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123.第123章 0120【想錢想瘋了】補發昨天欠
  第123章 0120【想錢想瘋了】補發昨天欠下的一章

  心不在焉地吃完飯後,趙霆匆匆回到家中,著管家去喚鎮海軍都指揮使駱沙。

  鎮海軍是廂軍,這年頭沒人認為廂軍能作戰。

  這幫丘八唯一的作用,便是以供百役。

  修橋鋪路,挖河築橋……

  什麽事兒都乾,唯獨不打仗。

  不打仗,自然也就不用操練,因此作為都指揮使的駱沙,整日住在郡城的府宅內。

  沒過多久,駱沙在管家的帶領下,一路進了書房。

  “卑職見過趙相公,不知趙相公喚卑職何事?”

  駱沙躬身行了一禮,姿態放得格外低。

  若論官職,他身為一州廂軍馬步都指揮使,正兒八經的正五品官。

  可在趙霆這個知州面前,卻連個知縣、主簿都不如。

  此刻,駱沙心中忐忑,不清楚趙霆深夜喚他來是什麽目的。

  趙霆不開口,駱沙也不敢起身,就這麽躬著身子,保持行禮的姿態。

  片刻後,趙霆才緩緩開口道:“如今鎮海軍有士卒幾何?”

  駱沙心裡咯噔一下,悄悄打量了一眼趙霆。

  見他面色不悲不喜,駱沙咽了口唾沫,答道:“稟相公,鎮海軍兵籍舊為一萬二千六百人,實為……實為八千五百人。”

  “呵。”

  趙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陰惻惻地說道:“你可確定?”

  駱沙心中一驚,額頭冒出一層了冷汗,趕忙改口道:“相公恕罪,卑職記錯了,實為五千三百人。”

  端起一杯熱茶,淺淺抿了一口,趙霆說道:“再想想!”

  這會兒,駱沙是真慌了。

  他不曉得趙霆為何突然要整治他,每月該給的孝敬錢,可是一文未少啊。

  駱沙大腦急轉,不斷胡思亂想。

  趙霆也不急,慢悠悠地品著茶。

  一時間,駱沙隻感覺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

  片刻後,他把心一橫,如實答道:“稟相公,實為一……一千八百人!”

  軍中吃空餉是慣例,不吃空餉,不喝兵血,他們這群將領怎麽吃香喝辣,怎麽找小妾?
  哪怕是秦鳳路上的三種,也照樣吃空餉,喝兵血。

  只不過,種師道等人沒這麽誇張罷了,十萬西軍,空餉頂天了只有一兩萬左右。

  駱沙就比較離譜了,鎮海軍兵籍一萬二千六百人,結果實際士兵只有一千八百人,幾乎都快達到十之八九了。

  “這就對了,在本官面前實話實說便可,莫要耍些小心思。”

  啊?
  駱沙一愣。

  趙霆的這席話,以及語氣,好似不是在問責。

  念及此處,他不由抬起頭,諂媚地笑道:“卑職哪敢騙相公,只是方才喝了些酒,腦子暈乎乎的,一時記不清楚。”

  趙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語氣隨意地問道:“軍中可還操練?”

  察覺到趙霆不是要辦自己,駱沙膽子頓時大了些,如實答道:“張知府在時,倒是操練過幾次,眼下已是許久沒有操練了。”

  一年多前,張叔夜任職青州知州時,曾整過軍。

  結果到了鎮海軍軍營一看,頓時氣的七竅生煙,當場就斬了副都指揮使。

  嚇得駱沙拍著胸膛保證十日內一定招齊士兵。

  結果沒過多久,張叔夜便被一封調令,升任濟南知府。

  等到趙霆接任,摸清他的性格後,駱沙又將那些新招的士兵全部遣散,繼續吃起了空餉。

  趙霆又問:“軍械保存如何?”

  駱沙答道:“軍械一直存放在武庫,因年久失修,大半都損壞了。”

  大半損壞了?
  那可都是錢啊!

  趙霆臉色陰沉,語氣不善地問道:“還剩下多少完好的,如實道來!”

  “鐵甲一百余幅,皮甲三百余幅,長刀長槍八百余,弓六百,弩二百。”

  也多虧了前兩年張叔夜整軍,否則他還真不知道,武庫中還有多少軍械能用。

  北宋廂軍的軍械很匱乏,即便是鐵甲,也不是全身的鎧甲,而是半身甲,僅在胸口處鑲有鐵甲,肩頭、大腿處都是竹片。

  這樣的鐵甲,應付應付匪寇足以,但卻上不了戰場。

  “沒了?”

  趙霆喝茶的動作一滯。

  “沒了。”

  駱沙搖搖頭。

  啪!
  趙霆重重放下茶盞,眉頭緊皺:“偌大的鎮海軍,甲不過五百,刀槍不足千?”

  “趙相公,廂軍本就是小妾生的,就這些軍械還是神宗皇帝在位時留下來的。”駱沙叫起來撞天屈。

  這還真不怪他。

  神宗皇帝距今大幾十年了,還能剩下這些軍械,已經很不錯了。

  至於朝廷每年的撥款,等落到他手裡的時候,沒幾個大子兒了。

  駱沙隱隱品出了一些味兒,這又是問操練,又是問軍械的,莫不是要打仗?

  念及此處,他趕忙訕笑一聲:“相公也曉得廂軍是個什麽德行,這幫醃臢打脊潑才做做苦力還行,哪能打仗!”

