後後一共往臨淄縣運送了八百多匹。

  而韓楨也確實說話算話,一百二十貫乃是底價,按照品相加錢。

  驗過貨後,立馬付錢,從不拖欠。

  八百多匹戰馬,哪怕除去打點錢和成本,每匹戰馬到手的利潤,也有三十貫。

  至於那些品相特別好的戰馬,利潤更是高達百貫。

  這段時日,駱沙足足賺了近三萬貫。

  三萬貫啊!

  他要喝十年兵血,才能積攢下來。

  可現在,不到半個月就賺來了。

  包房四個角落的冰鑒,散發出陣陣寒意,讓整個房間維持在一個舒適的溫度。

  駱沙心不在焉的吃著鮮果,腦中開始盤算起來。

  這次又搞到三百匹戰馬,明日應當就能送到臨淄縣,到時又是上萬貫的收入。

  不過,他已經不太滿足眼下的小打小鬧。

  戰馬的利潤太低,他正在籌劃乾票大的。

  咯吱!

  就在這時,房門被緩緩推開,身著蜀錦員外袍的小蟲,邁步走了進來。

  駱沙見是他來了,提起酒壺幫忙倒了杯酒。

  關上門,小蟲面帶笑意地坐下,輕聲道:“駱指揮,有何提點?”

  駱沙夾起一塊冰魚放進酒杯中,壓低聲音道:“這兩日會有三百匹戰馬送過去。”

  “俺曉得了。”

  小蟲點了點頭。

  飲了口加冰的果酒,駱沙繼續說道:“對了,這段時日運送戰馬過於頻繁,本官擔心會被有心人看出端倪,打算停幾日。”

  算上這三百匹,這半個月加起來已有一千一百多匹戰馬。

  這麽多戰馬,哪怕他已經上下打點過,但還是存在一定風險,所以保險起見,他打算停一停。

  小蟲附和道:“應該的,小心駛得萬年船。”

  “不過……”

  駱沙話音一轉,繼續說道:“戰馬雖停,其他軍械卻不用。”

  “哦?”

  小蟲頓時雙眼一亮,忙問道:“不知駱指揮有何好貨?”

  駱沙警惕瞥了眼房門方向,並未說話,學著韓楨用手指沾了沾杯中酒水,在桌上寫下一個步字。

  “數目幾何?”

  “一百副。”

  一百副就是八萬貫,拋去成本和打點的錢,到手他至少能得四萬貫。

  相較於神臂弩,朝廷對步人甲的管制則沒那麽嚴格。

  畢竟不管是西夏還是遼國,都有自己的重甲。

  可能工藝不如步人甲先進,但差距不會如神臂弩和普通強弩那般誇張。

  屯駐於州府的地方禁軍都有,只不過數量稀少罷了。

  小蟲問道:“何時能到?”

  “三日後。”

  駱沙答道。

  小蟲舉杯道:“俺敬駱指揮一杯,提前祝駱指揮發財。”

  “一起發財,一起發財。”

  駱沙哈哈一笑,舉杯輕輕碰了碰。

  兩人又聊了幾句後,小蟲起身離去,順便幫駱沙喚來了幾個姐兒。

  一直在酒樓吃酒耍樂到日落西山,駱沙這才醉醺醺地離去。

  ……

  ……

  “曾公亮此人當真是個蠢貨!”

  軍營白虎堂,韓楨翻看著手中的《武經總要》,神色怪異。

  整本書,除了神臂弩之外,將北宋所有軍械,從頭到尾,全部記錄了一遍。

  有些軍械,甚至還注明了製造方法。

  比如投石車,射程幾何,投擲重量,以及使用方法和原理,介紹的清清楚楚。

  除了軍械之外,還包括各種戰陣之法。

  同時記載了宋軍編制、邊防各路州的方位四至、地理沿革、山川河流、道路關隘、軍事要地等情況。

  最關鍵的是,《武經總要》這本書滿大街都是,誰都可以買。

  對後世來說,這本書很有必要,為後人考據宋時,提供了大量的依據證明。

  但對一個宋朝人來說,曾公亮這樣的行為,無異於叛國資敵。

  西夏和遼國連密探都不需要,直接托人帶一本《武經總要》回來,看完之後,宋軍在他們眼中如同脫光了衣服般。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