  趙霆深吸了口氣,吩咐道:“你這兩日上些心,尋些匠人,將一些損壞不嚴重的軍械修繕修繕,屆時本官有大用。”

  “卑職省的。”

  駱沙趕忙應下。

  趙霆擺擺手:“你且退下罷。”

  “卑職告退。”

  再度行了一禮,駱沙一頭霧水的出了書房。

  待他離去後,趙霆提筆開始寫信。
    ……

  ……

  翌日。

  一大早,長長的商隊出了縣城。

  眼下不太平,為此韓楨還派遣了一百多名士兵護送。

  現在起義頻發,各個山頭的匪寇也蠢蠢欲動,若是半途被劫了,就可血本無歸了。

  渠道早已談好,這些精鹽將分成三批,分別送往淄川、益都與千乘。

  送到之後,立刻就是四萬多貫的進帳。

  這筆錢除去常知縣的三成外,剩下的就地購買糧食、生鐵、煤炭、粗鹽等物資,再運回來。

  一來一去,最多兩三天時間。

  縣衙大堂內,韓楨正在看趙霆加急送來的信。

  “這趙霆把我當冤大頭了?”

  韓楨氣極反笑,扔掉手中的信件。

  一旁的福伯撿起信,遞給常知縣。

  一看之下,常知縣眉頭輕挑,神色怪異。

  不難怪韓楨發這麽大火,趙霆已經不是獅子大開口了,而是漫天要價,半身鐵甲張口就要一百二十貫,皮甲四十貫,長刀長槍十貫,至於強弩,更是誇張的二十貫。

  要知道,軍械的價格是與當時的鋼鐵價格掛鉤。

  隋唐時期,鋼鐵產量少,一副明光鎧的價格自然昂貴。

  可眼下鋼鐵產量高,市面上一斤生鐵才三五十文,加之各種鍛造技術和工藝趨於成熟,軍械成本造價比之唐時低了數倍。

  就以步軍的鐵甲為例,一副包含披膊、吊腿、身甲和兜鍪頓項在內的全裝甲,最低重量是三十八斤,算上損耗,僅是生鐵的材料錢,也就不到五貫。

  哪怕算上手工、以及雜七雜八的材料費,頂天了三十貫。

  一百二十貫錢,都足夠他打造四副全身鐵甲了!

  早先打下松山嶺的時候,韓楨就曾詢問過袁鐵匠關於各類武器軍械的製造價格,心裡基本有數了。

  比如強弩,製造難度並不高,成本也很低,一把良弩造價不會超過兩貫錢,箭矢一支七十文。

  將信件疊好,收進袖口裡,常知縣疑惑道:“趙霆這是不打算賣伱,還是吃準了你急需軍械?”

  開出的價格太離譜,讓他一時有些吃不準趙霆的意思。

  韓楨冷笑一聲:“我看他就是想錢想瘋了!”

  “你待如何?”

  常知縣問道。

  韓楨沉吟道:“先晾他幾天,若是趙霆沒反應,那便說明他真的不打算賣。”

  “靜觀其變,也可。”

  常知縣撫須點頭,表示讚同。

  又聊了幾句,韓楨出了大堂,一路來到薄廳。

  他和常知縣兩人現在忙得很。

  常知縣負責民政方面,輕徭薄賦,興修水利,開墾荒田。

  原本山上逃戶就多,前陣子由於征收丁身錢,外加黑山匪寇掀起叛亂,導致又有不少百姓逃進山裡當了逃戶。

  臨淄縣人口本就少,這麽一折騰,人更少了。

  有些村子甚至全跑空了,成了死村。

  眼下,常知縣正在派遣衙役和百姓進山宣傳,試圖把逃戶們從山上吸引下來。

  不過就目前來看,成效不太好。

  山中逃戶一見衙役,跑的比他娘兔子還快,任憑衙役說的天花亂墜,死活就是不下山。

  常知縣打算改變策略,換個方式。

  而韓楨則帶著書吏與稅吏清查帳目。

  由於以往縣中的帳目太過混亂複雜,看的人腦殼疼,韓楨乾脆棄之不用,而是重新搭建了帳目系統。

  韓楨首先設置了一個總帳,包含了全縣的資產。

  在總帳之下,又以村為單位,細分為若乾支帳,其中小王村與松山村也包含在內。

  等待做完之後,所有帳目一目了然。

  ……

  一連兩日。

  趙霆左等右等,始終等不到韓楨的回信,心裡有些沉不住氣了。

  於是,又修書一封。

  可能他自己也覺得價格有些離譜,主動降了一些。

  嗯,真的只是降了一些,鐵甲從一百二十貫,降到了一百一十貫。

  收到信件的時候,韓楨正在薄廳與書吏對帳。

  拆開書信瞥了一眼,他就將信撕成碎片,扔進紙簍中。

  咕隆!

  那書吏咽了口唾沫,心中暗自驚駭。

  他可是清楚的看到,方才信箋之上,印有知州大印。

  知州竟與縣長也有來往。

  扔掉信件,韓楨繼續說道:“小王村的帳目不對,你且帶人去一趟,到了之後尋朱正則便可,他會配合你清帳。”

  “得令!”

  書吏抱拳應下後,匆匆出了薄廳。

  就在這時,一名衙役小跑著進來,神色焦急道:“縣長,敢熾軍圍困千乘縣,朱員外如今被困在城中回不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